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小学作文课程的教学和学生习作的进程中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育部门对小学初中及更高年级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教学要求。教师应不停改进小学习作课堂教学,以此保障学生可以从习作课堂中学到与其对应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课对他们来说是一门艰难的课程。一般来说,学生缺乏习作思维和习作材料,这使他们很难开展习作练习。针对这类状况,本文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推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与其它学科对比而言,语文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语文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推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听、說、读、写的训练基础上,习作课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教师没有全面了解把握正确的教学办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策略,着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现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现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现如今,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在成绩方面,而是方方面面,對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应该掌握各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任务。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丰富阅读,分享体验
教学时,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导,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课外读物,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同时,在作文课上划分出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此外,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表达阅读感受,让学生大胆说出所思所想,在理解范文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来构建文章的大体构架。
小学课本中要求学生写作的次数虽少,但是对素材的划分却非常统一,包括想象力类、叙述类、风景类或记录类。可是,任何主题的构架现象都是一致的,并且学生不明白该从什么角度着手,以及该写些什么。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示范课文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我永远也忘不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剖析课文的习作特征:怎样开头?如何过渡到文章的下一个内容?如此,就会整理总结出课文大体的结构。那么,学生在作文时,就会应用这样一个更直观、准确的的上下文结构。学生经过示范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写作构架,并运用解释、剖析和感受的方式来作文。
(二)炼词炼句,注重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时,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好摘录本,在阅读文本时,摘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进行反复阅读或抄写,以此积攒词语量。学生也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或书籍后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或者,要求学生经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多角度的方向书写情感。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语文水平。
(三)学习借鉴,善于模仿
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是相互连接、相互推进的。一方面,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北京的春節》课文时,课后的作业是让学生写一段关于春节的句子。为了使学生了解本段话中总、分的构架特征,教师可以选择阅读或在第四段中,展示意思图的办法,以便学生掌握作者如何通过总段位来描述北京的春节。同时,给学生放映一些诸如过年时春节的民俗,感受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从而便于学生用总、分的结构开展描述。经过实际授课和课后练习,学生更能掌握不同的习作办法,提高整体作文水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作文内容缺乏灵活性、空洞无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例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学习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做,能让学生剖析文章中使用的语法和了解词语的特征。在习作时,学生就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模仿文章中的好词语和好句子,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经过模仿,构成学生自己的表达特征,以此来提升习作水平。
(四)观察生活,丰富体验
许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日常生活常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太少。对此,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把习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通过观察生活,从中得到最直观的写作素材。当然,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也应该是有选择的。教师要做好指导,为学生供给清晰的观察目标。它既可以是健康欢乐的电视节目,也可以是以班为单位开展的特色班会,还可以是家人做的一些小事情。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仔细观察的对象。经过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能够让学生积攒生活常识,进而让学生具有多样化的习作素材,提升整体习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真正把文本的语言运用、审美认知和创造水平结合起来,丰富阅读,分享体验;炼词炼句,注重积累;学习借鉴,善于模仿;观察生活,丰富体验。这样,学生不但能够习得作文的理论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学习和借鉴习作方法,进而对作文课产生浓重的兴趣。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并从习作中获得真善美的陶冶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马洪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8,(1) :147.
[2]唐静,夏家发.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日记体习作教学研讨[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 :49.
[3]宫淑贤.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与其它学科对比而言,语文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语文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推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听、說、读、写的训练基础上,习作课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开展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原因是教师没有全面了解把握正确的教学办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策略,着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现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养,是现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具备了这种素质,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现如今,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在成绩方面,而是方方面面,對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应该掌握各种能力,包括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写作能力等。所以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任务。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一)丰富阅读,分享体验
教学时,教师应改变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导,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优秀课外读物,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同时,在作文课上划分出若干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分享阅读体验。此外,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表达阅读感受,让学生大胆说出所思所想,在理解范文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思维方式来构建文章的大体构架。
小学课本中要求学生写作的次数虽少,但是对素材的划分却非常统一,包括想象力类、叙述类、风景类或记录类。可是,任何主题的构架现象都是一致的,并且学生不明白该从什么角度着手,以及该写些什么。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示范课文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学习《我永远也忘不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剖析课文的习作特征:怎样开头?如何过渡到文章的下一个内容?如此,就会整理总结出课文大体的结构。那么,学生在作文时,就会应用这样一个更直观、准确的的上下文结构。学生经过示范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写作构架,并运用解释、剖析和感受的方式来作文。
(二)炼词炼句,注重积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时,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好摘录本,在阅读文本时,摘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进行反复阅读或抄写,以此积攒词语量。学生也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对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或书籍后写读后感的良好习惯。或者,要求学生经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从多角度的方向书写情感。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整体语文水平。
(三)学习借鉴,善于模仿
小学语文的各个教学环节是相互连接、相互推进的。一方面,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学《北京的春節》课文时,课后的作业是让学生写一段关于春节的句子。为了使学生了解本段话中总、分的构架特征,教师可以选择阅读或在第四段中,展示意思图的办法,以便学生掌握作者如何通过总段位来描述北京的春节。同时,给学生放映一些诸如过年时春节的民俗,感受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从而便于学生用总、分的结构开展描述。经过实际授课和课后练习,学生更能掌握不同的习作办法,提高整体作文水准。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作文内容缺乏灵活性、空洞无物,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学习例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学习课文《草虫的村落》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做,能让学生剖析文章中使用的语法和了解词语的特征。在习作时,学生就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模仿文章中的好词语和好句子,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经过模仿,构成学生自己的表达特征,以此来提升习作水平。
(四)观察生活,丰富体验
许多学生的作文写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日常生活常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太少。对此,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周围的事物,把习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通过观察生活,从中得到最直观的写作素材。当然,学生对周围生活的观察也应该是有选择的。教师要做好指导,为学生供给清晰的观察目标。它既可以是健康欢乐的电视节目,也可以是以班为单位开展的特色班会,还可以是家人做的一些小事情。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仔细观察的对象。经过对周围生活的观察,能够让学生积攒生活常识,进而让学生具有多样化的习作素材,提升整体习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真正把文本的语言运用、审美认知和创造水平结合起来,丰富阅读,分享体验;炼词炼句,注重积累;学习借鉴,善于模仿;观察生活,丰富体验。这样,学生不但能够习得作文的理论知识,还能在阅读中,学习和借鉴习作方法,进而对作文课产生浓重的兴趣。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习作的快乐,并从习作中获得真善美的陶冶和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马洪喜.“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8,(1) :147.
[2]唐静,夏家发.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日记体习作教学研讨[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 :49.
[3]宫淑贤.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