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ai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人文意蕴,具有巨大的人文教育潜力。但其从语言形式到内容皆具有浓郁的历史性,加之小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及语言文字理解力薄弱,对此教学则大多肤浅而单纯拘泥于对诗句意义的翻译与对诗词主旨的简略揭示上。这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对其语文素养的培育。基于此,本文便以新课标原则,对小学古诗词的有效教学策略做出建设情境以引导钻研古诗内外与前尾、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体验、情感化的范读与学生朗读练习三大环节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94-02
  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家民族之根的传统文化便得到了愈趋显著的重视,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渗透便具有了超越传统单一化的表层意义解析,而有更深层次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学科新课标的提出,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等的相关条款之上。据此,可对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做出如下的革新与调整。
  一、建设情境以引导钻研古诗内外与前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帮助学生打开古诗词大门的先行者。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情境建设与对古诗词的外在形式、内在内容、先前创作背景及后来评价的解析。对此,学科新课标中亦有“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规定[1]。
  如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中,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利用多媒体向其播放了一段兼含配乐、配景与人声诗歌朗诵的视频,以此形象化的视觉感知方式促进学生对诗歌意境的初步感知与对诗歌意义的初步理解。在此之后,从作者王维的生平经历与本诗的创作背景讲起:一生为官,为诗人与画家,在晚年时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此诗即是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辋川别业别墅基于初秋时节山中雨后黄昏的景色所写。继而开始着重解析诗歌本身,解其之意、解诗歌由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及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美所构成的诗歌意象与所传达的作者情感。解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浩;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解此首诗以自然美來表现作者人格美和理想中的一种社会之美的艺术手法。在此之后,还可引入其他诗词评述文本中对这首诗的点评语,如《王孟诗评》的“总物可点,自是好。”《增订评注唐诗正声》的“色韵清绝”等。此虽不会被学生全然感知、理解和记忆,但是对此内容的细致化接触与倾听即可使学生感知到诗歌不容忽略的人文和艺术韵味,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诗画融合的艺术素养。
  二、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体验
  除却教师的引导解析,依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亦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所以,教师应尊重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声,切实调动其自主思维与情感,而真正对古诗词或多或少有所深刻的领悟。由于古诗词形式与内容的历史性,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长久地倾听教师的讲解,而此鼓励发声的举措则可契合学生好动、好表达的特点,提升其课堂参与的兴趣[2]。
  如在张继《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共情,同时引发其对古诗深切化、个性化感受的形成,指导学生在想象中化身作者,于在753年及第,但在755年一月便遇安史之乱,玄宗奔属,北方动荡而只能逃奔江南避乱的经历,面对着万物消歇而倍感冷清的深秋江南水畔的情景,让学生结合此前的讲解与自己对诗歌的分析,通过对诗歌的默读而选出自认为最能够深切反映此时心绪的诗句或字眼。对此,有的同学回答说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因为“其所反映境界之大、之清冷,而更能反衬出作者之小、之悲戚。”亦有同学回答说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为“寺庙里传来的钟声更显清脆、绵延,而更增时空之深广,传至客船与作者那里,则会更增冷意与愁情。”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历、认知与情感触动点给出的个性化回答,而给出此回答的过程是其对诗歌、关于人生悲欢等内容的自主认知和思考的过程,而此认知与思考结果将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意识的一部分并跟随其一生,这便是教育中“育人”价值的真正体现。
  三、情感化的范读与学生朗读练习
  经过教师的引导解析与个人的思考感悟之后,学生对诗词文本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水平,此时对诗歌的朗读则能够真正使学生从外在语言形式与内在意境情感两个层次和方面获得整合性、深度性的理解,进而将诗歌朗读上升为对“诗画融合”艺术形态的审美鉴赏。且学科新课标亦有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的提及[3]。
  如在纳兰性德《长相思》一诗的教学中,在上述两个环节的解析与思考后,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声音将诗词意境与情感进行传递,可先进行有感情的诗词范读,并指导相关的朗读技巧。此后,同样让学生想象自己为作者,结合自己对诗歌意义的解读、对意境的感悟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自主进行朗诵练习。在朗读过程中,首先学生会思考“这个字、这个词、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其次,则会想象各诗句所对应的场景及由此各场景与各意象所串联得出的整首诗的大意境,从而获得对整首诗的审美领悟。至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才算得以较为有效的完成。
  总之,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亦是经久而不衰的艺术作品,其需要被现代教育重视。但此教学与汲取方式绝不应仅限于对古诗词表层语句意义的解析或对其古诗句法的分析,而应与内容、与思考相结合真正去触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其所具有的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娜辉.新课改视野下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7).
  [2]胡田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3]江宝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甘肃教育,2019(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微课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利用微课生动、形象和具有画面感的优势,以微课为载体打造小学语文识字高效教学,能够让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投入进来,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分析如何以微课为载体打造小学语文识字高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而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既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审美能力,使其学会欣赏作品,发现创作灵感。又需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创作过程,提升美术创作能力,从而展现美術创作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创作;兴趣;审美;欣赏;美术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高中生史料实证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素养,提高史料实证素养就要提高收集史料的能力、解读史料的能力、获取史料信息的能力、去伪存真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史料实证;提高;三条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63-02  高中历史课程基于唯物史观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高中生通过历史学习能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奠定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书写、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智力、学习习惯。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听说读写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
期刊
【摘 要】统编版教材的应用,为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提供了帮助。对统编教材的改版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更加注重与对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材改编下应该以怎样的素养进行小学语文的教育,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当前所要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分析,首先提出了统编教材的新变化,再提出教师新素养的要求。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统编教材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教师;素养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且自觉性较差。如何有效率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传授更多的课本知识和培养语文素养,是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总结的教学课题。若有些教师既要身负语文教学职责又要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那简直难上加难。本文着力探讨教师如何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找到教学和管理之间的平衡点,诠释出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风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作文是不少小学生都感到困难的内容,在农村小学中尤其如此。本文首先从兴趣不足、缺乏真情实感和价值取向这几个方面出发,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探讨了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184-0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但随着环境的改善,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单一而枯燥,无法发挥太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策略,争取构建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丰富;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三年级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作文写作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小学生对于习作普遍有种畏惧心理,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兴趣不高,所掌握的习作技能也比较少,无法满足基本的习作需求。在课堂上制作手抄报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将手抄报与习作内容巧妙地结合到一起,能无形中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基于手抄报的上述优势,本文首先系统地指出了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手抄报活动对学生习作学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愈加重视。小学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值得学习的榜样,进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励学生进行效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情感渗透,才能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文章传递的思想和精神。本文具体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