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意蕴,具有巨大的人文教育潜力。但其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皆具有浓郁的历史性,加之小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及语言文字理解力薄弱,对此教学则大多肤浅而单纯拘泥于对诗句意义的翻译与对诗词主旨的简略揭示上。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对其语文素养的培育。基于此,本文便以新课标原则,对小学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策略做出建设情境以引导钻研古诗内外与前尾、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体验、情感化的范读与学生朗读练习三大环节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94-02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民族之根的传统文化便得到了愈趋显著的重视,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便具有了超越传统单一化的表层意义解析,而有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学科新课标的提出,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的相关条款之上。据此,可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做出如下的革新与调整。
一、建设情境以引导钻研古诗内外与前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帮助学生打开古诗词大门的先行者。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情境建设与对古诗词的外在形式、内在内容、先前创作背景及后来评价的解析。对此,学科新课标中亦有“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规定[1]。
如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利用多媒体向其播放了一段兼含配乐、配景与人声诗歌朗诵的视频,以此形象化的视觉感知方式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初步感知与对诗歌意义的初步理解。在此之后,从作者王维的生平经历与本诗的创作背景讲起:一生为官,为诗人与画家,在晚年时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此诗即是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辋川别业别墅基于初秋时节山中雨后黄昏的景色所写。继而开始着重解析诗歌本身,解其之意、解诗歌由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及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美所构成的诗歌意象与所传达的作者情感。解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浩;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解此首诗以自然美來表现作者人格美和理想中的一种社会之美的艺术手法。在此之后,还可引入其他诗词评述文本中对这首诗的点评语,如《王孟诗评》的“总物可点,自是好。”《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的“色韵清绝”等。此虽不会被学生全然感知、理解和记忆,但是对此内容的细致化接触与倾听即可使学生感知到诗歌不容忽略的人文和艺术韵味,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诗画融合的艺术素养。
二、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体验
除却教师的引导解析,依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亦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所以,教师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声,切实调动其自主思维与情感,而真正对古诗词或多或少有所深刻的领悟。由于古诗词形式与内容的历史性,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长久地倾听教师的讲解,而此鼓励发声的举措则可契合学生好动、好表达的特点,提升其课堂参与的兴趣[2]。
如在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共情,同时引发其对古诗深切化、个性化感受的形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化身作者,于在753年及第,但在755年一月便遇安史之乱,玄宗奔属,北方动荡而只能逃奔江南避乱的经历,面对着万物消歇而倍感冷清的深秋江南水畔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此前的讲解与自己对诗歌的分析,通过对诗歌的默读而选出自认为最能够深切反映此时心绪的诗句或字眼。对此,有的同学回答说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因为“其所反映境界之大、之清冷,而更能反衬出作者之小、之悲戚。”亦有同学回答说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更显清脆、绵延,而更增时空之深广,传至客船与作者那里,则会更增冷意与愁情。”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历、认知与情感触动点给出的个性化回答,而给出此回答的过程是其对诗歌、关于人生悲欢等内容的自主认知和思考的过程,而此认知与思考结果将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并跟随其一生,这便是教育中“育人”价值的真正体现。
三、情感化的范读与学生朗读练习
经过教师的引导解析与个人的思考感悟之后,学生对诗词文本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此时对诗歌的朗读则能够真正使学生从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在意境情感两个层次和方面获得整合性、深度性的理解,进而将诗歌朗读上升为对“诗画融合”艺术形态的审美鉴赏。且学科新课标亦有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的提及[3]。
如在纳兰性德《长相思》一诗的教学中,在上述两个环节的解析与思考后,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声音将诗词意境与情感进行传递,可先进行有感情的诗词范读,并指导相关的朗读技巧。此后,同样让学生想象自己为作者,结合自己对诗歌意义的解读、对意境的感悟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自主进行朗诵练习。在朗读过程中,首先学生会思考“这个字、这个词、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其次,则会想象各诗句所对应的场景及由此各场景与各意象所串联得出的整首诗的大意境,从而获得对整首诗的审美领悟。至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才算得以较为有效的完成。
总之,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亦是经久而不衰的艺术作品,其需要被现代教育重视。但此教学与汲取方式绝不应仅限于对古诗词表层语句意义的解析或对其古诗句法的分析,而应与内容、与思考相结合真正去触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其所具有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娜辉.新课改视野下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7).
[2]胡田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3]江宝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甘肃教育,2019(4).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94-02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民族之根的传统文化便得到了愈趋显著的重视,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便具有了超越传统单一化的表层意义解析,而有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学科新课标的提出,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的相关条款之上。据此,可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做出如下的革新与调整。
一、建设情境以引导钻研古诗内外与前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帮助学生打开古诗词大门的先行者。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情境建设与对古诗词的外在形式、内在内容、先前创作背景及后来评价的解析。对此,学科新课标中亦有“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规定[1]。
如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利用多媒体向其播放了一段兼含配乐、配景与人声诗歌朗诵的视频,以此形象化的视觉感知方式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初步感知与对诗歌意义的初步理解。在此之后,从作者王维的生平经历与本诗的创作背景讲起:一生为官,为诗人与画家,在晚年时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此诗即是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辋川别业别墅基于初秋时节山中雨后黄昏的景色所写。继而开始着重解析诗歌本身,解其之意、解诗歌由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及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美所构成的诗歌意象与所传达的作者情感。解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浩;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解此首诗以自然美來表现作者人格美和理想中的一种社会之美的艺术手法。在此之后,还可引入其他诗词评述文本中对这首诗的点评语,如《王孟诗评》的“总物可点,自是好。”《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的“色韵清绝”等。此虽不会被学生全然感知、理解和记忆,但是对此内容的细致化接触与倾听即可使学生感知到诗歌不容忽略的人文和艺术韵味,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诗画融合的艺术素养。
二、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体验
除却教师的引导解析,依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亦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所以,教师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声,切实调动其自主思维与情感,而真正对古诗词或多或少有所深刻的领悟。由于古诗词形式与内容的历史性,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长久地倾听教师的讲解,而此鼓励发声的举措则可契合学生好动、好表达的特点,提升其课堂参与的兴趣[2]。
如在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共情,同时引发其对古诗深切化、个性化感受的形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化身作者,于在753年及第,但在755年一月便遇安史之乱,玄宗奔属,北方动荡而只能逃奔江南避乱的经历,面对着万物消歇而倍感冷清的深秋江南水畔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此前的讲解与自己对诗歌的分析,通过对诗歌的默读而选出自认为最能够深切反映此时心绪的诗句或字眼。对此,有的同学回答说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因为“其所反映境界之大、之清冷,而更能反衬出作者之小、之悲戚。”亦有同学回答说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更显清脆、绵延,而更增时空之深广,传至客船与作者那里,则会更增冷意与愁情。”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历、认知与情感触动点给出的个性化回答,而给出此回答的过程是其对诗歌、关于人生悲欢等内容的自主认知和思考的过程,而此认知与思考结果将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并跟随其一生,这便是教育中“育人”价值的真正体现。
三、情感化的范读与学生朗读练习
经过教师的引导解析与个人的思考感悟之后,学生对诗词文本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此时对诗歌的朗读则能够真正使学生从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在意境情感两个层次和方面获得整合性、深度性的理解,进而将诗歌朗读上升为对“诗画融合”艺术形态的审美鉴赏。且学科新课标亦有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的提及[3]。
如在纳兰性德《长相思》一诗的教学中,在上述两个环节的解析与思考后,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声音将诗词意境与情感进行传递,可先进行有感情的诗词范读,并指导相关的朗读技巧。此后,同样让学生想象自己为作者,结合自己对诗歌意义的解读、对意境的感悟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自主进行朗诵练习。在朗读过程中,首先学生会思考“这个字、这个词、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其次,则会想象各诗句所对应的场景及由此各场景与各意象所串联得出的整首诗的大意境,从而获得对整首诗的审美领悟。至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才算得以较为有效的完成。
总之,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亦是经久而不衰的艺术作品,其需要被现代教育重视。但此教学与汲取方式绝不应仅限于对古诗词表层语句意义的解析或对其古诗句法的分析,而应与内容、与思考相结合真正去触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其所具有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娜辉.新课改视野下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7).
[2]胡田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3]江宝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甘肃教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