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费希特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过得真是快,眨眼之间,陈寅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五十个年头了。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建立期的那代学人的代表人物,他在1969年的作别尘俗意味着一个时代的逝去,他那沧桑的背影,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如果上溯到1927年,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殇的那个年份,过去了已经有四十二年。当初,借悼念王国维之死,陈寅恪撰文《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段话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学术精神”的要义和精华所在,陈寅恪将思想与学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强调追求真理是学者的本分,而自由意志、独立精神又乃学知识、治学问、求真理的根本所在,真有所谓“吾侪所学关天意”的意思在。我曾指出过,歌德当初是以维特之死来实现他的“文化假殉”,但对王国维、陈寅恪来说,却是“文化实殉”。这也正如陈寅恪所揭示的那样,王国维的价值就在于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意义,“其所殉之道与所成之仁,均成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体之一人一事”,追究其原因,乃在于“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运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殉道之说,乃有了更为落实的根据。在这里,陈寅恪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就是中国文化面临的乃是数千年不曾有过的大变化、大劫难,所谓文化所化之人,即文化承受者,抽象的文化纲纪需要由具体的文化承受者来标示,所以王国维这里的形象和代表性意义就绝对非同一般了。“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或与“不自由,毋宁死”之表述有关,此乃美国人亨利1775年3月23日在殖民地弗吉尼亚州议会演讲中的最后一句名言,陈寅恪留美时代未必不知之。而“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这里表述的内容,虽然还是传统的对于“士”的概念,但其意思却绝非传统的,传统强调的是:“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周礼·司徒》)或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很少有提到“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更不要说什么发扬真理了。但这却可以在德国哲人那里找到相类似的资源,费希特就说:“我的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的生命和我的命运都微不足道;但我的生命的影响却无限伟大。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做一切,敢说敢做,忍受痛苦。要是我为真理而受到迫害,遭到仇视,要是我为真理而死于职守,我这样做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应当做的吗?”费希特这里表达的意思,不仅是为了发扬真理,而且是要为真理献身,个体渺小,然而生命伟大。这些西方思想资源聚集在一处,则融汇为现代汉语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经典表述之后凝练而出,可见陈寅恪善于“化盐于水”,妙用外来资源,符合他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基本立意。
  陈寅恪进而指出:“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如果说前者是以王国维为缘起而阐述现代学术精神,这里就是以学者形象的塑立来标示其对学术风气的影响,甚至更进一步将其提升到关系民族盛衰的高度,这就与费希特强调的“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养员”有异曲同工之妙了,不过费氏立论更具普遍意義。以陈寅恪之涉猎广博、好学深思,他不太可能不知道身为柏林大学首任校长的费希特,阅读他的相关著作也是情理中事,只不过他不留下明确的印记罢了。
  《论学者的使命》以一种昂扬的姿态确立了德意志民族的学者使命的承当,那个时代,也是德意志民族的危难时刻,我们还需要了解费希特还同时作有《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还有《知识学》。既有面对全民族的国难兴邦的处境艰难,也有对学者阶层的明确使命承担,这才是费希特的人格和风襟。考察陈寅恪的风骨,其实也约略近之,他正是以坚毅的姿态写下了新时代的学者使命的确立,《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具有标志性意义,所谓“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昔元裕之、危太朴、钱受之、万季野诸人,其品格之隆污,学术之歧异,不可以一概论,然其心意中有一共同观念,即国可亡,而史不可灭。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若起先民于地下,其感慨如何?”此处将学术独立和国史存灭紧密相连,正可见出其高见卓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使命,承担此使命而卓立于世者,可谓时代之子,费希特和陈寅恪都是这样承担时代使命的精神巨子。费希特毫不犹豫地指出“学者就是人类的教养员”,他要求学者不但要能“在一切文化方面都应当比其他阶层走在前面”,而且“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学者应当树立起与普通人一样的最终目标,“提高整个人类道德风尚”。事实上,费希特确实也是殉道了的,在柏林大学首任校长任上爆发了1813年的柏林保卫战,当时城内挤满伤病员,费希特夫人为护理伤病员不幸染病,并传染给了费希特,最后两人一起病逝,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殉道,时代精神正是在其体现者的身上才折射出灼灼光辉。他的校长就职演说以《论学术自由唯一可能受到的干扰》为题(1811年10月9日演说,1812年1月7日在柏林出版),其锋芒所向,直指政治势力;但他并不仅是简单地反弹琵琶,他同样也意识到彼此间的互动张力,他曾特别强调教育在国家复兴中的重要作用。而早在1807年12月13日至1808年3月20日,费希特每星期日在柏林科学院的大礼堂,进行他震撼历史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连续十四次。相比费希特的慷慨激越,陈寅恪更以沉默低调的学术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1942年,陈寅恪撰《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其中说:“先生讲授于南北诸学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间辍。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与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见者,肥瘠荣悴固不相同,而孰难孰易孰得孰夫,天下后世当有能辨之者。呜呼!自剖判以来,生民之祸乱,至今日而极矣。物极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阴森惨酷之世界而为清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欲遂丧斯文也,则国家必将尊礼先生,以为国老儒宗,使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师太学。”这里与其说是在表彰杨树达的学人精神和勤苦努力,不如说是在坚定执着地重申自己的信念,是在为自己书写一部可歌可泣的学人忧患史,“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诚哉斯言,学者的使命,就是要著书立说,以纸上的功名来承担人间的职责,进而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迨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涛振海之不可御遏”。这就更是将学人的功用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了,世局移易与学术趋向有关,真是“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虽起于“青萍之末”,而见之于“死水微澜”。   陈寅恪并不缺乏世界眼光,譬如他就曾批评当时的中国学界谓:“国人治学,罕具通识。”隐含之意,自然是外人往往是具备通识的,至少就西方学术的大师级人物来看,哪个不具备人类文明史的整体意识,论学讲究“宏大叙事”,就是像黑格尔这样坚持“欧洲中心论”的人物,也对东方知识细加论列,看看他的《哲学史演讲录》就可以知道了。费希特宣称:“我认为人类的使命在于促进文化的不断进步,在于使人类的一切天资和需求获得同等的不断发展;在人类社会里我赋予研究这种进步和同等发展的阶层,以很光荣的地位。”这里,费希特给人类确定使命,定位则在促进文化进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却具有普遍性意义。而陈寅恪在悼王国维时强调“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这里的古今仁圣,肯定包含了中外古今,是一个有普适价值的概念。他心中作为模范标尺的,恐怕也一定有他两度留德,心中相当熟悉的德国古典哲人与诗人。或者,更能表达他对王国维情谊和文化通感的,是那首《挽王静安先生》:
  敢将私谊哭斯人,文化神州丧一身。
  越甲未应公独耻,湘累宁与俗同尘。
  吾侪所学关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赢得大清干凈水,年年呜咽说灵均。
  这首诗将王国维标定为“文化神州”,可见其在陈寅恪心目中的地位,而更重要的是,诗中表明的对“道”的寻求和认同,更有一种普遍性的价值。陆九渊谓:“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甚或是,“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正可谓形象地概括出了费希特与陈寅恪的这段“思想因缘”。陈寅恪青年时代两度留德,宁可不去哈佛当老师也要去柏林做学生,不求虚荣,不谋学位,一心苦读,其深受德国学术与精神之影响也必,或谓其受兰克史学影响,或称其与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有关系。其实,这方面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开掘,与费希特的关联也可为其中一例。德国学术乃近世世界学术与思想中心,大师、巨子层出不穷,古典时代的天才接踵而来,留德一代可谓得风气之先,蔡元培、马君武等人均有名言表示膺服,而陈寅恪自然也不例外。考察此一种精神联系之渊源,对我们理解中国现代学人的“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具体做法则大有启迪示范之功效。
其他文献
生命中的日子虽说短促,每天很少有什么大惊喜,多的只是些小琐碎。那些个琐碎就像街景,多半还是寻常。当年,大阪关西学友会日本语学校附近就有一段寻常的街道:一间文具店,一间邮电所,一间洋服屋。洋服屋内一般不见顾客;门口摆着三两个纸盒子,有装了碎花布的,总有过路的女人看见前面一个女人在那里驻足,自己也就踩着碎步子跑过去,很不甘心地兜底翻翻——多数什么也不买,但一定要在花布上捏一把。放着碎花布的盒子边还有个
一  也许,我得坦率承认,自己暗地里一直被人类文明当中某种气拔云天的高峰智慧所震撼、所诱惑,我就是这样被引诱着涉入了书籍的海洋。在那样的智慧里边,我相信必有某种惊心动魄的生命经验,曾发生在所有话语的背后,而只可惜呈现给我们的话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明经典,却仅仅是那种熊熊燃烧的生命经验残留下来的轻烟,或灰烬,我们无法亦无缘目睹这种经验的实在与发生。然而凭着这些话语本身,亦足以劈开我们似是而非的种
舒芜八十岁以后学会了使用电脑,接着,他又在新浪网开了两个博客,一个叫“舒芜博客”,另一个叫“碧空楼舒芜博客”。这对于一个以文字立身的老学者来说,真算是与时俱进了。  有了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平台,舒芜在晚年的岁月里仍然显得忙碌和活跃。他在舒芜博客上勤快地写随想短文,在碧空楼舒芜博客上则粘贴一些略长或写作时间略早的作品,继续展示着他的学者风采。这些博文汇聚起来,就编成了这本《舒芜晚年随想录》(以下简称为
从北洋军阀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军,因其“领头羊”冯玉祥在民国年间呼风唤雨的地位以及该部队自身的独特作风,曾经于颠峰时期发展至四十万人,成为当时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这支西北军也曾经雄心勃勃,意图有所作为,并顺应军事发展需要创办了自己昙花一现的空军。  1924年10月下旬,第二次直奉大战激战正酣之际,直系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联合驻扎在北京的胡景翼、孙岳等部突然实行倒戈,发动政变,囚禁总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国风·卫风·硕人》  今译:  身材修美一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娇妻,她
曾纪鑫兄约我为本书写序,我当即答应。夜深人静,细读此书,往事历历,感觉我还真是作序的恰当人选,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均是老友,人生如此际遇,真是难得!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山西作协《黄河》杂志做编辑的时候,那时在湖北黄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工作的纪鑫兄即给《黄河》投稿,给我留下极深印象。我那时虽有发稿权,但现在想来似乎也没有特别关照過纪鑫兄,大概发过两三个中篇小说。那时还有退稿制度,纪鑫兄来稿不多,几乎没有
一  一场秋雨,满地霜叶,叶片完美,由金黄而绛红,层次分明,于是草坪与人行道都被绘上了新的图画,图画生动,自树梢到空中再旋转至地面,由动而静,别有一番韵致。此地的秋毫无感伤意味,反而华丽、生机勃勃。  我们都喜欢北维州亚历山大老城,老城沿河而建,许多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淘洗中平静地焕发出年轻的风采。水雷厂艺术中心就是这么一个永远吸引人的地方。这里,从1918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真的是一个制造水
1918年2月8日,钱玄同在日记中记录了和湖南大儒叶德辉有关的一则轶事。当时书店伙计给钱玄同送来一部叶德辉编的《观古堂书目》,钱玄同最初以为该书可补《书目答问》之缺,就暂时留下。后因无钱购买,准备归还书店。在浏览该书自序时,叶氏这样一段文字引起钱玄同的极度不满:“十七世祖和靖山长伯昂公以元故臣,明祖屡征不起,子孙承其家声,不以入仕为荣,故终明之世,各房皆以科第显达,煊赫一时,独余茆园房世以耕读相安
“女性吃亏论”是指女性对于两性关系包括性关系认识上的一种思维定势和心理悖论:一方面女性认为性关系是女性个人的权利,她有权行使和享受;另一方面女性又将它认定是女性自身对男性的付出,男性才是得益方,女性是“被使用”是受损方,因此女性要索取物質补偿。这一思维定势产生了女性专有的独特行为,如索要聘礼、分手费或“青春损失费”,这些行为皆为男性所无,同时又为这个男性中心社会所普遍认可。  这种“女性吃亏论”在
关于货币,人们似乎更关心它的价值内涵,而对它背后的技术,在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崭露头角以前,似乎兴趣没有那么浓厚。这是一个信用货币时代,在很多人眼里,货币就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只要银行不倒闭,它就在那。除了交易转账,货币往往因价值而动,哪里的价值更稳定,收益更高,货币就往哪移动。移动间,就发生了货币的替代,或转换为资本,或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货币(资产)。这些故事可大可小,小的可引发人世间的种种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