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强:农田之上,梦想激荡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强

  房亭河水,东向流过土山,河水潺潺,绵绵长长。土山这座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在房亭河的滋润下,延续了两千年的农耕文明历史。1976年开始,因为缺水,十六年间,这里的人们又开掘出了另一条河道——徐洪河。自此,土山被新、旧两条河脉围绕。这片古老土地汲取了新水,也养育出了新农民。邳州市华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贾强正是其中的先行者。

成长在世代耕居之地


  对于贾强而言,土山的感情就像水脉一样无法切断。祖上世代耕居,贾强从小就耳濡目染农业生活的艰苦。正是这种艰苦的经历,磨砺了他务实的秉性。
  “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初是种小麦的时节,到了6月中旬又要种水稻。所以,在我小时候,每到这两个时节,学校都会放假。”农村小学的麦忙假和秋忙假,就是希望学生们回到陇上帮父母抢收。彼时,收庄稼全靠人力,一二年级的孩子都成了重要的劳动力。戴上草帽,握着镰刀,脖子上挂一条毛巾,贾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依然觉得苦,“一会儿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因为累,农闲时人们会畅想未来的生活,听到人们说起用机器播种、收割,贾强觉得像做梦一样不可思议。
  2002年,贾强14岁时,生活里出现了第一台机器。那年,父亲贾炳华看着孩子日益长大,想多赚一些钱。对于从未离开过田地营生的他来说,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种更大片的田。于是,他下定决心,承包了30亩土地。土地大了,需要的人力很难满足,贾炳华掏了千余元,买了一台二十年前生产的拖拉机。当拖拉机轰轰隆隆开进街南村时,老一辈都瞪大了眼睛,小一辈们却充满了惊喜。
  后来,贾强不仅学会了开拖拉机,还学会了用手扶式插秧机。“以前两个人一天才能插1亩地,用了插秧机,每天能插20亩秧苗。”不过,因为插秧机需要人力扶持,所以机器每走1米,人也要光着脚在稻田里蹚1米的泥。贾强在泥里插秧时,总想着有朝一日能乘坐在插秧机上。
  在世代耕居的土地上,隆隆的机械声渐渐埋没了锄头和镰刀的声音。在贾强看来,这种趋势不可阻挡。

迎着挑战前进


  老农们坚信几千年来传统的种植方式,是用汗水浇灌泥土,双脚丈量田亩,但看到贾家的收获,他们又不由自主地怀疑起自己的经验。有一些胆子大的,请贾炳华和贾强帮他们用机械插秧。
  “机械插秧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从选种开始就需要挑选,然后再育苗,大约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贾强记得,第一次帮人插秧成为他面临的第一场挑战。为了便于机械插秧,育出秧苗的高度需控制在15厘米左右,和传统插秧方式约30厘米的秧苗比起来体形较小。“人们觉得大秧苗要比小秧苗更好,认为我们插的秧来年没法丰收。我们刚插完,他们就喊上一家人把秧苗都拔掉了,不仅没给钱,还骂了我一顿。”那年,准备去苏州打工的贾强决心留在家里。尽管委屈,贾强却更加笃定要走一条新型农业之路,不仅要走在农业机械化的道路上,更要走在扭转传统农民心智的道路上。
  贾强并没有强行向老农们解释,他一步一个脚印,一两百亩、两三百亩……如今,贾强已经承包了800亩土地。因为贾强的收成好,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他的方法。除了经营自己家,贾强还要帮着照顾其他人家共5万亩的农田。
  这一路上,挑战就像浪花,此起彼伏。只有高中学历的贾强,不仅要去摸索如何用机器,还要找到用好机器的法门。他清楚地记得,买回日本久保田的插秧机后,虽然在培训时很容易上手,但作业过程中,在泥地里走出直线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贾强用韧劲和务实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让自己成了农业机械的行家里手。无论是“育秧流水线”,还是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有时候这些品牌机械的售后服务都请贾强帮忙给农民调试设备。

荣誉指引方向


  2013年,贾强响应国家号召,注册了华瑞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作为邳州南部的第一个家庭农场,贾强倾注了大量心力。为了实现自己当年机械化生产的梦想,贾强配齐了现代化的农机设备和仓储设施,建设了恒温育秧室,拥有育秧流水线、水稻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可以满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农业装备。
  与机械化水平同步增长的,是贾强在农作物培育方面的经验。融合了个人经验和机械化作业优势,贾强在水稻机插育秧方面创新,改变水育秧方式,采用流水线水稻基质育秧,在邳州推广节能喷滴灌育秧技术,缩短了秧苗返青期。目前,很多农机设备都实现了远程操控。贾强设想,不久之后,他的农场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农场和无人农场。
  2020年11月,贾强以职业农民的身份,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里,随着进场音乐响起,党和国家领导人走入会场,贾强瞬间热泪盈眶。“我已经做了大半年的心理准备,但真的到了那一刻,还是能感到一种荣誉在胸膛中激荡!”
  正是这份激荡的荣誉,让贾强在事后反思了很多。过去的他,无论如何努力,更多倾向于希望自己能够多收获一份利润,这正是农民最朴素的愿望。但经过洗礼,贾强一下子感到肩上挑起了担子。“一家幸福不是幸福,乡亲幸福才是真的幸福。服务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才是我的目标。”贾强说。同年,他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贾强期待自己在“三乡工程”中能够成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领头雁”。
  现在,贾强每天都要接待很多乡亲。在土山,人们常常能看到他和一群农民围坐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还有很多人会慕名打电话向贾强请教。他就像一粒投进水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这些涟漪从街南村扩散到了土山镇,从土山镇又一圈圈扩散到了邳州市。很多村子的年轻人听到贾强的故事后,重新回归祖辈耕居的土地。土山镇宣传委员刘雷鸣说,如今镇上已经涌出一批年轻的种粮大户,能够看到一片又一片的种植基地。每到丰收时节,大片金色的农作物就像画卷一般。
  而帮着展开這幅画卷的贾强,就在农田之上,诗意栖居。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文心
其他文献
每當忘记给鱼缸里的鱼换水,看着它们在浑浊的水里挣扎,奄奄一息,我便感觉到,令我心生愧疚的,不仅仅是鱼,还有大海。  看完日本影片《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之后,我的生活里就总是弥漫着海的气息。电影情节简单,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海。正如聋哑人安静的世界,相比俗世中人的落寞显得更加纯净、圣洁,他们单纯美好的爱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深深的震撼。  夏日的午后,善良的阿茂每次都会兴奋地拿着冲浪板练习冲浪,
期刊
美术馆中充满创意和美感的艺术作品往往来源于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美的反映,而现代手艺人和艺术家们的居所是这些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之一。  《艺术家的家》汇集了全球各地各个领域艺术家们的创意家居环境,向读者展示了艺术家们多元化的美学思考和灵感突破。通过对书中翔实有趣的文字和高清精美图片的阅读,读者可以跟随艺术家的脚步探索空间设计、室内改造和家装实施的过程,围观艺术家们令人惊叹的家是怎样一步步被建成的。 
期刊
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家风故事动听讲  今年以来,常州市钟楼区妇联立足“强三性”要求,积极做好女性思想引领工作,通过抓好队伍、建好阵地、搞好活动,积极创树巾帼典型,不断增强妇联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汇聚力量,提升能力,巾帼声音共打造  钟楼区妇联组建3+X“常阿姐”宣讲团,吸纳各级妇联主席、执委、巾帼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优秀女性,百余名妇联主席、千余名妇联执委、万名巾帼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
期刊
新升社区“三全”家庭教育“爱育未来”公益讲座  落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国首批“爱育未来”项目、苏州市首个平安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打造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幸福港湾”……苏州高新区妇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落实全国妇联“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真正将工作做到实处,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家家有爱,共育未来  游走抑郁边缘的奶奶懂得了放手,把孩子还给了父母;因夫妻关系失衡而焦虑的母亲,懂得了倾听和沟通,
期刊
前黄镇首届稻米文化节启动现场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10月11日,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首届稻米文化节在联庆村拉开帷幕。水果、蔬菜、粮食组成的春夏秋冬图,艺术地展现了丰收的喜庆;专业人员为各种农产品销售做着现场直播……在前黄镇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中,女性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发展贡献着巾帼力量,如武进区第一位开插秧机的女农机手黄亚惠、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徐洁芬、常州市祝庄园艺有限公司总
期刊
原创红色题材舞蹈作品《激战塘马——血乳情》暑期“小红燕”志愿营之旅  溧阳市古县街道美景天城社区“红燕子”宣讲团是溧阳市妇联打造的“巾帼好声音”宣讲团的重要分支力量,自2018年成立以来,“红燕子”品牌不断升级,成为社区居民了解党的最新政策的重要窗口。2019年11月,社区成立“红燕子”工作站,进一步突破宣讲力量的局限性,实现了“红燕子”飞到哪里,宣讲就覆盖哪里,将党的最新的创新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
期刊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批批奋勇向前的青年响应号召,投身建设美丽乡村。他们在涉农创业、乡村治理、科技兴农、乡村社会实践等领域求新求变,大展才华,激发出乡村发展的潜力。他们的足迹遍及千里麦浪、万顷稻花,让无边无际的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以领跑者的姿态,引领更
期刊
隋泽华  大学毕业后,隋泽华选择回乡创业,从此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回乡创业  2011年,隋泽华从上海大学毕业后接管了母亲在江苏省句容市创办的农产品店“茅山人家”。最初,“茅山人家”只是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小店。为了拓宽业务,隋泽华在句容周边搜集老鹅、茶园鸡、手剥笋、地衣等优质的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他意识到农产品具有地域性,外来品不一定能得到本地市场的认可,要想保证品质,就必须从源头入手,建立
期刊
吴柏霖(右一)在工厂车间  吴柏霖大学毕业后毅然回乡,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下简称“苏北计划”)。在志愿服务期间,为了帮助困难群众找到一条共同致富的路子,他先后创办高仿真花和工艺品公司,产品销往美国、巴西等地,如今年销售额达1200余万元。吴柏霖的创业犹如播下星星之火,累计服务1万人、带动两千余人创业就业,他也被评为“江苏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寻找“致富花”  2011年7月,吴柏霖报名“
期刊
郑冰清  每年6月19日,在江苏省江阴市都有一项简朴而庄重的守护仪式。随着一声汽笛的响起,来到长江港口边的志愿者们打开一个个塑料袋,轻轻向下倾倒,一条条鱼儿跃入滚滚长江。这些生命力旺盛的鱼苗回到长江,将有助于长江生态环境的整体修复,为长江注入新的生命和希望。  郑金良就是“长江放流日”的倡导者。孙女郑冰清从5岁起跟着爷爷到长江边放流,目睹爷爷为了保护长江中濒临灭绝的鱼类数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她决定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