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

来源 :戏剧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丛刊》迎来了创刊30周年华诞。30年,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上太长,但,处在特定时期的戏剧刊物,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地一路走来,实属不易。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个中滋味,只有局中人才真正领略得到。作为一个老编辑,亲身经历和目睹她的成长、发展过程,感慨颇多。不吐不快。30年间,大概出版了将近200期吧(正刊加增刊)。总的趋势是,刊物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编辑队伍的学历和素质也一代更比一代强,十分令人欣慰!《戏剧丛刊》能够发展到这一步,造什么呢?我说八个字:“认准了的,坚持到底。”30年中,采编人员变化很大,刊物栏目不断出新。优秀作品接连涌现,诸多现象都在年新月异的变化之中,唯独不变的是编辑队伍的那种认准了就坚持的性格和韧劲没有变。相反。更加坚定地在新老编辑人员中传递着。且踏踏实实地践行于办刊的过程中。坚持什么呢?
  坚持《戏剧丛刊》永远姓“戏”。《戏剧丛刊》从创刊到现在,是处在一个文化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一些新兴的艺术门类,尤其电化艺术,强烈地冲击着古老的、传统的、程式化很强的戏曲艺术和已经失去兴盛光环的新兴戏剧(话剧、歌剧和舞剧)艺术。此时此刻,连戏剧演出都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又有多少人来拜读和订购戏剧刊物呢?特别是青年群体。基于这种现象,戏剧刊物开始出现了分化和蜕变。一些戏剧刊物在“适者生存,逆者亡”的思想指导下,有的羞羞答答地改成了多元艺术杂刊;有的索性“一做二不休”,改成通俗文学刊物或影视刊物,背弃初衷,避长就短,靠拾别人的剩饭残羹充饥,结果呢,丢了锅里的泼了碗里的。落个老爷不亲舅舅不爱的结局。《戏剧丛刊》的同仁们则认为,没有个性的刊物等于没有灵魂,也就没有生命力。现代的青年观众对戏曲的冷淡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戏曲本身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需要改革创新;另一个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剥夺了年轻人欣赏戏曲的权利,造成中国戏曲在青年人内心的盲区。十分需要补上这一课,引导他们走出盲区,认知中国的艺术的瑰宝——戏曲。上述两点说明,戏剧刊物的使命重大,决不能让表面现象迷住眼睛,决不能移情他恋,改弦易辙。戏剧刊物必须姓戏,不姓戏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同时还认识到,地方戏剧刊物就得有地方性,故而明确了“立足山东(剧本只发本省的,只有如此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创作队伍)面向全国(文稿,凡是有利于戏剧改革创新的论述,不分区域,兼容并收)”编辑部从团结专业队伍人手。进而扩展广大戏迷和业余戏剧爱好者。经过引导,由不理睬,到试着看,再到着手干。逐步形成刊物的作者群和读者群。热爱戏剧的人多了,稿源丰富了,刊物自然也就提高了。刊物影响力一大,发行量也就顺理成章的随之增长。《戏剧丛刊》发行量曾一度由一千多份猛增到五万份左右,而且破天荒地出现了六十多份国外订户,有华侨,也有热爱中国戏曲的外国人。顽强坚持得到应有回报。
  坚持为他人做嫁衣。坚持甘为人梯。在《戏剧丛刊》的编辑人员中,有一个很好的传统,编辑和作者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保持着那种无话不谈的亲密无间关系。一部好的作品出现,往往是在闲聊中灵感闪现,渐渐成型。不断充实完善,最终成为精品。编辑在对作者的辅导中,付出是巨大的,心地是无私的。为了提高作者的作品质量,有的甚至不惜把自己积累的创作素材,或把自己未成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贡献出来。尽管如此,从来没见过有一个编辑在他人作品上署名。这种甘心情愿为他人做嫁衣,无怨无悔为青年作者做人梯的高贵品质,赢得了刊物作者群的共同赞誉,也为刊物增强了凝聚力。很少出现一稿多投和好作品外流的现象。
  坚持勤俭、节约办刊。办刊经费不足是《戏剧丛刊》的老大难问题。没有钱,想办事也办不成,可丛刊人偏不信这个邪。没钱找钱,没条件创造条件,宁肯苦了自己,也不能误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方法只有一个:“开源节流”,勤俭节约办刊。全刊人员,除了完成自身业务外。还要承担一定数额的拉广告、求赞助的任务。说起节俭来,至今尚感心中酸溜溜的。采访、组稿只能局限于省内。省外稿件只能通过书信联系,打个长途电话约稿都要犹豫再三,因为没有差旅费。有时不得不到省外出差,也是省了再省,住旅馆捡最便宜的,行动挤公交车。采访耳听手记。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们的采编人员还没尝到“打的”是什么滋味。采访用的袖珍录音机,在别的单位早已人手一台,我们却配不起。真苦了这些痴迷戏剧事业的好同志。对自身如此“抠门”的丛刊人,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但对作者的稿酬却从来不拖欠,因为他们不愿影响刊物的信誉,不愿挫伤作者的创作热情。
  坚持办好多家刊物自筹资金联办的“田汉戏剧奖”。此奖发起于1984年,《戏剧丛刊》为发起单位之一。用田汉的名字命名,主要鉴于田汉老既是中国话剧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中国戏曲改革创新的先驱者,他的一生。为无产阶级戏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在戏剧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全体戏剧工作者学习效法的楷模。设立这个奖项旨在为各家刊物发表的优秀作品,提供一个彪炳与彰显的平台。既可以扩大刊物在省内外的影响,又可以激励作者的创作热忱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还可以为获奖作者以后的职称晋级提供有力的资质凭证。可谓一举三得,其益大焉!“田汉戏剧奖”从1985年起至今已举办了25届,参加联办的戏剧刊物也由最初的7家扩充到十多家。在各省市领导支持下,越办影响越大,并得到中国“田汉基金会”的肯定和中国田汉研究会帮助。对这项有益于戏剧事业的事情,《戏剧丛刊》从始至终是坚定不移的,坚持把“田汉戏剧奖”办好,永久地办下去。25届的评奖活动,充分显示出它的功绩。也完全可以相信,它将来在戏剧历史上也会留下浓重一笔。
  在纪念《戏剧丛刊》创刊30周年的喜悦时刻,千万不可忘记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及主管文化艺术事业的诸多领导对《戏剧丛刊》的关怀、支持和帮助,没有各级领导的保护,《戏剧丛刊》早已不复存在。在报刊杂志改制中,要求一样“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主管领导冒着一定风险坚持给《丛刊》拨款,正因领导实事求是对待,才使《丛刊》保留下来;千万不可忘记各地市文化局,30年来,对我们所举办的作品讨论会、学术研论会、评奖会、出版增刊、专集等活动中,在人力、物质和经费上的帮助和支持;千万不可忘记,某些时期,那些具有先见卓识的企业家,伸出援助之手,解我燃眉之急:也不能忘记全省的艺术团和艺术家们,曾无偿地参加《戏剧丛刊》组织的慰问演出团。这种义举,让我们至今感动不已。《戏剧丛刊》的每一点成绩,都渗透着各界人士的辛劳与汗水。在此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如果有人问我,你对《戏剧丛刊》的未来有何祝愿,回答是,坚持,继续坚持!坚持到百年。坚持到中国戏曲的真正复兴!
  
  (张善堂,《戏剧丛刊》原主编)
其他文献
我国演剧史料中,真正具有专业特点,有创意性取向的舞美形象,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此后,在演剧中舞美功能不断被发现和引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戏剧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向那些在戏剧领域有影响的国家派送不同专业(包括舞美)的留学生。当这批学业有成的莘莘学子归国后,在戏剧舞台开创新的天地,首先在观念上,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上,打破多年来所承袭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开始多
期刊
“人民艺术家”常香玉是广大戏剧爱好者熟悉和喜爱的著名豫剧大师。她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所热爱的豫剧事业,为地方戏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博采众长、兼容并蓄,集豫剧之大成,创建了常派表演艺术,使豫剧从一个地方小戏变成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不仅如此,翻开学校的艺术档案,那里记载了常香玉先生1977至1983年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期间,为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倾注了大量心血,见证了先生为培养豫剧新人
期刊
艺术创意作为一个正在形成中的理论范畴,已经逐渐地被艺术理论界所关注。当下,艺术文化活动的发展日渐兴盛,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多彩和蓬勃生机,这些都离不开“艺术创意”的注入。20世纪90年代发端于英国的创意产业热潮,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地波及了全球,并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对于文化艺术活动也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在国内形成了一股对
期刊
初识杨茗羽,是两年前,作为观众,在省话的小剧场里,观赏话剧《海的女儿》,她在里面饰演小人鱼。那个善良、无私、纯洁、高尚;为了得到一个永恒的灵魂,毅然放弃了生命和海底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了赢得王子的爱情,不惜失去自己最美好的声音的小人鱼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两年后,我带着单位的采访任务,再一次走近杨茗羽,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杨茗羽自幼喜欢舞台表演,高考考进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来到山东省话剧院。在院
期刊
《朗读者》是一部有关纳粹罪行的电影。此前,《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等影片通过不同的故事,从正面展示了纳粹对犹太人的残暴迫害和屠杀,今天,世人对纳粹的种种罪行已了然于心。当往日的灾难成为历史,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当年的一切;在法西斯政权倒台之后,曾经为它服务的法西斯分子又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与惩罚?影片《朗读者》借我们一双麦考的眼睛,引领我们走上法庭,走上对汉娜的审判,以及对历史与战争的重
期刊
和欧阳中石先生的初次见面在2008年,我作为《戏剧丛刊》的记者采访前来济南参加中国京剧节部分活动的欧阳先生。今年5月,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举办的“纪念奚啸伯先生京剧艺术”活动中,作为《奚啸伯纪念册》的编辑者,我再次采访了以奚啸伯先生嫡传弟子身份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先生。基于这两次的见面,已对先生有过一些了解,因此本次采访较前更为轻松和随意。先生无需考虑遣词,我也不必策划话题,采访过程几近聊天且笑
期刊
时间:公元2009年4月20日  地点:某著名风景区一客栈内  人物:胡导——导演。  赵胜——剧组里的男一号,戏里的书生。  李月容——剧组里的女一号,戏里的小姐。  周芳——剧组里的演员。戏里的老板娘。  王鸣——剧组里的演员,戏里的店小二。  齐英——客栈男老板,戏里的店小二英哥。  小风——客栈老板娘。戏里的老板娘风四娘。  剧组人员若干  第一场  舞台中央有栋二层仿古小楼。左侧紧挨小楼
期刊
恩格斯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而莎士比亚正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高成就的代表,是一位时代的巨人。他一生创作了37个剧本和诗歌等文学作品,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期刊
亚历山大·万比洛夫(1937-1972),前苏联著名剧作家,生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主要在当地从事戏剧创作,1960年毕业于伊尔茨克大学文史系,1962年开始发表剧作,到1972年不幸遇难贝加尔湖,十年问共写了七部主要的戏剧:《六月的离别》(两幕喜剧)、《长子》(两幕喜剧)、《打野鸭》(三幕剧)、《外省轶事》(二部悲喜剧)、《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两幕正剧)、《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独幕喜剧)
期刊
“一个企业真正的对手不是其他的企业,而是其自身,能不能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不断的适应市场,才是其永远充满生机,走在别的企业前列,从而获得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这是美国橡胶公司总裁观察市场竞争的态势后的言论,美国橡胶公司是一家以研制新产品著称的企业。它每年可以向市场推出360多种新产品,几乎是一天一品。他不仅抓住机遇不断创新,而且紧跟时代的步伐,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环境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