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供同行进行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主动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把数学教学变成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变成一种生活的体验呢?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只有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做到以“情”促“动”,促使知识、能力、情意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感受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0页《小数的大小比较》时,我为学生回放2010年广州亚运会跳水比赛的情境,并出示某选手的比赛成绩:8.92、9.85、9.56、9.75、9.25。根据比赛成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我及时提出评分要求:根据比赛规则,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谁能来做一回裁判呢?此时,学生已沉浸在现场比赛的情境中,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他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很快判断出结果。这时,我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追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呢?”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序进行。上面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促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二、开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做各种运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有许多种,其中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是我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开发思维的例子,需要教师去设计,去挖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快乐体验,这样不仅达成了知识目标,还促进了能力和情意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5页《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3个例题后,在上练习课时我设计了下面的开放题:
甲仓库有货物240吨,________,乙仓库有货物多少吨?
我问学生,这题能做吗?学生都说条件不足做不了?我提示如果题中所缺条件与百分数有关,那怎么办呢?下面请谁来当小老师补充适当条件呢?本来枯燥无趣的练习课顿时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分别补出了符合如下列式的条件:
(1)240×20%
(2)240÷20%
(3)240×(1 20%)
(4)240×(1-20%)
(5)240÷(1 20%)
(6)240÷(1-20%)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找准单位“1”是解题关键。他们通过分析、判断、对比使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
三、巧用游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新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页《统计与可能性》时,我很神秘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并快速用两手夹住,让学生猜猜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有的说正面,有的说反面。这时我提议请两人小组试一试,并统计结果。接着追问学生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学生便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也水到渠成。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六要素”教学方式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6.
[2]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数学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广州市萝岗区东区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主动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把数学教学变成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那么,如何把小学数学教学变成一种生活的体验呢?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只有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做到以“情”促“动”,促使知识、能力、情意三维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感受数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0页《小数的大小比较》时,我为学生回放2010年广州亚运会跳水比赛的情境,并出示某选手的比赛成绩:8.92、9.85、9.56、9.75、9.25。根据比赛成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我及时提出评分要求:根据比赛规则,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谁能来做一回裁判呢?此时,学生已沉浸在现场比赛的情境中,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他们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很快判断出结果。这时,我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追问学生:“你们是怎么知道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呢?”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课堂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序进行。上面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促使他们带着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二、开放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做各种运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从而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途径有许多种,其中数学开放题的教学是我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开发思维的例子,需要教师去设计,去挖掘。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快乐体验,这样不仅达成了知识目标,还促进了能力和情意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5页《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3个例题后,在上练习课时我设计了下面的开放题:
甲仓库有货物240吨,________,乙仓库有货物多少吨?
我问学生,这题能做吗?学生都说条件不足做不了?我提示如果题中所缺条件与百分数有关,那怎么办呢?下面请谁来当小老师补充适当条件呢?本来枯燥无趣的练习课顿时又热闹起来了,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分别补出了符合如下列式的条件:
(1)240×20%
(2)240÷20%
(3)240×(1 20%)
(4)240×(1-20%)
(5)240÷(1 20%)
(6)240÷(1-20%)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找准单位“1”是解题关键。他们通过分析、判断、对比使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
三、巧用游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新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页《统计与可能性》时,我很神秘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并快速用两手夹住,让学生猜猜硬币是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有的说正面,有的说反面。这时我提议请两人小组试一试,并统计结果。接着追问学生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学生便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上知识的传授也水到渠成。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教学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定铜.素质教育的真谛在课堂:“六要素”教学方式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6.
[2]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数学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 广州市萝岗区东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