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述文写作教学应注重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审题思维能力。采用“准”“深”“宽”三维定位法进行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论述文审题思维的瓶颈。所谓“准”,即要强化逻辑意识、概念意识、整体意识;所谓“深”,即要挖掘试题语料的“潜台词”,要善问“为什么”,还要寻找“黑天鹅”;所谓“宽”,即要换角色多角度思考,还要会出新。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审题;思维训练
列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方便看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分数出来后,笔者向学生询问了写作情况,部分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我写“务实”了。它文体不限,我觉得回到老的材料作文题了,就从材料里选择了一个话题写。
生2:我没写“浙江”。我是想“务实精神”又不是只有浙江才有啊!
生3:我通篇都说咱大浙江怎么怎么好,咱大中国怎么好。改卷老师应该不敢给我低分吧。
……
显然,学生在审题上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由此,笔者想起高考前曾训练过的一道作文题:
年轻人,没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没有一段未来是注定光亮的。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次立座右铭,这三段座右铭激励着他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他曾说:“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当时,很多学生在三个“没有”中任选了一句作为立意来写,得分都很低。笔者问他们“为什么没抓住‘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句”,他们回答“因为看前面三句文字那么多,应该是重点”,或“最后一句话太抽象,怕写不好”。再问“有对语段作分析吗?有去判断哪个是总结句吗?”回答说“没有,读完题目就开始写了”。
这前后两组对话,体现出相似的审题思维症结。
写作是一个繁复又严密的过程,但毫无疑问,审题是“第一关”。若拥有良好的审题思维,那么在落笔前,文章的思路框架都可成竹于胸。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论述文审题思维的瓶颈,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准”“深”“宽”三维定位法进行训练。
一、把握審题思维的“准”
(一)强化逻辑意识
论述文审题,最实效之法应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就前述有关朱光潜言论的作文题而言,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文章有几个句子,都讲了什么?
2.哪个句子信息量最丰富?哪个句子意义最深刻?
3.首句和尾句哪个概括性强,为什么?
借助这几问,学生就能很快厘清语料内涵。三句话分别表达的是:年轻人的生命路程并非一马平川;此认识对朱先生产生激励;朱先生提出年轻人对待“黑暗”的态度。末句概括性最强,首句三个“没有”可视为对“黑暗”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末句里有朱先生的“态度”“方法”。分析至此,学生就能知道应在“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句上做文章。
显然,逻辑意识可以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完全可以训练,只是长期的逻辑思维教育的淡化或缺失使高中作文教学更为尴尬。学习能力强者在短期内就可进行能力迁移,如一位考了124分的学生说,她是这样来审高考题的:
1.语料首段两句,各讲了什么,有何关联?——首句讲浙江精神的内涵,第二句讲浙江精神的作用和意义,都围绕浙江精神来说。
2.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和首段有什么关联?——点明考生要以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浙江学子”的身份来体验和思考浙江精神。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用这样提问的方式进行:每一句写什么?句子间有什么关联?哪个句子最重要?提要求的句子和前面的句子有什么关联?这几个问题需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且要用到“定义”“划分”“比较”等逻辑思维点,能帮助学生准确审题。
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句子间的分析,也可用于句子内部及词语的分析。如“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一句中有两个分句,分别写了“历史上的浙江思想”和“今天的浙江精神”。重点是哪个呢?是“今天的浙江精神”。不管是从句子里“又”的逻辑判断,还是“历史”和“今天”的常规判断来看,“今天的浙江精神”都可在比较中成为重点。如此分析,就不会仅拎出“务实”为核心词,更不会无视“浙江精神”一词。
(二)强化概念意识
很多学生确定论述对象后,便拿这个“关键词”直奔正文,反复地用,可还是没能把道理讲清。高中的作文语料词汇凝练,含义丰富,若审题时没有对“关键词”的概念有意识地进行界定,写作时便只会把这个词语拿来“复制粘贴”,而不能理解、运用、生发。
朱东润先生说,“许多议论文,非有专门的知识,简直不必下手”,“要望议论文做得好,唯一的方法,还是在常识方面扩大,这样以后,自然会有好的作品”[1]。季丰老师认为,这里的“专门的知识”“常识”指的就是思辨对象所牵涉的基本概念。[2]如果概念不明、定义不清,只凭主观臆测来展开论述思辨,肯定无法辞达理举。
2018年浙江卷的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若题中只“浙江精神”一词,那么“象牙塔”中的学子还得去归结浙江精神的内涵,如没有一定的眼界和感受,恐怕难成,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已对“浙江精神”作出了精妙阐述,考生应都能理解词意,而“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三词从历史中归纳而得,即“浙江精神”在历史思想的观照下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那么“浙江精神”是什么?一考生写道:它是“古老朴素的思想传诸后世,诒厥子孙,又与时俱进地与新时代的浙江文化碰撞交融,必将驰而不休,久久为功”。这样的一种阐释,廓清了“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必将为后文张纲举目。 (三)强化整体意识
审题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一叶障目,不能随意取舍,每个高中生都明白此理。但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对作文语料的重点经常出现误判,比如只写“务实”的高考作文,只写朱光潜三个“没有”之一的作文。笔者让学生自问:“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若把语料中那些被忽略的词语与我确定的关键词联系起来,我的观点或主旨会有什么变化?”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整体意识”的思维训练可大大提升学生对语料的整体思考和把握。比如选了“务实”来写,就得问:“被忽略的‘浙江精神’和我选的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联系起来,我的观点会有什么变化?哪个更接近材料的表述?”
这种整体意识,不仅应着眼名词、动词、情态词等,也应关注修饰词和被修饰词。如:“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曾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如果学生大谈“宽容”“勇气”,却忽略了“当……时”这一修饰语,那此“宽容”“勇气”就非彼“宽容”“勇气”了,文章也就注定会跑偏。
二、挖掘审题思维的“深”
(一)挖掘“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高考作文,命题者肯定要设置“解读点”,考生要结合题目所在的语境读出言外之意。如常见的副词往往是作文题语料中的资深“潜伏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也是课堂”中的“也”的言外之意就是这本不是课堂,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另外一种课堂。若写成一般语文课、数学课那就不合题意了。再如“他其实很快乐”中“其实”的潜台词便是“表面并不……”,作文的立意必須站到“表面”外,撕去罩在事物本质之上的面纱。“其实”强调“顿悟”或“深思之后”或“经历一番体验后”的“豁然开朗”,重在发现的过程而不能写成“这事很快乐”“成功的快乐”等。再如名词的“潜台词”往往表现在比喻义和引申义上:“我也是富翁”的“也”暗示“富翁”并非实指,即拥有“亲情”“关爱”“健康”“知识”“创造力”等也是“富翁”。
显然,若不能读出作文语料中隐含的信息,不仅难达审题之“准”,更难抵审题之“深”。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多解读和推断词、句的比喻义、引申义、褒贬色彩、反语、深浅意、一语双关、一语多义等等。这扩展到段落和整体,就要解读出寓意、由物及人的哲理等等。此外,还要读出对文体的潜在要求。
再看2018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我们便能感受命题者降低审题难度的苦心。整则语料几乎无须再去解读“潜台词”,都明明白白放那了。需要再解读的也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可提炼为“实干、超前、敢为人先”等,“滋养”可理解为“影响、供给”等。至于要求中“明确文体”,则告诉考生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文体杂糅。
(二)善问“为什么”
关于2018年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省语文教研员黄华伟老师曾说:“可以预见,今年考生较多地仍会在‘有什么’‘怎么样’上打圈圈,比如举几个有‘浙江精神’的人或事的例子,然后说‘这就是浙江精神’‘这就是浙江传奇’,最后说几句‘我们要发扬’之类的话。——这类文章固然‘扣题’,而且看起来有点像‘论述文’,但其思维仍然是‘叙述文’。”
直线化、平面化和单一化的审题思维必定产生平面的、扁平的内容。高中生的审题思维能力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升,一定要从吃透“有什么”“怎么样”提升到思辨“为什么”。黄华伟老师认为,“为什么”能引导我们的思维走向一个“黑暗的所在”,那里没有现成的成果,没有走熟的“套路”,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探索。它是一种偏重于建立逻辑结构,构筑“立体”空间的思维——跟随它而来的,是重建,是突破,是创新;它能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陈述人事,描述情状。其对应“表达方式”,是“议论”“论证”“论述”。
如针对“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这一语料,若只是罗列几个例子赞美这种“勇气”和“宽容”,那只能说明在审题时不仅忽略了“测试”一词的重要性,而且是没看懂“可以”。为什么是“可以测试”?为什么呢?若按这个审题思路走,就不会有套作,不会有大堆雷同的例子,因为考生只能在“黑暗的所在”摸索、探索,进而走向光明。而这,恰恰就是论述文能力的彰显之处。
(三)寻找“黑天鹅”
楚渔在《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中用一段形象的对话来呈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甲:煤球是白的。
乙:谁说的?
甲:张三、李四都说是白的,某教授、某部长也都说是白的,能有错吗?
众人:哦,原来煤球是白的。
以“白”证“白”的论证思维在学生中太普遍,以致分数都可“秒批”。孙绍振教授说:不应该满足于从同类、同质的关键词中选择,而应从异类,从对立的、相反的、矛盾的关键词中看出其中的联系。他反复要求,议论文写作“要寻找黑天鹅”。[3]
郑可菜老师认为,高考作文的语料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可能带有某些局限性、片面性,它可被反驳,被批判,也可被质疑,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没有一个命题者的出发点是“你”来印证“我”的观点,而是“对此,你有什么思考?”[4]
考完后,有学生问,在浙江发展的这些年中,也听到不少质疑声,难道就不能写吗?当然可以。若能在充分驳斥或辨析这些“质疑声”的基础上再来审度和思考浙江精神的影响,那么浙江精神就更有思考力,更有体验感。更有一类“新浙江人”考生,半道随父母来浙,或父母一方为异省人,其成长过程中交融着多元文化,这些受过不同省份教育、熏陶过不同省份文化、体验过不同省份精神的考生不但不应该在这个题目前“晕菜”,更应把自己的经历转变成写作优势。在“黑天鹅”比较和映衬之下的浙江精神,难道不更能大放异彩吗?
“寻找黑天鹅”的思维过程往往会和质询“为什么”结合一起。如针对“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一语料,在审题时,可以找出很多“黑天鹅”:为什么对象是“年轻人”不是“老年人”?为什么是“温和”,而不是“壮烈”“沉默”“安静”“激动”?为什么是“坐在”,而不是“站着”“躺着”“靠着”?为什么是坐在“黑暗里”,而不是在“光明里”“和平里”? 论述文的“为什么”会有多少种呢?黄华伟老师说,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它有无数个“看点”。借用这话,论述文的“黑天鹅”会有多少只呢?——就像“夜空的星星”一样,它有无数个“闪光点”。在审题时,我们可以问出很多的“为什么”,可以找到很多的“黑天鹅”。思辨通透,才能按一定的逻辑结构形成深文。这种训练在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理性精神逐渐养成阶段,更需要去培养,且要系统培养。
三、开拓审题思维的“宽”
此板块的阐述更多地牵涉论述文写作过程的思维架构(源头亦在审题),此处不作过多延展。
(一)换角色多角度结合
历史和当下的视角相结合,现实和理想互为观照,个人和群体的不同立场,“我”和他人的不同角色,等等,均可拓宽审题思维的宽度。
(二)出新
新意往往给人耳目一新、柳暗花明之感。要达到由“新”致“宽”,学生要在审题时开辟新天地。付胜云老师提供了两种技法可借鉴:一是“打扫屋子再请客”,即在已有领域重新建构,摒弃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方法;二是“寻找空地再播种”,即从已有的思想领域之外发现新领域,然后自己播种,自己收获。[5]
从某种程度上说,审题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戴维·乔纳森说过:“教育的未来应该把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放在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上。”正是基于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推理、決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认识,笔者试着提出“准”“深”“宽”三维定位法来解决高中生论述文审题的思维症结。我们高中教师应把论述文审题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作为“有意义的学习”来长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朱东润.文章的标准[G].饶杰腾.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写作卷).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9.
[2]季丰.慎思而明辨[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6):37.
[3]孙绍振.二元对立和多元要素的系统化[J].语文建设,2017(8):11.
[4]郑可菜.思辨表达:心中有个“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1上):4-6.
[5]付胜云.试论议论文的“思想深刻”与写作教学[J].写作,2017(10上):23.
关键词:论述文写作;审题;思维训练
列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方便看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分数出来后,笔者向学生询问了写作情况,部分学生的回答如下:
生1:我写“务实”了。它文体不限,我觉得回到老的材料作文题了,就从材料里选择了一个话题写。
生2:我没写“浙江”。我是想“务实精神”又不是只有浙江才有啊!
生3:我通篇都说咱大浙江怎么怎么好,咱大中国怎么好。改卷老师应该不敢给我低分吧。
……
显然,学生在审题上或多或少存在偏差。由此,笔者想起高考前曾训练过的一道作文题:
年轻人,没有一段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一段人生是不曲折的,没有一段未来是注定光亮的。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次立座右铭,这三段座右铭激励着他走过人生的重要阶段。他曾说:“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当时,很多学生在三个“没有”中任选了一句作为立意来写,得分都很低。笔者问他们“为什么没抓住‘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句”,他们回答“因为看前面三句文字那么多,应该是重点”,或“最后一句话太抽象,怕写不好”。再问“有对语段作分析吗?有去判断哪个是总结句吗?”回答说“没有,读完题目就开始写了”。
这前后两组对话,体现出相似的审题思维症结。
写作是一个繁复又严密的过程,但毫无疑问,审题是“第一关”。若拥有良好的审题思维,那么在落笔前,文章的思路框架都可成竹于胸。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论述文审题思维的瓶颈,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准”“深”“宽”三维定位法进行训练。
一、把握審题思维的“准”
(一)强化逻辑意识
论述文审题,最实效之法应是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就前述有关朱光潜言论的作文题而言,教师可以这样提问:
1.文章有几个句子,都讲了什么?
2.哪个句子信息量最丰富?哪个句子意义最深刻?
3.首句和尾句哪个概括性强,为什么?
借助这几问,学生就能很快厘清语料内涵。三句话分别表达的是:年轻人的生命路程并非一马平川;此认识对朱先生产生激励;朱先生提出年轻人对待“黑暗”的态度。末句概括性最强,首句三个“没有”可视为对“黑暗”的阐述,更重要的是,末句里有朱先生的“态度”“方法”。分析至此,学生就能知道应在“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句上做文章。
显然,逻辑意识可以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完全可以训练,只是长期的逻辑思维教育的淡化或缺失使高中作文教学更为尴尬。学习能力强者在短期内就可进行能力迁移,如一位考了124分的学生说,她是这样来审高考题的:
1.语料首段两句,各讲了什么,有何关联?——首句讲浙江精神的内涵,第二句讲浙江精神的作用和意义,都围绕浙江精神来说。
2.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和首段有什么关联?——点明考生要以站在人生新起点的“浙江学子”的身份来体验和思考浙江精神。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用这样提问的方式进行:每一句写什么?句子间有什么关联?哪个句子最重要?提要求的句子和前面的句子有什么关联?这几个问题需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且要用到“定义”“划分”“比较”等逻辑思维点,能帮助学生准确审题。
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句子间的分析,也可用于句子内部及词语的分析。如“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一句中有两个分句,分别写了“历史上的浙江思想”和“今天的浙江精神”。重点是哪个呢?是“今天的浙江精神”。不管是从句子里“又”的逻辑判断,还是“历史”和“今天”的常规判断来看,“今天的浙江精神”都可在比较中成为重点。如此分析,就不会仅拎出“务实”为核心词,更不会无视“浙江精神”一词。
(二)强化概念意识
很多学生确定论述对象后,便拿这个“关键词”直奔正文,反复地用,可还是没能把道理讲清。高中的作文语料词汇凝练,含义丰富,若审题时没有对“关键词”的概念有意识地进行界定,写作时便只会把这个词语拿来“复制粘贴”,而不能理解、运用、生发。
朱东润先生说,“许多议论文,非有专门的知识,简直不必下手”,“要望议论文做得好,唯一的方法,还是在常识方面扩大,这样以后,自然会有好的作品”[1]。季丰老师认为,这里的“专门的知识”“常识”指的就是思辨对象所牵涉的基本概念。[2]如果概念不明、定义不清,只凭主观臆测来展开论述思辨,肯定无法辞达理举。
2018年浙江卷的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大,若题中只“浙江精神”一词,那么“象牙塔”中的学子还得去归结浙江精神的内涵,如没有一定的眼界和感受,恐怕难成,然“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已对“浙江精神”作出了精妙阐述,考生应都能理解词意,而“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三词从历史中归纳而得,即“浙江精神”在历史思想的观照下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那么“浙江精神”是什么?一考生写道:它是“古老朴素的思想传诸后世,诒厥子孙,又与时俱进地与新时代的浙江文化碰撞交融,必将驰而不休,久久为功”。这样的一种阐释,廓清了“浙江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必将为后文张纲举目。 (三)强化整体意识
审题不能断章取义,不能一叶障目,不能随意取舍,每个高中生都明白此理。但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对作文语料的重点经常出现误判,比如只写“务实”的高考作文,只写朱光潜三个“没有”之一的作文。笔者让学生自问:“针对这则材料,我的观点是什么,若把语料中那些被忽略的词语与我确定的关键词联系起来,我的观点或主旨会有什么变化?”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整体意识”的思维训练可大大提升学生对语料的整体思考和把握。比如选了“务实”来写,就得问:“被忽略的‘浙江精神’和我选的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联系起来,我的观点会有什么变化?哪个更接近材料的表述?”
这种整体意识,不仅应着眼名词、动词、情态词等,也应关注修饰词和被修饰词。如:“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曾说:‘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如果学生大谈“宽容”“勇气”,却忽略了“当……时”这一修饰语,那此“宽容”“勇气”就非彼“宽容”“勇气”了,文章也就注定会跑偏。
二、挖掘审题思维的“深”
(一)挖掘“潜台词”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高考作文,命题者肯定要设置“解读点”,考生要结合题目所在的语境读出言外之意。如常见的副词往往是作文题语料中的资深“潜伏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也是课堂”中的“也”的言外之意就是这本不是课堂,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另外一种课堂。若写成一般语文课、数学课那就不合题意了。再如“他其实很快乐”中“其实”的潜台词便是“表面并不……”,作文的立意必須站到“表面”外,撕去罩在事物本质之上的面纱。“其实”强调“顿悟”或“深思之后”或“经历一番体验后”的“豁然开朗”,重在发现的过程而不能写成“这事很快乐”“成功的快乐”等。再如名词的“潜台词”往往表现在比喻义和引申义上:“我也是富翁”的“也”暗示“富翁”并非实指,即拥有“亲情”“关爱”“健康”“知识”“创造力”等也是“富翁”。
显然,若不能读出作文语料中隐含的信息,不仅难达审题之“准”,更难抵审题之“深”。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多解读和推断词、句的比喻义、引申义、褒贬色彩、反语、深浅意、一语双关、一语多义等等。这扩展到段落和整体,就要解读出寓意、由物及人的哲理等等。此外,还要读出对文体的潜在要求。
再看2018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我们便能感受命题者降低审题难度的苦心。整则语料几乎无须再去解读“潜台词”,都明明白白放那了。需要再解读的也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可提炼为“实干、超前、敢为人先”等,“滋养”可理解为“影响、供给”等。至于要求中“明确文体”,则告诉考生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文体杂糅。
(二)善问“为什么”
关于2018年浙江卷的高考作文题,省语文教研员黄华伟老师曾说:“可以预见,今年考生较多地仍会在‘有什么’‘怎么样’上打圈圈,比如举几个有‘浙江精神’的人或事的例子,然后说‘这就是浙江精神’‘这就是浙江传奇’,最后说几句‘我们要发扬’之类的话。——这类文章固然‘扣题’,而且看起来有点像‘论述文’,但其思维仍然是‘叙述文’。”
直线化、平面化和单一化的审题思维必定产生平面的、扁平的内容。高中生的审题思维能力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升,一定要从吃透“有什么”“怎么样”提升到思辨“为什么”。黄华伟老师认为,“为什么”能引导我们的思维走向一个“黑暗的所在”,那里没有现成的成果,没有走熟的“套路”,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探索。它是一种偏重于建立逻辑结构,构筑“立体”空间的思维——跟随它而来的,是重建,是突破,是创新;它能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陈述人事,描述情状。其对应“表达方式”,是“议论”“论证”“论述”。
如针对“当我们是少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勇气;当我们是多数时,可以测试自己的宽容”这一语料,若只是罗列几个例子赞美这种“勇气”和“宽容”,那只能说明在审题时不仅忽略了“测试”一词的重要性,而且是没看懂“可以”。为什么是“可以测试”?为什么呢?若按这个审题思路走,就不会有套作,不会有大堆雷同的例子,因为考生只能在“黑暗的所在”摸索、探索,进而走向光明。而这,恰恰就是论述文能力的彰显之处。
(三)寻找“黑天鹅”
楚渔在《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中用一段形象的对话来呈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甲:煤球是白的。
乙:谁说的?
甲:张三、李四都说是白的,某教授、某部长也都说是白的,能有错吗?
众人:哦,原来煤球是白的。
以“白”证“白”的论证思维在学生中太普遍,以致分数都可“秒批”。孙绍振教授说:不应该满足于从同类、同质的关键词中选择,而应从异类,从对立的、相反的、矛盾的关键词中看出其中的联系。他反复要求,议论文写作“要寻找黑天鹅”。[3]
郑可菜老师认为,高考作文的语料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可能带有某些局限性、片面性,它可被反驳,被批判,也可被质疑,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没有一个命题者的出发点是“你”来印证“我”的观点,而是“对此,你有什么思考?”[4]
考完后,有学生问,在浙江发展的这些年中,也听到不少质疑声,难道就不能写吗?当然可以。若能在充分驳斥或辨析这些“质疑声”的基础上再来审度和思考浙江精神的影响,那么浙江精神就更有思考力,更有体验感。更有一类“新浙江人”考生,半道随父母来浙,或父母一方为异省人,其成长过程中交融着多元文化,这些受过不同省份教育、熏陶过不同省份文化、体验过不同省份精神的考生不但不应该在这个题目前“晕菜”,更应把自己的经历转变成写作优势。在“黑天鹅”比较和映衬之下的浙江精神,难道不更能大放异彩吗?
“寻找黑天鹅”的思维过程往往会和质询“为什么”结合一起。如针对“年轻人,你要温和地坐在黑暗里”这一语料,在审题时,可以找出很多“黑天鹅”:为什么对象是“年轻人”不是“老年人”?为什么是“温和”,而不是“壮烈”“沉默”“安静”“激动”?为什么是“坐在”,而不是“站着”“躺着”“靠着”?为什么是坐在“黑暗里”,而不是在“光明里”“和平里”? 论述文的“为什么”会有多少种呢?黄华伟老师说,就像“墙上的斑点”一样,它有无数个“看点”。借用这话,论述文的“黑天鹅”会有多少只呢?——就像“夜空的星星”一样,它有无数个“闪光点”。在审题时,我们可以问出很多的“为什么”,可以找到很多的“黑天鹅”。思辨通透,才能按一定的逻辑结构形成深文。这种训练在学生高中阶段——学生理性精神逐渐养成阶段,更需要去培养,且要系统培养。
三、开拓审题思维的“宽”
此板块的阐述更多地牵涉论述文写作过程的思维架构(源头亦在审题),此处不作过多延展。
(一)换角色多角度结合
历史和当下的视角相结合,现实和理想互为观照,个人和群体的不同立场,“我”和他人的不同角色,等等,均可拓宽审题思维的宽度。
(二)出新
新意往往给人耳目一新、柳暗花明之感。要达到由“新”致“宽”,学生要在审题时开辟新天地。付胜云老师提供了两种技法可借鉴:一是“打扫屋子再请客”,即在已有领域重新建构,摒弃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方法;二是“寻找空地再播种”,即从已有的思想领域之外发现新领域,然后自己播种,自己收获。[5]
从某种程度上说,审题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戴维·乔纳森说过:“教育的未来应该把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放在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上。”正是基于作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推理、決策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认识,笔者试着提出“准”“深”“宽”三维定位法来解决高中生论述文审题的思维症结。我们高中教师应把论述文审题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作为“有意义的学习”来长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朱东润.文章的标准[G].饶杰腾.民国国文教学研究文丛(写作卷).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9.
[2]季丰.慎思而明辨[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6):37.
[3]孙绍振.二元对立和多元要素的系统化[J].语文建设,2017(8):11.
[4]郑可菜.思辨表达:心中有个“他”[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1上):4-6.
[5]付胜云.试论议论文的“思想深刻”与写作教学[J].写作,2017(10上):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