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的观点。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的法律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扣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法 和谐社会 构建 作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产物。它的首次提出,是在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要借助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而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其产生的历史、价值取向、本质和基本原则等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因此,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他部门法无法实现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我国独立的法律部门,能有效地调控市场,抑制政府管控失灵,从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法调整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它具有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法律规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很多内在的一致性。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价值具有内在一致性。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体现国家意志的协调政府经济参与和市场自体运行的法律制度。主要目的是要达到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国民经济的总体良性运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要求社会稳定、协调、有序的发展,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2)经济法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序、稳定、协调和良性发展,而这一切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相吻合。
2、经济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制度
经济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调整市场经济组织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安定有序,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经济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3、经济法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
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法都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维护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具有平衡协调和规范的功能。经济法的目的是促进和激励经济活动,抑制扰乱经济关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经济法在维护正常的竞争关系,保持政府经济管理的规范、有序与稳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要求是一致的。除此之外,经济法始终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此可见,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三、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存在的特殊优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经济法能保障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平竞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而经济秩序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平衡和协调发展。经济法作为一个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的法律部门,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经济法公平竞争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商标法》、《广告法》等各部门法中。国家主要运用自己的强制力来维护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竞争。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操纵市场价格和瓜分市场等等,以此保护和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此外,国家还通过制定和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经济法律制度来达到维护自由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经济法正好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个要求,只有通过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经济法还可以预先制定并尽可能明确详细的竞争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
2、经济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个职能机构相互配合、各个部门有序运转、内部矛盾妥善化解、劳动成果合理分配的高效社会模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有效的防止政府管控失效这个问题。而经济法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防止政府调控行为的失效,并与政府的行政命令相辅相承,共同调控市场行为,保证经济活动良好有序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要求政府减少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自主调控行为的今天,经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更加被显现出来。
3、经济法保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
稳定的经济环境是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吸取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将会少走一些弯路,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因此,经济法以其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必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论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弱点,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为本位,它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中必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法 和谐社会 构建 作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必然产物。它的首次提出,是在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要借助法律制度的推动与保障。而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其产生的历史、价值取向、本质和基本原则等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相吻合。因此,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他部门法无法实现的作用。
二、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我国独立的法律部门,能有效地调控市场,抑制政府管控失灵,从而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1、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一致性
经济法调整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它具有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等价值。经济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法律规范,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具有很多内在的一致性。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的价值具有内在一致性。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体现国家意志的协调政府经济参与和市场自体运行的法律制度。主要目的是要达到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国民经济的总体良性运动。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要求社会稳定、协调、有序的发展,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2)经济法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序、稳定、协调和良性发展,而这一切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相吻合。
2、经济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制度
经济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调整市场经济组织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实现社会利益均衡,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安定有序,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因此,经济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3、经济法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一
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法都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维护经济健康发展,经济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具有平衡协调和规范的功能。经济法的目的是促进和激励经济活动,抑制扰乱经济关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经济法在维护正常的竞争关系,保持政府经济管理的规范、有序与稳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安定有序要求是一致的。除此之外,经济法始终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沿,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由此可见,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三、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存在的特殊优势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经济法能保障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平竞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而经济秩序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平衡和协调发展。经济法作为一个调整公共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的法律部门,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经济法公平竞争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商标法》、《广告法》等各部门法中。国家主要运用自己的强制力来维护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平竞争。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操纵市场价格和瓜分市场等等,以此保护和促进市场的自由竞争。此外,国家还通过制定和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经济法律制度来达到维护自由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经济法正好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个要求,只有通过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强大的经济基础,经济法还可以预先制定并尽可能明确详细的竞争规则,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
2、经济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个职能机构相互配合、各个部门有序运转、内部矛盾妥善化解、劳动成果合理分配的高效社会模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有效的防止政府管控失效这个问题。而经济法就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防止政府调控行为的失效,并与政府的行政命令相辅相承,共同调控市场行为,保证经济活动良好有序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要求政府减少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自主调控行为的今天,经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调控作用更加被显现出来。
3、经济法保证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
稳定的经济环境是稳定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吸取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将会少走一些弯路,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因此,经济法以其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必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论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弱点,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以社会为本位,它在对市场经济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平衡协调原则,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这些本质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中必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