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实践活动才能达到真正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12-0029-02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中,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解读,就会发现,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发展就是要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调解人和世界的矛盾,就是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同时尊重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尊重自然并不是要把自然的地位放在人之上,为了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为了保护自然而节制人类的欲望,使人类重新回到蒙昧状态。我们是要按照人的发展目的和需要来重新设计和改造自然,这种设计和改造必须符合自然的必然性。
马克思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科学的见解。一方面,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肯定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人对世界的态度上他不仅主张人要保护自然、学习自然、按自然外在尺度办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合乎规律性,以促进“人的自然化”,而且主张人要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按人的内在尺度办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合乎目的性,以促进“自然的人化”。马克思从自然与人“一体不二”的思想出发,上升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从而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属人性质、为人性质。他曾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成为人这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人类作为自然物质运动长期进化的产物——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其历史发展既是自然史的一种天然延续,又是自然史的一个新的伟大开端。从此,自然界在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影响下发生了属人的变化,自然界开始成为人!并且“仿佛”是为了人!他认为只有“通过工业”形成的现实自然界,才是一种“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而且只有这种“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对人才有价值和意义。
在对世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改造中,人类自身也得到了改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里,提出一个论断:“环境的改造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7页)马克思的实践,只能被看作并且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不是随便一种实践,是“革命的实践”——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这种实践与过去的那种把实践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仅仅看作是单纯的经济生产是相对立的,它是人们按照和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从事实践的活动,一句话,它是遵守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时,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人在实践中改造了环境,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改变。“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实践的特征: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亦即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环境,环境也按美的规律创造人。这一‘双美’的标准,是人与环境相互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谈起:《人民日报》2003年5月9日第九版 )正是在改造环境的伟大实践中,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新世界造就了新人类。环境的改造和人的素质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人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自身也得到了改造。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第三个阶段”,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由各具个性的个人组成“自由人联合体”,在联合体内消除了人与人的对抗,实现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解。到那时,这些“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6页 )从而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实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解。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性的自由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鼓励和保护,因此在这一阶段,人的发展特点将集中表现为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形成。
自然界的“属人性”,自然物质运动的“为人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确保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将人的发展和人的实现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自然本来的规律进行发展和建设。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因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成为可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广大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就可以选择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与模式。
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它将对发展这一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作了明确的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劳动条件,使劳动从作为谋生的手段逐步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显然,这里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要达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个目标虽然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社会主义毕竟是向这一伟大目标迈进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就这样提出问题,对于把握前进方向,对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20多年发展实践的总结,是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所形成的新认识,既是对我党关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又是一次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了发展过程中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正确的方法,就会实现发展中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是我国当前诸多问题的理性选择,也是发展的最高境界。
(本文作者: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书记、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柳 波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12-0029-02
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中,如果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来解读,就会发现,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关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发展就是要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调解人和世界的矛盾,就是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同时尊重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尊重自然并不是要把自然的地位放在人之上,为了保护自然而保护自然,为了保护自然而节制人类的欲望,使人类重新回到蒙昧状态。我们是要按照人的发展目的和需要来重新设计和改造自然,这种设计和改造必须符合自然的必然性。
马克思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科学的见解。一方面,他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又肯定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人对世界的态度上他不仅主张人要保护自然、学习自然、按自然外在尺度办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合乎规律性,以促进“人的自然化”,而且主张人要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按人的内在尺度办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合乎目的性,以促进“自然的人化”。马克思从自然与人“一体不二”的思想出发,上升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从而揭示出了自然界的属人性质、为人性质。他曾指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是自然界成为人这过程的一个现实的部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2页)人类作为自然物质运动长期进化的产物——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其历史发展既是自然史的一种天然延续,又是自然史的一个新的伟大开端。从此,自然界在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影响下发生了属人的变化,自然界开始成为人!并且“仿佛”是为了人!他认为只有“通过工业”形成的现实自然界,才是一种“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而且只有这种“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对人才有价值和意义。
在对世界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改造中,人类自身也得到了改造。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里,提出一个论断:“环境的改造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7页)马克思的实践,只能被看作并且被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不是随便一种实践,是“革命的实践”——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这种实践与过去的那种把实践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仅仅看作是单纯的经济生产是相对立的,它是人们按照和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从事实践的活动,一句话,它是遵守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建”,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时,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自身也得到了改造。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人在实践中改造了环境,同时自身也得到了改变。“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实践的特征: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亦即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环境,环境也按美的规律创造人。这一‘双美’的标准,是人与环境相互改造应遵循的原则。”( 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谈起:《人民日报》2003年5月9日第九版 )正是在改造环境的伟大实践中,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新世界造就了新人类。环境的改造和人的素质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人在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自身也得到了改造。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第三个阶段”,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由各具个性的个人组成“自由人联合体”,在联合体内消除了人与人的对抗,实现了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解。到那时,这些“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6页 )从而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实现了人地关系的和解。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性的自由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鼓励和保护,因此在这一阶段,人的发展特点将集中表现为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形成。
自然界的“属人性”,自然物质运动的“为人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确保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将人的发展和人的实现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按照自然本来的规律进行发展和建设。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因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才成为可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在这一伟大实践中,广大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我们就可以选择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与模式。
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对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它将对发展这一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作了明确的阐述:“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胡锦涛,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劳动条件,使劳动从作为谋生的手段逐步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显然,这里说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要达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个目标虽然在社会主义阶段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社会主义毕竟是向这一伟大目标迈进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就这样提出问题,对于把握前进方向,对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们20多年发展实践的总结,是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所形成的新认识,既是对我党关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又是一次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了发展过程中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和正确的方法,就会实现发展中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是我国当前诸多问题的理性选择,也是发展的最高境界。
(本文作者:中共山东省青州市委书记、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柳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