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敏锐信息意识,良好信息道德,熟练运用信息能力的高信息素养的人才。文献检索课则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获取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课程。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相继引进了期刊数据库、电子光盘数据库、电子书数据库等多种类型的电子资源。因此,文献检索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以下以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为例,对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进行探讨。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现状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是一所三本独立学院,目前在校人数6000多人,均为本科生。2008年3月开始对全校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课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上机实践6学时,考试2学时。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中,由教师用课件(PPT形式)讲授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检索方法与技巧,我馆已有或正在试用电子资源的检索途径及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技巧等。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我馆还开始了实际上机操作,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二、文献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缺乏吸引力
随着检索工具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简单,方便,易于上手。但如果以学会简单使用为目的,会导致学生很快失去检索兴趣。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最初接触文献检索课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对其有一定的好奇心,主要原因是课程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文献课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在内容上与各个专业联系并不紧密,许多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门课到底要讲些什么,有什么用处。而且授课老师多为图书馆老师,缺乏与专业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起学生的专业信息需求的欲望,使学生逐渐感到课程的枯燥、抽象、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
通常状况下,文献检索课程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填鸭式地灌输具体操作指令,学生只能被动记录,缺乏实际操作,又鲜少与老师进行交流,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甚至茫然不知所云。当学生对课程知识没有当场消化,一周过后再进行上机实践,往往都无从下手,有时需要老师再重复叙述上周所学内容,轮到学生实际操作时只能匆匆检索,甚至出现了学生上网游戏或是聊天的现象。
三、改进文献检索课的对策
1、通过课件展示查询信息文献的动态过程
多媒体教室具有网络条件,因此在检索相关文献的众多数据库时,通过现场示范操作,先介绍数据库特点及检索的标准语法,然后设置检索选项,当堂检索文献,分析检索过程,告诉学生如何科学利用信息检索工具,快速准确的找到文献资料。这种将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文献检索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将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文献检索课的实际使用价值。
最好将此课安排在机房,让讲课与上机不分离,随讲随练,及时消化所学内容,而且加强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
高校文献检索课就是为教学所服务,为了加强文献检索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要多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因为,不同专业对于文献检索课有着不同的需求,专业课老师从事一线教学、科研等工作,他们经常查阅本专业的文献信息,熟悉其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这是图书馆员难以做到的。
4、改革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
文献检索课的考核方式,以往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献检索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变化。除了考核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应注重学生检索能力。如某一课题针对不同数据库写出检索报告,报告格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但是内容上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操作:①提出课题②分析课题③确定检索工具④检索、分析、整理相关内容。从而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和尝试采用"综述考试法"来全面考查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的能力。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学科或专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的、较全面的搜集,分析,进而归纳整理所形成的综合叙述。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是对一批同类性质的文献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拼凑而是以二次文献为工具,围绕某个课题或专题,选择大量的一次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提炼而成的综合报告。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任课教师的赞同,现在我们正在针对这种考查形式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实习题目、辅导等很多方面做准备和调整,计划在两年内全面实行。
四、结束语
文献检索课以介绍各种检索系统为主要内容,自1984年高校图书馆为本科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但随着网络泛化的不断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已成为文献信息检索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用多种多样,切实有效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使文献检索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现在,我校正在积极探索文检课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合作。这意味着图书馆员积极走进学科教学的课堂,全面深层次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同时要求教师把信息素养的内容纳入自己的课程要求,接纳并主动寻求图书馆员的帮助与合作。专业教师负责专科信息系统检索工具,图书馆检索教师则负责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性检索工具的教学,双方协同进行课程、作业、活动等的设计、实施乃至评价。
文献检索课时代性,时效性很强,内容更新快,所以还要多给文献检索课教师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增加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将文献检索教师的培训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文检课教师永远都不能停止学习和创新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罗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J].情报探索,2007,(5).
[3]杨旭.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4]王若冰,马静.基于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
[5]王德英,邹华清.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6,(2).
[6]许建平.浅析信息素养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9).
[7]孙平,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2006,(6).
作者简介:陈方(1982.9-),女,汉族,北京人,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研究方向:文献检索。
一、文献检索课程的现状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是一所三本独立学院,目前在校人数6000多人,均为本科生。2008年3月开始对全校学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为考查,课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课16学时,上机实践6学时,考试2学时。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中,由教师用课件(PPT形式)讲授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文献信息检索语言、检索方法与技巧,我馆已有或正在试用电子资源的检索途径及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技巧等。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我馆还开始了实际上机操作,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二、文献检索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缺乏吸引力
随着检索工具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使得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简单,方便,易于上手。但如果以学会简单使用为目的,会导致学生很快失去检索兴趣。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最初接触文献检索课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对其有一定的好奇心,主要原因是课程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2、文献课与专业课结合不紧密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在内容上与各个专业联系并不紧密,许多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并不知道这门课到底要讲些什么,有什么用处。而且授课老师多为图书馆老师,缺乏与专业课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激起学生的专业信息需求的欲望,使学生逐渐感到课程的枯燥、抽象、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3、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脱节
通常状况下,文献检索课程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上老师填鸭式地灌输具体操作指令,学生只能被动记录,缺乏实际操作,又鲜少与老师进行交流,导致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甚至茫然不知所云。当学生对课程知识没有当场消化,一周过后再进行上机实践,往往都无从下手,有时需要老师再重复叙述上周所学内容,轮到学生实际操作时只能匆匆检索,甚至出现了学生上网游戏或是聊天的现象。
三、改进文献检索课的对策
1、通过课件展示查询信息文献的动态过程
多媒体教室具有网络条件,因此在检索相关文献的众多数据库时,通过现场示范操作,先介绍数据库特点及检索的标准语法,然后设置检索选项,当堂检索文献,分析检索过程,告诉学生如何科学利用信息检索工具,快速准确的找到文献资料。这种将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
2、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相结合
文献检索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将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真正体会到文献检索课的实际使用价值。
最好将此课安排在机房,让讲课与上机不分离,随讲随练,及时消化所学内容,而且加强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
3、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
高校文献检索课就是为教学所服务,为了加强文献检索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要多与各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因为,不同专业对于文献检索课有着不同的需求,专业课老师从事一线教学、科研等工作,他们经常查阅本专业的文献信息,熟悉其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这是图书馆员难以做到的。
4、改革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
文献检索课的考核方式,以往都是以理论考试为主。随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文献检索的考核方式也应有所变化。除了考核文献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外,更应注重学生检索能力。如某一课题针对不同数据库写出检索报告,报告格式可由学生自行设计,但是内容上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操作:①提出课题②分析课题③确定检索工具④检索、分析、整理相关内容。从而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
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和尝试采用"综述考试法"来全面考查学生学习和运用文献信息检索方法的能力。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某一学科或专题的文献进行系统的、较全面的搜集,分析,进而归纳整理所形成的综合叙述。撰写文献综述,并不是对一批同类性质的文献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拼凑而是以二次文献为工具,围绕某个课题或专题,选择大量的一次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提炼而成的综合报告。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任课教师的赞同,现在我们正在针对这种考查形式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实习题目、辅导等很多方面做准备和调整,计划在两年内全面实行。
四、结束语
文献检索课以介绍各种检索系统为主要内容,自1984年高校图书馆为本科开设"文献检索课"以来,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但随着网络泛化的不断发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已成为文献信息检索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采用多种多样,切实有效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使文献检索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现在,我校正在积极探索文检课教师和各院系专业教师的合作。这意味着图书馆员积极走进学科教学的课堂,全面深层次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同时要求教师把信息素养的内容纳入自己的课程要求,接纳并主动寻求图书馆员的帮助与合作。专业教师负责专科信息系统检索工具,图书馆检索教师则负责文献信息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性检索工具的教学,双方协同进行课程、作业、活动等的设计、实施乃至评价。
文献检索课时代性,时效性很强,内容更新快,所以还要多给文献检索课教师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增加和兄弟学校的交流,将文献检索教师的培训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自己有一缸水才能给学生一瓢水",文检课教师永远都不能停止学习和创新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罗敏.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J].情报探索,2007,(5).
[3]杨旭.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4]王若冰,马静.基于高校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现代情报,2007,(8).
[5]王德英,邹华清.本科生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6,(2).
[6]许建平.浅析信息素养与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9).
[7]孙平,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2006,(6).
作者简介:陈方(1982.9-),女,汉族,北京人,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研究方向: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