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下,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广西的投资,众多的中国企业在东盟设生产基地以扩大对日本的贸易。以往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的服务广西经济的建设,而且东盟日语教育的蓬勃发展,广西众多的学校有与东盟联合办学的经验,为联合培养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广西 东盟 日语人才培养 可行性
2004年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2008 年广西北部湾发展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广西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和中心枢纽。这一区位优势为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培养日语人才提供了契机。
一、自由贸易区对国际化日语人才的需求前景
(一)日本对广西的投资与贸易
据广西商务厅外资处统计截止2008年底,日本在广西成立的三资企业共178家,合同外资金额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亿美元。从现阶段来看,日本对广西的投资与广西的贸易总额都还比较小。为扩大日本在广西的投资,促进双边的贸易,广西日本工业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日本企业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并通过赴日本举办广西-日本经贸合作推介会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以来在南宁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广西和南宁已成为多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桥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使中国日本商会各企业十分看好广西和南宁市的投资环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双方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到广西投资的日本企业会成倍的增加。
(二)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情况
2010年度1至11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6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0.6%。中方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金额已突破1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投资合作方面,2009年东盟与中国的双边实际年投资额增长到36.8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投资贸易额激增,是因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绝不仅仅局限于自贸区内部,因为东盟不仅与中国签订了自贸区协议,还与日本等国家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与日本等国尚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中国在东盟任何一国设厂,利用东盟已经与日本等国家签订的自贸区协定,这些中国企业还将其产品销往无关税的日本等国家,从而销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样就构成了中国-东盟-日本的三边贸易关系,并且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下,这一贸易关系正在迅速发展。
(三)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对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
目前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自由贸易区不断成熟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以连接日本企业“中国+东盟”的投资策略。要达到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要求,就需具有较高的3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国内外贸易活动实际业务操作能力,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能力。所谓3语指的是熟练掌握汉语、日语、东盟某国语言,即能够进行2个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翻译能力,以满足在广西投资同时与东盟国家有贸易往来的日企的需求或在东盟国家投资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日企的需求。所谓复合指的是,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东南亚各国市场行情及其WTO规则,具备外贸业务管理和组织东南亚市场经贸业务活动的能力。只有这样的综合型日语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二、广西及东盟日语人才培养现状
(一)广西日语人才培养现状
我区高校的日语专业建设和日语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已有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13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日语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1300人,每年约有400-500名毕业生的规模。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广东等城市,在广西本地的就业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总的来说还是外流情况严重,未能对地方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广西现在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还是处于模仿区外一些日语教育发达地区的阶段,从课程设置到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区外的高校都比较相近,没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元素。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日语人才绝大多数只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即日语和少量的外贸知识,达不到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对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要抓住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这一时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大胆尝试,要对以往的日语人材培养模式有所调整,积极加强与东盟高校的合作,探索出具有广西显著的地方特色,更好的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东盟日语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这里主要以在东盟最吸引日企投资较多,也是日语教育较发达的越南、泰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情况为例来看整个东盟的日语人才培养情况。
首先看日语教育比较发达的泰国,从曼谷日本文化中心在2008年实施的日语教育机构调查数据可知,泰国全国有89所包括国立、私立在内的大学开设有日语课程,其中开设有日语专业的学校国立的有36所,主要集中在泰国的中部地区。开设日语相关硕士专业的学校只有3所,博士相关专业的学校仅有1所。
在越南受到日语学习增多的影响,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学也积极开设日语专业。为了充实日语教师的质和量,河内国家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師範大学先后开设了日语教育课程。并且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在越南开设日语讲座、日语教授技巧学习班对其日语教育进行支援。
总的来说,随着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和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日语学习和日语教育发展的热潮。东盟各国的主要大学里都开设有日语专业,能通过国际日语能力1级测试的学生也在增加。蓬勃发展的东盟日语教育状况与广西的日语教育发展形式相似,日语教学水平接近广西。因此东盟国家的大学有能力与广西高校共同培养日语人才。
三、广西高校成功的合作办学经验
(一)与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及政策支持
目前广西-东盟教育合作以广西高校与越南、泰国的教育合作为主流。广西各高校与各校合作的东盟国家院校大致有: 越南的河内国家大学、海防大学;泰国的坦亚布里理工大学;柬埔寨的金边皇家大学等等。教育合作的方式主要是互派留学生。主要是本科层次的“3+1”和“2+2”的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都是基于以对方本国语言为基础的双向式交流,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广西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明确提出建设“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支持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程度较高、在东盟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学。有这样的政策支持,我们更应该加快与东盟高校合作的步伐,积极推进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二)我校与东盟合作办学的经验
我校也积极地参与到了东盟合作办学的浪潮中,在合作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合作项目有: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签订两校合作办学协议,并于2006年04月迎来了作为暑期交换学生到校的25名本科层次的泰国留学生,在我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学习。2009年,我校与越南海防民立大学签订了“1+3”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两校联合培养越南学生。并于2010年9月,接收了首批来自越南海防民立大学的14名本科留学生。
四、“3+1”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上可以采取较为通行的“3+1”合作办学模式,与东盟学校联合培养具有日语和东盟语言优势,熟悉东盟商贸知识了解东盟、中国、日本文化的复合型多功能人才。“3+1”模式中的“3”是指在广西高校的日语专业学习3年,并在此期间辅修东盟国家的语言,为以后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模式中另外的“1”指的是,从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到东盟国家留学1年,期间除了继续学习日语外,主要学习所在国的语言和东盟国家的经贸知识。通过这样的联合培养使得学生熟练掌握2门外语,即日语和东盟某国语言;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东南亚各国市场行情。最终成为广西发展所需的国际化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赵卿敏.国际化: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3]黄敏.浅议广西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及发展对策[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第2 期.
[4]陈秀琼.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9).
[关键词] 广西 东盟 日语人才培养 可行性
2004年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2008 年广西北部湾发展被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0年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广西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和中心枢纽。这一区位优势为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培养日语人才提供了契机。
一、自由贸易区对国际化日语人才的需求前景
(一)日本对广西的投资与贸易
据广西商务厅外资处统计截止2008年底,日本在广西成立的三资企业共178家,合同外资金额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亿美元。从现阶段来看,日本对广西的投资与广西的贸易总额都还比较小。为扩大日本在广西的投资,促进双边的贸易,广西日本工业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日本企业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并通过赴日本举办广西-日本经贸合作推介会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2004年以来在南宁连续成功举办,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广西和南宁已成为多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桥梁,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使中国日本商会各企业十分看好广西和南宁市的投资环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双方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加深,到广西投资的日本企业会成倍的增加。
(二)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情况
2010年度1至11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6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0.6%。中方在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金额已突破1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在投资合作方面,2009年东盟与中国的双边实际年投资额增长到36.8亿美元。中国与东盟的投资贸易额激增,是因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绝不仅仅局限于自贸区内部,因为东盟不仅与中国签订了自贸区协议,还与日本等国家也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与日本等国尚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中国在东盟任何一国设厂,利用东盟已经与日本等国家签订的自贸区协定,这些中国企业还将其产品销往无关税的日本等国家,从而销往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样就构成了中国-东盟-日本的三边贸易关系,并且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下,这一贸易关系正在迅速发展。
(三)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对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
目前自由贸易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自由贸易区不断成熟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以连接日本企业“中国+东盟”的投资策略。要达到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要求,就需具有较高的3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国内外贸易活动实际业务操作能力,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的能力。所谓3语指的是熟练掌握汉语、日语、东盟某国语言,即能够进行2个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翻译能力,以满足在广西投资同时与东盟国家有贸易往来的日企的需求或在东盟国家投资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日企的需求。所谓复合指的是,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东南亚各国市场行情及其WTO规则,具备外贸业务管理和组织东南亚市场经贸业务活动的能力。只有这样的综合型日语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二、广西及东盟日语人才培养现状
(一)广西日语人才培养现状
我区高校的日语专业建设和日语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已有广西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13所本专科院校开设了日语专业,在校生人数超过1300人,每年约有400-500名毕业生的规模。日语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上海、广东等城市,在广西本地的就业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总的来说还是外流情况严重,未能对地方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广西现在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还是处于模仿区外一些日语教育发达地区的阶段,从课程设置到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区外的高校都比较相近,没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元素。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日语人才绝大多数只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即日语和少量的外贸知识,达不到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对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要抓住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这一时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大胆尝试,要对以往的日语人材培养模式有所调整,积极加强与东盟高校的合作,探索出具有广西显著的地方特色,更好的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二)东盟日语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这里主要以在东盟最吸引日企投资较多,也是日语教育较发达的越南、泰国高校的日语人才培养情况为例来看整个东盟的日语人才培养情况。
首先看日语教育比较发达的泰国,从曼谷日本文化中心在2008年实施的日语教育机构调查数据可知,泰国全国有89所包括国立、私立在内的大学开设有日语课程,其中开设有日语专业的学校国立的有36所,主要集中在泰国的中部地区。开设日语相关硕士专业的学校只有3所,博士相关专业的学校仅有1所。
在越南受到日语学习增多的影响,一些地方城市的大学也积极开设日语专业。为了充实日语教师的质和量,河内国家外国语大学、胡志明師範大学先后开设了日语教育课程。并且日本政府从2002年开始在越南开设日语讲座、日语教授技巧学习班对其日语教育进行支援。
总的来说,随着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投资和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日语学习和日语教育发展的热潮。东盟各国的主要大学里都开设有日语专业,能通过国际日语能力1级测试的学生也在增加。蓬勃发展的东盟日语教育状况与广西的日语教育发展形式相似,日语教学水平接近广西。因此东盟国家的大学有能力与广西高校共同培养日语人才。
三、广西高校成功的合作办学经验
(一)与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及政策支持
目前广西-东盟教育合作以广西高校与越南、泰国的教育合作为主流。广西各高校与各校合作的东盟国家院校大致有: 越南的河内国家大学、海防大学;泰国的坦亚布里理工大学;柬埔寨的金边皇家大学等等。教育合作的方式主要是互派留学生。主要是本科层次的“3+1”和“2+2”的合作模式,这些合作模式都是基于以对方本国语言为基础的双向式交流,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广西制定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明确提出建设“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支持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程度较高、在东盟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学。有这样的政策支持,我们更应该加快与东盟高校合作的步伐,积极推进国际化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二)我校与东盟合作办学的经验
我校也积极地参与到了东盟合作办学的浪潮中,在合作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合作项目有: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签订两校合作办学协议,并于2006年04月迎来了作为暑期交换学生到校的25名本科层次的泰国留学生,在我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文化交流学习。2009年,我校与越南海防民立大学签订了“1+3”合作办学项目协议,两校联合培养越南学生。并于2010年9月,接收了首批来自越南海防民立大学的14名本科留学生。
四、“3+1”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上可以采取较为通行的“3+1”合作办学模式,与东盟学校联合培养具有日语和东盟语言优势,熟悉东盟商贸知识了解东盟、中国、日本文化的复合型多功能人才。“3+1”模式中的“3”是指在广西高校的日语专业学习3年,并在此期间辅修东盟国家的语言,为以后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模式中另外的“1”指的是,从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到东盟国家留学1年,期间除了继续学习日语外,主要学习所在国的语言和东盟国家的经贸知识。通过这样的联合培养使得学生熟练掌握2门外语,即日语和东盟某国语言;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东南亚各国市场行情。最终成为广西发展所需的国际化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古小松.中国—东盟知识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赵卿敏.国际化: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3]黄敏.浅议广西与东盟国家高等教育的交流及发展对策[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年第2 期.
[4]陈秀琼.广西与东盟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