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演绎精彩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讲究精美的开头,一部著作讲求恰当的引言,一堂成功的课也要寻求精彩的导语。成功的导语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能吸引学生去欣赏台上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表演,激活强烈的求知欲。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问导入法
  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往往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教师如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可以设计几个与教学有关的问题,学生能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逐渐使学习需要转化为学习动机,并且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力和学习。如教学《孔乙己》时,可以这样导入: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讀过《孔乙己》的,几乎都在心底留下了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塑造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社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仔细学习,可以得到答案。学生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几个问题,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在听讲的时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二、学生参与法
  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一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探讨的问题。学生不参与课堂,势必导致懒于思考,懒于思考也必将导致语文素养难以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把一堂的课的开启之笔也大胆交由学生完成,也是一项可以实施的方案。比如,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由于许多学生并未读过《红楼梦》,而读进这篇文章必须要详细了解贾府的人物关系和所选内容前后情节,所以笔者便将这堂课的导入交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让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为我们讲解人物关系及大致情节。同学的讲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声音,更具吸引力,学生也听得更专注,同时,还给了上台发言同学展示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音乐入境法
  即以音乐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境界,加深对新课的认识和理解。如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可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篇曲导入教学,最好是师生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雄浑、悲壮的歌声中,群情激昂,注意力相当集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苏词境界,被三国英雄感染,这时再欣赏苏词,学生会自然地联想到周瑜、诸葛亮等三国英雄风流倜傥、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建功立业的形象,也会自然地体会到苏轼的失意之恨,进而了解豪放派词风。如在设计《琵琶行》导语时事先选播了古典名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充分领略古诗中乐曲旋律的变化,徐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再进入对古诗内容的讲解。这样的导入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融于一炉。
  四、情感导入法
  教师一上课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讲《春》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春天,你展现出明媚的阳光,缠绵的丝柳,黄鹂啼婉,繁花争艳……”抒情语调的吟诵配着明快的音乐使学生沉寂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
  五、图画欣赏导入法
  通过图画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登泰山记》一课,可事先画一幅“登泰山”图,教学时以图作为“向导”,指导学生看书,对号入座,也可让学生自己画,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又如,在讲授《三峡》时,可以挂出绘有三峡地图、贴有三峡彩色照片的小黑板后,举着地图说三峡的情况,在指着三峡的照片介绍。亦可借用课文中的插图,如《包身工》《装在套子里的人》《守财奴》等。
  六、设置悬念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悬念的设计“新、精、奇”,一下子击中学生的兴奋点。具体而言,在内容上要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在手法上既可浓缩全文,也可截取片段;在技巧上必须发人深省,留有余味,引人入胜。例如讲授鲁迅的小说《药》,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事吗?今天学习的课文《药》,就是写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药”说明了什么呢?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中国人民。那么无数革命先驱所要寻找的救国救民的“药方”是什么呢?这几个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使学生产生急于弄清问题答案的迫切心情。需要指出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那样就失掉了悬念的意义,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总之,新课的导入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创作。好的导入出神入化,婀娜多姿,富有艺术魅力,对学生学习课文确实起着促进作用。方法贵在灵活自如,不拘一格,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精心导入,以期达到拓宽学生思路、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春秋时期论辩兴盛的背景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其所分封的各诸侯国逐渐摆脱了中央政治的影响各自为阵,周王室所建立的政治和文化体系逐渐松懈毁坏,在这“礼崩乐坏”的历史背景下,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和矛盾,各国间交锋和言和的故事在不断上演。国際关系的纷繁复杂,却是诸子百家生发的沃土,也孕育了不少游说之士,他们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精彩,他们独到的思想观点和高超的论辩艺术、娴熟的外交辞令
期刊
在开放互动的课堂上,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经常发生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意外情况,这一切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資源。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奇思异想”转化为能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资源呢。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首先要对生成资源进行甄别  合理利用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不能偏离了整体目标,既要求教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
期刊
一  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中最根本的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多年来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使语文已失去了原有的生动、形象、趣味性和文艺性。语文内容变得干巴,语言知识变得支离破碎,语言的文化传统教育、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等作用被淡化。特别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变成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成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技术性训练,这就严重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如今,我们呼唤素
期刊
一、形成背景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环境和氛围。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练习学生操练,学习任务重,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问,社会实践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开发,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延续,这是我们实践101项王、优秀争取活动的契机。为此,我校以“育人为先”的创新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全
期刊
摘 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兴趣在音乐教学中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以我校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点着手,从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媒体技术、积极鼓励评价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热忱,使学生能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  关键词:音乐课;体验;兴趣  应该说,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信息呈现,设疑释疑,个性拓展”为教学程式,对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思维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付诸教学实践。目前,该课堂程式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信息;设疑;个性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鉴赏
期刊
我校以民族文化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开展系列教育,引导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在浓厚的氛围下,学校的艺术教育结合了学科特点,以“民族音乐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底蕴,美妙旋律的感染力,舞蹈肢体语言的感召力”为艺术教育思路,通过民族音乐的“声乐、器乐、欣赏、舞蹈”四部分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学习中,感受民族精神的博大、精髓、和谐、唯美。  一、民族的声乐艺术——感受和諧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  音乐每册
期刊
1研究目的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和灵魂的道德教育,也必将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上发生重大变革。开发、利用传统道德资源,开展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形式道德教育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也就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分式》的教学为例,选择两种不同的引入——类比引入和联系实际引入进行比较,虽然采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达到预定的目的。在对比讨论中引发师生智慧的碰撞,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反思和提升,优化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达到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  关键词:分式教学;求同存异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是同一位教师,由于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总目录》中的第七条明确指出:教师们有责任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应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踏实些,耐心些,自信些,激发农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及自信心。而且,当前各大省市的语文中考阅读分值占了全卷的40%左右,可以说学生阅读水平及能力提高,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