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4式太极拳教学在我院以体育课必修内容开展,我院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该项目在我院成功推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更加规范,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关键词: 24式太极拳教学 开展状况 积极意义
前言
24式太极拳,是1956年由原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择取20多个具有太极拳典型代表姿势的动作,重新编制而成的一套简化太极拳套路,它动作舒展、结构简单、潇洒飘逸且简单易学,推广以来,已成为太极拳爱好者的入门套路,并且是太极拳教学的必修课程。作为全民健身推广项目,多年来北京大学等许多高校已经把24式太极拳作为了大学生体育学分中必修的项目,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一、我院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开展状况
我院于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在2007级本科班级中将24式太极拳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试点教学,师生评价较高。2008—2009学年开始正式将24式太极拳列为体育课必修项目,在大一所有学生中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间开展评课交流,使太极拳教学在我院成功推广。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初学太极拳时,有学生认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属于老年人的运动。
太极拳运动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的特点,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且具有一定运动强度。大学生练习太极拳,除能强身健体外,还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和诗的意境。另外,医学、生理学、生化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太极拳还是一种技击术,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的特点。因此太极拳运动适合于大学生作为健身项目进行练习。
2.不少学生存在顾虑,害怕太极拳复杂,学不会。
很多学生在了解和观看了一些太极拳表演后非常喜爱太极拳,很想学习,可是又害怕太极拳太复杂,不敢学习。通过体育课学习太极拳,首先有教师做指导,有疑问可现场解决;其次学习时间有保障,而且较为充裕;另外同学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很多学生由喜爱到学习,再通过自主练习达到了熟练自如的境界。
3.教师示范动作大致相同,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存在分歧。
我院体育教师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毕业于不同体育院校,在读期间所学24式太极拳在动作姿势方面相同,但在一些衔接细节方面存在分歧,使学生在课外交流时产生了疑问。通过集体备课,大家统一了细节,消除了分歧,使得教学示范动作更加规范。
4.学生身体条件不同,学习领悟能力有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身体条件好,领悟力强,学习掌握动作快且到位。有少数学生因为身体协调性较差,学起动作技术来慢且总不得要领,但是学习态度很端正。针对这些学生,我们除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导外,还安排了技术动作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了一对一帮助提高对象,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想学习太极拳的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并不断领悟提高。
(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通过开展公开课教学,为太极拳教学搭建交流平台。
为了让太极拳教学在我院开展得更加规范与完善,体育教研室每周安排教师进行太极拳公开课教学活动,让教师间相互评课交流,相互指出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公开课教学的开展,让体育教师更加重视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入游戏法、情境法及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太极拳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为我院太极拳教学的更加规范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效平台。
2.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具来加深学生的直观意识(例如使用太极拳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同时还可以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模仿动作加入教学中。如,在教练“抱球”动作时可以提醒两手间距离太小的学生,应该如同抱“篮球”而不是抱“乒乓球”;在教练“手挥琵琶”、“白鹤亮翅”时教师可形象地做模仿并提示,以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动作概念的理解,以利于动作的掌握。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领会掌握动作更快,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3.结合民族音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简练的口令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在整套动作基本学成之后,免不了枯燥乏味。而如果在练习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乐感舒缓,曲调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音乐来代替口令,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乐感素质。因此,在学期后半段,我们在课堂引入了适宜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在学会整套动作后,能够在音乐的指引下进一步体会太极拳的意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体育课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后,我们明显感觉体育课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安排进行自由活动时主动要求教师指导的学生增多,我们通常都是整堂课都在不停地讲解与示范,个别学生在下课后意犹未尽,还请我们进行指导。在开展太极拳教学期间,每天课后三三两两进行太极拳练习的学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二)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更加规范。
太极拳教学的开展,缓解了学校运动场地、器材资源不够的矛盾,体育课堂的组织管理也变得更加规范,学生体育活动安排更为合理。以往的公共体育课安排,由于上课班级多,教学组织受场地与器材制约,我们不能充分带动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课堂组织管理也较为困难。引入太极拳教学后,我们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复习旧课和学习新内容,而且可以根据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在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和自主练习时间段内,我们可以开展个别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及时掌握新学内容,也可自由开展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此一来,课堂组织管理更趋规范化与人性化。
(三)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太极拳练习要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因此,在太极拳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积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喜欢与我们交流,乐于学习太极拳。学生间相互指导,相互交流与帮助的机会增加,关系更加和谐。整个体育课堂,在集体练习时,我们带领学生以整齐的阵型,一招一式认真演练;在自主练习时,有单独练习者,也有三五一群相互模仿、相互指导练习者,整个课堂处处显现出一派和谐的氛围。
三、结语
24式太极拳教学在我院开展已有一年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育教师间相互交流增多,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更加科学,课堂氛围更为和谐,课堂管理也更加规范。另外,太极拳教学的开展使得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更为丰实,学生体育活动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24式太极拳教学 开展状况 积极意义
前言
24式太极拳,是1956年由原国家体委组织太极拳专家,从杨式太极拳中择取20多个具有太极拳典型代表姿势的动作,重新编制而成的一套简化太极拳套路,它动作舒展、结构简单、潇洒飘逸且简单易学,推广以来,已成为太极拳爱好者的入门套路,并且是太极拳教学的必修课程。作为全民健身推广项目,多年来北京大学等许多高校已经把24式太极拳作为了大学生体育学分中必修的项目,并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一、我院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开展状况
我院于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在2007级本科班级中将24式太极拳作为体育课教学内容进行了试点教学,师生评价较高。2008—2009学年开始正式将24式太极拳列为体育课必修项目,在大一所有学生中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间开展评课交流,使太极拳教学在我院成功推广。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初学太极拳时,有学生认为太极拳动作缓慢,属于老年人的运动。
太极拳运动具有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的特点,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且具有一定运动强度。大学生练习太极拳,除能强身健体外,还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和诗的意境。另外,医学、生理学、生化学、解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太极拳还是一种技击术,具有“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的特点。因此太极拳运动适合于大学生作为健身项目进行练习。
2.不少学生存在顾虑,害怕太极拳复杂,学不会。
很多学生在了解和观看了一些太极拳表演后非常喜爱太极拳,很想学习,可是又害怕太极拳太复杂,不敢学习。通过体育课学习太极拳,首先有教师做指导,有疑问可现场解决;其次学习时间有保障,而且较为充裕;另外同学间还可以相互交流。很多学生由喜爱到学习,再通过自主练习达到了熟练自如的境界。
3.教师示范动作大致相同,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存在分歧。
我院体育教师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毕业于不同体育院校,在读期间所学24式太极拳在动作姿势方面相同,但在一些衔接细节方面存在分歧,使学生在课外交流时产生了疑问。通过集体备课,大家统一了细节,消除了分歧,使得教学示范动作更加规范。
4.学生身体条件不同,学习领悟能力有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身体条件好,领悟力强,学习掌握动作快且到位。有少数学生因为身体协调性较差,学起动作技术来慢且总不得要领,但是学习态度很端正。针对这些学生,我们除了不厌其烦地反复指导外,还安排了技术动作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了一对一帮助提高对象,从而保证了每一个想学习太极拳的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并不断领悟提高。
(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通过开展公开课教学,为太极拳教学搭建交流平台。
为了让太极拳教学在我院开展得更加规范与完善,体育教研室每周安排教师进行太极拳公开课教学活动,让教师间相互评课交流,相互指出优点与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公开课教学的开展,让体育教师更加重视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入游戏法、情境法及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太极拳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为我院太极拳教学的更加规范与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效平台。
2.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具来加深学生的直观意识(例如使用太极拳教学挂图和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同时还可以将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模仿动作加入教学中。如,在教练“抱球”动作时可以提醒两手间距离太小的学生,应该如同抱“篮球”而不是抱“乒乓球”;在教练“手挥琵琶”、“白鹤亮翅”时教师可形象地做模仿并提示,以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动作概念的理解,以利于动作的掌握。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高,领会掌握动作更快,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3.结合民族音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简练的口令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在整套动作基本学成之后,免不了枯燥乏味。而如果在练习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乐感舒缓,曲调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音乐来代替口令,就会有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乐感素质。因此,在学期后半段,我们在课堂引入了适宜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在学会整套动作后,能够在音乐的指引下进一步体会太极拳的意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的发展。
二、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
体育课开展24式太极拳教学后,我们明显感觉体育课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安排进行自由活动时主动要求教师指导的学生增多,我们通常都是整堂课都在不停地讲解与示范,个别学生在下课后意犹未尽,还请我们进行指导。在开展太极拳教学期间,每天课后三三两两进行太极拳练习的学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
(二)体育课堂组织管理更加规范。
太极拳教学的开展,缓解了学校运动场地、器材资源不够的矛盾,体育课堂的组织管理也变得更加规范,学生体育活动安排更为合理。以往的公共体育课安排,由于上课班级多,教学组织受场地与器材制约,我们不能充分带动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课堂组织管理也较为困难。引入太极拳教学后,我们可以合理地安排时间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复习旧课和学习新内容,而且可以根据动作技术的难易程度调整教学进度。在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和自主练习时间段内,我们可以开展个别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练习及时掌握新学内容,也可自由开展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此一来,课堂组织管理更趋规范化与人性化。
(三)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太极拳练习要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因此,在太极拳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积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亲切、轻松,喜欢与我们交流,乐于学习太极拳。学生间相互指导,相互交流与帮助的机会增加,关系更加和谐。整个体育课堂,在集体练习时,我们带领学生以整齐的阵型,一招一式认真演练;在自主练习时,有单独练习者,也有三五一群相互模仿、相互指导练习者,整个课堂处处显现出一派和谐的氛围。
三、结语
24式太极拳教学在我院开展已有一年多,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体育教师间相互交流增多,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更加科学,课堂氛围更为和谐,课堂管理也更加规范。另外,太极拳教学的开展使得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更为丰实,学生体育活动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