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藏地区卡贡民歌的爱情题材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q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族民歌丰富多彩,其中昌都卡贡地区的民歌体裁多元、内容别致,被当地人民广泛传唱。卡贡民歌中爱情题材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爱情观,极具研究价值。
  【关键词】康藏;卡贡民歌;爱情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86-02
  基金项目:2019年西藏大学自治区级大创项目《西藏昌都民歌搜集、整理研究——以卡贡情歌为例》(项目编号:S201910694001)。
  康藏民歌是康区土生土长的音乐元素,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劳动歌、情歌等体裁,并有柔美动人的“康谐”、威武雄健的“果卓”等多元风格。[1]从音乐元素看,康藏民歌属于民间音乐,而民间音乐是藏族音乐体系的有机组成,所以康藏民歌属于藏族传统音乐文化范畴。其根植康藏人民生产生活,地域色彩浓厚[2],按体裁可分“鲁”“谐”两个大类:“鲁”即山歌,其旋律为散板,羽调式,音程跳度大,曲调高亢;“谐”即情歌或弦子舞 ,其节奏性强,抒情浓厚[3],其中卡贡民歌多以“鲁”表现。
  卡贡民歌发源地西藏昌都市卡贡地区位于横断山脉北部,该地区山河交错,当地人民以牧业为主,兼有农副业。该地区自古与外界交流困难,文化环境独立,这促使当地人民惯以便捷、原始的方式来记录、交流信息——即喊唱和歌谣,这是卡贡民歌的雏形。
  一、卡贡民歌的恋爱题材
  在恋爱题材层面,卡贡民歌全方位展现了在求爱、恋爱、失恋之中当地青年的千姿百态。
  (一)誓言歌
  康藏人民坚信“因果报应”一说,因此在求爱中表达真情时,常以起誓来抒发情愫,以求得对方信任,例如:
  夏河上涨也好,
  冬河停滞也好。
  我与棕色骏马,
  必朝泉水而来。
  这则情歌主旨为对爱情的忠贞。男子起誓:不论时节更替、河川变化,我一定会到河对岸与恋人相会。其中暗示了双方分居河两岸,无法日日相见,但男子发誓会经常找寻恋人,弥合相思之苦,这体现了康藏青年对爱情的忠贞。
  (二)约会歌
  情歌根本目的是为傳递爱慕信息,在卡贡民歌中有诸多体现。下则为卡贡民歌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主人公召唤恋人约会的憧憬与幻想。
  我俩的誓言,
  如水乳交融。
  赴桑多巴山,
  来度过余生。
  前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主人公热恋中缠绵难舍、念念不忘。之后展开联想,渴望和恋人共赴仙境神山,共度理想生活。此歌旋律悠扬温柔,词曲相辅相成,完美展现了康巴地区青年恋爱的所盼所思,充满憧憬与浪漫的气息。
  (三)失恋歌
  有恋爱就会有失恋,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在面对失恋时,多数情歌会流露悲伤、遗憾等消极情感,但卡贡民歌的失恋题材多是告诫人们不要沉溺过去,要勉励自我,颇有“何必单恋一枝花”的乐观,这令人启发颇深,如:
  瓷碗破了无愧,
  纹理洗了无愧。
  可以往达孜夺,
  买比这更好的。
  这则情歌没有直接诉说失恋的因果,而是在知道这段感情无可挽回时,把对方比作“瓷碗、纹理”,表示“瓷碎碗裂”也不会心疼,意在突出自己对待爱情的洒脱、乐观,暗示“即使失恋也不会为你消沉,并期待有更好的下一个”。生动表现了对待失恋的理性和从容,此心态放眼中国古典文学也十分罕见。
  综上,卡贡民歌对于恋爱的各种状态、心情都不乏精当书写,从中不难了解康藏青年的传统恋爱观。
  二、卡贡民歌的婚嫁题材
  (一)祝婚歌
  婚礼是开启婚姻的重要仪式,而卡贡人民在婚礼上通常会演唱以下这则民歌,其中便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婚姻的态度:
  祈祷牵到骏马,
  祈祷牵后勿遛。
  此则情歌为八言复句结构,简单明了。通常在婚礼上演唱以给予新人真挚祝福,在当地流传甚广。此歌将伴侣比作骏马,默默祈求牵到骏马之后它不会远走,双方能获得永久幸福。生动地表达祝福新人能白头偕老的意愿。
  (二)离婚歌
  自古以来,有婚姻结合就难免有婚姻破灭。面对婚姻破碎,多数传统民歌都是展现出无可挽回的伤感,但卡贡情歌别有风貌——较于恋爱温柔缠绵,卡贡人民在爱情结束表现的洒脱与理性同样引人注目,如:
  有郎君却另寻情人,
  便会遭受万物诅咒。
  有烟抽却吸食草根,
  便会遭受死亡之咒。
  这则民歌不难看得出主人公语气凝重严肃,表达了对爱人出轨的控诉。在发现对方出轨、婚姻破碎之时,主人公以决绝口吻说:“你出轨是罪恶的,违背誓言,会遭邪恶诅咒,会像中毒而死一样!”可见,在婚姻破碎之际,主人公仍站在客观、正义的立场批判对方的背叛行为,义正言辞,对听众也有告诫作用。
  (三)婚嫁歌中的传统文化映射
  婚姻作为恋爱的结晶,可谓男女爱情的升华,历来被人民歌颂。但过去,当地对婚姻双方家庭状况、社会等级有严格界定,未“门当户对”结合的男女会受到唾弃,如:
  在那仙柏之巅,
  神鸟百灵降临。
  周身虽无纹理,
  心之所向为它。
  绿茵垂柳之巅,
  布布戴胜降临。
  周身虽有纹理,
  心之所向无它。
  这一组情歌暗示了康藏传统的婚姻伦理及其对个人感情所产生的桎梏。第一则通过比兴暗示了一个现象:在结婚前,对家庭的要求不是拥有财富地位,而看对方是否是“干净”的家族。在当地,所谓“不干净”是指只要本家族中某人从事铁匠、屠夫等职业,就被视为下等家族,民众便会尽量与其划清界限,这体现了落后的等级观念。   第一则民歌中将贵族喻为“仙柏”,是因当地百姓的祭祀木料多取自柏树,所以卡贡人民便把柏树视为仙树。而百灵鸟又是人民心中的神鸟,在此借指“姣好女子”,所以百灵鸟降在柏树代表女方家庭的显贵;第二则民歌对比鲜明,因卡贡人民认为柳树是邪恶、不吉之树,所以通常将其与下等家族类比。而在不吉的柳树上降来了被当地人民视为“污秽之鸟”的戴胜鸟,就巧妙暗示了男方家庭的低贱。前后对比,展示了当时男女会因出身问题而难以成婚的悲剧现象,可谓卡贡人民传统婚姻观的一大明证。
  三、卡贡民歌的艺术特色
  卡贡民歌不仅感情丰富,在表达上也有诸多亮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善用修辞展现生活性和文学性
  卡贡民歌中通过牲畜、山水等来进行修辞之处比比皆是,如:
  我没有成群马儿,
  独有一天上飞鸟。
  虽无翱翔的翅膀,
  步伐却如鸟敏捷。
  通过比喻和对比,运用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物象,形象地把爱人比喻为骏马,并与鸟儿的翱翔比较,暗示了爱人的聪慧灵巧,也突出了男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爱情观。
  (二)蕴含独特的宗教语境
  在藏传佛教影响下,康藏人民在创作民间文艺时,常会能动地借助宗教语境来传达情感,并以此来升华主旨,如卡贡民歌中经常会使用金刚、白度母、祈祷等宗教意象來烘托求爱恋爱时的种种感慨、敬意和向往,这样借助佛教词汇来构建独特语境,传达爱意恋情,可谓卡贡民歌的一大特色。
  可见,卡贡民歌不仅展现康藏青年对爱情的向往与歌颂,也反映了当地的爱情观、婚姻观,传达康藏人民对爱情心怀憧憬的祈愿。
  参考文献:
  [1]格桑曲杰.论区域文化架构下的西藏传统音乐风格区[J].西藏艺术研究,2015,(2).
  [2]陈丽君.三大藏区藏族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J].北方音乐,2019,(7).
  [3]任琦.康巴藏族民歌歌词赏析[J].音乐探索,2017,(4).
  作者简介:
  扎西伦珠,男,藏族,西藏大学,本科在读。
  秦海涛,男,汉族,河南新乡人,西藏大学2019级历史师范班本科生。
  次仁拥西,女,藏族,昌都江达县人,西藏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本科生。
  颜亮,男,汉族,甘肃兰州人,西藏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学、数字人文。
其他文献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原理和人民群众主体思想,带有一定的辩证否定观,同时又概括了文化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发展规律。新时期我国不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观,实现与中国相结合的特色化社会主义的强国文化,加强对国家文化的自觉性和民族文化的自信感,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下的文化观为指导的正确选择。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我国文化领域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影响,更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建设文化强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格局趋向多级化发展,硬实力上的竞争逐渐转变为软实力上的竞争,思想文化成为各国暗中较量的新手段。在此新形势下我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随着动画行业的崛起,其迅速登上各大网络与新媒体平台,成为我国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此刻,当人们还正关注在动画整体领域时,另一视角却聚焦到了动画短片,将社会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已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标志性符号,然而,学术界对于“马恩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一致论”“差异论”以及“对立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其中,美国学者诺曼·莱文以其坚定的“马恩对立论”观点名扬海内外,他把恩格斯的著述及其哲学思想命名为“恩格斯主义”,并构建了一个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相区别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恩格斯主义;马克思主义;诺曼·莱文;黑格尔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大运河(沧州段)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保护手段,拓宽当地文化艺术资源传承渠道,全面做好保护工作。但是从当前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局限,制约着保护及传承的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的发展现状,从数字化视角探讨如何实现对沧州大运河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大运河(沧州段);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保护
期刊
【摘要】文化对人类形成关于颜色的认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黄色作为中国传统的五正色之一,在中国人的颜色认知中由代表高贵和至高地位的象征色彩词,演变为具有低俗淫秽之义的负面词汇,归因于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过程中,分别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层面进行了对黄色的新的建构。  【关键词】西方文化;汉语;黄色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数字化技术是基于移動互联和虚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新兴技术,本文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将焦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进行数字化实践,应用于太极拳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技艺类非遗的整理、传承和创新的新途径。  【关键词】数字化;非遗;太极拳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72-02  
期刊
【摘要】《我失去了身体》(J'ai perdu mon corps)是由米·克拉潘导演的一部法国动画长片,讲述一只断手为了重回身体而经历一系列波折的故事。影片在2020年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以及其他多个奖项。动画影片与现实主义的结缘由来已久,本文旨在以此片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动画的剧本、画面风格以及人物设定三方面来分析现实主义在该片中的体现与运用。  【关键词】动画影片
期刊
【摘要】《后浪》是2020年5月3日(五四青年节前夕)首播,由B站推出的演讲视频。《后浪》在本质上是一部商业宣传片,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这就是《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发生了裂变。本文通过对《后浪》话语传播的意义构建、传播分析,从而对此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营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后浪》;传播;青年  【中图分类号】G22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这部影片展现出中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学视角出发展示影片中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并运用其理论对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休克和跨文化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也将通过具体的情节深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中多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了解跨文化交际现象。  【关键词】《推手》;文化休克;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美文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7
期刊
【摘要】欧里庇得斯是古希腊的剧作家,在他创作的《美狄亚》中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复仇女性美狄亚。美迪亚具有双重性格,她美丽高贵,温柔贤淑,又敢爱敢恨,极端偏执。美迪亚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非同寻常的能力,使其在男权社会的大环境下超越当时希腊女性的内在性,从而表现出挑战和反抗男权社会权威中心的行为,而这正是女性主义,觉醒与反抗的表现。而电影《三块广告牌》在透露人性复杂情感的同时,还不忘对社会性别的差异性与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