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地,打开城市的情感阀门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建筑承载的是人与城市的情感。在南京,那沉淀在记忆深处的丰碑一样的长江大桥……
  2018年10月24日,问鼎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9月25日,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家标志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首航。珠港澳大桥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英国《卫报》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国力量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看来,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南京长江大桥,也是这样一座富有意义的建筑。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自力更生,借助共同构筑一座建筑,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鲁安东是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总策划,在他看来,南京长江大桥所肩负的革命和现代化意向远远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
  上世纪50年代,许多单位颁发的奖状里前景有天安门、农田,远景有钢厂、烟囱、水坝,天上有人造卫星和导弹,但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这些元素曾经一度消失,变成了南京长江大桥。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桥所承载的纪念渐渐消退,但它的精神还潜藏在大众的记忆中。因此,鲁安东在2014年把学术研究带进了公共领域,想通过一个面向公众的大桥记忆计划,复兴南京长江大桥,更新大桥的空间,寻回大桥的精神。
198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一座面向未来的桥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封闭大修27个月,在通车50周年之际,再次开放。随后,鲁安东策划的大桥桥头堡大桥陈列馆,作为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一部分,对公众开放,展出与南京长江大桥相关的收藏品和摄影作品。
  在南京长江大桥建成的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是通过媒体宣传来认识大桥的。大桥是当时以亿为单位向大众宣传的建筑,在鲁安东看来,大桥本质上是中国的第一座BUILT MEDIA(建筑媒体)。
  大多数人即使没见过大桥实物,也对大桥非常熟悉,因为在报纸上、图片中、生活用品上已经多次见过大桥的图像。人们对大桥的情感非常复杂,如果把大桥记忆,仅仅描述为参观一件建筑的感受,那就非常狭隘了。
  南京长江大桥是独一无二的,甚至它的造型都不像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桥。为了研究大桥,鲁安东特意搜集了当年参加大桥设计竞赛的方案,并发现了很多颇具“未来感”的设计。
  早在五四运动开始,“先锋”一词就有用未来理想指引现实行动的含义——做一件事不是为了当下,不是为了让它立刻发挥作用。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充满先锋意味、未来主义的建筑,是对未来想象的一种表达,“大桥在今天提醒我们——人们的梦想在当时是什么样的”。
  大桥曾是一座纪念碑,但它作为纪念碑的价值却随着社会的变化慢慢消退了。鲁安东说,南京长江大桥就像埃及金字塔一样,“一个纪念碑没有了纪念物,成了一个虚空体,等待着重新被填充”。
  为了纪念大桥,在城市里举办一个艺术节或是双年展并不难,即使在大桥上放一场烟火,也能吸引很多人,但鲁安东不想选择这样的形式。在他看来,大桥的复兴不是为了吸人眼球,它是严肃的,本质上是通过大桥复兴一段历史。
  这段历史的内容,应该包括当年修大桥的人是怎么看大桥的,大桥附近的居民对大桥有什么样的感受,公众对大桥有什么样的记忆。“设计一个让更多人参与的平台,来塑造和提炼这些记忆,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个当代人对大桥的理解”。
  城市建设中,不断有新区建成,行走在其中,鲁安东总感觉到了不少场所是一个建成版的虚拟现实,在其间,个体和城市是割裂的。但当他站在大桥上的时候,能和大桥产生联系,会想当年几万人共同建设大桥的情景,这几万人是我们的祖辈、父辈,他们来自祖国的天南地北,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那种信念传递出来的力量,让人感动。”作为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的发起人,鲁安东想让大桥记忆更加可体验,“设计嘛,就是设一个‘计’,让大桥拥有当代城市空间的品质。”

建筑承载的是情感


  为什么把大桥再次推向重要的城市空间这个位置时,选择记忆切入?
南京长江大桥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南京長江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鲁安东说,记忆和历史不一样。记忆是个体和事物间情感化的联系,如果人都去世了,记忆就缺少了主体,历史就是一段去除了主体的信息。如果现在不做这件事,可能再过20年,大桥也成为了历史。“我们很多时候讲的是历史,而不是记忆。比如,西安做大唐的项目,大唐只剩下一些图像,没有了记忆的大唐,只能是历史的想象。”
以大桥为布景的老照片(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在研究南京长江大桥的过程中,鲁安东带着学生做了口述史访谈,他发现讲述者的大桥记忆跟他预期的不太一样,他预判的宏观的、笼统的讲述并没有出现,更多的反而是具体的、充满细节的。
  讲到大桥的时候,人们会激动,摆当年的经典姿势,翻看旧照片,甚至聊完后还提出到大桥上走一走。
  对鲁安东来说,了不起的是大桥,也是与大桥有关的人。当年南京长江大桥的摄影组组长任发德,已经88岁高龄,他仍记得拍摄大桥竣工典礼的场景。大桥上站满了人,他想拍一张全景图,就爬到了十几米的脚手架上,为了拍摄大桥的多个角度,他要求把自己吊到空中,他甚至申请调来飞机俯拍。“这一帮怀揣着崇高的理想,参与到自己认准的伟大事业中的人,简直不要命,这种感情还在,我觉得这样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2016年,大桥封闭维修前,鲁安东邀请了不同学术背景的人给大桥做评估,其中一位广东的学者让他印象深刻。这位学者在大桥上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他们父子两人因为观念不同,已经很久没说话了。学者在电话里说:“爸,我在南京长江大桥这里,小时候你带我来过。”学者的父亲沉默了很久说:“臭小子,你还记得。”因为大桥,父子两人开始重新对话。“我觉得有这样的可能性,一个人通过体验大桥,来理解他的父辈,理解他父辈的信念。”
2018年伦敦设计双年展 中国·南京馆(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大桥云记忆”展览装置(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有人问鲁安东大桥记忆计划想要重构一个什么样的大桥?他也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他想到了美国纽约的High Line,上世纪30代修建的高架铁路,随着纽约公路交通的发展,30年后被废弃。而改造后High Line是纽约的一道高空风景线,成为了世界性的景观。High Line每天最多接待5000人,游客要排队才能上去。
  “我觉得High Line改造成功,不是因为它的景观有多美,而是一个工业的遗产,转换成了人民的遗产,南京长江大桥曾是国家的象征,他不属于个人,我想做一个转变,让个人都能在大桥上找到一个小的接口,让大桥属于每一个人”。鲁安东认为自己是一个偏文科的建筑师,他关注的不仅仅是建筑,而是建筑承载的情感。

让世界看到大桥看到南京看到中国


  2017年9月初,城市推介活动“南京周”在纽约举办。鲁安东随“南京周”带去了一批南京长江大桥的图片和收藏品,在纽约的新当代美术馆办了一场展览。为了让外国人看懂展览,鲁安东设计了一本小册子,封面是一张红色的大桥,标题叫“红色未来主义——南京长江大桥与中国建筑中的技术纪念碑性”。
  在外国人眼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简单化的,大家穿一样的衣服劳动,似乎人格都是机械的。“但其实不是,”鲁安东说,他想通过大桥,来展示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一面。“比如那个时代的人和大桥的合照,有人把它托在手上,有人把它顶在头上,展现出丰沛的情感。”
  技术上,大桥并不是当时最尖端的,但从历史情境看,建设大桥是困难的,苏联撤走桥梁专家,中国人在“建设祖国”这一力量的推动下,去改变自然,改变历史,大桥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人们对大桥的产生了想象、感受以及情感和理想的投射。而这些都是一般的建筑所不具备的。大桥的图案出现在自行车、收音机、脸盆、口琴等物品上,它既崇高,又有一种日常的亲切感。

  “我有一个姑妈,她没有到过南京,但她年轻的时候去照相馆拍照,帘子一拉,背景布上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她就站背景布前拍照。”鲁安东说大桥作为一种符号把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人,凝聚在一起。所以当群体的记忆被激发出来的时候,能量也是巨大的。鲁安东希望通过在国际上的展览,把大桥变成一面镜子,去映射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集体的情感世界。

那些宏伟建筑指向人心


  在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計划的最初设想里,鲁安东打算拍一部大桥纪录片,出一本记录大桥复兴的书,举办一次致敬大桥的行为艺术,把桥头堡南堡改造成一座垂直美术馆,举办大桥记忆的展览,召集修建大桥的施工单位和个人再次联动等,让更多的人因为记忆计划跟大桥产生联系。
  他也在一项一项地把设想付诸实践。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鲁安东在浦东民生码头的筒仓里设置了大桥记忆盒子,让观众倾听到一段段的大桥记忆碎片。
带有大桥图像的日常用品(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2017年,鲁安东在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堡,策划了一场“每人拥有大桥三分钟”的行为艺术,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者用自己的行动向大桥致敬,有人演讲,有人唱歌,有人展示自己的收藏。
  2018年伦敦双年展,鲁安东作为“中国南京馆”的策展人,把“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展览带到了伦敦,并因创意荣获组委会破例增设的特别荣誉奖。
  2018年9月,鲁安东和江苏省美术馆合作,做了一次美术和物品结合的大桥记忆展……
  在大桥记忆计划中,鲁安东的身份是多样的,作为一位研究者,他研究记忆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带着学生做大桥口述史访谈,征集大桥物品,建立大桥数据库。作为一位建筑师,他协调甲方、工人,把资源用在恰当的位置。而更多的时候,鲁安东是一位策展人,他把整个大桥记忆计划,当成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展览,用公众的记忆把大桥填满,并让记忆循环起来。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是对大桥的改写,鲁安东希望最终把大桥更新成一个当代的记忆景观。每一个人,都能找到一个载体,一个心灵的归属,“我希望它指向人心,而不是指向一个宏大的叙事。”
家庭合影中的大桥记忆(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其他文献
说起宋朝,于我这种对枯燥历史不感兴趣的人来说,所知不过是宋徽宗能诗会画独创瘦金体,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传说……诸如此类。  宋朝人究竟是何面目?除了“作诗写词”,他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看看吴钩的《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便可以找到答案。据说,作者吴钩被称作“天下第一宋粉”,除本书外,他还有其他关于宋朝的著作,《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都是从古画的角度研读宋朝
期刊
《花朵主义者的告自》  梁平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花朵能给人带来抚慰,再简陋的房间插上一束鲜花,都会充满灵气。知名花艺师梁平告诉读者,如何用花朵装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欢聚。该书收入15个花朵与生活的故事,多个花卉搭配干货指南。《我的瓦格纳人生》  【德】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 著 彭茜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在30年的歌剧指挥生涯之后,
期刊
近40年的时间里,王其亨带领团队倾心研究“样式雷”家族留下的大量建筑,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价值。年逾古稀的他,一面做研究,一面孜孜不倦地培养接班人,日日夜夜,不知老之将至。缘起营造学社  热爱中国古建筑的王其亨,时常因为英国学者弗莱彻那幅著名的“建筑之树”感到如鲠在喉。在那幅图上,希腊、罗马建筑占据主干位置,而影响了整个东亚的中国建筑却被认为是发源早,但影响力小的一个次要分支。中国建筑的
期刊
十多年来,他先后11次赴南极执行任务,3次赴北极执行任务,总航程逾30万海里。他就是“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美好的憧憬  赵炎平在童年时,对长城科考站充满了幻想。“盼了多少年,如今南极终于有我们中国人的足迹了。看着电视新闻的父母兴致勃勃地谈论,赵炎平在一旁听着也一脸自豪,仿佛他也是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的一员。  赵炎平读高中那年,老师问学生们谁是他们的榜样。赵炎平脱口而出:“‘雪龙’号船长袁绍宏。”
期刊
张锋与孩子们在一起  2019年10月13日,“在祖国的怀抱里歌唱”——第九届“童声里的中国”少儿歌谣作品分享会在江苏南通举办。江苏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张锋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兴奋地说:“这次活动共征集到7万余件作品,评出最佳歌谣200首、最佳校园歌曲14首……”  “童声里的中国”主题活动,已经走过13个年頭。当年,提出创意并启动这项活动的张锋才29岁。  这些年来,他还为广
期刊
董莎萌  站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南挢村的马铃薯田中,眼前的一幕让董莎萌心疼不已:田间大片马铃薯叶子和茎杆上布满了病斑,已经接近枯萎。“太惨了,这是马铃薯晚疫病,2000亩的马铃薯可能颗粒无收。”  董莎萌是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教授,为了缓解疫情,他带着学生连夜对患病马铃薯进行采样分析。  一个月后,董莎萌和他的团队破解了致病菌的基因組,并筛选出抗病性好的马铃薯品种,推荐给当地人。“明年,那里
期刊
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轰轰烈烈地在各个行业展开。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各自延伸了边界,一系列具备划时代意义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张晖的企业便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下,他用全新的视角、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货运行业进行了重新定义。找准行业痛点  2013年的某一天,张晖到四川成都的一处物流基地调研,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偌大的广场上,成千上万辆重型卡车整齐停放。它们的主人此时正团团围着广场上的一块块小黑板,嘴里念念有词
期刊
张京康  最近几年,国内鞋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百丽退市、达芙妮关店、富贵鸟没落等消息令不少创业者震惊。不过,张京康却独辟蹊径,寻找到了一个缝隙市场。于红海中开辟蓝海  张京康的第一家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鞋店诞生在2016年,到了2019年1月,他的连锁专卖店的数量已达到5000多家。  张京康说:“我只为老人做鞋子。”这句话其实指明了他的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极致专注于细分市场。  张京康之所以投
期刊
通常来说,有人要出售一套房產时,通常会在中介公司挂出一个具体价格,比如200万元。如果给出的是一个浮动区间价,比如200万元到220万元之间,这样的出价通常被认为没有意义,大家认为买家会默认下限的数字,即200万元就是卖家的成交底线。  然而,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丹尼尔·阿姆斯和玛丽安·梅德森两位教授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发现,相较于一口价,给出价格区间对卖家是更有利的选择。  房产不同于一般商品,
期刊
师兄比我高两届,30多年前,我们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我是高中毕业的应届生,他是参加工作后考上的往届生。虽说是同窗同门,但我们上学时并不熟悉。大学毕业30年了,我和师兄基本上没有联系,因为有共同的老师和同学,相互知道各自的讯息,在聚会上也见过几次面,但谈不上熟悉,更说不上交往。  与师兄联系发生在不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朋友希望孩子报考本地的一所大学。按照往年的情况推算,虽然分数接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