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整体上看,课改正在稳定、有序、全面、有效地推进,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但是,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村级小学的课改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
归纳起来,村级小学课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村级小学办学水平不高,“硬件”不硬。如相当部分的村级小学没有投影仪、电视机,更不用说多媒体设施了。
(二)村级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偏低。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计划生育改革效应的进一步凸现,农民子女迁往城区、城镇,农村学校生源明显减少,有的行政村小学1—6年级6个班总共才有60人,教师编制最多5个(连校长在内),而且村级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包班的现象很普遍。因此,教师的工作量过大,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教法,使农村课改大打折扣。
(三)经费严重缺乏。目前,村级小学生源少,学校能用的经费本来就不多,用于课改的经费就可想而知了。
(四)村级小学和科研工作亟待落实,这虽然跟上级主管部门对村级小学的评估体制不健全有一定关系,但关键是相当部分领导和教师对课改工作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层面上,使得村级小学定下来的课改课题大多是有名无实、有计划无实践的空架子。
(五)村级小学生的学习起点低。相对于城镇小学生而言,农村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课外书籍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以致出现学习起点低、知识面狭窄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村级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而且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怎样做才能确保农村课改的健康发展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做好课改宣传工作,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村级小学课改评估条例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设想,要取得全社会的认识和支持,就必须做好课改的宣传工作,具体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对教师而言,新课程带来的直接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而目前课改的宣传是实的太少,虚的太多。社会、学校、家庭的支持与配合也未能落实到位。因此,怎样具体落实好学校、教师的课改工作,怎样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上做出符合课改精神的行动,需要主管部门制定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改评估条件,并把它纳入学校的评估方案中;或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实施、评估方案,结合主管部门经常性的专项视导,才能切实抓好课改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村级小学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已直接影响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费制”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许多村小学的课改教师做课改其实就是在做“无米之炊”:他们无钱配置学校必需的器材,很少有机会外出参观学习,有的甚至连专业的教学刊物也难读到。因此,无论是教育部门内部课改经费的投入,还是政府经费的投入,都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教育专项经费的按时到位、恰当使用。
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对课改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工作
现在村级小学的生源已明显减少,以附近的乡镇为例,目前学生总数最少的学校只有60人,课改教师处境相当艰难。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立足现实,一方面要加快对现有村级小学的整合,尽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课改教师的培训力度,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全员参加”的原则,使每一位参与课改的教员都能够明确课改的理念和设想,并最终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上。
为切实抓细此项工作,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位校长都能深入理解课改的理念和具体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给课改教师保驾护航、把准方向;②加大对课改教师的培训,确保每一位课改教师都能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清楚认识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目标,最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③抓好骨干教师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农村小学课改教师的帮扶力度。县市教研室或乡镇中心小学,应充分发挥课改教学骨干业务能力的辐射作用,定时不定量地给村小的课改教师以恰当的指导和帮扶,做好跟踪调查工作,推进课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④实行资源共享,定期组织课改教科研工作交流会,提高村小课改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确保教研室对课改工作的引领力度,有序推进农村小学课改工作
农村小学的课改工作更需要专业引领,如何处理好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把握课改的方向,这就需要上级教研部门的引领和指导:给村小的课改设定一定的目标,定期考核;可以与城镇学校“结对子”汲取成功课改经验;规范学校管理,走健康发展之路。教研员应多深入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地为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尤其是教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的指导。
(责编 韦春艳)
归纳起来,村级小学课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一)村级小学办学水平不高,“硬件”不硬。如相当部分的村级小学没有投影仪、电视机,更不用说多媒体设施了。
(二)村级小学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偏低。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计划生育改革效应的进一步凸现,农民子女迁往城区、城镇,农村学校生源明显减少,有的行政村小学1—6年级6个班总共才有60人,教师编制最多5个(连校长在内),而且村级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包班的现象很普遍。因此,教师的工作量过大,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钻研教材教法,使农村课改大打折扣。
(三)经费严重缺乏。目前,村级小学生源少,学校能用的经费本来就不多,用于课改的经费就可想而知了。
(四)村级小学和科研工作亟待落实,这虽然跟上级主管部门对村级小学的评估体制不健全有一定关系,但关键是相当部分领导和教师对课改工作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层面上,使得村级小学定下来的课改课题大多是有名无实、有计划无实践的空架子。
(五)村级小学生的学习起点低。相对于城镇小学生而言,农村小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课外书籍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以致出现学习起点低、知识面狭窄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村级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而且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怎样做才能确保农村课改的健康发展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做好课改宣传工作,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村级小学课改评估条例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设想,要取得全社会的认识和支持,就必须做好课改的宣传工作,具体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对教师而言,新课程带来的直接变化,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而目前课改的宣传是实的太少,虚的太多。社会、学校、家庭的支持与配合也未能落实到位。因此,怎样具体落实好学校、教师的课改工作,怎样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上做出符合课改精神的行动,需要主管部门制定好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课改评估条件,并把它纳入学校的评估方案中;或由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提出实施、评估方案,结合主管部门经常性的专项视导,才能切实抓好课改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村级小学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已直接影响到课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一费制”的情况下,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更是捉襟见肘,许多村小学的课改教师做课改其实就是在做“无米之炊”:他们无钱配置学校必需的器材,很少有机会外出参观学习,有的甚至连专业的教学刊物也难读到。因此,无论是教育部门内部课改经费的投入,还是政府经费的投入,都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教育专项经费的按时到位、恰当使用。
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对课改教师的配备和培训工作
现在村级小学的生源已明显减少,以附近的乡镇为例,目前学生总数最少的学校只有60人,课改教师处境相当艰难。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立足现实,一方面要加快对现有村级小学的整合,尽快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另一方面,加大对现有课改教师的培训力度,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全员参加”的原则,使每一位参与课改的教员都能够明确课改的理念和设想,并最终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上。
为切实抓细此项工作,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①加大对校长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位校长都能深入理解课改的理念和具体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给课改教师保驾护航、把准方向;②加大对课改教师的培训,确保每一位课改教师都能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清楚认识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目标,最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③抓好骨干教师的业务指导,加强对农村小学课改教师的帮扶力度。县市教研室或乡镇中心小学,应充分发挥课改教学骨干业务能力的辐射作用,定时不定量地给村小的课改教师以恰当的指导和帮扶,做好跟踪调查工作,推进课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④实行资源共享,定期组织课改教科研工作交流会,提高村小课改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确保教研室对课改工作的引领力度,有序推进农村小学课改工作
农村小学的课改工作更需要专业引领,如何处理好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把握课改的方向,这就需要上级教研部门的引领和指导:给村小的课改设定一定的目标,定期考核;可以与城镇学校“结对子”汲取成功课改经验;规范学校管理,走健康发展之路。教研员应多深入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地为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尤其是教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的指导。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