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现实的需求来看,具有较强的质量和成本意识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环境。
一、数控车床高技能人才提高质量和成本意识的意义
1.机械行业企业重视质量与成本意识
数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械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各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尽可能地采用先进设备、先进生产管理、先进物料管理系统,严格控制生产过程。
2.需要加强数控车床高技能人才质量与成本意识培养
近几年来,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对于能够从事多种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数控人员,更是供不应求。这些岗位的性质决定了数控人才在今后要更多解决产品质量以及如何降低产品价格的问题。所以在校期间必须加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成本意识。
3.现有教学体系与企业不相适应
现在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强调书本知识或技能知识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方面要求甚少,现代企业要求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现代企业,或者觉得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他们难以胜任。
二、培养质量和成本意识的目标和思路
1.培养数控车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对于数控车高技能人才来讲,其要求不仅仅是如何制造出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产品来,作为普通操作者的管理者,还要注意生产中每个环节工艺的合理性和如何尽可能减低产品的成本。
2.培养数控车高技能人才质量和成本意识的思路
数控零件的加工制造需要涉及很多内容,包括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分析、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分析、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过程操作,加工后对产品进行分析,而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始终贯穿于这一过程。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在讲课中强调质量成本意识,使学生理解材料使用量与成本的关系、加工时间与成本的关系,加工工艺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质量与成本意识的方法和途经
1.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学生质量和成本意识的培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学生的质量和成本意识。要让学生知道不计成本的生产是要被淘汰的,特别是在如今节约型社会,更加要重视降低成本。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讲到设计轴的尺寸,轴直径的取值不宜大于计算值太多,否则浪费材料,增加制造成本;在《工程力学》课程中讲到通过剪切和挤压的计算设计螺栓的个数时,螺栓取整但个数不宜大于计算值太多,否则会增加加工螺孔的工艺时间,又浪费了螺栓,造成成本增加;在《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中讲到走刀路线的设计时,要强调不同的走刀路线与加工时间的关系,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走刀路线,这样可以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对于学生质量方面的内容,比如要结合实习内容给学生讲清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及时解决。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也严格按照图样要求,对于加工的工件达不到图样要样的工件在企业里只能算废品。
2.在操作教学中培养质量和成本意识
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工作行为规范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以前,学校应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次生产过程的模拟,实训时学生基本上不具备操作经验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因此实训的任务在于体验生产过程。俗话也说“先入为主”,实训是学生体验未来工作的最早机会,因此抓住实训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我校的实训管理引进企业模式,以下是我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做法。
(1)培养学生具备在设备运转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行为规范。 ①保证安全工作条件。操作前检查并确保人身、设备、环境的安全,包括身体状况、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机器安全装置的认识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消防装置的配备和使用;维持干净整齐的工作环境;正确开机、关机操作等,严格检查并监督执行,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条件的重要性。②了解机器关键部位的结构、性能及可能发生的故障。通常在实训前已完成部分理论教学,但针对具体的实训设备来说,还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还必须对现场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比较性的介绍。使用中如何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如何保护设备硬件及软件,人人都应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③仔细阅读项目任务书(也称为施工单),充分了解工作任务。阅读项目任务书是一项工作的开始,可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盲目性而出差错,造成废品。实际工作中,时常有因不看或看错施工单导致误工、返工现象的发生。因此从实训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养成看清、看准项目任务书再开始实训的习惯。④各种材料的准备。根据项目任务书充分准备好各种材料,并对重要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绝不能掉以轻心,不符合要求的绝不能凑合。通过对材料质量的检查使学生认识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是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是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的重要手段。⑤机器润滑保养。开机前必须按要求做好加油润滑工作,加油是充分发挥机器工作性能,保持机器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润滑点、润滑方式、润滑油种类、润滑周期等。
(2)培养学生精确调节和正确使用机器的行为规范,切忌盲目行动和蛮干。 这是维护设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护个人安全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实训是初次接触生产设备,以前没有亲自动手调节设备的经历或经验,这时应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调节步骤、调节方法,切忌盲目行动和蛮干,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及其他事故。并且,要求学生了解规范化操作及数据化操作的意义,工作不能完全凭经验,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完成工作。需要测量、计算的部分必须按要求做,估测、估算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处理故障的行为规范。实训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产故障,这时指导老师要抓住时机教给学生故障处理方法和步骤。强调遇到故障要冷静处理,根据产生故障的时间、部位、条件、形状等,首先进行理论分析,找到发生此故障的所有原因,逐项列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范围,提出排除方案,最后实施排除方案,检验排除结果。有必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试试看”这种排除故障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对于没有经验的新人员和不具备分析能力的人必须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浪费工时,还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另外学生必须了解重大事故发生时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原则,如保持事故现场,以便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研究、处理等。
(4)培养学生质量管理的重要理念。搞好质量管理、预防质量事故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规范化操作是避免各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产品质量是在工作中产生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不能养成依赖后工序的习惯,要求学生树立起对本职工作“第一次就要做好”的工作理念,而不是把自己对本职工作质量所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别人身上,人人都要参与产品质量管理。
(5)在实训中注意企业生产实例的适当引入,让学生充分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身边挖掘题材,引入正反面实例,让生活说话,或者进行校企合作加工产品,让学生真正接触产品而不是在完成艺术品(我们称学生在学校实训加工出来的作品为艺术品),这样学生能从自身的经历中去体会产品成本与质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终身受益。
(6)利用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独立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所以分工是相对的。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
(7)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下班前的良好工作习惯。下班前的良好工作习惯包括工具的检查与摆放,机器设备、加工材料及加工产品的正确处理包装设计,有关交接班手续,离开工作地点关好门窗、切断电源等。
3.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让学生了解价格质量和成本的意义
除了在学校让学生加强学生的质量与成本意识外,我们还经常让他们到企业去实习,帮助企业做一些产品。这样使校企双方都受益,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熟悉工厂的环境,有了一定工厂意识,加强了质量和成本概念。让他们了解了不合格的产品就要报废,如果报废产品多了,成本提高了。这样生产线就会停产,技术人员就要想办法,当废品率下降了,才能正常生产。对于数控车高技能人才,我们学院每学期都会安排两星期左右到企业实习。经过实习后的学生对工厂产品管理的意识有一定增长。
4.学生在假期到企业打工,认识自己的价值
除了在学期期间,学校对学生加强质量和成本意识外。当暑假来临的时候,我们鼓励学生在暑假期间到企业去打工,增强他们的成本和质量意识。通过在企业打工,他们体会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能够更加珍惜学校的时光,而且还能把企业文化带进学校,在实训过程中更加重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5.其他途径培养学生质量和成本意识
除了在教学环节和下企业锻炼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生活细节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
四、效果
具有成本和质量意识是数控车高级能人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素质。从笔者与在学院实施的情况来看,2009届毕业生全部安排在对口的企业工作,学生在企业中的反映普遍良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技师学院)
一、数控车床高技能人才提高质量和成本意识的意义
1.机械行业企业重视质量与成本意识
数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械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各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尽可能地采用先进设备、先进生产管理、先进物料管理系统,严格控制生产过程。
2.需要加强数控车床高技能人才质量与成本意识培养
近几年来,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对于能够从事多种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数控人员,更是供不应求。这些岗位的性质决定了数控人才在今后要更多解决产品质量以及如何降低产品价格的问题。所以在校期间必须加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成本意识。
3.现有教学体系与企业不相适应
现在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强调书本知识或技能知识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方面要求甚少,现代企业要求的工程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现代企业,或者觉得企业的一些规章制度他们难以胜任。
二、培养质量和成本意识的目标和思路
1.培养数控车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对于数控车高技能人才来讲,其要求不仅仅是如何制造出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产品来,作为普通操作者的管理者,还要注意生产中每个环节工艺的合理性和如何尽可能减低产品的成本。
2.培养数控车高技能人才质量和成本意识的思路
数控零件的加工制造需要涉及很多内容,包括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分析、零件的数控加工工序分析、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过程操作,加工后对产品进行分析,而产品的质量和成本始终贯穿于这一过程。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在讲课中强调质量成本意识,使学生理解材料使用量与成本的关系、加工时间与成本的关系,加工工艺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质量与成本意识的方法和途经
1.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学生质量和成本意识的培养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学生的质量和成本意识。要让学生知道不计成本的生产是要被淘汰的,特别是在如今节约型社会,更加要重视降低成本。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讲到设计轴的尺寸,轴直径的取值不宜大于计算值太多,否则浪费材料,增加制造成本;在《工程力学》课程中讲到通过剪切和挤压的计算设计螺栓的个数时,螺栓取整但个数不宜大于计算值太多,否则会增加加工螺孔的工艺时间,又浪费了螺栓,造成成本增加;在《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中讲到走刀路线的设计时,要强调不同的走刀路线与加工时间的关系,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走刀路线,这样可以节省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对于学生质量方面的内容,比如要结合实习内容给学生讲清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命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等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加以分析并及时解决。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也严格按照图样要求,对于加工的工件达不到图样要样的工件在企业里只能算废品。
2.在操作教学中培养质量和成本意识
有企业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工作行为规范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以前,学校应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培养。实训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是一次生产过程的模拟,实训时学生基本上不具备操作经验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因此实训的任务在于体验生产过程。俗话也说“先入为主”,实训是学生体验未来工作的最早机会,因此抓住实训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我校的实训管理引进企业模式,以下是我校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训做法。
(1)培养学生具备在设备运转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行为规范。 ①保证安全工作条件。操作前检查并确保人身、设备、环境的安全,包括身体状况、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机器安全装置的认识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使用;消防装置的配备和使用;维持干净整齐的工作环境;正确开机、关机操作等,严格检查并监督执行,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条件的重要性。②了解机器关键部位的结构、性能及可能发生的故障。通常在实训前已完成部分理论教学,但针对具体的实训设备来说,还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还必须对现场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比较性的介绍。使用中如何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如何保护设备硬件及软件,人人都应做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③仔细阅读项目任务书(也称为施工单),充分了解工作任务。阅读项目任务书是一项工作的开始,可对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盲目性而出差错,造成废品。实际工作中,时常有因不看或看错施工单导致误工、返工现象的发生。因此从实训开始就应该让学生养成看清、看准项目任务书再开始实训的习惯。④各种材料的准备。根据项目任务书充分准备好各种材料,并对重要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绝不能掉以轻心,不符合要求的绝不能凑合。通过对材料质量的检查使学生认识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是生产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是控制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的重要手段。⑤机器润滑保养。开机前必须按要求做好加油润滑工作,加油是充分发挥机器工作性能,保持机器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机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润滑点、润滑方式、润滑油种类、润滑周期等。
(2)培养学生精确调节和正确使用机器的行为规范,切忌盲目行动和蛮干。 这是维护设备、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护个人安全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实训是初次接触生产设备,以前没有亲自动手调节设备的经历或经验,这时应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调节步骤、调节方法,切忌盲目行动和蛮干,否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及其他事故。并且,要求学生了解规范化操作及数据化操作的意义,工作不能完全凭经验,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完成工作。需要测量、计算的部分必须按要求做,估测、估算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处理故障的行为规范。实训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生产故障,这时指导老师要抓住时机教给学生故障处理方法和步骤。强调遇到故障要冷静处理,根据产生故障的时间、部位、条件、形状等,首先进行理论分析,找到发生此故障的所有原因,逐项列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逐步缩小范围,提出排除方案,最后实施排除方案,检验排除结果。有必要向学生说明的是“试试看”这种排除故障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等,对于没有经验的新人员和不具备分析能力的人必须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仅浪费工时,还有可能带来新的问题。
另外学生必须了解重大事故发生时的基本处理方法和原则,如保持事故现场,以便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研究、处理等。
(4)培养学生质量管理的重要理念。搞好质量管理、预防质量事故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控制,规范化操作是避免各种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
产品质量是在工作中产生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不能养成依赖后工序的习惯,要求学生树立起对本职工作“第一次就要做好”的工作理念,而不是把自己对本职工作质量所承担的责任转移到别人身上,人人都要参与产品质量管理。
(5)在实训中注意企业生产实例的适当引入,让学生充分体会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身边挖掘题材,引入正反面实例,让生活说话,或者进行校企合作加工产品,让学生真正接触产品而不是在完成艺术品(我们称学生在学校实训加工出来的作品为艺术品),这样学生能从自身的经历中去体会产品成本与质量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建立良好习惯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终身受益。
(6)利用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企业中,每个人的工作都不是独立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工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所以分工是相对的。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的精髓。
(7)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下班前的良好工作习惯。下班前的良好工作习惯包括工具的检查与摆放,机器设备、加工材料及加工产品的正确处理包装设计,有关交接班手续,离开工作地点关好门窗、切断电源等。
3.让学生在企业中锻炼,让学生了解价格质量和成本的意义
除了在学校让学生加强学生的质量与成本意识外,我们还经常让他们到企业去实习,帮助企业做一些产品。这样使校企双方都受益,学生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熟悉工厂的环境,有了一定工厂意识,加强了质量和成本概念。让他们了解了不合格的产品就要报废,如果报废产品多了,成本提高了。这样生产线就会停产,技术人员就要想办法,当废品率下降了,才能正常生产。对于数控车高技能人才,我们学院每学期都会安排两星期左右到企业实习。经过实习后的学生对工厂产品管理的意识有一定增长。
4.学生在假期到企业打工,认识自己的价值
除了在学期期间,学校对学生加强质量和成本意识外。当暑假来临的时候,我们鼓励学生在暑假期间到企业去打工,增强他们的成本和质量意识。通过在企业打工,他们体会了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模式,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回到学校能够更加珍惜学校的时光,而且还能把企业文化带进学校,在实训过程中更加重视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5.其他途径培养学生质量和成本意识
除了在教学环节和下企业锻炼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在生活细节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
四、效果
具有成本和质量意识是数控车高级能人才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素质。从笔者与在学院实施的情况来看,2009届毕业生全部安排在对口的企业工作,学生在企业中的反映普遍良好。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