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问题,着重从感知——发现美、联想——体验美、创新——表达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美” 渗透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所谓音乐欣赏就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领悟音乐的内涵,觉察音乐的奥妙,从中获得美的感受。那么,在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呢?
1.感知——发现美
音乐学专家普凯元在《音乐心理学》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是人类心理的产物。”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美妙,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这种感知能力,只有通过欣赏实践才能提高。
1.1营造审美氛围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具体做法有:(1)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画像,以此进行氛围熏陶。(2)学生自带一些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课前几分钟或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以开阔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评价能力。(3)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演唱、演奏、表演节目,培养其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1.2发展听觉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听,人必须通过听觉的感知才能获得对音乐的感受,有人曾说:“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并把所听到的感受、想法讲出来。因为每一个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而有的作品又无从考证作者的真正创作动机,所以只能凭借个人的感官品味,这也正是音乐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欣赏音乐的重要前提之一。
1.3培养聆听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就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1)多听。听得多了,自然就会慢慢地听懂音乐。要注意的是,学生开始听时可能只有一种朦胧、初步的感受,如果继续坚持听下去,就能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不仅能够辨别出不同特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会有所领会。(2)泛听。即广泛聆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音乐欣赏面。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这就是说对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新的和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都要听。这意味着尽可能不带偏见地聆听。”
2.联想——体验美
音乐欣赏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艺术。列宁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方面,从事广泛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同样是琵琶曲《霓裳雨衣曲》,不会听的人,听到的只是一些高低、快慢、轻重不同的音,而富有想象力的白居易却能感觉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想象出“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能在音乐之中听到“弦外之音,音外之意,意外之形”,这全是他驰骋想象的表现,展开想象活动的结果。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之所以感动得泪流满面,正是因为他从这首以俄国农民歌曲为素材的作品中“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在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手段,如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及美丽而富有感情色彩的图画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例如,欣赏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所写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人物、动物等,各种乐器模仿不同的人物、动物,有少先队员彼得、老爷爷,小鸟、猫、狼等,由情节性的音乐再现一个完美的童话故事,塑造一个勇敢的小先队员形象,从而起到其教育作用。再如,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法国作曲家圣桑别出心裁地以拟人化的手法和性格化的旋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狂欢的景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动物狂欢的图景。
3.创新——表达美
音乐欣赏的过程本身,是进行作品的第三度创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性化的东西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例如欣赏完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后,可让学生结合舞蹈特长,根据音乐情绪,创编一个汉族情绪舞;欣赏完《春江花月夜》之后,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既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图景,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用诗歌、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此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又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美”的渗透,对于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乃至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
关键词: 音乐欣赏教学 “美” 渗透
音乐是最富于情感的艺术,但音乐的情感不是任何人都能准确、深刻感受到的,更不是任何人都能恰当地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情感不是人的本能生理现象,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的美感。所谓音乐欣赏就是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领悟音乐的内涵,觉察音乐的奥妙,从中获得美的感受。那么,在当前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呢?
1.感知——发现美
音乐学专家普凯元在《音乐心理学》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是人类心理的产物。”马克思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乐声中感受不同乐器的美妙,从不同的音乐作品中感受艺术美的存在。这种感知能力,只有通过欣赏实践才能提高。
1.1营造审美氛围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具体做法有:(1)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画像,以此进行氛围熏陶。(2)学生自带一些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课前几分钟或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以开阔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评价能力。(3)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演唱、演奏、表演节目,培养其自信心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1.2发展听觉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听,人必须通过听觉的感知才能获得对音乐的感受,有人曾说:“在沉默中听伟大的音乐作品而不加以评论也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发展音乐听觉能力,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音乐的感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并把所听到的感受、想法讲出来。因为每一个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而有的作品又无从考证作者的真正创作动机,所以只能凭借个人的感官品味,这也正是音乐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是欣赏音乐的重要前提之一。
1.3培养聆听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就应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1)多听。听得多了,自然就会慢慢地听懂音乐。要注意的是,学生开始听时可能只有一种朦胧、初步的感受,如果继续坚持听下去,就能逐渐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不仅能够辨别出不同特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会有所领会。(2)泛听。即广泛聆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音乐欣赏面。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这就是说对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新的和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都要听。这意味着尽可能不带偏见地聆听。”
2.联想——体验美
音乐欣赏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最能激发人们想象力的艺术。列宁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方面,从事广泛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同样是琵琶曲《霓裳雨衣曲》,不会听的人,听到的只是一些高低、快慢、轻重不同的音,而富有想象力的白居易却能感觉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想象出“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能在音乐之中听到“弦外之音,音外之意,意外之形”,这全是他驰骋想象的表现,展开想象活动的结果。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之所以感动得泪流满面,正是因为他从这首以俄国农民歌曲为素材的作品中“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在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手段,如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及美丽而富有感情色彩的图画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体验音乐之“美”。例如,欣赏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所写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通过解说,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人物、动物等,各种乐器模仿不同的人物、动物,有少先队员彼得、老爷爷,小鸟、猫、狼等,由情节性的音乐再现一个完美的童话故事,塑造一个勇敢的小先队员形象,从而起到其教育作用。再如,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法国作曲家圣桑别出心裁地以拟人化的手法和性格化的旋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动物狂欢的景象。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一幅动物狂欢的图景。
3.创新——表达美
音乐欣赏的过程本身,是进行作品的第三度创作。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性化的东西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通过语言艺术或非语言艺术表现出来。例如欣赏完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后,可让学生结合舞蹈特长,根据音乐情绪,创编一个汉族情绪舞;欣赏完《春江花月夜》之后,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既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图景,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用诗歌、散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此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又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重“美”的渗透,对于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乃至综合素质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