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一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成为多少人心中敬仰的榜样。提起鲁迅先生,我们并不陌生,他的许多作品都已入选现代教科书,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学生学习的经典。关于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家、社会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作品中的孔乙己、陈士成、祥林嫂、闰土、阿 Q、涓生、子君……可以说就像烙印一样,扎根于人们心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本文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心理内涵出发,重点探讨人物形象心理特征的 “疯狂与呐喊”,希望带领更多人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作品的魅力,同时为现代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灵感和新的思考。
关键词: 鲁迅小说、心理特征、疯狂、呐喊
鲁迅 ( 1881~ 1936 年间)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样,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代表,代表作有: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等。1918 年,鲁迅先生首次在 《新青年》杂志发表 《狂人日记》,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鲁迅先生的小说读起来语言质朴却耐人寻味,给人诸多启发。其作品大多真实反映出底层老百姓们的生活状态,其中的人物形象,以个性鲜明著称。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学习并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人物形象,感受文人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怀,获得做人做事的启发。
一、解读《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从正常人成为“迫害狂”的患者,是由于狂人幼年时期遭受了惊骇恐惧的精神创伤,长大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生活情境使他年幼时期的惊惧经验复苏,致他患上了一种“焦虑性期望”的精神病,最终在虚妄的“救救孩子”的呐喊中“痊愈”。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普遍忽略了狂人幼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对他精神病的深层影响。 在小说第五章节中,狂人回忆在他小时候,有次他的大哥给他讲书,说可以“易子而食”;还有一回是偶然议起一个不好的人时,他大哥说这人不但该杀,还该“食肉寝皮”。在小说第十一节中,狂人回想起他四五岁时,他大哥说如果爷娘生病,做儿子的应当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爷娘吃,才算好人;并且他母亲也没有说不行。
鲁迅说过:“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大小无数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作为封建家族制度的代表,他大哥对“易子而食”和“食肉寝皮”等竟是“毫不奇怪”,并且是秉承的;而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母亲,对这“从来如此”的事情也自是毫不怀疑的。然而狂人年幼无知使他本能地觉得这些事非但匪夷所思,甚是令人胆战心惊;而母亲和兄长,这亲近而又相熟的人,也霎时间变得让他陌生和失望,同时觉得惊骇。所以他为此竟“心跳了好半天”,甚至“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自己都觉得“这真是奇极的事!”这惊惧的情境成了他日后恐惧的症候。
二、走进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心理: 疯狂与呐喊
“疯狂与呐喊”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人物心理特征。分析疯狂与呐喊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现以鲁迅的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为例展开分析: 《狂人日记》发表于 1918 年的 《新青年》,后收入 《呐喊》集,是魯迅先生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 “狂人”的自述,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 “吃人” 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文化的反抗。
因为“狂人”发了病,大家都惧怕他,并且悄悄议论他的事,在狂人眼中,却变成了大家谋划好了要一起害他。狂人的大哥给他请了大夫来诊治,开了药,大哥嘱咐他喝下,在他眼中却成了合伙吃我的人,也有你,我的哥哥!
当我们以“狂人”的视角来对文中的社会进行审视时,我们开始了解了“狂人”,他对于人类的深层批判,敢于对世界做抽象思考,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提防,呼吁人类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然而,不论关系亲疏远近,都互相牵制,不肯跨出这一步,绝望中,“狂人”呐喊“救救孩子.....”。从绝望中要希望,与其说是绝望的呐喊,不如说是救救孩子,让他们远离“吃人”的社会,不要让他们成为“吃人的人”。
《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突出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也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暗示性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的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长期受压抑的战士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
结语
鲁迅先生采用借实行虚,以虚证实以及一些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通过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刻画人物形象,借助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通过象征和暗示,“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文化的先行者。
[1]为谁而悲,伤逝什么——《伤逝》主题与人物形象的复合性与鲁迅的思想装置[J]. 逄增玉.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9)
作者简介:邢舒涵(2004.10-),女,汉,黑龙江省鹤岗市,就读于鹤岗一中。
鹤岗一中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0
关键词: 鲁迅小说、心理特征、疯狂、呐喊
鲁迅 ( 1881~ 1936 年间) ,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样,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代表,代表作有: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等。1918 年,鲁迅先生首次在 《新青年》杂志发表 《狂人日记》,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鲁迅先生的小说读起来语言质朴却耐人寻味,给人诸多启发。其作品大多真实反映出底层老百姓们的生活状态,其中的人物形象,以个性鲜明著称。在现代的文学教育中,学习并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人物形象,感受文人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怀,获得做人做事的启发。
一、解读《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从正常人成为“迫害狂”的患者,是由于狂人幼年时期遭受了惊骇恐惧的精神创伤,长大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生活情境使他年幼时期的惊惧经验复苏,致他患上了一种“焦虑性期望”的精神病,最终在虚妄的“救救孩子”的呐喊中“痊愈”。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普遍忽略了狂人幼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对他精神病的深层影响。 在小说第五章节中,狂人回忆在他小时候,有次他的大哥给他讲书,说可以“易子而食”;还有一回是偶然议起一个不好的人时,他大哥说这人不但该杀,还该“食肉寝皮”。在小说第十一节中,狂人回想起他四五岁时,他大哥说如果爷娘生病,做儿子的应当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爷娘吃,才算好人;并且他母亲也没有说不行。
鲁迅说过:“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大小无数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作为封建家族制度的代表,他大哥对“易子而食”和“食肉寝皮”等竟是“毫不奇怪”,并且是秉承的;而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母亲,对这“从来如此”的事情也自是毫不怀疑的。然而狂人年幼无知使他本能地觉得这些事非但匪夷所思,甚是令人胆战心惊;而母亲和兄长,这亲近而又相熟的人,也霎时间变得让他陌生和失望,同时觉得惊骇。所以他为此竟“心跳了好半天”,甚至“现在想起来,实在还教人伤心”,自己都觉得“这真是奇极的事!”这惊惧的情境成了他日后恐惧的症候。
二、走进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心理: 疯狂与呐喊
“疯狂与呐喊”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人物心理特征。分析疯狂与呐喊背后的文化内涵,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现以鲁迅的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为例展开分析: 《狂人日记》发表于 1918 年的 《新青年》,后收入 《呐喊》集,是魯迅先生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 “狂人”的自述,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 “吃人” 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文化的反抗。
因为“狂人”发了病,大家都惧怕他,并且悄悄议论他的事,在狂人眼中,却变成了大家谋划好了要一起害他。狂人的大哥给他请了大夫来诊治,开了药,大哥嘱咐他喝下,在他眼中却成了合伙吃我的人,也有你,我的哥哥!
当我们以“狂人”的视角来对文中的社会进行审视时,我们开始了解了“狂人”,他对于人类的深层批判,敢于对世界做抽象思考,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提防,呼吁人类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然而,不论关系亲疏远近,都互相牵制,不肯跨出这一步,绝望中,“狂人”呐喊“救救孩子.....”。从绝望中要希望,与其说是绝望的呐喊,不如说是救救孩子,让他们远离“吃人”的社会,不要让他们成为“吃人的人”。
《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突出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也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暗示性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的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长期受压抑的战士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
结语
鲁迅先生采用借实行虚,以虚证实以及一些象征、暗示、变态心理描绘等现代主义手段,通过混乱的逻辑和虚妄的幻觉刻画人物形象,借助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并没有站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通过象征和暗示,“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文化的先行者。
[1]为谁而悲,伤逝什么——《伤逝》主题与人物形象的复合性与鲁迅的思想装置[J]. 逄增玉. 鲁迅研究月刊. 2017(09)
作者简介:邢舒涵(2004.10-),女,汉,黑龙江省鹤岗市,就读于鹤岗一中。
鹤岗一中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