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论诗材料简释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禹锡论毛诗的材料主要保存在《刘宾客嘉话录》中,以语录的形式存在,对毛诗的字意宗旨等提出了新见解,但记载简单,对其语录做初步的梳理解释,有助于对刘禹锡经学思想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刘宾客嘉话录;毛诗;刘禹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31-02
  刘禹锡出生儒学世家,其本人进士出身,可惜其流传的经学论著不多,主要集中在《刘宾客嘉话录》中。《刘宾客嘉话录》今本错乱较多,有大量脱漏,同时多有窜入。幸前人已经做了较好的整理辨误辑佚工作,这里采用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中的版本,参考了唐兰先生《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 一文。本文搜集了书中相关八条材料,一一做出简释,并附刘禹锡释《春秋》一条。
  1. “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宋考功诗云:‘马上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尝疑此字,因读《毛诗》郑笺说箫处注云:即今卖饧人家物,六经唯此注中有“饧”字。吾缘明日是重阳,欲押一“餻”字,续寻思六经竟未见有“餻”字,不敢为之。”
  按:“马上逢寒食”出自沈佺期《岭表逢寒食》。“春来不见饧”出自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此处引用误将二诗合一。
  《周颂·有瞽》:“既备乃奏,箫管备举。”郑玄笺:“既备者,悬也,朄也,皆毕已也。乃奏,谓乐作也。箫,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所吹也。《经典释文》:“饧,夕清反,蜜也。又音唐。《方言》云:‘张皇也。’即乾糖也,音唐。”孔颖达正义:“《释乐》云:‘要是编小竹管为之耳,如今卖饧者所吹。其时卖饧之人吹箫以自表也。’《史记》称伍子胥鼓腹吹箫,乞食吴市,亦为自表异也。《方言》云:‘饧谓之张皇,或云滑糖。凡饴谓之饧,关东之通语也。’然则饧者,餭之类也。”饧确实不见于六经。
  “餻”即“糕”字,二字皆不见于六经及《说文》,“餻”见于《说文》新附字。《方言》一三:“餌谓之餻。”《说文》:
  “          ,粉餅也。”段玉裁注:“ 或从食耳。耳聲。”即粮食粉做成的饼类食物。
  2.“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诗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又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并无‘莺’字。顷岁试‘早莺求友’诗,又‘莺出谷’诗,别书固无证据,岂非误欤?”
  按:诗句出自《诗经·小雅·伐木》,按刘禹锡说说,全诗确无“莺”字。但诗句确有升迁之意,起自郑玄笺。“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郑笺:“迁,徙也。谓乡时之鸟,出从深谷,今移处高木。”但全诗未明确指出何鸟而鸣。此诗歌宗旨,小序以为是报答赞美好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嘤嘤为两鸟互鸣,互相激励,最终出幽谷而升高木。后人谓进士登第为迁莺,只重升迁之意,忽视了友人间的互助。
  3.“刘禹锡云:与柳八韩七诣施士丐听《毛诗》,说‘维鹈在梁’,梁人取鱼之梁也。言鹈自合求鱼,不合于人梁上取其鱼,譬之人自无善事,攘人之美者,如鹈在人之梁,毛注失之矣。又说‘山无草木曰岵’,所以言‘陟彼岵兮’,言无可怙也。以岵之无草木,故以譬之。”
  按:“维鹈在梁”出自《诗·曹风·候人》,“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毛传:“梁,水中之梁。鹈在梁,可谓不濡其翼乎?”郑玄笺:“鹈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孔颖达正义:“以鹈是食鱼之鸟,故知梁是水中之梁,谓鱼梁也。”小序认为此篇诗是因为国君远君子而好近小人,所以作诗讽刺劝谏国君不要近小人。鹈鹕在诗歌中代指小人。梁即鱼梁,古人在流水中用木石筑成的拦水捕鱼的堰。《礼记·王制》:“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郑玄注:“梁,絶水取鱼者。”
  刘禹锡认为毛亨对“维鹈在梁”理解有误。注疏的理解,鹈鹕在水坝上羽毛却没有湿,是不正常的。以此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而施士丐认为鹈鹕本应该在水中捕鱼,此时却到了人为捕鱼而修筑的水坝上捕鱼,扰乱秩序,这才是对小人的讽刺。此种解释确实比注疏解释为好。
  “陟彼岵兮”出自《国风·魏风·陟岵》。这是一首征人思亲之作,抒写行役之少子对父母和兄长的思念之情。“陟彼岵兮,瞻望父兮。”毛传:山无草木曰岵。郑笺:“孝子行役,思其父之戒,乃登彼岵山,以遥瞻望其父所在之处。”“以岵之无草木,故以譬之”是施士丐对注疏的补充。
  4.“又说:‘甘棠’之诗‘勿剪勿拜,召伯所憩’,‘拜’言如人身之拜,小能屈也。上言‘勿剪’,终言‘勿拜’,明召伯渐远,人思不得见也。毛注‘拜猶伐’非也。又言‘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言不得其人也。毛郑不注。”
  按:“勿剪勿拜,召伯所憩”出自《诗·召南·甘棠》。毛亨注“拜犹伐”不见今本十三经,今本郑玄笺云:“拜之言拔也”。“拜”,今文鲁韩诗作“扒”。 郑玄解释“拜”为拔,实际也是采用今文说。一般认为“拜”通假为扒,意思是砍伐。
  刘禹锡引用施士丐说法,将“拜”按本子解释,不妥当。全诗对甘棠的态度有三处,“勿翦勿伐”“勿翦勿败”“勿翦勿拜”,共四个词,翦、伐、败皆有砍伐毁坏意,“拜”当从今文家说,读为“扒”。
  “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出自《诗·小雅·大东》,这首诗描写了西周东方各国及部族赋役沉重,谭国大夫因此作诗说明赋役沉重并劝谏周厉王。此句诗孔颖达正义:“维北有斗,亦徒西其柄之揭然耳,何尝而有可用乎?亦犹王之官司,虚列而无所用也”,正义解说出自韩诗“言有其位无其事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下四句与上四句虽同言箕斗,自分两义。上刺虚位,下刺敛民也。” 即在其位却不谋其事,讽刺统治者不作为,不知保民爱民,只知敛财。而刘禹锡认为此句是讽刺不得其人,与韩诗暗合。   5.“《诗》曰‘我思肥泉’者,源同而分之曰肥也。言我今卫女嫁于曹,如肥泉之分也。”
  按:“我思肥泉”出自《国风·邶风·泉水》,毛传:“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孔颖达正义:“此时宣公之世,宣父庄,兄桓。此言父母已终,未知何君之女也。言嫁於诸侯,必为夫人,亦不知所適何国。盖时简札不记,故序不斥言也。”
  按:此诗宗旨一般认为是卫国女子嫁到别的诸侯国而思念家乡的诗。前人没有明确说明女子嫁到何处,此处说嫁于曹国,或另有所本。
  6.“又曰:‘旄邱’者上侧下高曰旄邱,言君臣相背也。郑注云:‘旄当为堥’,又言‘堥未详’,何也?”
  按:“旄邱”出自《国风·邶风·旄丘》。《经典释文》:“前高后下曰旄丘。”此诗主旨一般认为这是批评卫国君臣不救黎侯,流亡到卫国的人,请求卫国的统治者来救助,但愿望没有能够实现而非常失望。齐诗解说为“阴阳隔塞,许嫁不答”,认为是男女不得婚嫁,后悔叹息之诗。此处说此诗言君臣相背也,与今古文的解释都不一样,不知何据。
  “旄当为堥”是今文家说。郑注“堥未详”不见今本,但今本《毛诗》郑玄确实没有解释“堥”。《经典释文》:“旄丘音毛丘,或作古北字。前高后下曰旄丘。《字林》作‘堥’,云‘堥,丘也’,亡周反,又音毛。山部又有‘堥’字,亦云‘堥丘’,亡付反,又音旄。”解释较为详细。
  7.有杨何者有礼学,以廷评来夔州,转云安盐官。因过刘禹锡,与之□□。何云:“仲尼合葬于防。”“防”,地名,非也。仲尼以开墓合葬于防,“防”隧道也,且潸然流涕,是以合葬也。若謂之地名,则未开墓而已潸然何也。
  按:“仲尼合葬于防”出自《礼记·檀弓上》,原文作“孔子既得合葬于防”,郑玄孔颖达皆无说。《史记》作“葬于防山”,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防山在兖州曲阜县东二十五里。一般认为防为地名。《史记》和《汉书》的《儒林传》皆记有杨何,西汉经学家,传《易》。此处杨何为廷评,即大理评事,但不见于两《唐书》,生平不详。杨何释防为隧,不见于其他古籍或字书,不知何据,或据上下文意推知。
  8.“刘禹锡曰:《春秋》称‘赵盾以八百乘’,凡帅能曰以,由也。由赵盾也。”
  按:“赵盾以八百乘”见于《左传·文公十四年》,原文作“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捷菑于邾”。杜预注:“八百乘,六万人,言力有余也。”“以”字无说。
  刘禹锡解释“凡帅能曰以”本自《左传》,《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杜预注:“左右,谓进退在己也”,此处是称赞鲁僖公借助楚国军队伐齐,指挥自由,大权在己,因此取得胜利。赵盾借用诸侯之师,能自由指挥,因此也称“以”。
  总的来说,刘禹锡的主要成就集中在文学方面,《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的刘禹锡论“诗”材料,和唐代通行的《毛诗正义》的解释多有不同,其对《毛诗正义》的解说多不赞同,或纠正错误,或补充解释。刘禹锡的解说既新又奇,但也反映了其对经学也有较深的造诣。
  参考文献:
  [1]唐兰.刘宾客嘉话录的校辑与辨伪.[C]文史.中华书局,1965:75-106.
  [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M]北京:中华书局,1965:89.
  [3]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M]北京:中华书局,1965:734.
  作者简介:
  欧波,男,汉族,安徽五河人。安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湖南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古文字及出土文献。
其他文献
【摘要】 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采用的是公开的叙述者以及外露的叙述声音,在叙事策略上与她的其他几部作品相较,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诺桑觉寺》以其特色鲜明的叙事策略,构建了女性身份,突出了作者的在场,获得了作者的权威。但是由于出版受挫的原因,简·奥斯丁在此后的作品中成功地完成了对叙事策略的调整。  【关键词】 简·奥斯丁;《诺桑觉寺》;叙述者;叙述声音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画中情思》是泰国著名作家西乌拉帕的代表作之一,是泰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贵族女子蒙拉查翁·吉拉娣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透彻地分析那个时代中各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作者在二者之间做到了典型人物的个性与社会概括性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画中情思》中所提及的主要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人物形及性格以体现当时泰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旨在更深
期刊
【摘要】 《论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学说,其核心思想包含“仁学”和“礼学”。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支撑,应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对知网数据库中有关《论语》核心符号“仁”“礼”的相关文章做了统计,归类分析。梳理出了文化符号“仁”和“礼”在国内外的研究脉络和不同领域的研究维度。本文高度概括提炼了目前国内外对“仁”“礼”的相关研究,对“仁”“礼”文化符号的纵深研究和学科交融有一定
期刊
【摘要】 《合二為一》是托马斯·哈代为“泰坦尼克”号失事而写的一首诗,告诉我们一艘华丽的船“泰坦尼克号”的悲惨命运。该诗歌表现了诗人关注人类命运的一片真诚,十分寓有哲理,反映出哈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哈代是很悲观的,在他看来,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是他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强大而不可预测的力量的控制之下。人们的斗争是无用的,他们的命运,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服从和忍受上帝的设计。本文将通过对这首诗中一些符
期刊
【摘要】 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用其出众的文风和在虚华背景下的悲剧内核,带给了观众一部延续百年的名著作品。故事从最初宁国府与荣国府的兴盛繁华一直到最后衰落,讲述的不仅仅是两个府邸的衰败,更多的是一个时代的衰败。曹雪芹最擅长用爱情来隐喻时代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就是一个时代下赤裸裸的爱情悲剧。本文中心以黛玉之死为例,分析曹雪芹笔下的爱情与时代的纠葛。  【关键词】 《红楼梦》;黛玉之
期刊
【摘要】 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已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其核心组成是当代美国犹太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当代美国黑人文学。当代美国少数族裔文学国内外研究经历不同阶段,研究多围绕主题、风格、叙事、作品比较、综述、译介等展开。有聚焦单部作品也有针对多部作品的研究,有单个视角也有多个视角叠加研究。总体来看,学界研究成绩斐然,视角丰富,深度与广度兼具,研究态势喜人,且国外成果深
期刊
【摘要】 陈祚明是明末清初诗人、文学评论家,其在入京后与往来京邑的文人士子交往颇多。陈祚明既是燕台七子的成员之一,与严沆、宋琬、施闰章等人一道,强调宗唐和学古,重举文学复古的大旗;同时,陈祚明也与胡兆龙、王崇简、袁懋功等人往来密切,深受士大夫赏识。他们都对陈祚明的文学风气、诗文创作、诗文评选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陈祚明;交游;燕台七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多年以来,学者们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狐狸故事的研究广泛而深入。本文以“民间文学集成”系列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对现当代的民间狐狸故事进行考察,并与古代文学狐狸故事相比较,着重分析其充满地域特色的时代新特点。  【关键词】 狐;民间故事;古今对比;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35-02  一、中国古代文学中
期刊
【摘要】 相比于沈雁冰、冯雪峰和沈从文等具有派别归属的文学评论家,苏雪林始终在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文学批评。这种身份使她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可以自由发挥,又不可避免地打上极重的个人化色彩。政治倾向的一致和道德的洁净无瑕是她进行文学批评的重要尺度,这种尺度既揭示了苏雪林被主流文学所排斥的经历,也显示了“人生导师”胡适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苏雪林;文学批评;价值尺度;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
期刊
【摘要】 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发展时期新兴的一种文化产业,在资本的运转之间被转换成为各种文化创意产品,深受网民和受众的喜爱。但是这种文化创意产品在内容方面出现了字数优先、片面追求点击率、跟风模仿、追逐宫斗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问题追踪和溯源,以希望解决网络文学在内容方面出现的不足,实现网络文学自身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 网络文学;内容方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