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配置的好坏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提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有效对策,为营造生态、美观、和谐的城市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项市政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园林景观建设成为主要途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化面积,还可以吸音除尘、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层次,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更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从而促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又叫适用性原则,是一种以实际为出发点的做法,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单纯的模仿抄袭,防止各地生态园林景观的千篇一律。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对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功能,选择和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充分的发挥植物的绿化、观赏以及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不同区域要配置不同植物,如道路绿化、居住小区、公园等的植物配置应各有不同。
1.2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城市园林绿化在满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察和满足城市居民的一些环境需求。园林绿化就要为人类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营造适宜人类观赏、游玩的绿色空间,融合生态、园林为一体,让人类亲近、感受大自然之美。这就要求植物配置必须要从人的身心需要出发,掌握人的生活规律、行为习惯、活动空间和审美情趣,把握好园林植物配置所需与人们生活所需的关系,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
1.3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无论是植物选择、树种搭配、花卉点缀,还是草坪衬托,都在最大程度体现生态特征,一切以改善生态为目标,以提高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应充分利用草本、灌木、乔木、附生植物等生态位差异和植物他感作用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构建出一个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通过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科学配置试验,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
1.4經济适用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既要考虑植物种植时的成本费用,也要考虑植物栽植后的养护管理费用,应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效益。因此,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全面考虑景色美观性、景观稳定性、景点针对性和成景长远性,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易粗放管理又较耐修剪的植物,减少资金的投入,节约养护成本。配置珍贵树种要合理,大树移植耗时耗费,要慎重使用,植物搭配要兼顾小苗和成年树、落叶树和常绿树、乔木和灌木等搭配。
1.5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各城市自身发展特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植物的生理习性,不违反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合理的种植观赏性高的植物,最大程度地使用可再生的原料,降低对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保持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是城市园林建设的关键。植物的配置要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特性,注意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根据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特点选其不同的植物进行种植,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但我国目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模式方面还比较落后,对于植物之间的特性以及种类、花色和功能方面考虑欠缺,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植物配置缺少特色
近年, 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过于借鉴模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在植物配置上具有较强的模式化特征,多以大面积草坪配以雕塑或模纹花坛为主,色彩较为单一,导致每个城市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缺乏特色,不仅容易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劳感,也使景观缺乏观赏性,使城市丧失了独特性和吸引力。
2.2园林植物的功能定位不准确
植物配置要对植物的功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配置的园林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还具有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等诸多功能。但有的城市为了追求社会效益盲目引进名贵树种或外来的新品种,不考虑引进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仅耗资巨大,还威胁本地物种生存,危害巨大;有的地方在新建的绿地旁围上篱笆,加大了人与植物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有的地方绿地由于种植方式以及设计密度的关系,导致绿地对城市的保护功能缺失,不能真正发挥园林植物的作用;有些地方园林绿化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视园林绿化原有的生态作用。
2.3草坪使用过多,缺乏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近年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普遍使用草坪来达到绿化的效果,草坪的大面积种植尽管有效的提高了绿化的面积,美化环境,确实是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但并没有有效的显示出绿化的生态效益。而且草坪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空间利用上较为单一,缺乏立体性。城市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绿化应具有立体性和多层性,所以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应对乔、灌、草、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确保实现空间上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2.4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
有些地方园林绿化设计单凭主观想象,没有经过科学调研,选择植物往往根据它们的形状等外观来进行搭配, 忽视自然规律,没有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论证,花费巨资引进的品种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造成巨大的浪费;有些城市在绿化中力求整齐统一,人工斧凿痕迹过浓,在空间结构上分层不合理,不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群落划分,往往草本、灌木、喬木相互孤立种植,且选择的植物材料大多没有很丰富的色彩,多数为绿色,色调单一,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效益。
2.5不考虑长远,盲目求新
有些城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盲目追求景点的丰富而不注重当地实际情况,也不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经济性和长期效果。有些景观建成后确实比较美观,但如果与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不符合,常常会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有的植物配置密度过大,初植时觉得好看,但植物生长若干年后,相互拥挤,浪费树木植株,造成景观缺失。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有效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植物配置要从整体景观结构布局入手,科学考虑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综合考虑各种植物在景观地的生存环境,使各种植物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良好的生长。同时,不能盲目引进和推广外地植物,应注重开发和应用本地的植物。
3.2因地适宜的选择植物
植物配置要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选择的方向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调研,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环境特点、土壤特点等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植物,提高植物配置的质量。同时,要明确城市的发展要求,配置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和城市建设相协调植物,避免盲目跟随其他城市选择相同的植物,突出城市自身的个性。
3.3根据性质进行植物配置
公园绿地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和实用价值高的要求,还要发挥其生态效能和科普教育功能,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充分发挥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广场绿地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道路绿地植物配置要坚持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草树结合的原则,尽量选择低矮的小灌木或地被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居住区绿地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化自成体系。
3.4注意层次和色彩
植物配置要注意花木的层次、色彩的搭配。可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合,不同花期和花色的植物可以配置在一起,凸显层次感,使整个景观更加饱满。一般地说,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自然有致,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些,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视野零落的地方,要组织较密的树丛遮蔽。同时,植物搭配要求做到高低错落、四季有景、疏密有致、色调统一而又丰富。春景配迎春、牡丹、海棠、樱花、绣线菊等;夏景池内荷花、睡莲点点,庭院种植广玉兰、紫薇、杂交马褂木、栾树等;秋景配五角枫、日本红枫、银杏、木瓜、石榴、海棠、桂花等;冬园配黑松、白皮松、雪松、梅花等,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四季演变的园林景观。
4.结束语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简单堆积, 而是各种植物在审美及生态习性上的艺术配置。植物配置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科学配置植物,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观赏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阎国飞,石小莉.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及其存在的问题[J].现代园艺,2012.
[3]郝大伟.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J].现代园艺,2013.
[4]刘志国,张晓玉.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内蒙古林业,2011.
[5]胡祯英.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2007.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项市政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园林景观建设成为主要途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化面积,还可以吸音除尘、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层次,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清洁、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空间。因此,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立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更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植物的配置要乔木、灌木、草坪相结合,落叶与常绿相结合,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结合,从而促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又叫适用性原则,是一种以实际为出发点的做法,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单纯的模仿抄袭,防止各地生态园林景观的千篇一律。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对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功能,选择和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充分的发挥植物的绿化、观赏以及改善环境的作用。同时,不同区域要配置不同植物,如道路绿化、居住小区、公园等的植物配置应各有不同。
1.2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城市园林绿化在满足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时,要充分考察和满足城市居民的一些环境需求。园林绿化就要为人类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营造适宜人类观赏、游玩的绿色空间,融合生态、园林为一体,让人类亲近、感受大自然之美。这就要求植物配置必须要从人的身心需要出发,掌握人的生活规律、行为习惯、活动空间和审美情趣,把握好园林植物配置所需与人们生活所需的关系,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
1.3生态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符合生态学的原理,无论是植物选择、树种搭配、花卉点缀,还是草坪衬托,都在最大程度体现生态特征,一切以改善生态为目标,以提高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应充分利用草本、灌木、乔木、附生植物等生态位差异和植物他感作用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构建出一个复杂、稳定的生态系统。通过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科学配置试验,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的生态作用,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
1.4經济适用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既要考虑植物种植时的成本费用,也要考虑植物栽植后的养护管理费用,应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效益。因此,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应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全面考虑景色美观性、景观稳定性、景点针对性和成景长远性,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适中、易粗放管理又较耐修剪的植物,减少资金的投入,节约养护成本。配置珍贵树种要合理,大树移植耗时耗费,要慎重使用,植物搭配要兼顾小苗和成年树、落叶树和常绿树、乔木和灌木等搭配。
1.5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各城市自身发展特点,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充分了解各植物种类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植物的生理习性,不违反植物的生长周期,不合理的种植观赏性高的植物,最大程度地使用可再生的原料,降低对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保持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做好植物的配置工作是城市园林建设的关键。植物的配置要充分了解每种植物的特性,注意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根据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特点选其不同的植物进行种植,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但我国目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模式方面还比较落后,对于植物之间的特性以及种类、花色和功能方面考虑欠缺,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植物配置缺少特色
近年, 国内一些城市的园林绿化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或以西化的美学视觉来指导城市园林绿化,或过于借鉴模仿其他地区成功案例,在植物配置上具有较强的模式化特征,多以大面积草坪配以雕塑或模纹花坛为主,色彩较为单一,导致每个城市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缺乏特色,不仅容易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疲劳感,也使景观缺乏观赏性,使城市丧失了独特性和吸引力。
2.2园林植物的功能定位不准确
植物配置要对植物的功能性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配置的园林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还具有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等诸多功能。但有的城市为了追求社会效益盲目引进名贵树种或外来的新品种,不考虑引进植物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仅耗资巨大,还威胁本地物种生存,危害巨大;有的地方在新建的绿地旁围上篱笆,加大了人与植物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有的地方绿地由于种植方式以及设计密度的关系,导致绿地对城市的保护功能缺失,不能真正发挥园林植物的作用;有些地方园林绿化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忽视园林绿化原有的生态作用。
2.3草坪使用过多,缺乏对空间的有效利用
近年在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工作普遍使用草坪来达到绿化的效果,草坪的大面积种植尽管有效的提高了绿化的面积,美化环境,确实是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但并没有有效的显示出绿化的生态效益。而且草坪的大面积种植,导致空间利用上较为单一,缺乏立体性。城市是一个立体的空间,绿化应具有立体性和多层性,所以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应对乔、灌、草、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确保实现空间上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2.4植物配置缺乏科学性
有些地方园林绿化设计单凭主观想象,没有经过科学调研,选择植物往往根据它们的形状等外观来进行搭配, 忽视自然规律,没有对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论证,花费巨资引进的品种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造成巨大的浪费;有些城市在绿化中力求整齐统一,人工斧凿痕迹过浓,在空间结构上分层不合理,不根据植物特性进行群落划分,往往草本、灌木、喬木相互孤立种植,且选择的植物材料大多没有很丰富的色彩,多数为绿色,色调单一,大大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效益。
2.5不考虑长远,盲目求新
有些城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盲目追求景点的丰富而不注重当地实际情况,也不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经济性和长期效果。有些景观建成后确实比较美观,但如果与当地的实际环境条件不符合,常常会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有的植物配置密度过大,初植时觉得好看,但植物生长若干年后,相互拥挤,浪费树木植株,造成景观缺失。
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有效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植物配置要从整体景观结构布局入手,科学考虑景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结合植物自身的生长特点,综合考虑各种植物在景观地的生存环境,使各种植物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良好的生长。同时,不能盲目引进和推广外地植物,应注重开发和应用本地的植物。
3.2因地适宜的选择植物
植物配置要对本地的实际情况和选择的方向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调研,根据城市的地理特点、环境特点、土壤特点等选择成活率较高的植物,提高植物配置的质量。同时,要明确城市的发展要求,配置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和城市建设相协调植物,避免盲目跟随其他城市选择相同的植物,突出城市自身的个性。
3.3根据性质进行植物配置
公园绿地不仅要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和实用价值高的要求,还要发挥其生态效能和科普教育功能,植物配置时要结合当地气候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充分发挥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综合效果;广场绿地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道路绿地植物配置要坚持宜树则树、宜草则草、草树结合的原则,尽量选择低矮的小灌木或地被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居住区绿地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小区公园为核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使小区绿化自成体系。
3.4注意层次和色彩
植物配置要注意花木的层次、色彩的搭配。可利用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合,不同花期和花色的植物可以配置在一起,凸显层次感,使整个景观更加饱满。一般地说,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自然有致,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些,或者选栽低矮的灌木花卉,视野零落的地方,要组织较密的树丛遮蔽。同时,植物搭配要求做到高低错落、四季有景、疏密有致、色调统一而又丰富。春景配迎春、牡丹、海棠、樱花、绣线菊等;夏景池内荷花、睡莲点点,庭院种植广玉兰、紫薇、杂交马褂木、栾树等;秋景配五角枫、日本红枫、银杏、木瓜、石榴、海棠、桂花等;冬园配黑松、白皮松、雪松、梅花等,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四季演变的园林景观。
4.结束语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简单堆积, 而是各种植物在审美及生态习性上的艺术配置。植物配置要充分了解植物特性,综合考虑景观的结构、功能、布局,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科学配置植物,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观赏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阎国飞,石小莉.浅析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及其存在的问题[J].现代园艺,2012.
[3]郝大伟.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J].现代园艺,2013.
[4]刘志国,张晓玉.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J].内蒙古林业,2011.
[5]胡祯英.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