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新课标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新课程知识难度降低,知识面宽,教师必须自觉忠实的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教法上强调科学探究,学法上重视学生的科学思维过程和实践操作,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合作;课堂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体制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现在灵活上,思路体现在创新上,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开拓,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受、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过去的方法偏重于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大胆地引入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学习方法有了转变,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一、调研实际问题,整合信息。为探究性教学打基础
1.1 学生有初步探究的知识基础。初中学生在心理、生趣上已经具备了接受生物知识的能力,他们对周边事物的一些变化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小学时通过对一些自然学科的学习,对身边的一些动植物有所认识,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特征、规律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生物有一定的基础。
1.2 学生有探究知识的欲望。初中生大脑思维灵活,大脑皮层对新事物产生的兴奋性强,学生对无奇不在的生物急于去了解去认识,想学好,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学生虽有愿望但不那么强烈,归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机械性的记忆,没有一整套的好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学生更适应时代的需要,使他们具有创新的思维方法,结合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大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性情境,拓宽探究思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或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因此,构建了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即:①明确目标——提出问题②发现问题——自学③解决问题——讨论④教师讲评——精讲⑤实践巩固——练习⑥体验成功——总结。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最终解决问题。
2.1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还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这些创造性学习活动中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产生更大的创造热情,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创造潜力。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我们要摸清学生储备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基本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桃子”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使学生在知识网络中找到需要得到的知识。如讲到生物遗传变异时,让学生想一下说一说自己与父母相似的地方;双胞胎兄弟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这些生硬、枯燥的知识,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一头雾水,听得很有趣,就是没记住。
2.2 设置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思考、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使学生毫无困难地接受了新知识。例如:在讲到激素调节一节时,先提出来侏儒症和呆小症,他们的身体都较矮小,是其共同特点,但前者智力和生育能力正常,后者则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外表上有共同的特征,但实质却有如此大的区别,为什么呢?可以先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去讨论,可能得出不标准的答案:他们的父母个头就低,或者是营养不良造的,当然也有同学提出了个头高的父母,却也出现类似的情况等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踊跃发言,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就通过逐步积累而得到实现,进一步进发出学生求知欲,通过学习知道,这是因为激素的调节在起着作用。其实这也是探究性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例子,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探究能力。
三、学会运用知识间的串联。体现科学知识的一体性
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对知识的涉猎面较广泛,老师某一方面的提醒,可能就对知识间的联系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讲解相关的内容时,就会遇到化生交融的现象。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反应,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实现了物质的转化,植物的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另外在生物课本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学生就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消化现象,一是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胃肠的蠕动;二是有了消化液中消化酶的参与,食物的大分子蛋白质、淀粉等已被分解成了小的、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等。实质上食物经过咀嚼、搅拌、蠕动等就是物理性消化,指食物经过由大的颗粒变成小的颗粒;而经过另一种情况则是化学性消化。又如,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中,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就变混浊了,这里就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少的地方就渗透出化学的痕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此我们仿佛看出了化学尤如生物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化学是生物的一个精华部分。
四、注重探究性实验,把问题向实验的纵深处探索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发挥每个人的特点,提高科学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理解、多提问,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一实验,我们在做完了课本上的实验后,又与过过去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了对比,使学生更加理解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提示学生做实验:用直玻璃管直接向盛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再看现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经过多次吹之后变混浊,(事先可提示给学生,在化学里,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混浊并有沉淀产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变混浊?并进一步提出,会不会有人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参与了反应呢?另外怎么样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呢?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再让他们思考,看是否有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等学生们思考一会,找出时机提出自己的更为科学的实验方法,设置一个对照实验——甲瓶里也盛入与反应瓶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最后反应了,但甲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混浊,而反应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了,这样就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虽然两瓶里放进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但甲瓶里的并没有变混浊,这就肯定了反应瓶里进入了比甲瓶里要多的=氧化碳,正好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设置问题,步步将学生引出迷团,使他们能够找出答案,豁然开朗悟出科学的道理。近几年,省市对培养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十分重视,实验加试成绩(15分)记入中招总分,这无疑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探究性教学实验改革,学生从盲目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最终成为一个大胆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有兴趣地解决问题的人。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能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学生也真正体验科学过程,对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
[关键词]探究;合作;课堂教学;创新
素质教育体制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现在灵活上,思路体现在创新上,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开拓,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要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受、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过去的方法偏重于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机械记忆以及解题的技能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因而出现了所谓的“高分低能”和“书呆子”现象。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上大胆地引入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使学生学习方法有了转变,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一、调研实际问题,整合信息。为探究性教学打基础
1.1 学生有初步探究的知识基础。初中学生在心理、生趣上已经具备了接受生物知识的能力,他们对周边事物的一些变化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在小学时通过对一些自然学科的学习,对身边的一些动植物有所认识,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特征、规律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生物有一定的基础。
1.2 学生有探究知识的欲望。初中生大脑思维灵活,大脑皮层对新事物产生的兴奋性强,学生对无奇不在的生物急于去了解去认识,想学好,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学生虽有愿望但不那么强烈,归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是机械性的记忆,没有一整套的好的学习方法。为了使学生更适应时代的需要,使他们具有创新的思维方法,结合课程设计,在课堂上大胆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在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为学生创设探究性情境,拓宽探究思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或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科学结论,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条件,因此,构建了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结构,即:①明确目标——提出问题②发现问题——自学③解决问题——讨论④教师讲评——精讲⑤实践巩固——练习⑥体验成功——总结。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最终解决问题。
2.1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还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这些创造性学习活动中一旦取得成功,就会产生更大的创造热情,从而激发出巨大的创造潜力。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就需要我们要摸清学生储备的相关生物学知识、基本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跳一下就能摘到“桃子”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使学生在知识网络中找到需要得到的知识。如讲到生物遗传变异时,让学生想一下说一说自己与父母相似的地方;双胞胎兄弟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这些生硬、枯燥的知识,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节课下来一头雾水,听得很有趣,就是没记住。
2.2 设置营造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思考、自主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目标,教学的步子要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使学生毫无困难地接受了新知识。例如:在讲到激素调节一节时,先提出来侏儒症和呆小症,他们的身体都较矮小,是其共同特点,但前者智力和生育能力正常,后者则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外表上有共同的特征,但实质却有如此大的区别,为什么呢?可以先让学生去分析问题,去讨论,可能得出不标准的答案:他们的父母个头就低,或者是营养不良造的,当然也有同学提出了个头高的父母,却也出现类似的情况等等。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踊跃发言,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就通过逐步积累而得到实现,进一步进发出学生求知欲,通过学习知道,这是因为激素的调节在起着作用。其实这也是探究性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例子,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提高自己的学习探究能力。
三、学会运用知识间的串联。体现科学知识的一体性
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对知识的涉猎面较广泛,老师某一方面的提醒,可能就对知识间的联系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各门学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讲解相关的内容时,就会遇到化生交融的现象。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反应,如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实现了物质的转化,植物的叶绿体在光的作用下,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了复杂的有机物;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另外在生物课本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学生就提到了两种不同的消化现象,一是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胃肠的蠕动;二是有了消化液中消化酶的参与,食物的大分子蛋白质、淀粉等已被分解成了小的、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等。实质上食物经过咀嚼、搅拌、蠕动等就是物理性消化,指食物经过由大的颗粒变成小的颗粒;而经过另一种情况则是化学性消化。又如,在实验《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中,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就变混浊了,这里就有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不少的地方就渗透出化学的痕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从此我们仿佛看出了化学尤如生物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化学是生物的一个精华部分。
四、注重探究性实验,把问题向实验的纵深处探索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老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发挥每个人的特点,提高科学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在实验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理解、多提问,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一实验,我们在做完了课本上的实验后,又与过过去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了对比,使学生更加理解了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提示学生做实验:用直玻璃管直接向盛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吹气,再看现象: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经过多次吹之后变混浊,(事先可提示给学生,在化学里,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混浊并有沉淀产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变混浊?并进一步提出,会不会有人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参与了反应呢?另外怎么样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呢?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再让他们思考,看是否有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等学生们思考一会,找出时机提出自己的更为科学的实验方法,设置一个对照实验——甲瓶里也盛入与反应瓶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最后反应了,但甲瓶里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混浊,而反应瓶里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了,这样就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虽然两瓶里放进了等量的澄清石灰水但甲瓶里的并没有变混浊,这就肯定了反应瓶里进入了比甲瓶里要多的=氧化碳,正好说明了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设置问题,步步将学生引出迷团,使他们能够找出答案,豁然开朗悟出科学的道理。近几年,省市对培养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方面十分重视,实验加试成绩(15分)记入中招总分,这无疑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探究性教学实验改革,学生从盲目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最终成为一个大胆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有兴趣地解决问题的人。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能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个想像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学生也真正体验科学过程,对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