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价值导向中心,避免工具理性误区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0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技能大赛作为当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日渐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以及辅导员队伍的关注。经过“高校自选—省级初选—国家决赛”三级制的层层筛选,涌现出一批业务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典型人物,但是,反观现行的职业技能大赛,存在比赛内容单一、过多注重形式表现、审视角度偏差、评价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缺乏、以赛促建不足等情况,导致辅导员技能大赛整体参与度不高、关注度不够、实际效果明显低于预期,需要重新审视辅导员技能大赛,避免技能大赛陷入工具理性误区。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也是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提升业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由部分高校自行设计和举办,随后慢慢拓展到全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搭建更为广阔平台。
  一、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基本情况
  自2012年开始,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涉及全国31个省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全体辅导员队伍,每年参赛人数规模保持在300多人上下,基本每个赛区推荐10名优秀辅导员参赛。全国各个高校基本上以學生工作部门为主导,经过校内初赛向省级复赛推荐优秀人选,再由省级复赛向全国决赛逐层晋级。这种由下而上的三级推荐机制,为辅导员职业技能提升搭建平台,能够保证把一批优秀的辅导员推向更高的舞台,起到一定的引领和模范作用,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一般分为学校预赛、省级复赛、全国决赛三个阶段,预赛、复赛一般为各个省份和高校自行举办选拔,为全国决赛准备优秀人才,比赛内容基本上模仿全国决赛内容,包括两个阶段内容,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测试、微博写作、主题班会演示等基本内容,第二阶段为现场答辩,包括自我介绍、谈心谈话、特色工作、案例分析。经过两轮比赛,全面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知识素养、语言表达、沟通协调、临时应变以及心理素质等能力,然后,由现场评委根据参赛者现场表现进行打分评价,排列先后名次,确定晋级名额。
  二、目前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工具理性现象
  全面考核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技能,“以赛促建,以赛促学”是举办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是,反观目前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成果,呈现出形式大于内涵,工具大于价值的不良现象,严重偏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造成核心价值泛化,表演形式比重加大的现象。
  1.参赛形式表演化
  现行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整体参赛过程存在表演化倾向。具体表现为注重台风表现、仪容仪表,要求声音清脆、举止优雅、着装得体等精神风貌,这些内容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无可厚非,但是在职业技能大赛评选中,这些内容往往成为决定评委第一印象的有利条件,也成为决定选手得分和层次的重要内容。表演化倾向成为目前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首要问题,基于此,存在部分赛区和高校为博取优秀成果,专门指导参赛者注意台风和形体表现的现象,严重违背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沦为专业的表演者和话剧员。
  2.评价指标模糊化
  辅导员职业技能是辅导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标准文件,自2004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来,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2014年,教育部终于出台《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来进一步框定和严格辅导员职业技能。但是,正如参赛选手和评委所言,目前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太过泛化,政治性、能力性指标判定标准模糊,思想政治实际效果仅仅依靠选手现场表现无法界定,只能从评委本身经验层面出发,使得整个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模糊化,主观成分大于客观把握,某种程度上存在主观人为和先天经验成分的影响。
  3.评价主体偏差化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现在的辅导员技能大赛在评价主体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评委往往是思想政治方面的专家,学生工作队伍前辈或者相关部门领导,这种同行互评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辅导员职业技能的理论性探讨,但是对辅导员职业技能直接服务者和受体——学生,却在评价体系中缺席或者缺位,直接影响职业技能大赛的实际效果,也让辅导员职业技能成为“屠龙之术”,无验证和用武之地。
  4.参赛过程娱乐化
  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本应该以辅导员服务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为通识标准。但是,在目前的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较大比重的个人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环节,往往存在过分娱乐化情况,表演茶艺、舞蹈、歌曲音乐等,除了能够展现辅导员队伍多才多艺之外,同辅导员职业技能直接关系不大,仅仅可作为点缀,而这些恰恰成为模糊化评价体系下最能吸引评委好观众眼球的加分项,也就成为参赛选手不遗余力卖力表演的重要内容。
  5.实效工作形式化
  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作为优秀辅导员的标签和象征,必然应该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突发事件处理、心理疏导救助等方面具有突出经验和特色做法。因此,作为唯一能够直观反映参赛者特色工作展示部分,往往存在形式化现象,无数据、无典型,不能直观反映参赛者本人所带学生的优秀程度,不能反映参赛者在优秀职业技能干预下的直观成果,让辅导员职业技能沦为形而上的工具理性,无法触及学生思想的实际,无法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陷入纯粹的形式主义怪圈。   6.比赛模式固定化
  比赛模式固化,已经成为目前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问题。固定程序、固定内容、固定方式,特色和创新只能戴着鲜艳镣铐,在固定舞台中独舞。初赛基础知识、博文写作、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内容,就像应试教育一样,让广大辅导员忙于应考,复赛自我介绍需要精心准备,别出心裁,才艺展示又要独具一格、不落俗套,谈心谈话只能中规中矩地进行,特色工作又要兼具单位和个人。总之,固定化模式下的辅导员技能大赛,扼杀广大学工队伍的创新意识,千篇一律的准备内容年年适用,已经严重损害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初衷,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启发性弱化。
  三、重新树立价值导向,提高辅导员技能大赛的价值内涵
  工具理性,是通过功利主义的方法来最有效达到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追求工具理性,漠视价值中枢的引领和导航作用,必然涌现出以追求纯粹技术、行为表现和视觉效果为目標的行为倾向。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以技术凝练为依托,目标应该设定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管理服务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落脚点,夯实技能大赛的价值中枢,才能让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成为有源之水,让职业技能大赛的直观成果为现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所用。
  1.重树价值理性,回归职业技能大赛的初衷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一样,都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提出的“合理性”(rationality)概念的分支,相互辩证存在的两个概念。价值理性倾向于相信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从而削弱工具意义的存在。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核心词汇在于技能,具有不可剥夺的工具性,其目的在于凝练和拔高辅导员队伍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业务能力和工具技巧。因此,在辩证关系中,过分的追求工具理性势必导致形式主义,使其夸夸其谈而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奏效。只有将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价值中枢贯穿比赛的全过程,时刻不忘初心,方才能让技能大赛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工具贴合价值。
  2.加强总结凝练,以赛促建,提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
  自相关文件发布以来,历时十余年,关于辅导员技能的工具类专著和论文汗牛充栋,但是,不管是从作者或者是题材方面,都鲜见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类的抽象总结,更没有将大赛成果直接转化或者凝练的案例,往往是职业技能大赛结束就结束了,很难做到以赛促建的成果做法,也无法将优秀的工作技巧传播和扩散。因此,加强凝练和总结,以赛促建,全面提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技巧性和有效性,是当前更应注重的内容。
  3.合理分配权重,引入技能受众——学生的审视功能
  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过分注重同行和专家的意见,往往让灵活多样的职业技能大赛落入理论怠性的逻辑。尤其是职业技能大赛本身就是直观性和应用性比赛,技能受众的缺位,就如同实践缺位理论验证一样,只能让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成为理论验证理论的形而上的怪圈。因此,合理分配权重,引入技能受众——学生,通过网络直播和电话评审的方式,设定固定学生观察团,用学生视角来审视和判断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有效性,一定能够让职业技能大赛真正赛出水平和能力,让辅导员职业技能直接经受学生的考察和现实的考验。
  参考文献:
  [1]王松林.浅析开展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2(9).
  [2]梁 菊.浅议高校辅导员技能竞赛的意义[J].科技资讯,2012(36).
  [3]刘新跃.高校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2).
  [4]谭 林,董海浪,王 慧,等.辽宁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调研分析[J].学理论,2014(2).
  [5]李 南,张 瑞. 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调查与分析[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5(2):15-17.
  [6]徐俊生.从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视角探析高校辅导员发展[J].统计与管理,2016(7):171-173.
  [7]胡星鹏,孙晓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山西青年, 2017(16).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高考的压轴戏。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文章针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阅读教学对写作的指导作用这一现实,提出几点意见,并结合具体教学过程,阐述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  一、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阅读方面  第一,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尤其是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过程离不开情商因素的参与与渗透。但现在的许多学生情商水平不高,导致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弱。为提高语文合作学习效果,文章作者以重庆市大渡口区马王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开展了“以情商培养促进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总结出了四个策略,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语文素养。  一、学生合作学习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合作学习”,这让我校语文组充
期刊
摘 要: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初学者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一、关注内容  关于读后感,我的理解:读后感,即“读”+“感”。“读”什么?(读的范围):教材;教师课外补充;报纸、杂志等时事类。“感”什么: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思想;受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如何实现稳定而自由的良序社会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应当以怎样的原则来设计社会秩序始终困扰着每个时代的思想家。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在自然法思想及其理性主义方法大行其道的时候,崇尚情感至上的历史主义思潮主导了德国的政治实践,而黑格尔站在理性主义的立场上对历史主义再次进行了批评。在对历史主义的批评中,黑格尔完成了对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双重超越,证明了良序社会存在需要以真正的共识
期刊
摘 要:过多的焦虑情绪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口语练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障碍来改善学习效果。文章作者通过调查研究,浅谈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有研究表明,焦虑对英语语言学习会产生阻碍或者促进作用。高职学生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他们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征,大部分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不太成功的学习体验,对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失去
期刊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出合格的公民和适合于社会发展的人。在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掌握所教的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也是地理课堂越来越重视的内容。因此,文章尝试结合选修地理中《海岸》这节课,来说明如何让地理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置于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地位,袁孝亭教授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情况愈发严重,加之“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养老压力愈发严重。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上升,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服务质量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文章以浦东新区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对文献资料的理论分析,对其医养结合一体化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上海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在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
期刊
摘 要:纵观当今高中英语考试,阅读理解始终是一个大项目。如何在教学中把学生的英语基础打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值得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英语知识虽然是固定的,但英语教学方式是灵活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在教学当中发挥自己和学生的能力。文章针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紧抓词汇量,养成好习惯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需要足够的单词储
期刊
摘 要:目前,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普遍存在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學内容脱节、大学物理授课内容与专业特色相关度低的问题。对此,文章分析了民办本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提升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措施。  一、民办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堂现状分析  1.学生学习态度问题  大学物理由于内容多,学时少,加上抽象、难学等特点,成为令大学生十分头痛的一门课程。此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学习的内容比较多,难度也比较大,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以便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一直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文章结合现阶段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谈谈如何在新课改的视域下进行地理学习的创新。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学习,需要重新定位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的角色,要从课堂学习的被动者向主导者过渡,用一种更加平等的姿态去和学生进行交流,为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