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石油生产“制造业化”

来源 :新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能源短缺的根本办法,在于将其生产过程“制造业化”。其思路是通过大规模的前期投资,将其他已知的、拥有大量储备的能源转化成石油。目前技术上证明可行的有两种——气转油和煤转油。中国是煤炭大国,全面掌握煤转油技术,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的长期繁荣至关重要。如果国内三大石油公司能够将用于在海外抢购油田的1/10的资金拿出来,购买已成熟的煤转油技术,经济效益会更高。
  当500万个中国人、印度人开车的时候,国际石油价格可能升到每桶150美元。但是,当5亿中国人、印度人以车代步时,汽车燃料一定不是今天的汽油。
  除国际政治因素和人为炒作外,石油短缺、汽油价格飞涨其实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折射。发达国家生产线外移,但是本国能源消费并未因此减少,人们照样以车代步。新兴国家接受生产线外移,经济开始繁荣,收入大幅增加,人们开始以车代步。于是,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出现结构性上移。如果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是否很快会面临一个资源衰竭、经济萧条的时代?笔者认为不会,至少在今后200年内不会。
  其实汽车原本不全是以汽油作燃料的。第一届巴黎汽车拉力赛在1894年召开时,参赛汽车至少有8种驱动方式。比赛的冠军,被一部以石油中提炼出的汽油为动力的汽车所夺得。不过之后相当一段时期,汽车动力仍是蒸汽、电力、汽油三分天下。20世纪初,汽油渐渐成为汽车的主力燃料,其原因一是燃烧爆发力强,一是成本低廉。
  当时,石油作为提炼汽油的主要原料,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是今天,能源需求一升再升,人类却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发现大油田了,每开采100万桶石油,新探明石油储量不到50万桶。石油资源明显入不敷出,颇有难以为继之势。
  不同油价水平下的能源供应
  


  笔者看来,未发现的石油资源还很多,关键是技术和成本。地球的3/5为深海,30年前海上开发石油的极限是600英尺,今天则达到12000英尺。新技术也使得大范围勘探北极、西伯利亚成为可能,只是在石油价格为20美元/桶时显得不经济。当石油价格超过50美元时,加拿大阿尔伯塔的塔罗油砂、美国得克萨斯的巴涅特页岩气田,都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石油资源。当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时,玉米提炼乙醇开始具有商业价值。如果油价更高,还有生物制油技术可以采用。总之,碳氢化合物以及其他能源资源距衰竭尚有相当距离,只是需要投资和时间。
  石油储量其实不是一个常量,当油价高企、投资加大时,供应量可以出现大规模上升。不过解决能源短缺的根本办法,还在于将其生产过程“制造业化”。目前的石油生产以勘探、开采为主,勘探周期长,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地多集中在政治不稳定地区。如果能够减少能源生产中的矿业勘探、开采成分,加大工业生产成分,能源生产的效率会大幅提高,不确定因素也会大幅下降。
  石油生产“制造业化”并不神秘,其思路是通过大规模的前期投资,将其他已知的、拥有大量储备的能源转化成石油。目前技术上证明可行的有两种——气转油和煤转油。
  卡塔尔在跨国石油公司帮助下,正在实施若干个大规模的天然气转化石油项目。仅卡塔尔一国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以能源计算)便是沙特阿拉伯的迦瓦油田(世界上最大的已探明油田)的两倍。地球上天然气探明储藏量是石油探明储藏量的三倍,而人类对于天然气的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实验表明,当天然气制油与石油制油掺和使用时,其燃烧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环保。
  煤转油技术的成熟度不逊于气转油,而且已用于商业生产几十年。这项德国在二战期间为打破盟军石油封锁而开发的技术,在南非(同样因种族隔离政策而遭石油禁运)开花结果。目前世界上由煤转化而来的石油的生产规模仍然偏小,但是发展空间十分庞大。
  中国的石油资源相对贫乏,探明石油储量为765亿吨。中国2005年消费石油31767万吨,其中13617万吨来自进口,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为42.9%。至2010年,笔者估计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可能超过60%。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国家安全角度上看,这个依存度都是令人担心的。不过同时,中国又是煤炭大国,其煤炭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1%。中国2005年煤炭生产量为21.1亿吨,不仅自给有余,还净出口8000万吨。全面掌握煤转油技术,为我所用,必须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至关重要,也可以不将能源命脉暴露给外人。
  中国的3家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动辄以数十亿、上百亿美元高价抢购海外油田。煤转油技术攻关虽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仍不过是个别煤炭企业小范围的课题。煤炭企业与石油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协调,更谈不上合作。这凸现了中国企业体制上的弊端和国家主导重大科研的弊端。如果石油公司能够将用于在海外抢购油田的1/10的资金拿出来,购买已成熟的煤转油技术,其实经济效益会更高,对国家安全、长期繁荣所作出的正面贡献则难以估量。
  如果保障能源安全是国策,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做的不是在70美元一桶油时到处买油田,而是应该全力开发煤转油技术和乙醇制造技术,加快石油生产“制造业化”。
其他文献
由于现金充足和对未来的信心,腾讯、搜狐、中华网、盛大、网易、灵通网、华友世纪等网络公司自2005年以来不约而同地回购了本公司股份。虽然此举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也折射出目前互联网市场缺乏新的增长点,网络公司资金没有更好的投向。本刊研究员毛学麟/文  2003-2004年,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曾大规模减持所持股份(参见本刊2006年9月号封面文章),但自2005年以来,这些公司则通过二
期刊
过去几年的资产泡沫,与弱美元有莫大关系。投资者借入弱势的美元,然后流入各类资产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股市。由于这种利差交易使资金持续流入,新兴市场的利率保持低企,令国内经济理想,而经济理想又吸引资金继续入市,形成一个循环,这循环会像泡沫一样一直膨胀。    资产泡沫应能继续膨胀    泡沫可以维持多久呢?我们认为,现时离泡沫破裂仍有一段距离,因为新兴市场的经济仍会保持高速增长,从而对黄金、原材料等有
期刊
QDII的推出和实施将引发国内资本流向国际资本市场。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成本较低,短、中、长期资金成本均与国际资本市场相差较大(表1)。    资金成本差异将引发资本外流     短期资金成本方面,以最能有效反映国内货币市场短期资金成本的指标——R007(银行间市场的7天国债回购利率)为例,2006年4月,R007利率为1.7%左右,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4.75%,3个月的美元Libor(伦敦
期刊
在欣欣向荣的增长之下,中国宏观经济总是有挥之不去的隐忧。在积累了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后,我们忽然有了致富后的烦恼。这里,我们和投资者一起梳理中国经济的脉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将走出仅仅是资本接纳国的地位,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输出国家之一。伴随着中国资本的输出、贸易的升级和技术的交流,中国将更加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经济最为关键的枢纽之一。这
期刊
无论传统的制造业如钢铁、机械,还是能源、互联网、房地产,众多行业正由多方竞争逐步走向寡头垄断的新格局。由于企业利润日趋微薄,行业整合加剧、集中度提高将成为一个长期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不再有成长的余地。恰恰相反,这更激励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只有创新才可能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并成就新的市场垄断者,重演分众传媒或百度的故事。    Web2.0    “恶搞”,在这个风靡一时的关键词背后,是视频的
期刊
中石油、中石化对7家A股和2家H股公司发动的私有化,根本目的是通过整合旗下资源而最终整体上市。基于这种目的的私有化,在全球资本市场发生的众多案例中,可以说相当另类。  收购人私有化上市公司,一般只有三大动因。  第一种动因,是控股股东无法容忍旗下企业的真实价值长期被市场低估。这种动因的私有化最为常见,多发生在市场长期低迷之时。  第二种动因,是产业公司为获得市场份额或协同效应而强取上市公司控制权。
期刊
中石油在2005年8月5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关于中国石油下属上市公司整合方案的请示》中提到,过往出让石油龙昌、三星石化的协议转让上市公司方式,操作难度日渐加大,而以要约收购方式私有化下属上市公司是一种多赢的方案,既能为国内资本市场注入新的资金,又对活跃证券市场起到积极支持作用。  虽然该《请示》没有明确揭示要约收购过去流于形式的本质,但中国证监会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以私有化方式整合旗下上市公司,却
期刊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内地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由于中国内地与美国同样具有广大的市场,相信未来私有住宅的需求将会持续急速成长,中国台湾发展M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经验值得中国内地的实务操作者思考和借鉴。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市场上发行MBS,至今已累积了多年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成功经验。中国台湾的MBS市场, 自2003年起才开始活跃,至今仅有4笔MBS商品,创始机构分别为第一银行、中国
期刊
4月27日晚,央行宣布将贷款利息提高0.27个百分点,保持存款利息不变。很多人认为央行升息是调控过热的宏观经济,我们认为,升息是为了宏观调控,但更是为了金融调控。    并非为了紧缩银根    一季度的货币信贷数据和10.2%的GDP增长,使得市场焦虑地等待着紧缩政策的出台。如果是为了收紧货币政策,人民银行有四个政策选择:首先是使得人民币更快地升值,其次是如市场上所预期的那样提高存款准备金,第三是
期刊
新时代网络创业者不再对风险资本紧追不舍,在目前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他们宁愿承受资金压力,也要自己控制发展步伐。  对于多数互联网创业者而言,创业过程中一个公认的、甚至有些令人兴奋的步骤,就是去解释某个创意为什么理应得到硅谷某位风险资本家的注资。  但这不是P1ickr创始人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StewartButterfield)和卡泰丽娜‘费克(CaterinaFake)夫妇的行事风格。F1l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