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_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自然的神明,我们已经肯定了。久经公认的科学定律,我们也都肯定了。牛顿在《原理》一书里说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劳无功的。“(Nature does nothin;in vain. The more is in vain when the less wiJl do。)哲学家从这条原理引导出他们的哲学。我不懂哲学,只用来帮我自问自答,探索一些家常的道理。
  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那么。这个由造化小儿操纵的人世,这个累我们受委屈、受苦难的人世就是必要的了。为什么有必要呢?
  有一个明显的理由,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的道理。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重要的教訓。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205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就是说,不能偏心眼儿。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了解自己不容易。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侦查嫌疑犯那么窥伺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掩饰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愿。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会憬然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偏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
  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挥并充实了孔子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无论能不能实现,总归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比帝国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都高出许多。
  理想应该是崇高的,难于实现而令人企慕的,才值得悬为理想。如果理想本身就令人不满,就够不上理想了。比如西方宗教里的天堂:上帝坐在宝座上,圣人环坐左右,天使吹喇叭,好人都在天堂上齐声欢唱,赞美上帝,什么事也不干。这种天堂不是无聊又无趣吗?难怪有些诗人、文人说,天堂上太无聊,他们连宗教也不热心了。我国有自称的道家,讲究烧炼的法术,要求做“半仙”或“地仙”,能带着个肉体,肆无忌惮地享受肉欲而没有人世间的苦恼。这是我国历代帝王求仙的目的。只是人世间没有这等仙道,只能是妄想而已。
  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的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编辑/独渚
其他文献
节气走至寒露,月色清冷,树叶变黄。  二十四节气中寒露排列十七,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到来了,天气由热转寒,寒气滋生,万物逐渐萧落,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这时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毛发干燥易脱落、咽喉燥痛等不适症状。因此,秋季应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
期刊
“文房”,即文人的书房,古称书斋,是文人阅读、书写、思考的空间。古今文人,读书藏书,生活起居,乐在其中。  “文房”可铭志。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陋室”,其《陋室铭》描绘了自己书斋的简陋,表现出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书屋号“老学庵”,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梅兰芳室名“缀玉轩”,寓博采众家之长之意。鲁迅把自己寓所的书房起名“绿林书屋”,
期刊
匾,古时称额,故亦称匾额,是为题有颂扬或命名内容文字的横额,一般挂在厅堂或门亭上。匾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展示了书写者的深厚书法功底,烘托出拥有者的地位和崇尚的文化底蕴。各种匾额一般多由名人或文人泼墨题写。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开创者,在他成为职业革命家之前,曾有过一段极其短暂的行医生涯,并不广为人知,尤其是他还曾为两名中医学家题匾,在医德史
期刊
关于柴烧,可能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认知与看法,现将我多年制作柴烧器物的经验和感悟稍加整理,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对柴烧文化的理解。  柴烧源流  人类陶瓷发展史就是“一把火”的燃烧史和穿越史。这“一把火”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推向文明健康的现代;这“一把火”,点燃了全世界,成就了中国历久弥新的陶瓷文化;这“一把火”,使陶瓷史上有了“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传说,有了建盏笑傲江湖的传奇,有了五大
期刊
山从水转,水向墨流,指掌之间,万壑千仞写尽江山。文徵明的山水总是一派的端丽清雅,温润明秀,一如他端正淳朴的性情。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很多人对他的了解都来自影视剧作品,在那些戏说的故事里,唐寅永远是主角,而文徵明大多是一个华丽丽的道具,戏份不多,通常都是在集体走秀的时候才能露上一面。在故事里唐寅风流,祝枝山嗜赌,文徵明似乎连性格也是不分明的,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想要了解真实的文
期刊
雾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毁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歌》  命运之最  晴雯,几乎可算是曹雪芹前八十回的原作中,结局最悲惨的一个女子。  我们可以拿她的命运与其他几位也是红颜薄命的女子做一番比较:  与同样是华年早亡的秦可卿比,可卿的身后事,可谓是极尽哀荣,浩浩荡荡,体面风光,在达官显贵的围绕中隆重安葬,而晴雯在临终前饮食不继,受尽
期刊
蛋民的生活方式:以海为家,独具特色  生活在海上的蛋民,日子过得一样是有滋有味的——  居在海上,一条船就是全部家当  蛋民以船为家,往往几代人都生活居住在船上,从生到死,代代相传,就在船上完成繁衍和存续。蛋民居住的小船叫做“连家船”。连家船的结构甚为精致,每体长一般不过五六米,宽约一米二,上面有拱型的蛋篷,用以遮蔽阳光和风雨。船侧有长桨一双,作为小船在水上划行的工具;底部的船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
期刊
导言:对外,他是威加海内、并吞八荒的千古一帝。对内,他却一辈子都没能彻底战胜心中的恐惧。  秦始皇嬴政在中外历代征服者中,也是响当当的绝世硬汉。他一生战天斗地,绝不退缩,永不放弃,直到取得胜利为止。在他的指挥下,六国破灭,百越臣服,匈奴不敢南下牧马。直到临终前,他还带着卫士用连弩射杀了象征“海神”的巨鱼。就连灭秦建汉的汉高祖刘邦在看到他时也由衷地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此也!”诸侯混战由他终结,帝制时
期刊
久违的老朋友们,一晃二十年过去,感谢过去的二十年中,在全国各地听过醒狮课程的学子们,也感谢世界各地看过醒狮国学杂志的读者们,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一年,我们终于做了我们第一款文创产品,很多人说我们杂志像公益般一直勤勤恳恳,为了传承文化不断殷勤播种,今天我们带着诚恳的心做了这一款茶,加小编的微信,出示您关注我们的公众账号并且给本条文章评论的截图前五十名买茶均85折。  一山,一水,一笠,一翁,一茶。  
期刊
在中国,圣贤始于尧舜,接下来是禹汤文武周公和孔子。在这些圣贤中,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用现在的话说是成功人士。他们在生前就已经创下了丰功伟绩,在世人的尊崇中去世。与他们相比,孔子则不能说是成功人士。他生前遭受无辜之罪,在陈国和蔡国尝尽了苦头,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在当时的社会也没有留下丰功伟绩。但从千载之后的今日看来,比起尧舜、禹汤、文武和周公这些生前留下功绩的成功人士,看似一生怀才不遇的失败者孔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