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五年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分享”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的生本课堂,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课题组用对比试验验证出“离开了教师的控制,学生有能力自学语文”。分享能力是儿童社会化必备的核心能力;语文学习课堂是分享能力培养的优选时空;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用“分享”贯穿始终。并着眼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点、起点、重点、宿点”,建立过程性操作体系,实现以分享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让学”课堂。
【关键词】分享让学语文课堂教学备学核心素养
2015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八大素养说”学者将“母语沟通”素养(我国称为“语文素养”)列为学科素养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大支柱”说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列为相互关联的五大核心素养;我国将包含着“诚信友善、合作担当”的“社会责任”列为九大素养之首,同时将强调“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会学习”列为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紧扣语文素养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教学方法如何革新与完善?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五年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分享”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的生本课堂,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一、 离开了教师的控制,学生是否有能力自学语文
面对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理性的教师都会给出肯定答案,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总是不放心,总担心教师没有讲授过的课文学生不理解,教师没有讲解过的知识点学生不关注,教师没有训练过的能力点,学生不扎实……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织的问卷调查和对比试验表明,教师多虑了——
对比试验回顾:
常规教法对照组:
试验内容:按常规教学预设实施《云雀的心愿》一课教学,教后完成测试。
自主学习实验组:《云雀的心愿》
试验内容:学生自学课文《云雀的心愿》,翻看工具书,讨论交流,遇到难题向教师询问,课后完成测试,时间为一课时。
对照组实验组备注测试内容总得分正确率总得分正确率默写课中词324277.19%302472%满分100分简答:云雀的心愿是什么?40796.9%38992.6%满分10分填空:云雀分别到过哪几个地方?37489.0%37789.7%满分10分用自己的话总结森林的作用。33479.5%34281.4%满分10分描述你本课学习的收获。100%有收获100%有收获自由表达实验数据分析:常规教学班和自主学习实验班形成性测试中数据差别并不显著。
差距最大的项目“词语默写”,自主学习班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识记生字新词的自觉,离开了教师的要求和指挥,识记质量有所下降。
阅读理解项,两班的差距不大,自主学习实验班反超了常规教学班级。究其原因,“我们在小组里讨论过,就记住了”。“我们自己分工演这个课文的,每一个地方都记得”……学生自己给出的解释已经表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课文,记忆反而深刻。
综上所述,课题组确信: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母语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发挥儿童已有的学习能力,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和积累,在同伴共学中分享成果。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学习行为真正发生,没有教师絮絮叨叨的要求与指导,学生也能读懂课文,增长知识。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构建“让学”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空,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多元的,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其次,语文素养还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作为包含着诸多内隐性知识在内的“素养”,必定是在动态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师生口耳相授就能够完成,更不是师控线性课堂能够实现。“教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语文教学的课堂必须摒弃师控单线性,走向学生自主、开放、互动,才能在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开教师的线性控制,学生有能力有可能学习语文。
二、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主张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尝试从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课堂学习活动的程序,以“分享”为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愿景,让学生的言语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旋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壤核心素养的平台。
(一) 分享能力是儿童社会化必备的核心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提倡分享并且不得不学会分享的时代。人口的急剧增长,生存空间的有限,人均资源的相对减少,生活方式、道德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分享”的价值、领悟“分享”的意义、发挥“分享”的智慧。随着网络的普及,分享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分享行为广泛出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汪堂家教授从哲学的层面研究了“分享的意义”——“它(分享)不但暗示人的群体性,而且暗含对他人的承认;它不但包含‘分而居之’的意义,而且意味着在‘共存状态’中对分有之物的共同享受”。并提出了“共有是分享得以可能的条件”;“分享以共同体为前提”;“公开承认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分享构建了体现当下对话性关系的“你”和“我”关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你”和“我”在形式上的平等关系(我承认你的当下性),克服了“他”与“我”的关系中“他”对于“我”的外在性;“分享是出于公共利益并合乎公共利益的一种要求”……
当下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分享的意识薄弱,分享的能力更有待培养。分享行为不可能靠说教养成,必定是在“分享”活动中不断习得和完善。学校作为儿童期主要的活动场所,“上课”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学习”作为儿童生活最重要的内容,着眼于“分享”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应该让每一节语文课成为学生在“分享”活动中发现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分享能力的主阵地。
(二) 语文学习课堂是分享能力培养的优选时空
我国的语文课堂学习本质上是母语学习,对于培养分享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享行为充溢在语文学习的每个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交流与互动”是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同样也是“分享”活动最大特点,“分享”与语文学习的结合顺理成章。
阅读是在和文本分享,享用人类的文化成果,不断拓宽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享受着美感与愉悦;与同伴交流,是在分享同伴视角与智慧,发现着身边人的精彩;和老师讨论,是在分享长者的阅历与智慧,快速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每一次分享活动对于行为发出者而言都是一次整理自己的思想、选择组织语言、实现自我表达的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行为接受者而言,都是一次聆听、思辨、整理、吸纳的语文思维过程;分享过程中衍生出的总结、质疑、讨论、争辩……无疑是思维含量更高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本身为分享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无尽的资源。
(三)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用“分享”贯穿始终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代班级授课制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习者拥有众多“学友”,每一节都有条件营造成一个“分享”的场境。《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理解的多元性为语文课堂学习的“分享”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正是在“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分享”活动呈现出别样的风采,完全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常态,贯穿语文课堂学习的始终。
学生课前自学的资源可以分享,放大个体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共学;学生的疑难可以分享,使之成为全班探究学习的内容;答疑思考的过程可以分享,教师或学习领先同伴的思维示范,有助于各学力层级学生的“各取所需”,帮助他们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和学生分享,帮助学生积累拓展,巩固所学……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分享”活动的整合下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三、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分享的理念,引入“分享行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以分享为主要的课堂行为方式,打破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全控状态,“让学”与生,是不断促成学生生成新知新能的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成长动力,使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元满足的生本课堂。强调把课堂活动的权力、过程、时空尽可能多地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进而实现教学活动向“学”的本质回归。课堂成为“主动习得的学堂”,“情智交融的场境”,“互动温馨的共同体”,师生共同分享丰富的课堂资源;共同享用人类社会已有的方法知识;共同分享探索未知世界活动中丰富自己智慧系统的乐趣;共同享受满足自身精神生长需要的活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是主动的、学习是真实的、过程是愉悦的、收获是丰富的。
构建这样的课堂,必须始终坚持“四点关注”,建立过程性操作体系。“四点关注”中的“四点”为“基点、起点、重点、宿点”。基点关注,旨在“凸显语文交往特征,激活儿童分享愿望”;起点关注,重在“指导充分备学,丰沛分享资源”;重点关注,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涉及“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分享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宿点关注,以学会分享、实现“让学”为主旨。
优选课程资源,壮大分享课堂的基点。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教师职责,彰显教师的智慧和艺术。分享让学式的语文学习课堂不是生硬的“知识批发市场”,而是学生实践、探究、思考、生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收获知识和技能,更收获方法和智慧的实战场。选择一个学生乐于探索的课程资源,设计学生乐于分享的话题,激活儿童的分享愿望,是构建分享型课堂的基点,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凸显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交往特征”和“交往活动”对于儿童的吸引力。
指导学生备学,丰沛分享资源,夯实分享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生之间的阅读收获分享、疑问分享、解决问题策略分享等都有赖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行动。如果没有每个学生个体充分的“备学”,带来充沛的分享资源,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对于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而言,备学——提前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分享资源,有备而来——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磨炼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备学”,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学习”,其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所做的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把预习规定为“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他《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指出:“这个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阶段,就是‘预习’;它于‘养成读书习惯’关系极大。”叶老所说的“预习”就是“备学”的一种方式。 备学既可以是指向“新知新学”的提前预习;也可以打开“旧识未知”的思维蓄势、动力储备。常见的方式有:
1. 由教师提供课堂学习的目标要求,提示学生对新课文进行初步感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心里肯定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对于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会在好奇天性的驱动下提高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意识。
2. 给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分享话题预告,实现思维预热提前思考。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是在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无论是与文本的互动还是与同伴的分享都需要已有积累为基础。课前备学,不仅仅是熟悉教材的过程,更融合了经验激活、知识背景铺设,求知管道打开等过程,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个体思维预热活动,提前思考带来的是一个较为丰厚的知识的“地基”,有助于在课堂分享中呈现更丰富的内容,驶向更精彩的思维的深处。
3. 根据教师的备学指导,提示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经验。整理相关知识记忆,完成“三三三备学”,“三忆”(回忆三个相关知识记忆和生活经验记忆)、“三思”(与新课相关的三个思考)、“三问”(准备在新课学习中讨论的三个问题),充分打开学生思维,调动已有知识储备,为课堂集体学习备足分享资源。
构建分享共同体,保障分享进程,紧扣分享教学法的重点。语文分享课堂的建构离不开五个关键: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对话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在具体的分享情境中,训练有素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分享各自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发现,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借助教师的资源发展各自的认识,无论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抑或学习能力、思维习惯都能得到发展。更为可贵的时,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借助小组这个平台,呈现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成果,获得展示的快乐、助人的成就感以及自身成长的愉悦。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将分享能力纳入评价体系,直指“核心素养”的“宿点”。“分享·让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评价强调“三全”角度:全员、全程、全面,以促使每个学生课堂中主动活泼地个性化生长。
全员角度:教师课堂评价的焦点尤其要集中在弱势学生身上,在即时诊断的基础上加强学困生的个别化辅导,使语文课堂成为不同水平层级学生的加油站。
全程角度:评价不仅要有形成性成果评价,更要有针对分享意识、分享能力、分享效能的过程性评价,并在即时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适分享进程。
全面角度: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倾听能力,分享能力纳入评价范畴。
课题研究的事实证明,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课堂,因为“备学”的存在,儿童语文课堂学习的程序从“教师单线指导”变成了“学为先导”“生生互学”“教师介入点播”到“指导备学”,程序的变化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经过备学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表现欲望加强。很多同学在备学阶段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新知,直接挑战教师按部就班的传统授课模式,倒逼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学生备学以后,产生大量意想不到的学习需求,涌现各种问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学习期待水平提升,倒逼教师不断完善教学预设;备学以后的学生,各自携带了学习资源进入课堂,学生的分享基础、分享愿望和分享能力都显著提高,“小先生”式的生生互动有时比教师的教授更有效,倒逼教师改变课堂组织形式。
随着分享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尊重”与“理解”“聆听”与“表达”“分享”与“合作”日益成为学生熟稔的行为。为了儿童的美好未来,连接着核心素养培养的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4).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3] 汪堂家.论笛卡尔的自我\[J\].中国社会科学,1998(3).
[4]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汪堂家. 思路心语——生活世界的哲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分享让学语文课堂教学备学核心素养
2015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八大素养说”学者将“母语沟通”素养(我国称为“语文素养”)列为学科素养的核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五大支柱”说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列为相互关联的五大核心素养;我国将包含着“诚信友善、合作担当”的“社会责任”列为九大素养之首,同时将强调“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的“学会学习”列为中国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紧扣语文素养来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核心素养时代”语文教学方法如何革新与完善?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五年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分享”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的生本课堂,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一、 离开了教师的控制,学生是否有能力自学语文
面对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理性的教师都会给出肯定答案,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总是不放心,总担心教师没有讲授过的课文学生不理解,教师没有讲解过的知识点学生不关注,教师没有训练过的能力点,学生不扎实……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织的问卷调查和对比试验表明,教师多虑了——
对比试验回顾:
常规教法对照组:
试验内容:按常规教学预设实施《云雀的心愿》一课教学,教后完成测试。
自主学习实验组:《云雀的心愿》
试验内容:学生自学课文《云雀的心愿》,翻看工具书,讨论交流,遇到难题向教师询问,课后完成测试,时间为一课时。
对照组实验组备注测试内容总得分正确率总得分正确率默写课中词324277.19%302472%满分100分简答:云雀的心愿是什么?40796.9%38992.6%满分10分填空:云雀分别到过哪几个地方?37489.0%37789.7%满分10分用自己的话总结森林的作用。33479.5%34281.4%满分10分描述你本课学习的收获。100%有收获100%有收获自由表达实验数据分析:常规教学班和自主学习实验班形成性测试中数据差别并不显著。
差距最大的项目“词语默写”,自主学习班级的学生尚未形成识记生字新词的自觉,离开了教师的要求和指挥,识记质量有所下降。
阅读理解项,两班的差距不大,自主学习实验班反超了常规教学班级。究其原因,“我们在小组里讨论过,就记住了”。“我们自己分工演这个课文的,每一个地方都记得”……学生自己给出的解释已经表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课文,记忆反而深刻。
综上所述,课题组确信: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母语环境下的语文学习应充分发挥儿童已有的学习能力,尊重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发现和积累,在同伴共学中分享成果。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学习行为真正发生,没有教师絮絮叨叨的要求与指导,学生也能读懂课文,增长知识。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构建“让学”的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空,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个复合性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是多元的,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其次,语文素养还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作为包含着诸多内隐性知识在内的“素养”,必定是在动态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再次,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绝不是简单的师生口耳相授就能够完成,更不是师控线性课堂能够实现。“教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语文教学的课堂必须摒弃师控单线性,走向学生自主、开放、互动,才能在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开教师的线性控制,学生有能力有可能学习语文。
二、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主张
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分享·让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经过五年的研究,尝试从改变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课堂学习活动的程序,以“分享”为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让学”愿景,让学生的言语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旋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接壤核心素养的平台。
(一) 分享能力是儿童社会化必备的核心能力
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提倡分享并且不得不学会分享的时代。人口的急剧增长,生存空间的有限,人均资源的相对减少,生活方式、道德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分享”的价值、领悟“分享”的意义、发挥“分享”的智慧。随着网络的普及,分享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分享行为广泛出现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汪堂家教授从哲学的层面研究了“分享的意义”——“它(分享)不但暗示人的群体性,而且暗含对他人的承认;它不但包含‘分而居之’的意义,而且意味着在‘共存状态’中对分有之物的共同享受”。并提出了“共有是分享得以可能的条件”;“分享以共同体为前提”;“公开承认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分享构建了体现当下对话性关系的“你”和“我”关系,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你”和“我”在形式上的平等关系(我承认你的当下性),克服了“他”与“我”的关系中“他”对于“我”的外在性;“分享是出于公共利益并合乎公共利益的一种要求”……
当下的儿童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分享的意识薄弱,分享的能力更有待培养。分享行为不可能靠说教养成,必定是在“分享”活动中不断习得和完善。学校作为儿童期主要的活动场所,“上课”作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学习”作为儿童生活最重要的内容,着眼于“分享”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应该让每一节语文课成为学生在“分享”活动中发现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提升分享能力的主阵地。
(二) 语文学习课堂是分享能力培养的优选时空
我国的语文课堂学习本质上是母语学习,对于培养分享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享行为充溢在语文学习的每个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交流与互动”是语言实践活动的重要特征,同样也是“分享”活动最大特点,“分享”与语文学习的结合顺理成章。
阅读是在和文本分享,享用人类的文化成果,不断拓宽着自己的视野、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享受着美感与愉悦;与同伴交流,是在分享同伴视角与智慧,发现着身边人的精彩;和老师讨论,是在分享长者的阅历与智慧,快速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每一次分享活动对于行为发出者而言都是一次整理自己的思想、选择组织语言、实现自我表达的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行为接受者而言,都是一次聆听、思辨、整理、吸纳的语文思维过程;分享过程中衍生出的总结、质疑、讨论、争辩……无疑是思维含量更高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本身为分享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无尽的资源。
(三)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用“分享”贯穿始终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代班级授课制下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习者拥有众多“学友”,每一节都有条件营造成一个“分享”的场境。《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理解的多元性为语文课堂学习的“分享”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正是在“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前提下,“分享”活动呈现出别样的风采,完全可以成为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常态,贯穿语文课堂学习的始终。
学生课前自学的资源可以分享,放大个体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共学;学生的疑难可以分享,使之成为全班探究学习的内容;答疑思考的过程可以分享,教师或学习领先同伴的思维示范,有助于各学力层级学生的“各取所需”,帮助他们发展;教师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可以和学生分享,帮助学生积累拓展,巩固所学……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在“分享”活动的整合下指向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成长。
三、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
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基于分享的理念,引入“分享行为”,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以分享为主要的课堂行为方式,打破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的全控状态,“让学”与生,是不断促成学生生成新知新能的教学方法,是激活学生成长动力,使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多元满足的生本课堂。强调把课堂活动的权力、过程、时空尽可能多地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进而实现教学活动向“学”的本质回归。课堂成为“主动习得的学堂”,“情智交融的场境”,“互动温馨的共同体”,师生共同分享丰富的课堂资源;共同享用人类社会已有的方法知识;共同分享探索未知世界活动中丰富自己智慧系统的乐趣;共同享受满足自身精神生长需要的活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儿童是主动的、学习是真实的、过程是愉悦的、收获是丰富的。
构建这样的课堂,必须始终坚持“四点关注”,建立过程性操作体系。“四点关注”中的“四点”为“基点、起点、重点、宿点”。基点关注,旨在“凸显语文交往特征,激活儿童分享愿望”;起点关注,重在“指导充分备学,丰沛分享资源”;重点关注,是研究的关键所在,涉及“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分享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宿点关注,以学会分享、实现“让学”为主旨。
优选课程资源,壮大分享课堂的基点。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教师职责,彰显教师的智慧和艺术。分享让学式的语文学习课堂不是生硬的“知识批发市场”,而是学生实践、探究、思考、生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体验,收获知识和技能,更收获方法和智慧的实战场。选择一个学生乐于探索的课程资源,设计学生乐于分享的话题,激活儿童的分享愿望,是构建分享型课堂的基点,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凸显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交往特征”和“交往活动”对于儿童的吸引力。
指导学生备学,丰沛分享资源,夯实分享式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分享让学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生之间的阅读收获分享、疑问分享、解决问题策略分享等都有赖于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行动。如果没有每个学生个体充分的“备学”,带来充沛的分享资源,学习活动无法开展。对于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安排的“被动学习者”而言,备学——提前自主学习,形成自己分享资源,有备而来——至关重要。这也是学生磨炼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备学”,顾名思义就是“准备学习”,其行为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即将进行的课堂学习所做的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指出:要把预习规定为“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他《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指出:“这个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的阶段,就是‘预习’;它于‘养成读书习惯’关系极大。”叶老所说的“预习”就是“备学”的一种方式。 备学既可以是指向“新知新学”的提前预习;也可以打开“旧识未知”的思维蓄势、动力储备。常见的方式有:
1. 由教师提供课堂学习的目标要求,提示学生对新课文进行初步感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全面,心里肯定还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对于一些阅读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会在好奇天性的驱动下提高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意识。
2. 给学生提供课堂学习分享话题预告,实现思维预热提前思考。每一次阅读活动都是在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无论是与文本的互动还是与同伴的分享都需要已有积累为基础。课前备学,不仅仅是熟悉教材的过程,更融合了经验激活、知识背景铺设,求知管道打开等过程,是属于每个学生自己的个体思维预热活动,提前思考带来的是一个较为丰厚的知识的“地基”,有助于在课堂分享中呈现更丰富的内容,驶向更精彩的思维的深处。
3. 根据教师的备学指导,提示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经验。整理相关知识记忆,完成“三三三备学”,“三忆”(回忆三个相关知识记忆和生活经验记忆)、“三思”(与新课相关的三个思考)、“三问”(准备在新课学习中讨论的三个问题),充分打开学生思维,调动已有知识储备,为课堂集体学习备足分享资源。
构建分享共同体,保障分享进程,紧扣分享教学法的重点。语文分享课堂的建构离不开五个关键:构建分享共同体;营造分享情境;提高对话质量;调控分享进程;保障分享成果。在具体的分享情境中,训练有素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分享各自对课程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发现,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借助教师的资源发展各自的认识,无论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抑或学习能力、思维习惯都能得到发展。更为可贵的时,这样的课堂让每个学生借助小组这个平台,呈现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成果,获得展示的快乐、助人的成就感以及自身成长的愉悦。
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将分享能力纳入评价体系,直指“核心素养”的“宿点”。“分享·让学”课堂教学活动效果评价强调“三全”角度:全员、全程、全面,以促使每个学生课堂中主动活泼地个性化生长。
全员角度:教师课堂评价的焦点尤其要集中在弱势学生身上,在即时诊断的基础上加强学困生的个别化辅导,使语文课堂成为不同水平层级学生的加油站。
全程角度:评价不仅要有形成性成果评价,更要有针对分享意识、分享能力、分享效能的过程性评价,并在即时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适分享进程。
全面角度: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倾听能力,分享能力纳入评价范畴。
课题研究的事实证明,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课堂,因为“备学”的存在,儿童语文课堂学习的程序从“教师单线指导”变成了“学为先导”“生生互学”“教师介入点播”到“指导备学”,程序的变化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经过备学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表现欲望加强。很多同学在备学阶段就已经基本掌握了新知,直接挑战教师按部就班的传统授课模式,倒逼教师提高课程设计能力;学生备学以后,产生大量意想不到的学习需求,涌现各种问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学习期待水平提升,倒逼教师不断完善教学预设;备学以后的学生,各自携带了学习资源进入课堂,学生的分享基础、分享愿望和分享能力都显著提高,“小先生”式的生生互动有时比教师的教授更有效,倒逼教师改变课堂组织形式。
随着分享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尊重”与“理解”“聆听”与“表达”“分享”与“合作”日益成为学生熟稔的行为。为了儿童的美好未来,连接着核心素养培养的分享让学式语文教学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15-04-01(4).
[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
[3] 汪堂家.论笛卡尔的自我\[J\].中国社会科学,1998(3).
[4]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 汪堂家. 思路心语——生活世界的哲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