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诗令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601287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钟书先生有篇名文:《诗可以怨》。但怨念多了,自然会变成愤恨。根据汉代人对《诗经》的解释,里面许多篇章都是在发泄怨气、讥讽权贵,这就是所谓的“怨刺传统”。拿诗歌来议政不安全,但总有那不甘心将才华消耗于风花雪月中的勇敢诗人,维持着这一文学精神。
   清嘉庆四年八月,翰林院编修洪亮吉被遣戍新疆,刚走到保定,就有圣旨追来,严命他“不许作诗、不许饮酒”。不许饮酒当然是防止酒壮诗人胆,任意挥斥。以皇帝之尊,竟然亲自下旨不许小臣作诗,足见洪氏之诗绝非等闲。
   洪亮吉被发配的罪状,是他在太上皇帝乾隆驾崩后不久,就向军机大臣、成亲王永递交了一份《极言时政启》,请他转交给刚刚亲政的嘉庆皇帝。文中说,皇上你虽然除掉了和,看上去要一改乾隆末年的弊政,一新天下之耳目,其实只停留在口号上,“言路似通而未通,吏治欲肃而未肃”,不过是一种姿态罢了。嘉庆皇帝大怒,把他发配新疆,并说:“近日风气,往往好为议论,造作无根之谈,或见诸诗文”,必须惩戒。
   诚如皇帝所说,当日议政之风的确存在,那是因为政治强人乾隆终于死去,再加上和倒台,强君权臣都成历史,文化高压政策仿佛见到缓解的希望,多年的积郁之气总算找到出口,言论一时活跃,洪亮吉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嘉庆对洪亮吉的处置,实际是杀鸡儆猴,他想要的,还是延续乾隆时代君强臣弱的局面。
   不许文人作诗,嘉庆不是首创。北宋王安石变法,有一条就是科举中不考诗赋,后来干脆发布命令,凡士人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这不是文学理念的争论,而是因为反对变法的人经常写诗抨击新法,偏偏他们的诗写得又很高明。苏东坡就是其中一个,他的作品甚多,读者甚众,流毒甚广,自然引起新党的猜忌,所以他们先在元丰年间制造了“乌台诗案”,欲置苏东坡于死地,绍圣年间新党二度掌权后又要打诗人的屁股。谁知没过多久,徽宗皇帝自己先按捺不住了。他作诗几首,发给大臣们欣赏,禁诗令自然不了了之。
   南宋宁宗时,权奸史弥远为相,太子赵对他十分不满,史弥远在宁宗驾崩之后发动政变,另立新君,废赵为济王,不久又逼其自尽,这是轰动朝野的政变。当时有位书商陈起,编了一本《江湖集》,其中收入“秋雨梧桐皇子府,春风杨柳相公桥”等直接指斥当朝宰相的句子,也有“九十日春晴景少,百千年事乱时多”这样对现状不满的话,史弥远大怒,便有圣旨禁止士大夫作诗,这是第二次诗禁。这一回,禁令执行了两年。
   再说洪亮吉,他因言得罪,反而声价更高。发配出京之日,为他饯行的官员有数十名之多,甚至有位户部主事把自家宅院典当了300两银子,送给洪亮吉做盘费。从北京到伊犁,一路上迎来送往,不像是发配,倒像是出游。
   有人劝他少说话,尤其不要作诗,洪亮吉不以为然。当然,上谕煌煌,他还是收敛了几天,但一到伊犁,立刻把不许作诗的禁令抛在脑后,写诗追忆流放路上的情景,其中第一首就说“平生每厌尘寰窄,天外如今一举头”,愤懑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嘉庆逐走了洪亮吉,本意是树威,却引发了寒蝉效应。后来皇帝自己说,自从办了洪亮吉,“言事者日渐其少”,即使有人发言,讲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至于朝政得失、百姓疾苦,再没有人敢言直谏,朝中弥漫着对皇帝的失望与消极情绪,这在初登大宝的嘉庆皇帝看来,搞不好会使朝政弄到无法收拾的局面,无奈选择让步。
   嘉庆五年春,京师久旱不雨,皇帝趁此机会表示了反思和改过的态度,说他又把洪亮吉的奏疏认真读了几遍,反复思量,觉得还是人家说得对,如今自己已经把原奏放在座右,时时观览,希望大家都向洪某人学习。当然,洪亮吉也被释放,创下了清代汉官流放时间最短的纪录。
   不许作诗的本质是“禁止”,这是政治强人处理言论问题的做法。嘉庆没有强人的手段与资本,却秉承强人的思维,试图延续强人的统治手法,最终只能尴尬收场。
   其实聪明的皇帝不会禁止诗人作诗,不但不禁,反而要提倡。当年钱名世攀援年羹尧,雍正帝就曾令满朝385位文臣写诗声讨,编成一本《名教罪人诗》,又让钱名世本人出钱,全国发行,令钱氏彻底从名誉上自我消灭——鼓励作诗,但为我所用,这才是强人之手段。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
其他文献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28年时间建成覆盖所有国民的养老金体系。随着经济泡沫崩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逐渐恶化,政府不得不推行改革,开源节流,同时引入更多私人退休金计划弥补公共退休金的不足。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历史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过程和日本经济决策者关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的转变。  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战”后,日本养老金体系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在经
期刊
“18年过去了,分税制改革已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财政部前部长项怀诚开门见山地说,“分税制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这位年过七旬的长者1963年进入财政部工作,从普通科员到财政部长,见证了过去数十年间中国财政体制变化的曲折历程。尤其是在1994年,他直接参与了分税制改革,是那场影响深远的改革的重要执行者。   分税制改革所建立的财政体制运行至今,得到了好评和赞扬,也受到了批评和指责。在采访中,
期刊
针对保安行业的大整顿已在北京率先启动,未来半年将在全国推广。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市工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等部门共同启动保安服务市场的清理整顿行动,将持续至明年5月底。  据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工作人员称,此举意在进行保安行业摸底,以建立管辖严密、责权一致、定位清晰的首都保安服务监管体系,黑保安等6类非法保安组织和违法违规行为将是此次整顿的重点。   “截访
期刊
中国财税体制改革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是近年来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上一轮的财税改革谈起。   1994年的中国财税改革,在中国和世界财政税收的历史上都是奇迹,它根本性地改变了我国税收体制和政府间财政关系,奠定了我国财政政策效力的基础,到现在已有18年,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   1994年的改革主要解决了“收入”的问题,1998年开始建立公共财政,进行了预算管理
期刊
尽管面临诸多争议,但人民币还是以跨境贸易结算起步,踏上了国际化的进程。自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结算量至今已达中国跨境贸易结算的10%,其中近八成的交易取道香港人民幣离岸市场完成。  随着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FDI(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的开启,香港离岸市场的功能进一步发挥,不仅与内地市场连接更为紧密,且有望成为支持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平台。  人民币国
期刊
虽然香港银行界2004年就已经推出了香港居民的个人人民币业务,但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是在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启动,才真正迈出的。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取得令人鼓舞的进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跨境贸易方面,中国内地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由2010年上半年的0.7%,增加到下半年的4%,然后持续增长到2011年第三季度 9%以上。同时
期刊
从2003年央行出台121号文件算起,针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调控八年多就没有断过。要理解这其中的逻辑,就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来思考问题。  八年多的调控,大致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2003年到2008年上半年是第一阶段,关键词是防经济过热;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初是第二阶段,关键词是保经济增长;2010年初至今是第三阶段,关键词是维护社会稳定。  防过热也好,保增长也好,维护稳定
期刊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开放。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国际机构(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等)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熊猫债券,允许亚洲债券基金投资中国债券,去年中国又允许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见图)。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并没有给中国的债券市场和宏观金融带来不稳定影响。但目前的开放程度偏低,既无法有效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设,也无法满足境外人民币回流和投资的基本需求。中国银行间债券
期刊
最近国际上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人已经开始担心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过去,美国人不断地拍打人民币,攻击中国故意低估人民币,以获取不公平的贸易优势;欧洲人则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以求有另外一个选择;亚洲地区则已经开始考虑,将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另外一种现实选择,毕竟,人民币亚洲区域化将使亚洲经济更加活跃。   而人民币国际化究竟是否有助于形成人民币的均衡汇率?   自从2005年7月份推出人民币
期刊
当前应该前瞻性地看清楚,未来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人民币国际化可能遇到的瓶颈和挑战:    第一个是离岸市场本身两种机制的协调和选择。一个是回流机制,为香港的人民币打通流回内地的投资渠道,谋得一定的收益。  如果回流机制发展的太快,就可能出现香港的人民币流通性不足的问题。人民币在外面兜几圈,如果永远待在外面,别人用货物换我们印出来的钱,而印钱的成本很小。如果是出去马上就回来,一点利息也收不到,而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