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C领域(家电、计算机、通讯)素来是个“是非之地”,通过对2005年中国3C领域进行梳理和盘点,为中国3C企业2006年的发展提供参照。
中国3C领域(家电、计算机、通讯),素来是“是非之地”。
2005年,原材料涨价在继续,反倾销诉讼在继续,电荒在继续……,在更加恶劣环境的背景下,没有底气的企业露出了真面目。2005年,我国家电行业多家经营滑坡,人员更换,通讯行业47家重点企业全面亏损。这种下滑让人触目惊心。相反,那些苦练内功、稳健经营的企业则站在了潮头。
纵览2005年中国3C领域发展趋势:数字化产业日趋成熟,3C融合步伐加快。只有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脉象才能不掉队。因此,“自主创新、技术兴企”,这对中国3C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对2005年中国3C领域进行梳理和盘点,清晰地呈现出2005年中国3C领域发展的脉象,为中国3C企业2006年的发展提供参照。
1. “国芯”横空出世
7月2日,海信迎来梦幻时刻。
分布在青岛、辽宁、贵阳、淄博和临沂的五大海信彩电生产基地同时下线装上了“信芯”的彩电,国产彩电正式有了一颗热情跳动的“中国芯”。
“信芯”这个名字颇耐人寻味,这是海信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其主要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应用到数字高清彩电上,并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是我国彩电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年产7500万台彩电全部使用外国芯片的历史终于结束。
媒体认为,“7月2日,中国彩电业找到了一样缺失已久的东西”。
2. 盛大2.3亿美金造阶梯
有传言说,两个月前“2.3亿美金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所引起的震撼效应连陈天桥自己都始料未及。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通往中国人客厅计划中的一级小阶梯。
4月20日,陈天桥表示,他现在所有心思都花在了电视机顶盒上,正与英特尔联手向数字产业进军,将推出基于英特尔芯片架构的电脑、电视机顶盒和手机等。
2004年底,陈天桥第一次对外界描绘盛大“打开中国人客厅”的5年周密计划。陈天桥的构想是:Intel出芯片、微软设计操作系统、海信和长虹制造捆绑到电视机上销售的机顶盒、盛大提供数字娱乐服务、广电提供电影和VOD点播服务、新浪提供新闻资讯和广告平台,再把这一切都通过一个小小的盒子整合到盛大庞大而严密的销售平台系统中去。
3. 英特尔下山摘桃
数字化产业已趋于成熟,英特尔现在要下山摘桃了。
1月8日,英特尔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推出数字电视芯片,投入2亿美元设立“数字家庭基金”,剑指1000亿美元的家电市场,给整个数字电视产业制造了一个大悬念。
在北京,3月3日,英特尔展示了公司为实现数字家庭内部简单高效的协作而开发的种类繁多的电脑、家电(CE)产品,以及移动平台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十月份,在上海召开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正式端出“数字家庭项目”;今年7月,海信与英特尔已经推出了“百千万D-HOME”计划。除与盛大达成合作外,英特尔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微软、硬件制造商是海信、方正科技、TCL、清华同方以及内容提供商搜狐、东方宽频、联众世界。
4. “平板转折年”成就新格局
在高端市场上,中国彩电业从未笑得如此开怀。
城市市场,平板电视在产销上超过传统CRT彩电,已占据彩电销售总量的60%以上。今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平板转折年”。而国产品牌平板电视则全面超过洋品牌,销量已经占到市场80%以上。
只不过,站立在潮头的是海信等彩电企业,海信以高达1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连续13个月超越所有品牌。而TCL、创维、康佳等曾称霸CRT彩电时代的霸主则日渐势微。
中国彩电市场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
关键时刻,为了迎头赶上,中国彩电业在年底上演换将大戏:长虹王凤朝离开公司;TCL老将胡秋生出任TTE执行董事长;康佳匡宇斌离开康佳到了另一家彩电企业;创维迎回旧将杨东文;TTE全球四大区域高层也开始调整。
5. 3C加快融合趋势
专家和媒体从未停止对3C融合的质疑,各厂家却自顾大步流星向前赶。
2005年1月10日,中国电信和四川长虹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3C领域展开从终端到渠道的全方位合作,此举也标志着中国3C融合从概念形成到产业推进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惠普、戴尔、联想等PC巨头纷纷进入数字电视领域;在青岛家电博览会上,TCL高端产品全线亮相,尽显3C融合;随着海信高端智能手机出炉及与英特尔的合作,海信在3C融合方面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在青博会上用实际的产品充分展示了未来网络家庭梦想。
6. 海信要与海尔试比高
韬光养晦30多年的海信一反低调作风,9亿天价快速“抢”下科龙,大跌业界眼镜。
此举有“一石四鸟”之效:第一,让海信横跨“黑”“白”两道,进而问鼎“白电霸主”。海尔称雄空调、冰箱市场,科龙冰箱产能与海尔不相上下,空调去年也排在行业前五,此次收购完成后国内冰箱、空调市场将出现海信、海尔两大寡头争霸局面;第二,贯通南北市场,优化产业布局。海信的生产基地和市场份额都集中在北方,科龙在南方有多处基地,收购后海信不仅可以增强南方市场份额和生产实力,更可借助顺德家电产业带的配套优势加大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第三,拓展海外市场。科龙掌握OEM的海外销售渠道,这特别为海信所看中;第四,资本运作。一旦科龙能够盘活,海信集团就有了海信电器、科龙电器两个融资窗口。
此次收购,不仅将改变中国白电的市场格局,对中国整个家电业市场也将影响深远。
7. 能效标识未成大限
要买真正高能效的产品,还得看消费者自己是否长一双慧眼,指望能效标识做救世主是不现实的。
3月1日,《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所有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都要贴上带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标识,以注明该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没有标识的一律不准销售。库存产品的执行时间预计可以推迟半年至9月1日。
9月1日被业界称为白电企业的大限,市场对此也是一片叫好声。
但该能效标识并没有告诉消费者一个不能购买的能效比的底线,国家空调节能标准也没有就违规企业和产品的处罚作出详细的规定,更没有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节能空调强制推广措施。目前能效标识还是厂家自制自贴,由各地技术监督局进行后期监督。不过,目前各地市场的后期市场监督几乎一片空白。
这就极易给推销违规产品的违规企业钻空子,能效比低的产品照样在市场上销售,只不过卖得便宜一些。在中国,只要便宜,总还是会有购买者的。
8. 国际化旗帜迎来亏损年
2005年,打着国际并购大旗一路高歌猛进的TCL集团迎来了亏损年。应该说,这“毫无悬念”。
据称,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曾公开质疑:“TCL国际化走得太快,成功几率不大。”
2005年半年报显示, TCL集团今年上半年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39%的情况下,却亏损6.9亿元,TTE(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欧美业务、T&A(TCL-阿尔卡特手机有限公司)和TCL移动是主要亏损源,仅TCL欧洲业务亏损就达3.4亿元。2005年9月,TCL集团前三季度已累计亏损近11.39亿元,并发布了年报预亏公告。公告显示,TCL集团前三季度各项成本及三费(营业、管理、财务)大幅上升,导致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利润被吞噬。其中仅财务费用就同比增长425%,管理费用也增加了93%,达到2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并购是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李东生感叹:“我们有些乐观了,整合效应并没有发挥, TCL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9. 通讯行业47家重点企业全面亏损
当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正畅饮香槟庆贺时,中国通讯行业却面临全行业亏损。
9月底,海尔电器悄然发布半年业绩公告,由于受手机业务的影响,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尔亏损高达3.9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海尔尚盈利4500万港元。此前,TCL、波导、夏新、康佳、东信、科健等主流国产手机企业相继发布上半年财报,无一例外均出现亏损。
国资委的统计显示,尽管今年前8个月汽车、建材、纺织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下降幅度都较大,但是,电子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5.8%;尤其是47户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8月份竟亏损2.8亿元,降幅比1~7月扩大9.3个百分点。47家重点企业加起来的利润还不如去年某些企业一家的年利润。
10. 中国商标“国际第一案”戏剧了结
在声势浩大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运动”前,西门子和博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1999年1月11日,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ce”商标。2004年2月19日,博西正式要求海信支付转让价4000万欧元。这个价格遭到了海信拒绝。随后,双方在德国提起法律诉讼。中国政府、媒体以至普通消费者均表示出对海信的巨大同情和对西门子的反感。西门子品牌将受到致命伤害,而博西家电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可能会成为泡影。
“博西将在德国及欧盟注册的‘Hisence’商标全部转让给海信……双方也愿意在此和解基础上,今后在相关业务领域积极寻求合作机会……”。3月6日,一纸意味深长的和约将持续了四年的纷争和平了结。
中国3C领域(家电、计算机、通讯),素来是“是非之地”。
2005年,原材料涨价在继续,反倾销诉讼在继续,电荒在继续……,在更加恶劣环境的背景下,没有底气的企业露出了真面目。2005年,我国家电行业多家经营滑坡,人员更换,通讯行业47家重点企业全面亏损。这种下滑让人触目惊心。相反,那些苦练内功、稳健经营的企业则站在了潮头。
纵览2005年中国3C领域发展趋势:数字化产业日趋成熟,3C融合步伐加快。只有把握住行业发展的脉象才能不掉队。因此,“自主创新、技术兴企”,这对中国3C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通过对2005年中国3C领域进行梳理和盘点,清晰地呈现出2005年中国3C领域发展的脉象,为中国3C企业2006年的发展提供参照。
1. “国芯”横空出世
7月2日,海信迎来梦幻时刻。
分布在青岛、辽宁、贵阳、淄博和临沂的五大海信彩电生产基地同时下线装上了“信芯”的彩电,国产彩电正式有了一颗热情跳动的“中国芯”。
“信芯”这个名字颇耐人寻味,这是海信自主研发生产的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产业化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其主要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应用到数字高清彩电上,并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是我国彩电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年产7500万台彩电全部使用外国芯片的历史终于结束。
媒体认为,“7月2日,中国彩电业找到了一样缺失已久的东西”。
2. 盛大2.3亿美金造阶梯
有传言说,两个月前“2.3亿美金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所引起的震撼效应连陈天桥自己都始料未及。因为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他通往中国人客厅计划中的一级小阶梯。
4月20日,陈天桥表示,他现在所有心思都花在了电视机顶盒上,正与英特尔联手向数字产业进军,将推出基于英特尔芯片架构的电脑、电视机顶盒和手机等。
2004年底,陈天桥第一次对外界描绘盛大“打开中国人客厅”的5年周密计划。陈天桥的构想是:Intel出芯片、微软设计操作系统、海信和长虹制造捆绑到电视机上销售的机顶盒、盛大提供数字娱乐服务、广电提供电影和VOD点播服务、新浪提供新闻资讯和广告平台,再把这一切都通过一个小小的盒子整合到盛大庞大而严密的销售平台系统中去。
3. 英特尔下山摘桃
数字化产业已趋于成熟,英特尔现在要下山摘桃了。
1月8日,英特尔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推出数字电视芯片,投入2亿美元设立“数字家庭基金”,剑指1000亿美元的家电市场,给整个数字电视产业制造了一个大悬念。
在北京,3月3日,英特尔展示了公司为实现数字家庭内部简单高效的协作而开发的种类繁多的电脑、家电(CE)产品,以及移动平台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十月份,在上海召开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正式端出“数字家庭项目”;今年7月,海信与英特尔已经推出了“百千万D-HOME”计划。除与盛大达成合作外,英特尔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微软、硬件制造商是海信、方正科技、TCL、清华同方以及内容提供商搜狐、东方宽频、联众世界。
4. “平板转折年”成就新格局
在高端市场上,中国彩电业从未笑得如此开怀。
城市市场,平板电视在产销上超过传统CRT彩电,已占据彩电销售总量的60%以上。今年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平板转折年”。而国产品牌平板电视则全面超过洋品牌,销量已经占到市场80%以上。
只不过,站立在潮头的是海信等彩电企业,海信以高达15%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连续13个月超越所有品牌。而TCL、创维、康佳等曾称霸CRT彩电时代的霸主则日渐势微。
中国彩电市场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
关键时刻,为了迎头赶上,中国彩电业在年底上演换将大戏:长虹王凤朝离开公司;TCL老将胡秋生出任TTE执行董事长;康佳匡宇斌离开康佳到了另一家彩电企业;创维迎回旧将杨东文;TTE全球四大区域高层也开始调整。
5. 3C加快融合趋势
专家和媒体从未停止对3C融合的质疑,各厂家却自顾大步流星向前赶。
2005年1月10日,中国电信和四川长虹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3C领域展开从终端到渠道的全方位合作,此举也标志着中国3C融合从概念形成到产业推进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惠普、戴尔、联想等PC巨头纷纷进入数字电视领域;在青岛家电博览会上,TCL高端产品全线亮相,尽显3C融合;随着海信高端智能手机出炉及与英特尔的合作,海信在3C融合方面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在青博会上用实际的产品充分展示了未来网络家庭梦想。
6. 海信要与海尔试比高
韬光养晦30多年的海信一反低调作风,9亿天价快速“抢”下科龙,大跌业界眼镜。
此举有“一石四鸟”之效:第一,让海信横跨“黑”“白”两道,进而问鼎“白电霸主”。海尔称雄空调、冰箱市场,科龙冰箱产能与海尔不相上下,空调去年也排在行业前五,此次收购完成后国内冰箱、空调市场将出现海信、海尔两大寡头争霸局面;第二,贯通南北市场,优化产业布局。海信的生产基地和市场份额都集中在北方,科龙在南方有多处基地,收购后海信不仅可以增强南方市场份额和生产实力,更可借助顺德家电产业带的配套优势加大在整个行业中的话语权;第三,拓展海外市场。科龙掌握OEM的海外销售渠道,这特别为海信所看中;第四,资本运作。一旦科龙能够盘活,海信集团就有了海信电器、科龙电器两个融资窗口。
此次收购,不仅将改变中国白电的市场格局,对中国整个家电业市场也将影响深远。
7. 能效标识未成大限
要买真正高能效的产品,还得看消费者自己是否长一双慧眼,指望能效标识做救世主是不现实的。
3月1日,《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所有中国生产、销售、进口的家用空调和冰箱都要贴上带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标识,以注明该产品的能源效率等级,没有标识的一律不准销售。库存产品的执行时间预计可以推迟半年至9月1日。
9月1日被业界称为白电企业的大限,市场对此也是一片叫好声。
但该能效标识并没有告诉消费者一个不能购买的能效比的底线,国家空调节能标准也没有就违规企业和产品的处罚作出详细的规定,更没有制订与之相配套的节能空调强制推广措施。目前能效标识还是厂家自制自贴,由各地技术监督局进行后期监督。不过,目前各地市场的后期市场监督几乎一片空白。
这就极易给推销违规产品的违规企业钻空子,能效比低的产品照样在市场上销售,只不过卖得便宜一些。在中国,只要便宜,总还是会有购买者的。
8. 国际化旗帜迎来亏损年
2005年,打着国际并购大旗一路高歌猛进的TCL集团迎来了亏损年。应该说,这“毫无悬念”。
据称,美林集团中国区主席刘二飞曾公开质疑:“TCL国际化走得太快,成功几率不大。”
2005年半年报显示, TCL集团今年上半年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39%的情况下,却亏损6.9亿元,TTE(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欧美业务、T&A(TCL-阿尔卡特手机有限公司)和TCL移动是主要亏损源,仅TCL欧洲业务亏损就达3.4亿元。2005年9月,TCL集团前三季度已累计亏损近11.39亿元,并发布了年报预亏公告。公告显示,TCL集团前三季度各项成本及三费(营业、管理、财务)大幅上升,导致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利润被吞噬。其中仅财务费用就同比增长425%,管理费用也增加了93%,达到2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并购是导致公司管理费用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李东生感叹:“我们有些乐观了,整合效应并没有发挥, TCL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9. 通讯行业47家重点企业全面亏损
当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正畅饮香槟庆贺时,中国通讯行业却面临全行业亏损。
9月底,海尔电器悄然发布半年业绩公告,由于受手机业务的影响,截至2005年6月30日,海尔亏损高达3.97亿港元,而去年同期,海尔尚盈利4500万港元。此前,TCL、波导、夏新、康佳、东信、科健等主流国产手机企业相继发布上半年财报,无一例外均出现亏损。
国资委的统计显示,尽管今年前8个月汽车、建材、纺织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实现利润下降幅度都较大,但是,电子行业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75.8%;尤其是47户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8月份竟亏损2.8亿元,降幅比1~7月扩大9.3个百分点。47家重点企业加起来的利润还不如去年某些企业一家的年利润。
10. 中国商标“国际第一案”戏剧了结
在声势浩大的“中国商标海外维权运动”前,西门子和博西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1999年1月11日,博世-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注册了“Hisence”商标。2004年2月19日,博西正式要求海信支付转让价4000万欧元。这个价格遭到了海信拒绝。随后,双方在德国提起法律诉讼。中国政府、媒体以至普通消费者均表示出对海信的巨大同情和对西门子的反感。西门子品牌将受到致命伤害,而博西家电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可能会成为泡影。
“博西将在德国及欧盟注册的‘Hisence’商标全部转让给海信……双方也愿意在此和解基础上,今后在相关业务领域积极寻求合作机会……”。3月6日,一纸意味深长的和约将持续了四年的纷争和平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