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
一位妈妈通过网络联系我,咨询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她给我的留言是:
“昨天我又对孩子发火了!在用田字格写字时,字的位置不对,我擦掉让她重写。可是擦几遍她还是那样写,她也不去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就为这我又跟她发火了。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你打也好骂也罢,她就那种表情,随便你了!她爸有时也会打她,属于那种疼起来很疼,打起来又不手软的。女儿现在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比如,考试考不好,别的小孩会哭,她没有感觉,至少我们看不出来。现在感觉我们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可能和我们对她的教育态度太粗暴有关。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点,我现在很后悔,该怎么调整呢?为什么我老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在这位妈妈反反复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打骂孩子的内疚,更能感受到她的无奈。
在孩子犯错时,如何对待孩子是需要智慧的。打骂多是教育者在感情失控状态下,实施的失度的教育手段,刺激作用大于教育作用。孩子对此的心理反应多为畏惧、怨恨、抵触、对抗、委屈、后悔等,这种刺激所激起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常常会减损教育效果。因为孩子犯了错之后,大多数会产生内疚悔恨心理。这种悔恨是他们剖析错误,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的开始。而打骂常常发生在孩子反省活动之前或开始阶段,这就中断了他们自身的内心谴责和剖析错误的过程。用外来的错误的教育手段,取代了内在的内戒教育,结果不仅不能对错误的性质、原因和危害认真剖析,也不能促使孩子进行触及实质的深沉反思、自我裁判和自觉纠错。
孩子犯错后,如果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却没有惩罚他,他心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身上经常发生。因此,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反省过程,并提高其反省质量,是孩子知错并改错的关键;而对一个比较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
oo
父母打骂孩子后的内疚与后悔,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没有任何裨益。分析前面这位妈妈易发火的原因,我们不难体会出她的焦虑心情。在社会转型期,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生存艰难,升学和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家长时常担心自己和孩子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而被淘汰,一旦孩子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就会焦虑不安,情绪失控,随意发火。发火其实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己产生烦恼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给别人。在家庭教育中,体现为家长容易把责任推给孩子。
同时,这位妈妈在复制上代人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据沟通得知,在她年幼时妈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打骂她。于是多年来,这种一个施暴一个承受的教育模式,在她的成长中固化了下来。她当了母亲之后,不知不觉地传递着同样的教育模式,用自己童年时接受的教育模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当年自己对父母的教育态度极其反感,内心也很痛苦,所以当自己制造同样的伤害给孩子后,会产生相当大的内疚与自责。
随意对孩子发火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孩子是自家人”的观念。这取决于我们的儿童观,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问题,是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还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可能在很多家长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意识,自家的孩子爱怎么管就怎么管,不必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更谈不上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尊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家长千辛万苦付出一切后,收获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因为家长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只给自己想给的,只要自己想要的,而不去管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帮助他。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学会置换内疚感,即坚持用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强大自己的内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学会智慧地和孩子沟通,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犯错时,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来增强自制能力:
1、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例如,当你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1数到10。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
2、当感到难以在短时间控制情绪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情绪,例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等。回来后,再考虑如何和孩子沟通。
3、家庭内一切事务商议,包括教育孩子等,都不要安排在下午5时至7时这段时间进行,以避免情绪失控,因为此时是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的一天中最疲劳的时段。
在情绪冷静的情况下,多去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让他有一个情绪的缓冲期,也使我们自己的情绪处于管理之中,避免失控。在孩子情绪平息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对他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也就更愿意接受和改变。
(作者系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
一位妈妈通过网络联系我,咨询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她给我的留言是:
“昨天我又对孩子发火了!在用田字格写字时,字的位置不对,我擦掉让她重写。可是擦几遍她还是那样写,她也不去看书上是怎么写的!就为这我又跟她发火了。可她什么反应也没有,你打也好骂也罢,她就那种表情,随便你了!她爸有时也会打她,属于那种疼起来很疼,打起来又不手软的。女儿现在好像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比如,考试考不好,别的小孩会哭,她没有感觉,至少我们看不出来。现在感觉我们已经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可能和我们对她的教育态度太粗暴有关。以前没有意识到这点,我现在很后悔,该怎么调整呢?为什么我老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
在这位妈妈反反复复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打骂孩子的内疚,更能感受到她的无奈。
在孩子犯错时,如何对待孩子是需要智慧的。打骂多是教育者在感情失控状态下,实施的失度的教育手段,刺激作用大于教育作用。孩子对此的心理反应多为畏惧、怨恨、抵触、对抗、委屈、后悔等,这种刺激所激起的复杂的心理反应,常常会减损教育效果。因为孩子犯了错之后,大多数会产生内疚悔恨心理。这种悔恨是他们剖析错误,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的开始。而打骂常常发生在孩子反省活动之前或开始阶段,这就中断了他们自身的内心谴责和剖析错误的过程。用外来的错误的教育手段,取代了内在的内戒教育,结果不仅不能对错误的性质、原因和危害认真剖析,也不能促使孩子进行触及实质的深沉反思、自我裁判和自觉纠错。
孩子犯错后,如果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却没有惩罚他,他心中会有一种强烈的内疚感。但是,如果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身上经常发生。因此,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反省过程,并提高其反省质量,是孩子知错并改错的关键;而对一个比较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
oo
父母打骂孩子后的内疚与后悔,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没有任何裨益。分析前面这位妈妈易发火的原因,我们不难体会出她的焦虑心情。在社会转型期,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生存艰难,升学和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家长时常担心自己和孩子跟不上社会的步伐而被淘汰,一旦孩子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就会焦虑不安,情绪失控,随意发火。发火其实是逃避责任的表现。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自己产生烦恼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责任推给别人。在家庭教育中,体现为家长容易把责任推给孩子。
同时,这位妈妈在复制上代人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据沟通得知,在她年幼时妈妈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打骂她。于是多年来,这种一个施暴一个承受的教育模式,在她的成长中固化了下来。她当了母亲之后,不知不觉地传递着同样的教育模式,用自己童年时接受的教育模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当年自己对父母的教育态度极其反感,内心也很痛苦,所以当自己制造同样的伤害给孩子后,会产生相当大的内疚与自责。
随意对孩子发火的深层原因,还在于“孩子是自家人”的观念。这取决于我们的儿童观,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问题,是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还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可能在很多家长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意识,自家的孩子爱怎么管就怎么管,不必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更谈不上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尊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家长千辛万苦付出一切后,收获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因为家长没有尊重孩子的意愿,只给自己想给的,只要自己想要的,而不去管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去帮助他。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学会置换内疚感,即坚持用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强大自己的内心,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学会智慧地和孩子沟通,耐心地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犯错时,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来增强自制能力:
1、及时给予自己暗示和警告。例如,当你感到怒气正在上升时,在心里对自己说:克制,再克制!或者默默地从1数到10。往往只需几秒钟、几十秒钟,你的心绪就能够平静下来。
2、当感到难以在短时间控制情绪时,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情绪,例如,出去散散步、听听音乐、打打球或是逛逛商店等。回来后,再考虑如何和孩子沟通。
3、家庭内一切事务商议,包括教育孩子等,都不要安排在下午5时至7时这段时间进行,以避免情绪失控,因为此时是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的一天中最疲劳的时段。
在情绪冷静的情况下,多去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让他有一个情绪的缓冲期,也使我们自己的情绪处于管理之中,避免失控。在孩子情绪平息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对他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也就更愿意接受和改变。
(作者系中华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编辑 朱璐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