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不长、向师性强、喜欢模仿。在音樂学习中,他们的音乐联想力、想象力随年龄增长而丰富,音乐有意记忆开始得到发展,喜爱音乐游戏。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互动,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互动式音乐教学
一、 小学低龄段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活泼好动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如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安排户外活动,他们会十分快乐。如果总是让他们进行室内活动,他们会变得疲劳不堪,甚至吵闹不休。而音乐学习需要在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如果一直强调音乐学习,让他们进行长期练习,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反感心理。这种特殊情况对音乐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耐下性子,付出足够的耐心来学习音乐,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注意力持久力弱
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多数仍旧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无法保持得过久。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性的,所以让他们进行某项活动时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时,一节课通常有45分钟。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训练措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三)向师性强
心理学家班杜拉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性,这是他们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尤为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这就指出教师在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自身要热爱音乐艺术,这样才能感染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他们的音乐学习起到助推作用。
(四)渴望受到表扬
这个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他提出人的行为主要有两种影响因子,一种是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另一种则是人对自己能力或活动结果的预期。班杜拉通过研究指出,尽管个体可以意识到某一行为可能会造成何种结果,但是往往不愿意立马采取行动,在采取行动之前如果能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可能会给他们增加行动的动力。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低年级学生迫切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多表扬学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此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获得全面发展。
二、 小学低龄段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
(一)音乐学习需要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
联想力、想象力是音乐学习应具备的素养,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低年级小学生的音乐联想能力不断增强,有意识的想象日趋成熟,创造类想象也由此增强。此时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力集中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同时慢慢朝着抽象思维发展。因此,针对音乐的联想或想象,既要根据个人对乐曲自身的体会,同时依赖于乐曲以外的内容。所以音乐教育中,教师尤其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来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肢体语言、体态律动等。
(二)学生偏爱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指利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音乐能力培养活动。游戏活动的方式,活动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增强音乐能力。游戏活动的方式,不但能够突出音乐活动形式的自由、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反映了音乐活动的特点。从幼儿园到学前班这一时段,幼儿便基本养成了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建立起了初步的欣赏标准,这一时期堪称是音乐个性的形成时期。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已具备了较为稳固的音乐鉴赏喜爱,诸如喜欢欢快的旋律或舞蹈等。然而因为音乐能力不足,学生大多仅仅偏爱“写实主义”的乐曲,但是对抽象乐曲的敏锐度不强。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喜欢音乐游戏,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动性,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三)学生音乐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有意记忆,即为针对具体的记忆目标而使用合适的记忆方式。低年级小学生更热衷于具体形象记忆,同时慢慢建立起了音乐有意记忆,然而大部分是短期记忆,容易记忆却也容易忘记。因此,低年级音乐教师需结合音乐会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所掌握的音乐原理和运用技能,由此将短期记忆深化为长期记忆或永久记忆。
三、 小学低龄段互动式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针对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开展互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诸如《布娃娃弹琴》《春风》和《大鼓和小鼓》等乐曲均取材自小学生的生活,能够调动低年级小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下体会自然之美,帮助其更好地表达对自然的喜爱,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教材按顺序来上课,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主动体验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例如,教师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学具有故事情节的音乐内容时,要意识到这些音乐内容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例如,《小动物唱歌》《小鸭子》等,首先带领低年级学生反复听音乐,接着为学生提供多条简单的提醒,引导学生自由联想,独立设计动作。通过上述活动,激发低年级小学生活动的热情,大胆想象,甚至设计出老师预想之外的舞蹈。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自由地创作和联想,效果要明显好于老师生硬地讲授理论。再如,教材中有一些音乐内容关于传统文化,如,为学生介绍京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京剧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于京剧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介绍我国京剧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等,使学生对京剧艺术形成感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形象,为他们介绍孙悟空的脸谱属于京剧艺术,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是最具活力的方法
毋庸置疑,所有孩子的耳朵都十分敏锐,其生来热爱音乐。低年级小学生自孩童时期,便能够跟着音乐舞蹈,传达心中的喜悦。然而其对音乐的热爱大多在浅层次上,并未深入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对乐曲背后的思想缺乏充分的理解。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和学生交流,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感受音乐,掌握音乐创作的寓意,从而增强自身的理解和审美能力。需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切勿仅仅是语言上讲授知识,还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养成特点,结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用舞蹈诠释音乐。例如,在《我的小鸡》这一课上,教师演绎小鸡,蜷缩在设想的蛋壳中说:“咚咚咚,请开门,我想出去。”老师演唱配合动作,向学生鲜活的演绎毛茸茸、肉嘟嘟的小鸡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游戏。通过此种充满童真和欢乐的氛围,使得学生无形中学会保护小动物,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玩音乐游戏,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音乐游戏,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在游戏中互动。如无主题的音乐游戏、听辨游戏、节奏训练游戏、应变反应游戏、互动游戏、声势游戏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上。在课堂上,笔者曾设计了一个音区分辨游戏——《小鸟》。当播放高音区小鸟飞翔的乐曲时,笔者会引导学生将两手置于肩膀两端,模仿鸟儿飞翔的姿态,同时望向蓝天、白云和太阳,由此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当播放低音区鸟儿飞翔的乐曲时,笔者会带领学生模仿鸟儿找虫子的姿态,同时有规律地发出笃笃笃的叫声,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
同时,小学低年级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实现学科融合。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画画,其实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线条让学生感受音乐。在《国旗国旗多美丽》这堂课上,笔者组织学生仔细聆听完整的乐曲,体会旋律的变化,接着利用国旗和星星等标识,随着旋律的变化开始绘画,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国旗和星星符号使得学生体会旋律和节奏的转变。当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初步通过线条来感受音乐旋律后,笔者为学生播放另外一首歌曲,让学生自己跟着音乐画出音乐旋律,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能锻炼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生生互动更能锦上添花
为了促进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根据教育心理学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生喜欢律动,每当听到音乐的时候,他们总会兴高采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互动活动,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并逐渐提升身心协调能力,笔者在音乐活动中一直有意识地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比如,学习律动《沙锤》时,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让学生面对面地站立,先互相做打沙锤的动作,之后让面对面的学生左手与左手相击,右手与右手相击,完成打沙锤的律动活动,每到这个时候,是学生比较快乐的时间,他们之间的友好合作都会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又比如,在开展“戴帽子”的律动游戏时,笔者让学生一起讨论游戏规则,思考如何伴随音乐的节奏让草帽一個接一个地传到另一个伙伴那里,学生根据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音乐游戏进展顺利,笔者再适时提问:“为什么今天的音乐活动会令你们这么高兴呢?”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游戏体验,使他们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任何教学的实施都必须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文章在分析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音乐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对小学低龄段学生进行互动式音乐教学的对策建议,认为密切结合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为生生互动创造机会等途径都是符合小学低龄段学生身心特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玄刚.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9):45.
[2]石晓艳.积极互动 让音乐沟通心灵——浅议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8(99):228.
[3]李红芹.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J].中华少年,2018(25):67.
作者简介:
黄雅莎,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东石镇小学。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互动式音乐教学
一、 小学低龄段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
(一)活泼好动
众所周知,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如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安排户外活动,他们会十分快乐。如果总是让他们进行室内活动,他们会变得疲劳不堪,甚至吵闹不休。而音乐学习需要在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如果一直强调音乐学习,让他们进行长期练习,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反感心理。这种特殊情况对音乐教学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耐下性子,付出足够的耐心来学习音乐,是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注意力持久力弱
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多数仍旧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无法保持得过久。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性的,所以让他们进行某项活动时不可能持续太长的时间,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时,一节课通常有45分钟。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训练措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
(三)向师性强
心理学家班杜拉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性,这是他们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尤为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这就指出教师在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自身要热爱音乐艺术,这样才能感染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他们的音乐学习起到助推作用。
(四)渴望受到表扬
这个理论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他提出人的行为主要有两种影响因子,一种是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另一种则是人对自己能力或活动结果的预期。班杜拉通过研究指出,尽管个体可以意识到某一行为可能会造成何种结果,但是往往不愿意立马采取行动,在采取行动之前如果能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表扬,可能会给他们增加行动的动力。这一点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学低年级学生迫切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要想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要多表扬学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此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获得全面发展。
二、 小学低龄段学生学习音乐的特点
(一)音乐学习需要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
联想力、想象力是音乐学习应具备的素养,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低年级小学生的音乐联想能力不断增强,有意识的想象日趋成熟,创造类想象也由此增强。此时小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力集中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思维,同时慢慢朝着抽象思维发展。因此,针对音乐的联想或想象,既要根据个人对乐曲自身的体会,同时依赖于乐曲以外的内容。所以音乐教育中,教师尤其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来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比如,肢体语言、体态律动等。
(二)学生偏爱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指利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音乐能力培养活动。游戏活动的方式,活动化的形式引导学生增强音乐能力。游戏活动的方式,不但能够突出音乐活动形式的自由、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反映了音乐活动的特点。从幼儿园到学前班这一时段,幼儿便基本养成了对音乐鉴赏的兴趣,建立起了初步的欣赏标准,这一时期堪称是音乐个性的形成时期。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已具备了较为稳固的音乐鉴赏喜爱,诸如喜欢欢快的旋律或舞蹈等。然而因为音乐能力不足,学生大多仅仅偏爱“写实主义”的乐曲,但是对抽象乐曲的敏锐度不强。在音乐活动过程中,低年级小学生大多喜欢音乐游戏,所以在音乐教育中,引入音乐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动性,调动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三)学生音乐有意记忆不断发展
有意记忆,即为针对具体的记忆目标而使用合适的记忆方式。低年级小学生更热衷于具体形象记忆,同时慢慢建立起了音乐有意记忆,然而大部分是短期记忆,容易记忆却也容易忘记。因此,低年级音乐教师需结合音乐会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所掌握的音乐原理和运用技能,由此将短期记忆深化为长期记忆或永久记忆。
三、 小学低龄段互动式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针对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开展互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诸如《布娃娃弹琴》《春风》和《大鼓和小鼓》等乐曲均取材自小学生的生活,能够调动低年级小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下体会自然之美,帮助其更好地表达对自然的喜爱,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教材按顺序来上课,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主动体验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
例如,教师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学具有故事情节的音乐内容时,要意识到这些音乐内容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示出来,例如,《小动物唱歌》《小鸭子》等,首先带领低年级学生反复听音乐,接着为学生提供多条简单的提醒,引导学生自由联想,独立设计动作。通过上述活动,激发低年级小学生活动的热情,大胆想象,甚至设计出老师预想之外的舞蹈。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自由地创作和联想,效果要明显好于老师生硬地讲授理论。再如,教材中有一些音乐内容关于传统文化,如,为学生介绍京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京剧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于京剧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介绍我国京剧艺术的起源、发展历程等,使学生对京剧艺术形成感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形象,为他们介绍孙悟空的脸谱属于京剧艺术,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是最具活力的方法
毋庸置疑,所有孩子的耳朵都十分敏锐,其生来热爱音乐。低年级小学生自孩童时期,便能够跟着音乐舞蹈,传达心中的喜悦。然而其对音乐的热爱大多在浅层次上,并未深入体会到音乐的内涵,对乐曲背后的思想缺乏充分的理解。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积极和学生交流,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感受音乐,掌握音乐创作的寓意,从而增强自身的理解和审美能力。需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切勿仅仅是语言上讲授知识,还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养成特点,结合生动丰富的肢体动作,用舞蹈诠释音乐。例如,在《我的小鸡》这一课上,教师演绎小鸡,蜷缩在设想的蛋壳中说:“咚咚咚,请开门,我想出去。”老师演唱配合动作,向学生鲜活的演绎毛茸茸、肉嘟嘟的小鸡仔,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游戏。通过此种充满童真和欢乐的氛围,使得学生无形中学会保护小动物,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玩音乐游戏,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音乐游戏,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在游戏中互动。如无主题的音乐游戏、听辨游戏、节奏训练游戏、应变反应游戏、互动游戏、声势游戏等都可以引入到课堂上。在课堂上,笔者曾设计了一个音区分辨游戏——《小鸟》。当播放高音区小鸟飞翔的乐曲时,笔者会引导学生将两手置于肩膀两端,模仿鸟儿飞翔的姿态,同时望向蓝天、白云和太阳,由此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当播放低音区鸟儿飞翔的乐曲时,笔者会带领学生模仿鸟儿找虫子的姿态,同时有规律地发出笃笃笃的叫声,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奏。
同时,小学低年级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实现学科融合。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画画,其实音乐与美术是共通的,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线条让学生感受音乐。在《国旗国旗多美丽》这堂课上,笔者组织学生仔细聆听完整的乐曲,体会旋律的变化,接着利用国旗和星星等标识,随着旋律的变化开始绘画,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的国旗和星星符号使得学生体会旋律和节奏的转变。当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初步通过线条来感受音乐旋律后,笔者为学生播放另外一首歌曲,让学生自己跟着音乐画出音乐旋律,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也能锻炼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生生互动更能锦上添花
为了促进互动式教学顺利开展,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根据教育心理学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生喜欢律动,每当听到音乐的时候,他们总会兴高采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安排学生进行互动活动,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并逐渐提升身心协调能力,笔者在音乐活动中一直有意识地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比如,学习律动《沙锤》时,先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让学生面对面地站立,先互相做打沙锤的动作,之后让面对面的学生左手与左手相击,右手与右手相击,完成打沙锤的律动活动,每到这个时候,是学生比较快乐的时间,他们之间的友好合作都会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又比如,在开展“戴帽子”的律动游戏时,笔者让学生一起讨论游戏规则,思考如何伴随音乐的节奏让草帽一個接一个地传到另一个伙伴那里,学生根据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音乐游戏进展顺利,笔者再适时提问:“为什么今天的音乐活动会令你们这么高兴呢?”这样可以巩固学生的游戏体验,使他们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任何教学的实施都必须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文章在分析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音乐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对小学低龄段学生进行互动式音乐教学的对策建议,认为密切结合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为生生互动创造机会等途径都是符合小学低龄段学生身心特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玄刚.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9):45.
[2]石晓艳.积极互动 让音乐沟通心灵——浅议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策略[J].好家长,2018(99):228.
[3]李红芹.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教学[J].中华少年,2018(25):67.
作者简介:
黄雅莎,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东石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