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平”文章引发一场思想交锋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奉人民之命,辅佐、宣传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这就是“皇甫平”笔名的深层涵义
  
  1990年底,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召集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提出“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强调“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
  接着,在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邓小平同志到上海过春节。他频频外出视察工厂,参观企业,听取有关浦东开发开放的汇报,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化改革的谈话。他强调:“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当时听到这些话,我真的激动了好几天。凭着长期从事党报工作培养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我深感邓小平同志的谈话分量非常重,非常有针对性,显然不仅是对上海说的,而是有意识地就全国的改革开放作一番新的鼓动。
  《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带头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最新思想,是理所当然、责无旁贷的。按照惯例,每年农历大年初一,《解放日报》都要在“新世说”专栏发表一篇小言论贺新春。1991年春节前夕,我觉得只写一篇小言论不足以宣传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最新思想。因此,在小年夜,我找来了评论部负责人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处长共同商议,决心合作写几篇联系上海改革开放实践、阐述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思想的评论文章。
  
  “皇甫平”应运而生
  
  开篇文章,就是2月15日(辛未羊年正月初一)发表在《解放日报》头版、署名“皇甫平”的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十二年一个轮回。回首往事,上一个羊年——1979年,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开创中国改革新纪元的一年”;“抚今忆昔,历史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唯一道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人民美好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评论开笔这些话,今天读来也许平淡无奇,17年前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当时报纸几乎都在集中火力抨击“资产阶级自由化”,已经有19个月没有用这种口吻谈论80年代的改革开放了。
  文章提出“1991年是改革年”,这是针对当时有人提“1991年是质量年”。后来被广为援引的那八个字——“何以解忧,唯有改革”,以及“我们要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开放贯穿全年,总揽全局”等话,都是直接引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基传达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谈话时的原话。
  3月2日,第二篇“皇甫平”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发表。此文的点睛之笔是提出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文章传达了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的谈话:“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并批评“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
  文中鲜明提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某种‘新的思想僵滞’”。同改革开放初期“思想僵化”不同,对于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有些同志主要是害怕被人批判为搞资本主义,因此,我们经过推敲,认为用“思想僵滞”要委婉一些。
  3月22日,第三篇“皇甫平”文章《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发表,针对开放会不会损害民族工业、会不会使上海变成“冒险家的乐园”等思想障碍,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开放不坚决不行”的思想。这篇文章鲜明提出:“增强扩大开放意识,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抛弃任何一种保守、僵滞、封闭的观念,形成与一个先进的国际城市相称的开放型软环境。”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引起那么多的责难,就是因为文中提出了“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趑趄不前,难以办成大事”。
  第四篇“皇甫平”文章《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于4月12日见报。
  这篇文章是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中全会上关于干部问题的讲话精神写的。文章尖锐提出,对“那些口言善身行恶的‘国妖’、两面派、骑墙派一类角色,毫无疑问绝不能让他们混进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这实际上是透露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人事组织的思想,也是邓小平要从组织人事上保证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公示。
  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为什么取名“皇甫平”。人们一般把“皇甫平”当做是“黄浦江评论”的谐音。其实,我当时取这个署名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皇”字按照我家乡闽南话的念法与“奉”字谐音。这个“甫”,不念“浦”,而读“辅”。我选这个“甫”,就是取有辅佐的意思。奉人民之命,辅佐、宣传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这就是“皇甫平”笔名的深层涵义。而“皇甫”是中国的一个复姓,人们看起来比较自然。
  
  难忘激烈交锋年
  
  “皇甫平”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
  每篇文章发表的当天,总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问文章的作者是谁。《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也收到很多电话,问是不是传达了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说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主旋律,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全国不少省、区、市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了解“发表背景”。
  当年4月,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发表评论,呼应“皇甫平”文章,公开表示,不能对改革开放任意进行“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海外媒体也迅速作出反应。好几家外国媒体的驻华记者打电话给我,要求采访“皇甫平”文章写作背景。
  与此同时,国内有些媒体发起了责难和批判。就在4月,有一家刊物发表文章质问:“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在列举了一系列“恶果”之后,文章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接着,又有一家杂志发表文章,把“皇甫平”说成是海外政治流亡者的同路人。
  另一家杂志则对准“皇甫平”一通乱射:“对于那种不许问‘姓社姓资’的观点,人们也不妨问一问:它代表的思想倾向,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还有的文章公然提出批判“庸俗生产力论”、批判“经济实用主义”,等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里是批判“皇甫平”文章?矛头分明已指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理解我们的处境,为保护我们,指示要淡化处理,不搞争论。4月23日,我以报社总编室名义,给市委写了一份报告,并亲笔给当时市委三位负责同志写了一封信,详细汇报了“皇甫平”文章组织及发表的过程、北京和全国各地读者及理论界的反应,以及我为何不事前送审而以署名文章发表的考虑。三位主要负责人批阅了报告,都没有对文章本身提出意见。
  我当时承受着重大压力,连到香港《大公报》履任新职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但是,我心里明白,宣传邓小平思想没有错,终究会明辨是非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一位领导将“皇甫平”文章及那些批判材料送给了邓小平身边的一位同志,转交给邓小平同志参阅。
  当时,有的中央领导到上海视察,仍然严厉批评“皇甫平”文章搞乱了全党的思想。但是,有的中央领导到上海又明确支持“皇甫平”文章。他巧妙地说,不解放思想,很多事情先带框框、先定性、先戴帽,这就很难办。不要还没有生小孩,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就先起名字。
  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没有发表文章进行正面交锋,但是也并非沉默不言。如1991年8月间,北京一家大报发表《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钢铁长城》评论员文章,全国大多数报纸转载了,而《解放日报》没有转载。在第二天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一位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解放日报》应当补转载这篇评论。当时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篇评论把反“和平演变”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矛头指向广大知识分子,这与党中央精神不一致。最后,市委领导同意不转载。
  
  大音稀声扫阴霾
  
  这一年的12月,我从内参材料上看到,一位被某大报捧为“坚定的社会主义理论家”的人,在给中央“上书”中公然宣称,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转向低潮的情况下,中国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的阴谋困难重重,而坚持改革开放恰恰会为西方“和平演变”势力所利用,因此希望中央决策者要权衡利弊,不要冒改革开放的风险,先集中全力进行社会主义教育,以增强反和平演变能力,这才能保住社会主义阵地。
  我抓住这份内参材料,在上海召开了一个形势座谈会,请沪上一批坚持改革开放人士(有徐匡迪、华建敏、刘吉、王沪宁、李君如、施芝鸿、王新奎、王战、周汉民等),对这份内参展开讨论。后来,我就把这次座谈会大家发言的意见,整理成两篇评论员文章,即《改革要有胆略》《再论改革要有胆略》,在《解放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严肃批评了反对冒改革开放风险、认为坚持改革开放就会被西方“和平演变”势力所利用的错误观点。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以88岁高龄,不辞劳苦地视察南方,足迹遍及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谁不改革开放,谁下台。
  针对1991年思想交锋中暴露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尖锐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真是“大音稀声扫阴霾”啊!1992年2月4日,又一个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率先发表题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要讲一百年》的署名评论文章,拉开宣传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的序幕。文章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与一年前发表“皇甫平”文章的遭遇大不相同,当时舆论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了《深圳特区报》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全国各地报纸以南方谈话为中心,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我们以“吉方平”署名,连续在《解放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论走向市场》《论加速发展》《论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论“换脑筋”》四篇文章,为国内许多报纸、尤其是曾经批判过“皇甫平”文章的中央大报所转载。■
  周瑞金:曾任《解放日报》副总编辑、《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全文约12000字,详见《财经网》“改革忆事”专题(http://www.caijing.com.cn/reform)
其他文献
财政掏钱赔付的做法,等于纳税人掏钱为实施侵害行为的企业、为不负责任的官员埋单    进入9月,重大责任事故频发。事故不尽相同,发生根源相似:一方面是企业违法生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亦难逃监管疏漏之责。  这些重大事故导致诸多人员伤亡、致病,随之而来的民事赔偿问题也引人关注。从目前来看,事故赔偿的模式主要采用了“政府先埋单”的处理办法。  如至少已经导致268人死亡的襄汾“98”溃坝事故,山西省政府
期刊
十年来创造出惊人成长业绩的奶制品行业面对三聚氰胺全线失守,是什么力量联合导演了这场全行业的堕落?    2008年9月17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陈竺、副组长李长江(现已辞职)等通报婴幼儿奶粉抽检等有关情况。图为在发布会现场,被中外记者围住的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满头大汗。    “奶企迟早会出大事”    三鹿濒于倒闭,蒙牛、伊利、光明股票跳
期刊
华尔街的“黑九月”、7000亿美元救赎,以及独立投资银行模式的破产,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最高潮吗?      华尔街终于发现,它已陷身于一片火海之中。  17个月前,当美国新世纪房贷公司破产时,没有人能够预料到,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癣疥之疾会有星火燎原的威力。  继9月7日房地产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之后,恐惧笼罩了整个金融市场,那些有着金字招牌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
期刊
什么叫长期目标?如何委托管理?怎样组合资产?“最佳操作手则”由来?    世界的疑惧不能阻碍主权财富基金的脚步。  2008年2月1日,俄罗斯国家财富基金(NWF)携320亿美元诞生。至此,世界上规模超过百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已达到八家,阿布扎比投资局更是以8750亿美元资产高居榜首。全世界主权财富基金的总额业已超过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  2月22日,日本自民党国家战略总部召开了关于在国内设立
期刊
一个国家的税收负担如何,不但取决于税收在该国GDP所占的比例,还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    经合组织(OECD)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该组织成员国(都为发达国家)的税负呈现出巨大的差别。以税收对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各国税负水平从韩国的26.8%到瑞典的50.1%不等。而且,自1975年以来,除荷兰外,报告提到的其他19个国家的税负水平都有所上升,最高升幅接近20%。   不过,一个国家
期刊
辽宁葫芦岛一家企业缘何在半年内在农行贷款剧增,又全部转为不良    随着最后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下称农行)股改提速,想要搭股改“便车”以将历史债务一笔勾销的企业也蜂拥而至。  在有“山海关外第一市”之称、距离北京仅三小时车程的辽宁省葫芦岛市,有一家成立之初就在为当地政府承建“市政形象工程”世纪大厦、可以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设加油站、即将建成当地首家五星级酒店、在葫芦岛“说话很好使”
期刊
7000亿美元援救计划只能短期提振市场信心;排斥来自非西方国家的投资,是美国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障碍    美国政府紧急推出一套援救金融体系的措施。这些措施被称做B计划,其内容包括:(1)成立一个政府机构,接管金融机构7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援救AIG、房地美和房利美(下称“两房”)支出的近3000亿美元;(2)给金额高达3.4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提供担保;(3)暂时禁止对近8
期刊
仅从“两会”前十七届二中全会公报观察,可知此项改革牵动面大,其核心价值当与公众期盼已久的民主政治建设相关联     北京的3月春意渐浓。继半年前的中共十七大之后,将于此间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连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下称“两会”),再度令人翘首又充满悬念。新一届“两会”的人事悬念事前已多少有所释放,最终不会带来太多震动;更值得关注的是民间简称为“大部门制”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下
期刊
中国领导人通过选举、司法独立和监督这三根支柱定义了民主    现在,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场合频频谈及民主。胡锦涛主席将民主称为“全人类共同的追求”。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对全国人大会议的报告中说:“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2006年,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个代表团受到了温家宝总理接见。他被问及,对他和其他中国领导人而言,“民主”意味着什么,中国可能在什么时间,采取何种民主形式。他
期刊
面对几个月以来的跌势,关于监管者“救市”的种种言论再次弥漫市场    中国A股市场始于去年10月的跌势,至今并没有刹车的迹象,监管机构已经开始了不断的手动刹车——从所谓严控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公开言论,到新基金的再次开闸放水,再到有关融资融券的种种动向性说法。   “市场化调控是可以的,但是要把眼光放长远。只看眼前的指数,就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一位业内人士说。指数的波动总是暂时的。监管者何时能真正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