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千群关系的进一步和谐: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更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1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子”,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洽疗和安抚,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他们加以关心,一批批医疗队伍奔赴灾区,一批批心理医生赶去帮助灾民;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发布,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1.2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在苦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这么一幅幅画面,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i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甚至,那些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了都嘘嘘感叹、倍受鼓舞。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一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1.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饿了,啃干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在救灾义演晚会上,观众与演员一起高喊:“四川,雄起。”汶川挺住,四川雄起,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2 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与地震作斗争过程中所孕育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财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②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行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 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领导干部为百姓着想,百姓信任、拥护领导干部的融洽、良好互动关系的局面便可指日可待,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样貌便可一展轮廓。
2.2发扬患难与其、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种“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荣誉的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此外,互助还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建立互信,从本质上讲,互助是一种以物质、体力、脑力付出为载体的精神关怀活动,会使彼此双方产生心灵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都会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格局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弘扬地区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因为互助会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发展差距。在实现互助的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设法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扶持,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落后地区当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可以通过向外输送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而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发扬区域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打破个地区间条块分割和发展差距悬殊的格局,避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和各地区间因发展的鸿沟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更高程度迈进。
2.3只有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方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重大难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拿起抗震救灾时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刘积高,张忠仁.《抗震救灾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网.2008—6—18
[2]宋衍涛.《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理论导刊》2007年第10期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1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三方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它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有三点为证①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部队就是要千方百计进这些地区,时间越早越好,早一秒钟就可能多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②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哭得不成样子”,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洽疗和安抚,从物质上、精神上对他们加以关心,一批批医疗队伍奔赴灾区,一批批心理医生赶去帮助灾民;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发布,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些都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怀。
1.2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一个重要标杆,在苦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我们至今不能忘记这么一幅幅画面,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i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甚至,那些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一切的一切让人看了都嘘嘘感叹、倍受鼓舞。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一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1.3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饿了,啃干方便面,困了,就地打个盹。在救灾义演晚会上,观众与演员一起高喊:“四川,雄起。”汶川挺住,四川雄起,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2 抗震救灾精神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与地震作斗争过程中所孕育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新的宝贵财富,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1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①有利于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②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行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 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这样,领导干部为百姓着想,百姓信任、拥护领导干部的融洽、良好互动关系的局面便可指日可待,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样貌便可一展轮廓。
2.2发扬患难与其、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种“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他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荣誉的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此外,互助还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建立互信,从本质上讲,互助是一种以物质、体力、脑力付出为载体的精神关怀活动,会使彼此双方产生心灵的交流和互动,促使人们都会试着去理解对方、理解周围的人,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冲突,人们相互信任、相互关爱。②“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十分明显,这种格局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弘扬地区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因为互助会促进和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从而发展差距。在实现互助的过程中,发达地区可以尽自己所能,利用自己的优势,主动、设法对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落后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的扶持,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落后地区当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可以通过向外输送能源、资源和劳动力而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发扬区域间的互助精神有利于打破个地区间条块分割和发展差距悬殊的格局,避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和各地区间因发展的鸿沟而导致矛盾和冲突等不和谐因素,促进各地区间平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和谐向更高程度迈进。
2.3只有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方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环境恶化、贫富悬殊、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和加剧,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变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所应对的不仅仅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重大难题,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拿起抗震救灾时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不气馁、不妥协,沉着冷静、百折不挠,想尽一切办法接近目标;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素,刘积高,张忠仁.《抗震救灾铸就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人民网.2008—6—18
[2]宋衍涛.《对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理性思考》.《理论导刊》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