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和音乐美,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所以,诗歌教学是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可如今,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对美学的隔膜,让人吃惊。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中的诗歌往往采用“淡教”的做法,更谈不上像徐特立先生那样自创诗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的教育了。因为中考、高考时,诗歌所占的比例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在作文题材要求中,也总有那么一个刺目的括号——诗歌除外。这种做法的直接恶果就是将诗歌逐出了师生的视野。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最爱诗的青少年不愿读诗,读不进,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了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我认为,这正是“诗教”传统的一种回归。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是: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首先,通过诗教,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而在于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而优美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最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在短短两句话中表达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涵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其次,通过诗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向学生展示出边塞雪景,以及冰雪背景下战士的阳刚之美。再比如《天净沙·秋思》,通过让学生当堂作画,使他们领略到艺术的相通之美,从而更体会到了作者思乡感情的凄美。由徐小凤演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前半部分,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原调把后半部分唱出来,结果不少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就不知不觉地把课文背会了,而且还感觉到了学习古诗与听流行歌曲的融合之美。
第三,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在平时经常鼓励学生写诗,学了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烦恼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今年“九·一八”纪念活动中,我就要求学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日本鬼子的恨,对中华民族的热爱。由于平常训练得当,在今年的市诗词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有多人的作品入选《青少年颂郑州》一书。如刘辉同学的《郑州之声》:“昨日的郑州,是一把陈旧的二胡,拉奏着商都古老的传说。/今日的郑州,是一把崭新的吉他,拨奏出商贸城青春的节拍。/明日的郑州,是一架迷人的钢琴,将会弹奏出新城骄人的旋律。”一方面形象地表现了郑州的发展,另一方面真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祝愿。
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诗以东方智慧、东方美学的意蕴和神韵,彪炳于世界诗歌宝库之中,是诗歌孕育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化。诗歌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过人类社会的某段进程。《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曾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山西教育出版社《新作文》联合北大“五四文学社”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诗教的现状与未来”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和北大学子们普遍认为:诗歌是最能培养学生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能够大大阔宽学生们的经验空间,一个例证就是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中,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有过写诗的经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的分量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存在选诗过时等众多问题。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课程标准,除更加强调文学教育外,还要求诵读儿歌、童谣以及优秀诗文,与过去相比,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诗词在课文中的比例。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大幅度的增加诗歌的容量,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可如今,诗情的消融,诗歌的凋零,对美学的隔膜,让人吃惊。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中的诗歌往往采用“淡教”的做法,更谈不上像徐特立先生那样自创诗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的教育了。因为中考、高考时,诗歌所占的比例甚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在作文题材要求中,也总有那么一个刺目的括号——诗歌除外。这种做法的直接恶果就是将诗歌逐出了师生的视野。一个诗的国度,竟然没有了诗,没有了激情;应该最爱诗的青少年不愿读诗,读不进,也读不懂。这是何等触目惊心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了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我认为,这正是“诗教”传统的一种回归。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须解决的课题是:对于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诗歌,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诗教的陶冶功能?诗歌教学与一般课文的教学应该有怎样的不同?
首先,通过诗教,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而在于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而优美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最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在短短两句话中表达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之五)陶渊明诗于自然平淡的语言中,蕴涵了深杳的情怀。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其次,通过诗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多媒体手段可向学生展示出边塞雪景,以及冰雪背景下战士的阳刚之美。再比如《天净沙·秋思》,通过让学生当堂作画,使他们领略到艺术的相通之美,从而更体会到了作者思乡感情的凄美。由徐小凤演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李商隐《无题》诗的前半部分,我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原调把后半部分唱出来,结果不少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就不知不觉地把课文背会了,而且还感觉到了学习古诗与听流行歌曲的融合之美。
第三,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在平时经常鼓励学生写诗,学了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烦恼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在今年“九·一八”纪念活动中,我就要求学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日本鬼子的恨,对中华民族的热爱。由于平常训练得当,在今年的市诗词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有多人的作品入选《青少年颂郑州》一书。如刘辉同学的《郑州之声》:“昨日的郑州,是一把陈旧的二胡,拉奏着商都古老的传说。/今日的郑州,是一把崭新的吉他,拨奏出商贸城青春的节拍。/明日的郑州,是一架迷人的钢琴,将会弹奏出新城骄人的旋律。”一方面形象地表现了郑州的发展,另一方面真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祝愿。
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诗以东方智慧、东方美学的意蕴和神韵,彪炳于世界诗歌宝库之中,是诗歌孕育了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化。诗歌曾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过人类社会的某段进程。《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25日)曾指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山西教育出版社《新作文》联合北大“五四文学社”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诗教的现状与未来”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和北大学子们普遍认为:诗歌是最能培养学生个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能够大大阔宽学生们的经验空间,一个例证就是在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中,大多数人在青少年时期都曾有过写诗的经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的分量在目前的诗歌教学中还远远不够,而且还存在选诗过时等众多问题。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课程标准,除更加强调文学教育外,还要求诵读儿歌、童谣以及优秀诗文,与过去相比,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诗词在课文中的比例。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大幅度的增加诗歌的容量,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