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生命禁区的船长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gaozai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来,他先后11次赴南极执行任务,3次赴北极执行任务,总航程逾30万海里。他就是“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

美好的憧憬


  赵炎平在童年时,对长城科考站充满了幻想。“盼了多少年,如今南极终于有我们中国人的足迹了。看着电视新闻的父母兴致勃勃地谈论,赵炎平在一旁听着也一脸自豪,仿佛他也是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的一员。
  赵炎平读高中那年,老师问学生们谁是他们的榜样。赵炎平脱口而出:“‘雪龙’号船长袁绍宏。”在赵炎平心里,这位船长8次赴南北极考察,10次穿越南大洋暴风区,安全航行10万海里,创造了我国科学考察船一年安全航行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纪录,是自己的榜样,更是自己的目标。
  高考那年,赵炎平填报了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的集美大学,和袁绍宏做了校友。大学生活里,每当听到“雪龙”号的新消息,赵炎平都会心潮澎湃。要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他带着这份理想,第一次踏上了远航船只的甲板,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活。
  赵炎平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晕船,还没出长江口,就已经晕头转向了。很多人建议他改学别的专业,但赵炎平决绝地说:“哪怕死在船上,我也要漂到海上去!”赵炎平买了很多垃圾袋,坚持在船上生活,哪怕呕吐,他依然坚守岗位。过了一段时间,他欣喜地发现,自己已经适应了海上颠簸的环境,克服了晕船。
  毕业时,赵炎平报名加入极地考察队伍。凭着良好的身体条件,过硬的海洋专业知识,他以一个普通水手的身份随“雪龙”号前往南极。回忆第一次到南极的经历,赵炎平说:“我们的船在魔鬼海域遭遇了8天8夜的大风浪,头就像要爆炸了一样,吃了东西就吐掉。”他说,船体一度倾斜到38度,地毯卷起来了,桌子掀翻了,睡觉时船员们必须把自己绑在床上。“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对极地的挑战,一下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成长的船长


  无论在船上的哪个岗位,赵炎平都充满热情。
  南极考察站的建筑材料及科考物资每年都数以千吨计,卸货工作成为船员们的艰巨任务。每次卸货时,赵炎平冲锋在前,顶着南极凛冽的寒风,在-20℃左右的雪地里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手指甲冻裂了也顾不上包扎。卸完货,他常常全身都被冻得麻木,爬舷梯时手脚都不听使唤。
  一次,他獨自驾驶小艇去卸货,小艇刚行驶到途中,海上突起大雾,回去的方向已辨识不清,他只能凭着感觉,小心翼翼地驾艇,最终安全靠泊到码头。就这样,一点点增加着经验与见识,赵炎平从普通水手做起,历经三副、二副、大副的磨练,32岁时,他被任命为“雪龙”号船长。
  在第22次南极考察期间,发生了惊险的一幕。那天“雪龙”号航行在浮冰区,雾气重重,能见度极低,雷达也失去了效用。赵炎平几天几夜都没合眼,密切关注着前方的情况,他突然发现,一座高大的冰山出现在前方几百米处,赵炎平声嘶力竭地喊道:“紧急转向,打满舵。”那次,船尾擦着冰山而过。
  在极地工作,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西风带,在这个地带最容易形成气旋,往往是一个气旋未消,另一个气旋又马上生成了,“雪龙”号穿越这个地区时会遇上6米~8米的涌浪,坐船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为了减小风浪对船舶的影响,赵炎平尝试在麦夸里岛和赫德岛避风,分阶段穿越了西风带。这种尝试成效显著,也成了远洋科考船在该区域安全航行的经验。
  在执行考察任务期间,赵炎平和海洋测绘人员对难言岛附近海域进行了测量,发现了水深30米~50 米的新锚地,为我国南极科考新站——罗斯海新站建设提供了极大便利。

执著的情怀


  长时间出海与亲人分离,工作艰苦危险难以长期坚持,这些年里,不少船员离开了,赵炎平也反反复复地和自己说:“南北极都去过了,‘雪龙号’船长也当了,这一生无悔了,不如改行吧。”
  直到有一次,“雪龙”号接到国外某船在南极的求救信号,赵炎平立刻指挥船只前往遇险船只所在区域,没想到,因为浮冰太厚,“雪龙”号竟然同样被困。“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科考破冰船技术一定要提升,我有责任去解决这个问题。”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配合同事们,建造出更好的极地科考船。
  2016年12月20日,酝酿了10年之久的“雪龙2”号开始建造,赵炎平被任命为船长。每天要应对高负荷的工作,但他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雪龙2”号报验时,上海连续高温,为确保工艺和质量,赵炎平穿梭在狭窄的船体中,对照验收标准认真检查。每次进出压载舱,他的工作服都被汗水浸透。“这是我的责任。能看到中国的考察站、考察船领先于国际同行,再辛苦心里也愉快。”让赵炎平更欣慰的是“雪龙”号上的年轻人比例已达75%,“让青春在极地闪光”已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
  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从深圳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赵炎平再次踏上去往南极之路。“驾驶新船对我个人来讲是一项巨大挑战,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练就过硬本领,运用‘雪龙2’号更好地服务我国极地考察。”赵炎平充满了激情和自信,“既然做了这一行,那就坚持做好。”
  编辑 王若宇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肩挑四两为客。”某日早晨醒来,看到四弟在家族群里发了这么一句话,还配了一张图:一个蓝衣灰裤的农夫肩挑两个箩筐,似乎为生活忙碌奔走。图文引发我深思。  字面意思是肩上挑着四两礼物去人家家里,即便礼轻,也是自己凭能力挣得而馈赠给别人的,主人家自会感激,以宾客的礼仪接待你。这句俗语,总结出了古人为人处世的经验。放在当下,适用场景也很多。  我们老家在安徽农村,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母白天下田地挣工分,晚
期刊
1989年以前,中国台湾地区拍摄电影是没有同步录音的。观众听到的声音,都是后期制作时,录音师配上去的。录音师杜笃之那时候还是圈里的小杜,他想,既然配音,那就得拥有超大的声音库才行,他就骑车到处寻找声音。  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电影配音,不大讲究。一场林中散步戏,就是揉些报纸,或把录音带放在地上踩,表示踏过落叶的脚步声。观众注意的是剧情,导演关注的是票房,背景音或动作音,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期刊
“我出去散散步。”晚饭后,父亲又出门了。我知道这是他的“工作”时间。他要争分夺秒。  所谓“工作”,无非是翻小区里的垃圾桶,捡邻居们丢弃的废纸盒。  “爸,你别捡纸盒了。你都65岁了。人要服老。”这话我不知说过多少遍。  自从我怀了二宝后,父亲就搁置了老家的6亩地,来到南京,跟我们一起生活。他实在是个闲不住的人。  我在客厅开了灯,前脚刚一离开,父亲就紧跟其后,迅速把灯关掉。  “爸,别关别关。都
期刊
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副教授童岭对六朝隋唐文化颇有研究。他近年翻译出版的《唐代传奇小说论》中,插入了几幅唐代文物的图片,其中一幅唐金刚力士像,造型刚毅雄健,充满张力。这个陶俑正是来自于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藏品。从小克鼎到“南京大学鼎”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位于南大鼓楼校区田家炳楼,2002年5月南大百年校庆时正式落成开放。而它的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  1888年美国传教士福
期刊
有人说,人生中最有用的不一定是實用主义。有些东西,眼下有用,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可有可无。或许正是一些无用,终有一天成为生命中的大用。  家里用钝的菜刀,没啥用,河北保定杨村的网红耿帅,拿到机器上切割打磨,改造成了一把大梳子。耿帅把制作过程拍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上,没想到有了百万的播放量。  网友调侃他用菜刀做出的梳子,“一梳子下去头皮都要没了”,“可能最大的功能就防身”,“当年我还有头发的时候,也是用
期刊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是我国和蒙古国之间唯一的铁路口岸。在这里,我乘坐K3次列车,穿越国门,进入蒙古。  列车沿途分布着许多景观,金色的戈壁让人们惊叹荒原的美。一夜之后,车窗外的绿色渐渐多了起来,列车员告诉我们,已经靠近蒙古首都乌兰巴托。抵达车站前,列车沿着一系列展线(火车盘山道)快速下降至图拉河谷,其间经过了几十个弯道,陪伴我们的是蒙古草原的蓝天白云和满山的野花,犹如一幅图画。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
期刊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首先被书名所吸引——《当教育遇上电影》,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我于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刚开始阅读,以为只是作者重温一遍经典的教育类电影,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后,不仅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主题——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不知从何时起,“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逢双休日,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之间。家长和孩子虽然都
期刊
说起宋朝,于我这种对枯燥历史不感兴趣的人来说,所知不过是宋徽宗能诗会画独创瘦金体,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传说……诸如此类。  宋朝人究竟是何面目?除了“作诗写词”,他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看看吴钩的《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便可以找到答案。据说,作者吴钩被称作“天下第一宋粉”,除本书外,他还有其他关于宋朝的著作,《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都是从古画的角度研读宋朝
期刊
《花朵主义者的告自》  梁平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花朵能给人带来抚慰,再简陋的房间插上一束鲜花,都会充满灵气。知名花艺师梁平告诉读者,如何用花朵装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欢聚。该书收入15个花朵与生活的故事,多个花卉搭配干货指南。《我的瓦格纳人生》  【德】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 著 彭茜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在30年的歌剧指挥生涯之后,
期刊
近40年的时间里,王其亨带领团队倾心研究“样式雷”家族留下的大量建筑,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建筑的价值。年逾古稀的他,一面做研究,一面孜孜不倦地培养接班人,日日夜夜,不知老之将至。缘起营造学社  热爱中国古建筑的王其亨,时常因为英国学者弗莱彻那幅著名的“建筑之树”感到如鲠在喉。在那幅图上,希腊、罗马建筑占据主干位置,而影响了整个东亚的中国建筑却被认为是发源早,但影响力小的一个次要分支。中国建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