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访李默然之子李龙吟
翻看那一页页泛黄的笔记,如同一次对李默然先生的精神拜访。
翻阅这一本本小小的笔记,感佩老一辈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李龙吟手捧父亲的笔记说道:“父亲每天排练完都要记,你看这都是以角色的身份记的日记,他生活在这个角色中。那一代的演员是这么排戏的。结果和陆帕排了《酗酒者莫非》,我发现人家就是这么排戏的。”
戏剧,要回到原点
“李默然戏剧生涯展”全国巡回展上海站10月13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展厅启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李默然展览在上戏举办,而他的儿子李龙吟出演的《酗酒者莫非》正在上戏实验剧院演出,这是巧合,也是必然。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认为,李默然先生的戏剧生涯展在上海举办很有意义,尤其是在中国话剧110周年之际。“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那就走进‘李默然戏剧生涯展’。”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之际,李默然被授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李龙吟回忆道:“父亲特别看重上海‘白玉兰’,2007年‘白玉兰’颁给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当时他已经病了,正在化疗中,但他说这个奖我得亲自去。”因李龙吟正忙于演出前的排练,于是笔者特别约了《酗酒者莫非》首演后的第二天上午,再深入地聊一聊。
李龙吟回忆,父亲是5年前的11月18日去世的,整理父亲遗物时,才发现了他的这些笔记,一共有五十多本,里面有排戏的笔记,甚至还有手写的诗歌。因为李龙吟也是做戏剧的,所以他深知这些笔记的珍贵。
说着,他去展示橱柜中拿出了李默然《尤利烏斯伏契克》的排练笔记。这一本排练笔记是现在发现的李默然笔记中记得最详细的。笔记时间从1954年1月26日到1954年5月16日,长达5个月,约4万字,其中包括第一次剧组会导演讲话,个人的角色分析,每天排练的心得,到北京观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心得,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座谈会记录,苏联专家看过戏后给李默然的留言,一直到第一次连排结束……这是研究李默然艺术经历和1954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话剧经过的珍贵资料。
李龙吟手捧父亲的笔记,指着笔记上的文字……他说:“父亲每天排练完都要记,你看这都是以角色的身份记的日记,他生活在这个角色中。那一代的演员是这么排戏的。结果和陆帕排了《酗酒者莫非》,我发现人家就是这么排戏的。我们现在完全不按规矩办事,但他们还在按规矩排戏。国家话剧院杨申说过,西方导演现在排的东西,我们也排过,我们给玩丢了。我们现在戏剧要想排出高质量的东西,要怎么做?首先,要回到原点。这不能投机取巧,也不可能投机取巧。国家现在提倡工匠精神,艺术家就是工匠,就得注重细节,才能出好东西。”
正是出于对这种精神的崇敬,李龙吟才想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艺术家不是一天养成的,艺术家也不能靠刷脸的。全国巡展的同时,李龙吟还做了相关讲座,题目是“从帅哥到泰斗”。李龙吟指了指身后父亲的照片,“和他同时代的帅哥有的是,为什么没有成为泰斗?因为你没下这功夫。我不能说李默然这功夫是正确的,但,它一定是正确的之一。反正你得下功夫”。
陆帕这戏讲得太牛了
说到《酗酒者莫非》,本来李龙吟是被请去做编剧的,因为陆帕想找个编剧在他波兰语剧本翻译稿的基础上再做调整。后来李龙吟发现,陆帕天天改剧本,他没法弄,而且陆帕跟演员说,你们不要念我的台词,觉得不合适就改,变成你们自己的话,你们要是不变成自己的话,我能听出来,我就会不满意。
李龙吟一看,让演员自己改,这就没他什么事了,没想到陆帕来找他,问他想不想演个角色。李龙吟笑着说:“陆帕说我挺合适演警察,对词的时候就让我对警察的词。警察我很熟,我当过文化局长,经常和公安局长在一起。”
《酗酒者莫非》排了四个月,李龙吟感叹,真是学到太多了,让他的戏剧观念都完全改变了。
李龙吟说:“我看过很多戏的排练,真的跟他不在一个层面上。咱们导演和演员排戏,说的是这段戏的主题是什么,你要做到什么。陆帕从不跟你谈这些,而是说,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这句话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想的?这人是谁?你说话时有没有想过他的反应?你不是你自己,你是他眼中的你,你要变成他眼中的你,观众才会从他的角度来看你。”
“为什么我们很多演员都演结果?因为导演先把结果告诉你了。陆帕不告诉你,他跟你讲过程、讲心理、讲感受,所以他的戏特别细致。只要这时候心理对了、感受对了、台词对了,你们就继续往下演,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导演的事。咱们导演老批评演员,让他们不要演结果,那你别告诉他啊。”
“记得排警察审讯莫非那段戏。排戏前陆帕问我,喝酒吗,喝醉过吗?我说太多了。难受吗?——难受。喝完后悔吗?——后悔。他说,好,我就怕你不喝酒、没喝醉过,莫非就是你年轻的时候,你这个警察看见喝醉了酒的莫非,一定要同情他,他犯法了你要处理他,但你这时候觉得他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你也醉过。”
“一开始我排的时候,‘莫非’冲我发火,我就拍桌子让他回去。但陆帕说,如果一个人醉了就不会害怕,你是个警察,不会吓唬个喝醉的人,他发火,你就笑,让他别发火,挥挥手让他回去。——这太对了,这戏讲得太牛了!”
“昨天上午,陆帕说王学兵,你要给观众这个感觉,你这个蚌,喝多了就打开,忽然你清醒了就又关上,观众想看你打开什么样,你又把它合上,你要永远演这个状态。这四个月,学兵被陆帕弄苦了,中间休息时,他衣服全湿透了。这个戏,王学兵真是脱胎换骨。”
翻看那一页页泛黄的笔记,如同一次对李默然先生的精神拜访。
翻阅这一本本小小的笔记,感佩老一辈艺术家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李龙吟手捧父亲的笔记说道:“父亲每天排练完都要记,你看这都是以角色的身份记的日记,他生活在这个角色中。那一代的演员是这么排戏的。结果和陆帕排了《酗酒者莫非》,我发现人家就是这么排戏的。”
戏剧,要回到原点
“李默然戏剧生涯展”全国巡回展上海站10月13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展厅启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表示,李默然展览在上戏举办,而他的儿子李龙吟出演的《酗酒者莫非》正在上戏实验剧院演出,这是巧合,也是必然。上海剧协主席杨绍林认为,李默然先生的戏剧生涯展在上海举办很有意义,尤其是在中国话剧110周年之际。“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那就走进‘李默然戏剧生涯展’。”
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之际,李默然被授予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李龙吟回忆道:“父亲特别看重上海‘白玉兰’,2007年‘白玉兰’颁给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当时他已经病了,正在化疗中,但他说这个奖我得亲自去。”因李龙吟正忙于演出前的排练,于是笔者特别约了《酗酒者莫非》首演后的第二天上午,再深入地聊一聊。
李龙吟回忆,父亲是5年前的11月18日去世的,整理父亲遗物时,才发现了他的这些笔记,一共有五十多本,里面有排戏的笔记,甚至还有手写的诗歌。因为李龙吟也是做戏剧的,所以他深知这些笔记的珍贵。
说着,他去展示橱柜中拿出了李默然《尤利烏斯伏契克》的排练笔记。这一本排练笔记是现在发现的李默然笔记中记得最详细的。笔记时间从1954年1月26日到1954年5月16日,长达5个月,约4万字,其中包括第一次剧组会导演讲话,个人的角色分析,每天排练的心得,到北京观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心得,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座谈会记录,苏联专家看过戏后给李默然的留言,一直到第一次连排结束……这是研究李默然艺术经历和1954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话剧经过的珍贵资料。
李龙吟手捧父亲的笔记,指着笔记上的文字……他说:“父亲每天排练完都要记,你看这都是以角色的身份记的日记,他生活在这个角色中。那一代的演员是这么排戏的。结果和陆帕排了《酗酒者莫非》,我发现人家就是这么排戏的。我们现在完全不按规矩办事,但他们还在按规矩排戏。国家话剧院杨申说过,西方导演现在排的东西,我们也排过,我们给玩丢了。我们现在戏剧要想排出高质量的东西,要怎么做?首先,要回到原点。这不能投机取巧,也不可能投机取巧。国家现在提倡工匠精神,艺术家就是工匠,就得注重细节,才能出好东西。”
正是出于对这种精神的崇敬,李龙吟才想把这些笔记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艺术家不是一天养成的,艺术家也不能靠刷脸的。全国巡展的同时,李龙吟还做了相关讲座,题目是“从帅哥到泰斗”。李龙吟指了指身后父亲的照片,“和他同时代的帅哥有的是,为什么没有成为泰斗?因为你没下这功夫。我不能说李默然这功夫是正确的,但,它一定是正确的之一。反正你得下功夫”。
陆帕这戏讲得太牛了
说到《酗酒者莫非》,本来李龙吟是被请去做编剧的,因为陆帕想找个编剧在他波兰语剧本翻译稿的基础上再做调整。后来李龙吟发现,陆帕天天改剧本,他没法弄,而且陆帕跟演员说,你们不要念我的台词,觉得不合适就改,变成你们自己的话,你们要是不变成自己的话,我能听出来,我就会不满意。
李龙吟一看,让演员自己改,这就没他什么事了,没想到陆帕来找他,问他想不想演个角色。李龙吟笑着说:“陆帕说我挺合适演警察,对词的时候就让我对警察的词。警察我很熟,我当过文化局长,经常和公安局长在一起。”
《酗酒者莫非》排了四个月,李龙吟感叹,真是学到太多了,让他的戏剧观念都完全改变了。
李龙吟说:“我看过很多戏的排练,真的跟他不在一个层面上。咱们导演和演员排戏,说的是这段戏的主题是什么,你要做到什么。陆帕从不跟你谈这些,而是说,你现在是怎么想的?这句话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想的?这人是谁?你说话时有没有想过他的反应?你不是你自己,你是他眼中的你,你要变成他眼中的你,观众才会从他的角度来看你。”
“为什么我们很多演员都演结果?因为导演先把结果告诉你了。陆帕不告诉你,他跟你讲过程、讲心理、讲感受,所以他的戏特别细致。只要这时候心理对了、感受对了、台词对了,你们就继续往下演,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导演的事。咱们导演老批评演员,让他们不要演结果,那你别告诉他啊。”
“记得排警察审讯莫非那段戏。排戏前陆帕问我,喝酒吗,喝醉过吗?我说太多了。难受吗?——难受。喝完后悔吗?——后悔。他说,好,我就怕你不喝酒、没喝醉过,莫非就是你年轻的时候,你这个警察看见喝醉了酒的莫非,一定要同情他,他犯法了你要处理他,但你这时候觉得他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你也醉过。”
“一开始我排的时候,‘莫非’冲我发火,我就拍桌子让他回去。但陆帕说,如果一个人醉了就不会害怕,你是个警察,不会吓唬个喝醉的人,他发火,你就笑,让他别发火,挥挥手让他回去。——这太对了,这戏讲得太牛了!”
“昨天上午,陆帕说王学兵,你要给观众这个感觉,你这个蚌,喝多了就打开,忽然你清醒了就又关上,观众想看你打开什么样,你又把它合上,你要永远演这个状态。这四个月,学兵被陆帕弄苦了,中间休息时,他衣服全湿透了。这个戏,王学兵真是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