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无定规,“情”动则灵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践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往往是创新的源泉。”显而易见,学生能主动发问不仅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也是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思品课堂教学活动中,“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次上,学生很少或几乎不会主动向教师发问,更没有学生执着地追问。可见,思品课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前提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勇于并善于发问。
   一、阻碍学生主动发问的因素
   1.教师教学观念上的误区——把“发问”误解为师问生答的过程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方式已失去了市场,代之而起的是重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思品教师片面地认为问的越多,学生回答越热闹,场面风风火火,气氛热热闹闹,就越能体现主体参与的程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把课堂的发问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单向活动形式,使教师过多、过滥地运用发问,过分地追求课堂气氛的表面热闹化,从而挤掉了学生的思考和问题的形成时间和过程。
   2.课堂教学导向上的偏离——认为教师“发问”就是使学生获取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这话不假;但是我们有许多教师总是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问题的形成和提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均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完成的,所以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发问意识,继而失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课堂发问本来是要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的,而教师简单、直白地提问,不可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也就没有必要作深入的思考,倒是这些过多的问答,挤掉了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加之,有的教师表情严肃、语言平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感到压抑,情绪遭破坏,思维被冷冻。这样导致学生无暇无心去思考与发问。
   3.学生价值取向上的欠缺——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比分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以分择校”和考试制度的不完善,在升学考试中思品课的考试比分也不高,而考试的内容又往往限定在书本上的知识;加上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功利性也很强,他们的学习往往不是为了充实和发展自我,而是为了取得高分,选择好学校,找个好工作。由此,学生对知识的尊重就蜕变为对教材的崇拜,唯教材是从;对教师权威的崇拜,唯教师是从;对现成答案的崇拜,唯分数是从。从而在思品知识的学习中不敢有、也不想有不同的见解和怀疑,发问的意识也就泯灭,自然也就无问题可问了。
   4.评课标准上的消极影响——热闹的课堂氛围就是有效的教学
   目前,对于思品课堂的评课标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讲,还很少注重学生参与的有效程度与真正的自主学习,很少把学生发问的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水平的标准,很少强调双向互动、互为交叉的多向立体式的课堂发问。往往还是用固定的、繁琐的标准去评价,去追求“泡沫型”的课堂教学,或追求“理想型”的课堂教学,致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巧妙地向学生提问,怎样表现热烈的课堂教学气氛,而很少甚至没有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想问、敢问、能问、善问,忽视了对学生发问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有效策略
   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也不单是一种知识的传输过程,而是一种培养学生稳定的探究心理并积极探究的过程,所以要培养学生想问、敢问、能问、善问,促使学生主动发问。
   1.培养学生有发问的意识——转变观念,给学生以发问的基础
   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意识就是要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尝试和探究学习,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交往观,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如果我们仍然以强制学生“唯师是从、唯教是从”和单向的师生交往观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即使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问,也往往是做做形式。只有确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才能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的交往不仅仅是单向的师生交往,应该是互相交叉的多向立体式交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让学生在平等、随意、自然的交流和沟通中产生问题,唤起发问的意识。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应冲破对教材崇拜、教师崇拜的怪圈,能表达与教材中的观点、教师的观点的不同看法。课堂上要对教材的观点与教师的分析进行全面质疑、讨论和辩证地分析,敢于提出问题与教师、同学交流探讨。这样才能使自己有问题可提,树立发问意识,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激发学生想发问的欲望——以情驱问,给学生以发问的场境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问题要新颖。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其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提出问题能使全体学生参与思考,而不能面向少数或个别学生。其三,具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能触动学生,使其思考、产生问题。不要提暗示性问题,避免学生朝教师暗示的方向去思考。其四,问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答案不是单一的,也并不局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应该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发问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想问而敢问。由教师的启发性发问和学生触及式的发问组成课堂的真正发问。只有通过让学生融入活动情境才能使学生一次次心动,学生的内心才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澜,使他们始终处于探索中,这样的课堂才会不断迸发精彩的火花。有心动,才会有行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3.营造学生敢发问的平台——气氛和谐,给学生以发问的条件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充满激情的爱。其二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任的知心人,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交流意见。
   其次,积极评价,体验成功,让“我敢问”的思想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转换角色,创设成功舞台,进行激励性评价是树立学生信心的金钥匙,让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比试谁提出的问题数量多、质量高,然后进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又能使“我敢问”的信心受到激励和强化。
   再次,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发问的基本条件。老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具备科学的求知欲与强烈的好奇心,坚强的自信心与耐心,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恒心,以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参与学习。
   4.启动学生能发问的程序——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发问的机会
   首先,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尽量精讲精练,要相信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支配时间,确保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发问的时间。
   其次,让学生有扩展的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和自己的需要拓宽想象的空间。政治课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辨别社会现象。因此,思维的空间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要走向社会,让学生发表一些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这样学生就能问更多的问题。
   再次,让学生自由发言。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允许学生自由发言,不用举手,不用点名。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公平合理,只要积极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提出和回答问题。如果老师教学的框框太多,容易引起学生怕羞、胆小、怕批评等消极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自由发言,放开手脚,在没有负担的前提下,人人都能争取到发言和发问的机会。
   5.指导学生学习发问的方法——情到则灵,给学生以发问的抓手
   首先,教师为学生精思置疑示范引路。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教师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精思置疑的路子。教师的善思善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善思善问,能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为此,教师之问,要体现刻苦钻研的精神,要讲究方法、技巧,先易后难,循循善诱。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置疑。学贵置疑,“思”多是以“疑”为先导的,因此,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就有一种希望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正是这种需求,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大胆置疑,形成发散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看书时,要学生把接触的新知识进行类别归属,在归类过程中诱使自己积极思考、质疑发问;要归纳教材每一个段落的中心,并设计问题自测,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提高发问质量。
   再次,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故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提出问题,而且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提出问题。
   最后,要学生学会寻根问底,养成求异思维。事物总是有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同时,事物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布鲁纳指出:“简单地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学生在阅读教材要养成求异思维,即要养成一问多思、一问多答的习惯。从正向、逆向、横向、纵向、侧向等方面去思考,从平面、立体、宏观、微观、主观、客观等方面去思考,善于进行广泛的联想,从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关键是教师要信任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以发问的时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一篇文章讲究精美的开头,一部著作讲求恰当的引言,一堂成功的课也要寻求精彩的导语。成功的导语如同缓缓拉开的序幕,能吸引学生去欣赏台上美丽的布景和精彩的表演,激活强烈的求知欲。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问导入法  学生在上课的注意力往往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教师如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可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让学生爱学,就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运用“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兴奋起来,促使他主动探索知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将
期刊
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看,他们都渴望得到别人尤其是师长的肯定和赞许,渴望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班主任更应充分考虑和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正确运用表扬的方法,对学生的良好言行和取得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赞扬,使学生时时刻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中受到鼓舞激励。  一、表扬的方法  1.善用表扬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信心是个人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是个人从事活动、展现才华的出发点。笔者班里的
期刊
摘 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它的历史功绩,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深刻认识和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意义    作为历史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同遵义会议有相似之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万里长征中,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各种挫折后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找到了一个转折点,在这以后我们党找到了符
期刊
摘 要: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都拥有或机智或幽默或沉稳的鲜明主持风格。现今电视媒体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优秀的演艺以及主持工作者。对此,本文介绍的如何将主持艺术带入到课堂,让艺术教师的教学更有美魅力。  关键词:主持;艺术;教学;探索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飛速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迎来了大跨步的前进。特别是电视传媒的发展,各类电视节目以巧妙的编排,新颖的创意设计,良好的参与
期刊
一  《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早年的电影,内容是描写主人公魏敏芝作为一个代课教师与学生张慧科之间的故事,影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山村姑娘尽职尽责、不达目的不罢休、一条道走到黑的精神。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主人公对心中的信念“一个都不能少”的执着与坚守。不管前面有多么的困难,只认准了理当如此,只是那么一个简单的理由:“一个也不能少”。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需要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  在
期刊
摘 要:美国是私立教育主导型国家,私立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借鉴这个国家的筹资经验,可以有效拓宽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的思路。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美国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复苏并快速发展。直至2007年底,全国普通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占全国普通及成人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14.5%。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于普及我国高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分析了高校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园交通;隐患;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职工拥有的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加之高校开放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社会机动车进入校园的数量迅速增长,交通管理与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校园交通压力,使“人、车、环境”和谐,创建“平安”校园刻不容缓。   一
期刊
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把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当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任务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比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心态的调整等。   对学生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突出提高学习效能、减轻学习负担的特殊功能。学习是学生在校的主导活动,积极心理健
期刊
课堂中的提问权应该是属于谁的?   虽然已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习惯于传授现成的结论,忽视知识的发展过程,过多地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无视学生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把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用统一的思维模式来训练学生,这样导致了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学习。在学习中缺少发现、提出问题的惊奇、自豪以及创造的快乐等各种情感体验,必然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日益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