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的新机遇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to_Dragonb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制造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将引起生产方式、生产环境、人机关系的重大变革。美、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行动从国家战略层面研究智能制造。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完善“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及配套措施;联合各界资源建设产业联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智能制造 再工业化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重新审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促进作用。而为了在新一轮制造业产业革命中占据优势,自发达国家起,全球掀起一股“智能制造”的发展浪潮。我国也出台“中国制造2025”计划,加快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智能制造是制造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转变,重点体现信息技术和生产服务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生产[1]。智能制造作为未来制造业产业革命的核心,将推动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而智能制造系统则通过一系列子系统最终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
  二、主要发达国家智能制造经验
  (一)美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分析
  2011年起,美国先后提出“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等计划,意图通过规划先进制造业布局,为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实现智能技术创新全球领先、智能制造产业化应用全球領先的战略目标。其主要做法包括:第一,健全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除了出台有关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府文件,美国还构建了一系列与智能制造相匹配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为智能制造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第二,创建全国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2012年,美国政府出台与企业、大学、社区共同建立全国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的倡议,其目的是整合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资源,构建全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网络,以确保“新一轮产业革命发生在美国”。
  (二)日本智能制造的发展分析
  日本政府长期秉承“技术立国”的信念,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增强产业竞争力。面临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机遇,2006年10月,日本提出“创新25战略”,意图通过科技创新和服务增强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而智能制造系统的开发是其核心目标之一。近几年,日本更加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2013版《制造业白皮书》将机器人、3D打印等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2014和2015年连续发布了《机器人白皮书》和《机器人新战略》,以实现“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的核心目标[2]。
  (三)德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分析
  2013年4月在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上,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联合推出《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正式提出了影响全球的德国“工业4.0”战略。
  德国“工业4.0”包括远期目标、行动领域、行动策略、竞争手段等七个方面内容,包括:以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结合为核心,建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实现生产资料到产品的智能制造;以CPS为基础,利用“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和“领先的市场策略”双重策略增强全球竞争力;以“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支撑智能生产过程以及生产中采取的八项措施。可见,“工业4.0”的目标是通过顶层设计整合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以实现生产模式、生产管理等层面的创新发展。此外,德国“工业4.0”还对产、学、研、用之间的有机关系进行探讨,阐述了技术发展过渡到智能化阶段时,包括员工培训、学校职业教育在内的全社会过渡方案,这使它成为颇具可行性的改革计划。
  三、“中国制造2025”的对策建议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推进智能制造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正遭遇困境,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大量资源,依靠国外技术与元件做大的中国制造,其基础是脆弱不堪的,因而面临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针对这一现实,我国于2015年3月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这是我国首个制造业发展十年规划,我们要以它作为行动纲领,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使“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早日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一)完善顶层设计,制定配套政策
  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经验可以看出,政府的顶层设计具有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尽管我国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但相比“工业4.0”来说,仍缺少具体的发展计划作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方向性指导原则。为此,应尽快制定智能制造领域中重点问题的标准判定、发展规划,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做好配套基础设施及政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能与产业政策、贸易规则保护政策等配套政策一起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二)建设产业联盟,提高创新水平
  德国“工业4.0”计划提出后,迅速得到包括德国工程院、西门子公司在内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也在整合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资源基础上,开展新一轮产业革命。为此,我国应学习美德做法,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同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充分利用产学研用联合模式来刺激创新,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同时,增加科研投入,加快突破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核心技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三)加强与美德合作,开展人才培养
  美德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美德的合作,特别是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管理工具建立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化生产。此外,我国应重视制造业人才培养。智能制造是新型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技术型高端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高科技人才、高级技术工人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人力资本保障。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我国应在吸收发达国家发展智能制造的经验基础上,把握制造业发展的新机遇,以两化融合为动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实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之际,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的雄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冯飞.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10):12-13.
  [2]王媛媛.智能制造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J].工业经济论坛,2016(03):530-537.
  作者简介:王明蕾(199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其他文献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农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12-2016.12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6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现实生活和临床实践中,有些症状奇特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儿童期疾病,其实是被大人滥施吓唬哄骗“吓”出来的。由于儿童期(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大脑神经功能发育尚未健全,心
【摘 要】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有效控制,是提高木材检验质量,防止木材资源在造材、检验、销售过程的流失, 提高林业企业经济效益,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加强木材检验工作有效控制的途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林业企业;木材检验;造才质量;有效控制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低,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五分之
癌症是一种基因病,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癌症与微卫星的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相关。微卫星(MS)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高度多态性的、非编码的、简单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获得使营林生产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营林生产;弊端;策略  1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弊端  1.1 更新造林中存在质量与数量的不平衡,投入苗木量相比于设计作业量有所超过,在造林总投入中苗木成本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不协调,适树适地不到位;在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壮苗与良种的引种、选育、推广等方面存在许多工作上的失误和认识
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胡锦涛曾指出:“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主要能源保证.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安全事故的数量和程
小宝宝降生后,由于与外界广泛接触,大脑功能日益加强,心理活动开始萌芽。人们常用“天真无瑕”来描述小婴儿。但人们可能不知道,在他们清澈的眼睛和清脆的声音后面,与成人一
【摘 要】二十一世纪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工作人员,该如何适应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本文首先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要求,并阐述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提高措施  我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