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的生命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影《十诫》是基斯洛夫斯基的经典代表作。导演借用圣经中的十诫概念,展现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生命无常》的电影语言,解读影片的主题:理性与宗教的欠缺。
  关键词:基斯洛夫斯基 《十诫》 理性 宗教
  一、基斯洛夫斯基与《十诫》
  基斯洛夫斯基在一个阴郁的下雨天偶然遇见了他的剧本合作者,一个律师。那天他丢了一只手套,他们决定创作《十诫》。《十诫》尝试叙述十个关于个人的故事。他们恰恰因为某些处境而陷入了麻烦或者说斗争。这些处境是虚构的,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发生。基斯洛夫斯基说:“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细细品味,都有他的秘密和紧张刺激的事件。”于是《十诫》的剧情地点设置在一个普通的住宅区,有成千上万相似的窗户框在镜头里,片中的人物都住在这个住宅区,有时候,他们会见面,说声:“我可以借一杯糖吗?”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活着,还将继续活下去,他们只是偶然地进入银幕上的画框之中。
  这个华沙市内的住宅区可能并不算是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的象征。基斯洛夫斯基宣称自己不拍隐喻。他关心的不是构置寓言,哲学或某种超越者的俯瞰。重要的是基斯洛夫斯基使观众因为某些事情或以某种方式感动了他们,让人体验一些东西。如果你曾经读到,看到或听到一些东西,你会偶然间强烈而清晰地感觉到有人在表述一些你经历过、想过的东西,只不过他用了比你能想象到的更优美的句子,更好看的视觉效果以及更巧妙的声音组合;或者有那么一阵子带给你或美妙或快乐或忧伤的感觉,如果刹那间,你发现自己身临其境,那么你可能是基斯洛夫斯基期待的观众。对基斯洛夫斯基来说,这是艺术质量的一个标志,伟大的文学作品同一般的文学作品的区别就在这里,伟大的电影制作也应该是这样。
  二、新神或是旧神
  “生命无常”是《十诫》的第一部。除却序幕和尾声之外,整部影片由七个小节构成:1.什么是死亡;2.生命的礼物;3.一个伙伴;4.让人思索的词;5.计算的冒险;6.巴威尔在哪儿;7.意料之外。这七个小节又被分成四个组合段。第一个组合段由一、二节构成,是小男孩巴威尔对死亡与生命的疑问。第二个组合段是三、四小节,关于电脑,下棋与父亲的讲课情节呈现出一个表面上被计算、规律和理性掌控的世界。第五小节构成第三个组合段,计算机算出湖面的冰已经厚到足以在上面玩,巴威尔得到了他期望的圣诞礼物,一双冰鞋。第四个组合段由最后两个小节构成。父亲在对巴威尔的寻找过程中,得到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计算机错了,冰破了,儿子葬身湖底。
  一个冬日的早晨,小巴威尔发现公寓前的空地上有一只小狗的尸体。这令他感到忧伤与困惑,他问父亲:“什么是死亡?”父亲回答说:“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输送血液,”“一切都停止,就死了。”尽管这个回答看上去很理性,但父亲还是有些不安:“别这样,巴威尔,还太早呢!”死亡离一个八岁的孩子似乎是太早了,可对死亡的疑惑也就开始在这样的年纪。人类对死亡的疑惑和恐惧从未停止。在神秘的死亡面前,在世的个体生命显得如此短暂与脆弱。在宗教习俗的生命感觉中,个体的死因宗教的来世承诺(天堂、轮回)而变得渺小。然而被理性武装的现代人拒绝了宗法习俗的超个体灵魂。“根本没有灵魂这回事”,父亲告诉巴威尔,“有些人发现人生会好过些,若他们信仰它的话”。这样明智的话无法安抚小男孩的忧伤,在巴威尔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中,如果死亡仅仅如父亲所说,那生存又有什么意义。
  巴威尔的父亲精通电脑,又是个语言学家。尽管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但他很早就发现许多事情可以计算、估量,有规律可循。他以技术理性的新神取代了拟人化的旧神。他的妹妹,巴威尔的姑姑就不同,她认为理性并不意味着没有上帝。“上帝存在,很简单,如果你相信。”但姑姑的上帝无法告诉巴威尔冰的厚度有多少。巴威尔想去湖上滑冰,父亲打开电脑,计算结果说,湖面上冰的厚度足以承受三个巴威尔的重量。小男孩穿上父亲给他的圣诞礼物上了冰湖,冰破了,巴威尔葬身湖底。
  基斯洛夫斯基要表现的并不是理性与宗教的决斗,而是理性与宗教的欠缺。“除我之外,你不可以敬拜别的神明。”这是上帝与摩西的约定。诫命中的上帝必定是全能的,才有资格要求人不可信别的神。同样的,父亲信奉理性的神明,因为理性被证明是全能者,是新的上帝。如果某个人信奉了一位全能者,那么他就能确定自己生存的稳定根据。可是在偶然的生存中,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无常的生命无法保障个体的完整依托。如果一个人根本就不相信有全能的神,不管是理性的还是拟人化的神,这个人对生命就会有一种没有把握的感觉,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担心随时会冰破沉陷。所以基斯洛夫斯基说自己是“专业的悲观主义者”。巴威尔的父亲走进教堂,推倒烛台,烛油滴在圣像上,恰如圣母的眼泪。
  三、沉默的目击者
  基斯洛夫斯基的《十诫》从第一部起就给人一种感动,不是感天动地的那种,而是心灵的某个部分被轻轻地碰触了。“一部影片首先是一种风格。”拍纪录片起家的基斯洛夫斯基自己编剧导演的故事片也总是有那么一股“纪录片”的味道——沉静、朴素。相对于《十诫》中其他短片的间离式、记录式的,几乎无动于衷的风格(如《杀诫》),《生命无常》还算是比较有感情色彩的。但就《生命无常》本身这样一个令人伤痛的故事来说,基斯洛夫斯基还是冷静的。比如片中最后一个组合段的处理就非常内敛。面对丧子之痛,父亲,甚至姑姑都没有激动的言行,只是在忧伤的音乐中,人群面对冰湖纷纷跪下,只有父亲站立着,一动不动。
  《生命无常》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神秘的年轻人的镜头。他就像一个旁观者,一个沉默的目击者,注视着整个悲剧的发生。神秘的年轻人在《生命无常》中一共出现过五次,是十诫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年轻人从来不说话,只是用忧伤的眼神注视着我们或者是剧中的人物。据说基斯洛夫斯基是受了一个波兰作家的启发,这位波兰作家在一部电影中看到了一位这部电影中根本没出现过的人。于是基斯洛夫斯基在《十诫》中加入了这位旁观的年轻人,他对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但对那些他正在观察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注意他的话,他就是某种暗示或警告。在《生命》中,沉默的目击者的第五次出现就是一次暗示和警告。父亲为了确保巴威尔的安全,在冰面上踩踏测试厚度,年轻人坐在火堆旁,在一片红光中(红色是预警的颜色),忧伤地注视着他,仿佛已经预知了明天的悲剧,然后从他忧伤的目光特写中,镜头切换到一双冰鞋,又是一次暗示,镜头切回父亲,父亲对警告毫无知觉。回家路上,教堂边有一群手拉手的人在唱安魂曲,父亲迟疑片刻,还是继续朝他即将发生的悲剧走去。   除了用理性剪辑使沉默的目击者有某种暗示或警告意味之外,基斯洛夫斯基还运用叙事剪辑使沉默的目击者有了推动叙事的功能。如在序幕部分,镜头由年轻人的目光切换到故事的结尾,无意中看见电视里的巴威尔而流泪的姑姑,然后又切回年轻人的目光,再切到故事的开始,巴威尔在喂公寓外的鸽子。这一组闪前与闪回镜头的运用,使叙事在一种被注视的倒叙意味中推进,并在尾声处与电视中巴威尔的特写镜头构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结构。研究出现沉默的目击者的镜头,可以发现它是划分影片四个组合段的标志。除了序幕之外,神秘年轻人的出现就意味着进入下一个叙事单元。尤其是开启第二个组合段的镜头中,出现的是神秘年轻人的背影,而不是那张有着忧伤目光的脸。这是片中唯一一次他背过身去,也是唯一一次火堆没有点燃,而是已经熄灭。第二组合段展示的是一个表面上被计算、规律和理性掌控的世界,其中的某种暗示意味也许正是表达了作者的立场。
  每次镜头切到神秘的年轻人,冰天雪地中,一堆火,一个孤独的人,同时伴随着忧伤的如泣如诉的长笛。这一画面与音乐的组合放慢了整个叙事的节奏,把观众带入一种悲悯的情绪之中,并引导人们思考。关于沉默的目击者的镜头剪辑,在叙事、情绪和理性三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使沉默的目击者这一形象对整个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影片的结尾,绝望的父亲走进教堂,推倒了圣母像前的祭台,烛油滴落,就像圣母流下的眼泪。父亲拿起水缸里的一块冰放在自己的额头上,一束不知从哪里来的光照在他的脸上。这一刻,仿佛他在重新受洗,重新回到上帝的怀抱。只是这个上帝无法提供人生的担保,既不能阻止薄冰的破裂,也不能预知冰在什么时候破裂。他只是搂抱着如履薄冰的生存者,给他一点点温暖,就像是冰天雪地中的一个火堆。如履薄冰者依靠的不是理性良知或拟人化的神去承负薄冰,而是在如履薄冰的生存中紧紧拉着上帝在与人同苦时向人伸出的手。就像有一天巴威尔问姑姑:“上帝是什么?”姑姑把他搂在怀里问:“有什么感觉?”“感觉到你的温暖。”“上帝就在其中。”
  参考文献:
  [1] [英]达纽西亚·斯多克编.基斯洛夫斯基谈基斯洛夫斯基[M].施立华,王立非译.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2] [波兰]基斯洛夫斯基·皮斯维兹.十诫[M].陈希米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作 者:沈 晴,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学院人文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小说、影视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传统艺术思想通常将“美”和“善”结合起来,从而忽略了“美”也会带来“恶”的因素。然而波德莱尔认为“美”是客观的,本身不具有“善与恶”,却具有相关“善与恶”的两重性。这种美学观在当时颇具独创性,对西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波德莱尔的两首诗《美》和《献给美的颂歌》来阐释其美学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波德莱尔 《恶之花》 美与善 美与恶  康德把人的心理能力分为知、情、意
期刊
摘 要: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处女作《我是猫》以其诙谐幽默的措辞和寓意深刻的内涵而备受文学评论家瞩目。本文着眼于作品中极不起眼的小人物,即主要人物家里雇用的女佣。通过对作品中呈现出的女佣的形象,分析其当时的社会职能及地位,且结合史实分析当时女佣普遍的社会背景。因作者在作品中刻画了女佣形象,并无意设定成严格的讽刺对象,故本文选取作品中出现的三位女佣,对了解当时女佣这一职业有一定的说服力。  关
期刊
摘 要:唐诗中,有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汉字——“绕”,它在诗歌的表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绕”字既是诗歌柔情的表现,又是诗人复杂心境的反映,同时也是诗人坚忍不拔、勇于斗争的性格的写照,是“柔”“杂”与“韧”的统一。在唐诗中,诗人们不仅用“绕”字展现着柔美、繁杂,同时用一个又一个“绕”字,拼合成一颗又一颗明朗而又矛盾的心灵。  关键词:唐诗 绕 柔 杂 韧  据《全唐诗》,现存唐诗中有很多作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维特根斯坦不可说理论与文学创作、文学解读之间的互动出发,分析不可说理论对文学创作与解读的启示,阐释文学如何冲撞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由言说可说之物达到不可说之物,说明不可说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使读者参与组合意义链条,实现文本意义开放性阐发。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不可说 文学  一、引言  “不可说”是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观点。他开篇指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
期刊
摘 要:韵是诗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韵脚字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审美追求。诗歌的用韵,作为一种具有声韵美的形式,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韵脚字的发音特征都对诗歌情感表达起到了或多或少的配合作用。其中,李商隐的许多律诗就是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关键词:韵脚字 情感 义山 律诗  一、韵及韵脚字的表现功能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作为正统文
期刊
摘 要:长诗《人行天桥》首先是对以天桥为中心的现代城市景观的集中展示,诗人运用复杂的多声部调来展现空间景观,其中隐喻着现代城市的陌生感及碎片化。同时,诗歌在展示城市景观的过程中,伴随而生的是对遮蔽的乡村与错置的历史的叙写。《人行天桥》集中表达了当下人们巨大的心理隐症,为普遍人文关怀的建构设置了门槛。  关键词:城市景观 郑小琼 人行天桥  长诗《人行天桥》首先是对以天桥为中心的现代城市景观的集中展
期刊
摘 要:通过80后早期的创作,可以明显地看到青春的感伤特质,这种感伤特质一方面是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教育体制的严格规训下所体现出的特色。  关键词:80后早期创作 教育体制 青春感伤  一、教育体制的规约 教育体制对在校学生的规约不仅表现在空间上的封闭、时间上的规定,还表现在对学生活动的严格控制以及奖罚二元体制的建立,体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学校管理的一系列“纪律”始终遵循着升学率
期刊
摘 要:考琳·麦卡洛曾被誉为“澳大利亚活着的国宝”,她是澳大利亚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是,截至目前,有关她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对考琳·麦卡洛及其作品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指出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为研究考琳·麦卡洛及澳大利亚文学的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 研究状况 综述  一、考琳·麦卡洛及其创作  1.考琳·麦卡洛其人  1937年6月1日,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
期刊
江西省横峰县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也是方志敏精神首创地和清贫精神发源地。  1942年6月,横峰县遭遇日军入侵,横峰县军民奋起反击,守卫家乡。当时只有18岁的爷爷和乡亲们不仅拿出了家里的粮食支援前线战士,还组成抗日自卫队顽强地阻击敌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自卫队员们毫不畏惧,进入了深山,打起了游击战,使日军无法靠近村里。  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1942年7月18日,日军弃城
期刊
摘 要:曹保平的电影《光荣的愤怒》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但呈现出鲜明的非现实的荒诞色彩。本文借用西方叙事学的话语和情节理论对该片的叙事特点和情节结构做出分析,认为该片采用“戏仿革命”的话语形式构成对现实故事的消解,情节结构的突转完成了由悲剧向喜剧的转化,呈现出意义消解和反讽的意味,实现了现实题材影片的非现实表达。  关键词:曹保平 光荣的愤怒 戏仿 话语 故事 情节  当今中国影坛,票房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