迷失的是中国音乐体制而不是沈文裕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篇报道《沈文裕:一个天才的迷失》,讲钢琴家沈文裕的,当沈文裕要辍学回国而德国老师说,你回国之后就会断了你的前程,报道的结论当然肯定了沈文裕的德国老师的预言,沈文裕到了中国好像真的就不行了。
  但而这个不行完全是从成功学的角度来判断,其实沈文裕本人并没有迷失,他每天在地下室练琴,当然他的才华没有在音乐舞台上继续发展。媒体议论他的时候还把责任推到了父亲那里,他父亲疯了似的要让沈文裕和母亲从德国回中国,然后沈文裕如何地只注重炫技而在后来的比赛上失利,反正沈文裕时常会被媒体放到与郎朗、李云迪的比较之中,当然媒体的目的也是反复用这样的比较来证明沈文裕如何不成功。
  像一个《沈文裕:一个天才的迷失》的报道,让我想起当年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报告文学,把一个数学家写得除了数学其他的什么都不懂,这次写沈文裕也是一样,好像只会弹琴,其他的都很弱智那样。就像我当年看了陈景润的报告文学就很反感那样,同样我对这种老说某专业人士除了这个其他的都不懂的叙事模式很反感,好像自己什么都懂似的,对一个专家来说,专业之外的事懂得少或者不懂是很正常的,这个不应该在受嘲笑的行列之中,人们要尊重这些特殊人才,他们在专业上付出的代价是外界无法体验和了解的。
  具体来说理解一个钢琴家,或者思考如何为沈文裕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的才华得以在中国发展才是更加重要的,人们看到了《沈文裕:一个天才的迷失》的时候,为什么不去讨论一个钢琴天才为什么只有在西方才能展示才华而回到中国就不行了的这样恶劣的音乐生态环境,我们在理论上根本没有的思考音乐体制如何建设,现在沈文裕的例子早已不是一个钢琴家的迷失,而是一个国家音乐体制上的迷失。
  中国钢琴学子,无论在中国的音乐学院还是在国外学习,其家长的辛苦程度无法让行业外的人所知道,像沈文裕父亲的情绪变化放在一般人之中完全正常,这不过这样的情绪在对一个正在德国学习的沈文裕来说马上就错位了。
  中国的公共环境能提供多少音乐世界?没有音乐环境的公众自然也不会从内心去听别人的演奏,面对一个学琴的人,大家问来问去就这简单的话,1.钢琴考几级了?2.学琴怎么还要家长陪,不是有老师吗?3.还有瞪大眼睛反问,每天要练五六个小时啊,当回答说,五六个小时不多,应该是一天八个小时以上,然后他们会这样说,看来这不是一个好职业。而在国外的华人青年音乐家说中国与国外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在国外有各种支持项目,在各个地方演出,但他们想要回到中国来演出异常的难,国内就盯着几个成功的演奏家,而其他青年演奏家来演奏则还要自己付场租等费用。
  当然有关沈文裕的八卦式的报道让沈文裕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野,不过更多的是从反面的角度得以传播的,这种反面效应却一直在发酵——即沈文裕除了弹琴其他的都是弱智,沈文裕是一个不成功的天才。
  我倒是觉得沈文裕有时对记者说的话很有水平。比如沈文裕对那篇《沈文裕:一个天才的迷失》的回击完全合乎逻辑,之后他所回答的一些问题也都值得我们思考,比如“用一个钢琴家技巧好来否定他的音乐水准是很有问题的,因为至少技巧所传递出来的速度和力度就是音乐本身……”不是每个人的才华都能生逢其时的,生不逢时不等于就没有价值——沈文裕也是这样回应的,而这种回应既真实也很客观。
  关键在于,人们在对那些生不逢时的有才之士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因为这点直接会影响到人才世界的生态建设,如果一个社会老是只追慕成功者而踩踏生不逢时者,那这个时代就会有更多有才华的人被消灭,就像我在艺术管理课程上举凡高的例子来说明艺术管理的未来方向:积极的艺术管理就是要让凡高一样的人物在他生前就能得到肯定,沈文裕的例子对于我们的音乐管理来说也是,有什么方法能让沈文裕和其他的音乐家回国也不“迷失”,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把所有的不成功的责任全部推到沈文裕一个人身上,这反而意味着一种制度建设上的无能。
其他文献
旧馆翻新成为世界最大当代艺术馆  旧金山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本次开幕展总共展览1900件艺术作品,总展示面积从原来的6,500平方米扩展至16,000平方米,约三倍之大,一鸣惊人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馆!而博物馆的经费则来自多方面大公司和私人的慷慨赞助和捐款。  博物馆底楼和二楼展厅免费对外开放。三楼以Pritzker家庭基金会命名的摄影展馆和摄影研究中心收藏了17,800张照片,是美国最大的展览
期刊
英国农场主的珍藏半世纪后上头条  就在香港苏富比春拍结束第二天,其“琵金顿专场”的消息霸占百度、腾讯等各大网站头条。原本估价2亿,却一口气拍到5.28亿港元,这让琵金顿先生的三个女儿也惊讶不已。她们是这笔“天降横财”的受益者。但如此佳绩并非登上头条的唯一原因,关键在于它拍的是中国瓷器。其最贵的10件宝贝中有8件都是明代青花瓷。而青花瓷对于国人来说,简直是太深入骨髓的传统瑰宝。回流青花瓷卖出好价钱,
期刊
2016年5月16日,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巅峰之夜颁奖盛典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隆重拉开帷幕。AAC艺术中国已经迈入第十年,同时进入到它改革的第二年。本届AAC艺术中国的评选以“历史中的当代”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与当代、全球和中国、“局外”和“局中”的交汇考察去寻找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性和内在逻辑,以期从历史视野中重新发现当代。  第十届AAC艺术中国评选由已故的黄专教授担任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巫鸿
期刊
在位于陆家嘴的上海纽约大学明亮宽敞的咖啡厅内,我们的访谈正式开始。没有一般采访的拘谨,张健君随性自然的性格令这场对话变得生动有趣。而他的生活轨迹,以及原先只能从作品中分析,或想象的关于他多年来的创作脉络,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水,能让我平静下来”  《财富堂》:您做的关于水墨的装置作品和行为艺术,是否是受到了美国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影响?  张健君:不能说没有关系。但我做的装置方式和西方人做的并不
期刊
艺术家的独立基因与时代镜像  “私信力”群展放大个体思想与魅力  2016年4 月 23 日,玉衡艺术中心推出了最新群展——“私信力”。展览由青年策展人朱小钧策划,呈现在此主题下包括党震、郝世明、姜吉安、彭薇、桑火尧、曾健勇共六位艺术家的多样题材作品,涉及架上绘画、当代水墨、拼贴、装置、雕塑等。开幕当日还举办了相关主题的座谈会。  该展试图在一个公信力不断沉降的时代,充分展现个人“私信力”的自由。
期刊
法国人的优雅是在塞纳河边品味一杯醇香的咖啡,随后在卢浮宫内欣赏当代艺术的奇幻魅力;意大利人的热情是在清晨饮下一杯浓郁的espresso,随后在罗马废墟般的遗址中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这样的生活,光是在书中读到,都能令人羡慕不已。  其实一直以来,“艺术”和“咖啡”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羁绊:咖啡不是简单的饮品,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品的内涵和深意也正如咖啡般浓郁醇厚。因此它们时常都会被贴上“文
期刊
如果谁选择了宝库1号的C型箱,不夸张地说,就可以和埃斯卡纳齐做邻居。  这里是陆家嘴国际金融中心的心脏地带,也是中国建筑之巅。  据“上海中心”负责人介绍,开门迎客在即的这座中国第一高楼,历时10年规划和建设,它的总投资超过148亿元,总高度为632米,总楼层127层,地下为5层,是现今世界第二高楼,仅次于迪拜塔。其地上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57.6万平方
期刊
香港拍卖观感,标题即结论。  整体成绩,香港这次极其不错。苏富比31.39亿港元的成交,同比2015年秋拍的26.69亿港元上涨17.6%,环比2015年春拍的26.94亿港元上涨16.5%。保利香港12.95亿港元的成交,同比2015年秋拍的9.23亿港元上涨40.3%,环比2015年春拍的10.98亿港元上涨17.94%,且则创下成立4年来的最高纪录。  十几个点的涨幅,对互联网企业来讲根本拿
期刊
“何藩是唯一一个拍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人,他对光影的表达充满戏剧性。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试图去记录香港,而是用镜头捕捉人物,普通的香港人。从他的照片中我看到人性,感到暖心,那些照片里的人像自己家人一样有亲切感。”  ——《何藩:香港回忆录》的策展人Sarah Greene  有个朋友告诉我,她看到了一些照片,是个叫何藩的人拍摄的,拍摄时间大约在六十年前。她并不知道何藩是谁,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
期刊
张健君是个很容易让人亲近的人,闲聊几句后就能发现,他的身上并没有一般艺术家的张扬,反而多了一股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多年留美的西方经验则让他的绅士做派愈发明显,一举一动都让人感觉舒服自然。  与张健君的采访地点约在了他所执教的上海纽约大学,在提前一天的确认邮件中他详尽地写下了具体路线,并表示会在10点半时于学校门口接我们入校。我们因此刻意提早了十分钟到达,却没想到远远地就看到他已经等在那里,这个心照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