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利用不断在增长,尤其是对于煤炭的利用。煤炭在开采中尽管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也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塌陷。如何让按照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自然基础尽可能的对采煤塌陷区重新开发利用建立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有效性评价体系,使其在治理以后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确保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综合治理的有效性,是目前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评价
一、采煤区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
“塌陷”是地质学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形成及发展与地质层结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多数是人类外界改造活动带来的相关变化。从地质学理论来说,塌陷是地表岩、土地等位置转移形成的现象,进而在地表面出现坑、洞等构造。结合采煤区生产实况,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包括:
(1)自然因素。地质运动对矿床结构产生强烈的作用力,破坏采煤区地质岩层构造,进而引发了区域性的塌陷现象。水文灾害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危害现象,其是由地质层构造异常运动引起的,并且随着地下水运动流向而形成不同的破坏区域最近几年国内水文病害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洪涝、水灾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质塌陷。
(2)人为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多,人为因素也是造成采煤区塌陷的主要原因。例如,地下排水管、污水管破裂、邻近建筑施工等改造行为,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也有部分是生产作业造成,大面积生产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塌陷。
二、当前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矿区的开采工作的开展,越来越的采煤塌陷区出现,这使得土地失去了原来存在的意义,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离开故土,在塌陷区的居民进行搬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浮现出来,如何进行的新址的选择、如何处理好拆迁补偿费用、如何做好拆迁人员的社会保障等等。
随着煤炭开采的继续,越来越多的塌陷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民需要进行迁移,如何做好这批人的处理工作,进一步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的难题。
(二)采煤塌陷搬迁村用地转征用难
随着塌陷区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出塌陷区,如何为这些居民选择新住址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搬迁新址都是来自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由于每年农用地转用的指标有限制,并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搬迁居民的新住址成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中绕不开的问题。
(三)采煤塌陷区搬迁新村选址难
随着对矿区的煤炭资源的不断的开采,矿区的塌陷情况日益加重,需要对矿区的村庄进行整体的搬迁,但是在可以选择的土地大多是耕性良好的质地疏松的良田,这就很容易再次造成搬迁,为了避免出现重复搬迁的情况,耗费人力物力,应该在选择村庄的时候考虑到以下几点:尽量避开矿区,选择在没有煤田的区域、尽量离村庄、集镇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比较近。由于开采地下煤炭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对农田进行破坏,但是由于矿区煤矿资源的分布现状,又导致一般新村选址无法避开煤田,形成矛盾。
(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艰巨
经过长时间的煤炭开采,矿区的生态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影响到了当地的地下水,而且导致当地的植物种类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变的更加恶劣,并且会使当地的农业设施遭到损坏,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
三、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理论研究
(一)恢复生态学理论
恢复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为视角,对各类废弃地进行生态治理的学科。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机理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生态系统的核心就是生物的演替。生态重建的实质是生态破坏过程的逆向演替,重建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种是原来回复,就是自然的进行,另一种就是人工诱导,是由人为力量进行干扰完成的。外部因素是多变的,因此,生态重建正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二种方式下完成的。人们按照将一个地方按照预期目标建设成为另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就是生态重新,而新建设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明确性。
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恢复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采煤塌陷区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来确定生态恢复的可能方向,预测在煤炭开采之前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避免对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并按照采矿的时空发展顺序和最符合人类需求和价值取向,重建一个高水平,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经济科学和環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如何利用最有限的资源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寻求生态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生态与资源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活动。
由于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是一个涉及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复杂项目,因此要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需要处理好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综合治理与社会进步、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治理工作既要立足于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又要着眼于塌陷区社会经济发展。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不能单纯性的进行生态修复,也不能一味的强调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系统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塌陷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建立事宜当地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保证塌陷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标不是纯粹的恢复,而是有目的的把塌陷区建设成为有稳定的明确的功能性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个部分。可持续是指在相对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事物的发展能够永续向上,没有数量的减少,没有质量的衰退。可持续发展就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协同演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内容。 (1)环境承载力理论
对于无限的人类活动来说,环境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当人类活动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时,就产生了种种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承载力理论。在进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对于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深入分析,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达到采煤塌陷区的良性发展。
(2)环境成本理论
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所以它是有价值的,这就是环境成本理论。采煤塌陷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就是说采煤塌陷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巨大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必须围绕环境保护进行。
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的方式
(一)360反馈方式
360 度反馈评价是依靠多方面的内容对塌陷区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价,他并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的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这不能全面的考虑塌陷区的治理状况。通过360 度评价方式通过与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效果的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塌陷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塌陷区的水位改善情况、塌陷区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等。从多个角度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实现塌陷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意,进一步推动塌陷区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效力增强法
要想更好的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就要重视治理塌陷区的员工的作用,把治理塌陷区的实施者放在顾客的角度上,真正制定出能够调动塌陷治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性的评价,应该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案。首先,要明确顾客,为了更好的推进塌陷区的综合治理的进度,应该把塌陷治理的实施者看做自己的重要客户,认识到塌陷治理者的需求,结合现实条件,尽可能的满足其需求;其次,明确需求,认识到在进行塌陷区治理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例如对于植被的恢复程度、对于荒废农田的利用程度等多个问题,只有明白目的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理;之后要根据预期的治理效果制定措施,不断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在完成对矿区的综合治理后,要不断对矿区的塌陷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
结語:
进行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的方式除了上述所讲的两种以外,还有双向评估、成果考核方法,选用多种有效性评价方式,促进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不断改善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塌陷区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祖煜.营销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论[J].商业时代.2007(06)
[2]李连济.煤炭城市采空塌陷及经济转型[J].晋阳学刊.2006(05)
[3]赵瑞平.煤矿塌陷区综合利用与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2(05)
【关键词】 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评价
一、采煤区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
“塌陷”是地质学比较常见的现象,其形成及发展与地质层结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多数是人类外界改造活动带来的相关变化。从地质学理论来说,塌陷是地表岩、土地等位置转移形成的现象,进而在地表面出现坑、洞等构造。结合采煤区生产实况,塌陷现象的主要成因包括:
(1)自然因素。地质运动对矿床结构产生强烈的作用力,破坏采煤区地质岩层构造,进而引发了区域性的塌陷现象。水文灾害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危害现象,其是由地质层构造异常运动引起的,并且随着地下水运动流向而形成不同的破坏区域最近几年国内水文病害的发生率持续上升,洪涝、水灾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地质塌陷。
(2)人为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越来越多,人为因素也是造成采煤区塌陷的主要原因。例如,地下排水管、污水管破裂、邻近建筑施工等改造行为,引起的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地面塌陷。也有部分是生产作业造成,大面积生产均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塌陷。
二、当前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增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矿区的开采工作的开展,越来越的采煤塌陷区出现,这使得土地失去了原来存在的意义,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发展不得不离开故土,在塌陷区的居民进行搬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浮现出来,如何进行的新址的选择、如何处理好拆迁补偿费用、如何做好拆迁人员的社会保障等等。
随着煤炭开采的继续,越来越多的塌陷区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民需要进行迁移,如何做好这批人的处理工作,进一步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区的难题。
(二)采煤塌陷搬迁村用地转征用难
随着塌陷区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居民搬出塌陷区,如何为这些居民选择新住址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搬迁新址都是来自农村集体土地的征用,由于每年农用地转用的指标有限制,并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搬迁居民的新住址成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中绕不开的问题。
(三)采煤塌陷区搬迁新村选址难
随着对矿区的煤炭资源的不断的开采,矿区的塌陷情况日益加重,需要对矿区的村庄进行整体的搬迁,但是在可以选择的土地大多是耕性良好的质地疏松的良田,这就很容易再次造成搬迁,为了避免出现重复搬迁的情况,耗费人力物力,应该在选择村庄的时候考虑到以下几点:尽量避开矿区,选择在没有煤田的区域、尽量离村庄、集镇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比较近。由于开采地下煤炭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对农田进行破坏,但是由于矿区煤矿资源的分布现状,又导致一般新村选址无法避开煤田,形成矛盾。
(四)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艰巨
经过长时间的煤炭开采,矿区的生态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影响到了当地的地下水,而且导致当地的植物种类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变的更加恶劣,并且会使当地的农业设施遭到损坏,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
三、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理论研究
(一)恢复生态学理论
恢复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为视角,对各类废弃地进行生态治理的学科。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对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机理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生态系统的核心就是生物的演替。生态重建的实质是生态破坏过程的逆向演替,重建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种是原来回复,就是自然的进行,另一种就是人工诱导,是由人为力量进行干扰完成的。外部因素是多变的,因此,生态重建正常情况下都是在第二种方式下完成的。人们按照将一个地方按照预期目标建设成为另一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就是生态重新,而新建设的生态系统必须具有稳定性、明确性。
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以恢复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采煤塌陷区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来确定生态恢复的可能方向,预测在煤炭开采之前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避免对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并按照采矿的时空发展顺序和最符合人类需求和价值取向,重建一个高水平,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经济科学和環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如何利用最有限的资源创造适宜人类生存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寻求生态与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生态与资源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活动。
由于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是一个涉及人口、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复杂项目,因此要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需要处理好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综合治理与社会进步、综合治理与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在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治理工作既要立足于塌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又要着眼于塌陷区社会经济发展。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不能单纯性的进行生态修复,也不能一味的强调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系统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塌陷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建立事宜当地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保证塌陷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目标不是纯粹的恢复,而是有目的的把塌陷区建设成为有稳定的明确的功能性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个部分。可持续是指在相对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事物的发展能够永续向上,没有数量的减少,没有质量的衰退。可持续发展就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协同演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内容。 (1)环境承载力理论
对于无限的人类活动来说,环境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当人类活动超出环境承载力的限度时,就产生了种种环境问题,这就是环境承载力理论。在进行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过程中,对于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深入分析,合理有效配置资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相协调,达到采煤塌陷区的良性发展。
(2)环境成本理论
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能够满足人类需求,所以它是有价值的,这就是环境成本理论。采煤塌陷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也就是说采煤塌陷造成的环境价值损失巨大的。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必须围绕环境保护进行。
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的方式
(一)360反馈方式
360 度反馈评价是依靠多方面的内容对塌陷区的治理状况进行评价,他并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的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这不能全面的考虑塌陷区的治理状况。通过360 度评价方式通过与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效果的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塌陷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状况、塌陷区的水位改善情况、塌陷区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等。从多个角度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实现塌陷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意,进一步推动塌陷区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效力增强法
要想更好的对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就要重视治理塌陷区的员工的作用,把治理塌陷区的实施者放在顾客的角度上,真正制定出能够调动塌陷治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塌陷区综合治理的有效性的评价,应该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方案。首先,要明确顾客,为了更好的推进塌陷区的综合治理的进度,应该把塌陷治理的实施者看做自己的重要客户,认识到塌陷治理者的需求,结合现实条件,尽可能的满足其需求;其次,明确需求,认识到在进行塌陷区治理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例如对于植被的恢复程度、对于荒废农田的利用程度等多个问题,只有明白目的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理;之后要根据预期的治理效果制定措施,不断提高矿区的生态环境。在完成对矿区的综合治理后,要不断对矿区的塌陷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效果。
结語:
进行采煤塌陷区的综合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的方式除了上述所讲的两种以外,还有双向评估、成果考核方法,选用多种有效性评价方式,促进塌陷区的综合治理情况,不断改善塌陷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塌陷区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祖煜.营销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论[J].商业时代.2007(06)
[2]李连济.煤炭城市采空塌陷及经济转型[J].晋阳学刊.2006(05)
[3]赵瑞平.煤矿塌陷区综合利用与矿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