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gu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之后,淡定闲坐,我喜欢听字正腔圆、宛转悠扬的豫剧、越调,也喜欢听缠绵悱恻、如泣如诉的越剧、黄梅;还喜欢听蒋大为演唱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喜欢听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多》。
  家乡人最喜欢看豫剧,那时不叫豫剧叫河南梆子。当时在睢(县)、杞(县)、民(权)一带,曾流传着“拆了屋子卖了梁,也要看看陈素真的《卖苗郎》”“不吃饭来不睡觉,也要看看陈素真的《三上轿》”“不讲吃来不讲穿,也要看看大猫的《南阳关》”。足见乡亲们对豫剧的热爱。家乡人喜欢梆子腔的高亢,喜欢梆子腔的激昂,喜欢梆子腔的委婉,喜欢梆子腔的缠绵。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演唱,那回味悠长、余音绕梁的韵味,切切实实地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第一次看戏是爸爸抱着我,我最多三岁,戏台上咿咿呀呀的演唱,我听不懂,也看不懂。只见戏台上一个演员举刀要杀另一个演员,我不敢再看了,吓得趴在爸爸怀里哇哇直哭。后来,爸爸和集上几位商人集资建了一个乡办豫剧团。为活跃民间文艺生活,小剧团时不时晚上在镇上山西会馆里唱大戏。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成了小戏迷。我喜欢听二红脸高虎的演唱,那声音高亢激昂、圆润透亮,深受观众好评。后来受聘于新疆建设兵团豫剧团。还有武生演员弓占义,不仅武功好,而且还有一副好嗓子,人称“二大猫”。后来,河南豫剧三团建立,他有幸被吸收到豫剧三团,当了三团一名正式演员。在一版豫剧电影《朝阳沟》中还有他的镜头。还有一位花旦演员陈永菊,唱腔优美、委婉透亮、入戏真切、韵味悠长。再有后台乐器的助兴,特别加上横笛高手陈善明的伴奏,更平添了几分韵色。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吕蓝,他唱的是白脸。不过,他很会演戏,演起奸臣来惟妙惟肖,形象逼真,深受乡亲们的喜爱。我这个小戏迷,常常跟戏台看他们演出。一天夜里爸爸背着我在露天里看他们演出。大伙兴致很高,一场大雨来了也不知道。当一声炸雷响过,豆粒般大小的雨点倾盆而下时,人们才像炸锅似的四处避雨。剧团红火了三四年,不知什么原因就散了,有些演员的下落我也不知情,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入戏风韵,还历历在目,回味无穷。
  在乡下,也别有一番韵味。夏日,当雨后初晴的青纱帐里,不知谁喊了一声“西门外放罢了三声大炮,伍呀吗伍云召,伍云召我上了马鞍桥”的豫剧《南阳关》时,那个舒坦,那个透亮,那个韵味,真叫人心头为之一振,眼前为之一亮,頓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秋天,高粱红了,玉米别着大棒,谷子低着头压弯了腰。菜园里,白菜摇翠袖,茄子依篱笆,葫芦像金钟倒挂。这丰收的秋韵,这实实在在的果实,直喜得乡亲们乐开了花。冬天来了,自有冬天的乐趣。一场北风起,大雪纷纷扬扬而至。一夜间,千树万树像挂满了梨花,洁白无瑕,一尘不染,整个大地成了冰清玉洁的世界。小伙伴们可在河塘里溜冰,也可在雪地里滚雪球、打雪仗。笑声阵阵,其乐融融。家乡分四季,季季有不同;但季季有乐趣,季季有神韵。
  最有韵色的是村东头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春、夏、秋日夜流淌着千年古韵,泛起层层涟漪,荡起粼粼碧波。河水清澈见底,游鱼一一可数。河道两旁,绿荫蔽日,杨柳拂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河水显得更绿,绿荫显得更浓。这汪汪碧水,悠悠蓝天,更给人以遐想,给人以深思……
  家乡不仅地肥水美,而且还有不少能工巧匠。他们打造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而且还流淌着百年古韵。尹店集南北大街路东有个黄炉匠心灵手巧,他打造的锡壶样式精美,壶上还雕龙绘凤,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流淌着古韵。遗憾的是老两口膝下无儿无女,待老人去世后,此种手艺已经失传。另一个巧手是我二爷,他的特长是编席,而且编得又快又好。他家耕地少、人口多,以务农为生,编织只是他的副业。他只是把编织当作谋生的手段,他常说:“编席打篓养活几口。”他编了一辈子席,什么秫秸席,芦苇席;花席,圈床席,以及盛东西的席篓,囤粮食的褶子,样样都会。特别是圈床席,上边编有桌椅、茶碗、茶壶,还有宫灯、顶子床等图案,线条流畅,古朴大方。上世纪60年代初,县文化馆的人还专意为之照过相,想留住圈床席上的光彩和神韵。
  我二爷去世后,这件手艺就失传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好的散文,宛如盛夏里一朵美丽的扑鼻香的花儿盛开了,人人欢喜,谁见谁爱。显然,黄兰香的散文《母亲的故事》也有这样的诱惑力。  这篇散文,原标题叫《短短故事长长情》,最初在湖南作者孙霞的微信朋友圈出現,不一会儿,点击数“蹭蹭蹭蹭”上涨,几近破千,细细读,朴实,真实,感人。后来,我发现为《岳阳日报》的副刊同仁首推,便下载,打印后再读,果然文美。作者的写作,似乎偶然,又似乎自然,既然在标题中提到“事”和“
期刊
南方的冬天极为难熬,寒冷的空气中带着湿意缓慢却坚定地侵入厚实的衣裤中,让人感觉仿佛淋了一场冷雨,连心里都是凉的。母亲向来体弱,立冬过后便感染了流感,但又放心不下在养老院的外公,于是就嘱咐我周六休假的时候去看望一趟。  外公已经九十岁高龄,手脚不太利索,人也缩小成一团,看上去矮了一截。他听力和视力都大不如前,隔着电话根本听不清对方说什么,所以,这趟过来我也就没有事先告诉他。当我推开房门,一股浓浓的酸
期刊
在我众多模糊失落的儿时记忆中,那捧珍贵的马掌钉,还有它的主人我的儿时小伙伴——朱臣……  长我一岁的朱臣,是我大嫂唯一的弟弟,与我比邻而居。也许是秉性的原因,也许是至亲的缘故,也许没有也许,朱臣与我两小无猜,从穿开裆裤甚至更早一些的时候,就是很要好的一对朋友。我们每天都要在一起厮混、玩耍,无忧无虑、快快乐乐。  孩提时,我們总是影子似的经常往来于东西两院。饿了,就地解决;困了,上炕就睡。谁,一旦弄
期刊
1978年底,我入伍海军三七四七五部队,结识了众多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在这五湖四海的战友之中,与我感情至深、帮助最大的是来自古都南京的战友公佩海。  他是1977年入伍的,年长我五岁,他是老兵,我是新兵。我们同在一个部队共同肩负着守卫黄海前哨的重任,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海军是特殊兵种,舢板训练又是个必训科目,每当训练时,不但要训练耐力,而且还要训练协调性,更得迎狂风浪峰的颠簸考验。浪峰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时期的乡村很穷,农家的床上基本铺不起棉絮和布毯,更不用说毛毯了。几乎家家户户都铺篾席,好一点的人家用青篾席,穷一点的人家用黄篾席。我们家很穷,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每间床都是用的黄篾席,从未睡过青篾席。  在我读初二的那年冬天,我们村终于来了第一个席子匠,是个年轻好看的大嫂,她编织席子时穿着花围腰,衣袖也戴着花布袖笼。她叫李春花,30多岁,眼睛大大的,水灵俊秀,又是好看的女席匠,她一来就
期刊
外婆家住在湘赣边界的南江山脚下一座山崗上,家门口一条小河,四周是青山绿水,屋子四周有翠绿的山竹,走进外婆的农家小院,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美的享受。  外婆家的房子很大,很老。儿时我撒欢地满屋子里奔跑时,就认为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她家的屋子就有多大。据说外婆家的房子是方圆二百里内最老的房子,是民国初期建造的。我想,那时能盖起这样一座大宅子,外婆家一定是一个殷实、富裕的大家庭。  老屋占地面积大约有六百多
期刊
我大学毕业那年,被分配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山區中学教学,成家是我面临的问题,学校没有和我年龄相当的女教师,加之父母不愿意我在山区安家,要求我调到镇子里。听学校的老教师说,从乡下往镇子里调动,比登天都难,有的教师努力多年都不能成功,如果是两地分居,还可以借助这个理由调到镇子里。基于这种原因,母亲就托亲戚在镇子里给我介绍对象。  亲戚给我介绍的姑娘比我小两岁,姓石,她的父亲是镇子里的商业局局长,
期刊
我过去曾跟许多不同级别的首长同桌吃过饭,随着时间的变化,有的印象已经不深了,但跟开国少将李曼村在同一桌子吃饭的往事,却终生难忘。  那是1963年冬天,我们连队正在北京南苑机场参加建设一项国防工程。当时全军上下正在进行“反修”教育,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李曼村少将带着牛荫西中校到我连队搞试点教育。当时47岁的李曼村将军穿着一件黄呢子大衣,他中等个头儿,圆脸庞,前额头有点儿谢顶,表情和蔼,讲起话来声音
期刊
高一那年,中秋节一大早,村里人正忙着准备过节的东西,我和同学方林和他哥哥方树,一人骑一辆自行车,从村里往罗田三里畈进发,准备贩柿子。方树大哥年龄比我们大,他已经结婚,刚刚做了父亲。  从我们村到团陂镇这一段,我们轻车熟路。过团陂镇往北,是华桂山,这是浠水北部最高的山,据说山名是唐明皇所赐。尤其是我们骑车沿土公路,上到某座山峰顶处的时候,再回头一望,更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山脚下整齐的稻田,是平铺的黄
期刊
静波和我是双城周家中学的初中同学、师范同学,让我一想起她就脸红的女同学。  1962年上半年,我因父亲的工作变动,初三上半学期转到本县兰棱中学就读。在周家中学读书时,我和静波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记得她和其他两名男同学曾表演过小评戏《人老心红》,以她的文艺天赋,优美甜润、韵味十足的大口落子唱腔和几近专业演员的形象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爱家的农村老大娘,给全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巧不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