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以案例阐述克服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的实践,了解学生、解放自己、读懂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 初中科学教育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22-02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后来,心理学家发现,教育活动中,同样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现象,不少学生经过多次努力后仍未获得认同,逐渐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心理,放弃努力而甘愿接受失败的痛苦。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剖析
从小学到初中,老師们多么希望学生蓬勃向上,学业个个优秀,多么希望学生们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老师,能充满好奇信心满满。
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初一科学的起始阶段,学生们的表现确实让我们感到欣慰。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欣喜,许多学生在新老师面前,洋溢着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学里表现得比较差不被小学老师看中的孩子,也都非常希望自己表现得好一些,给新的老师留下好印象。
是啊,他们都有向上生长的愿望,也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谁不希望获得初中老师的赞扬和认可呢?没有哪一个孩子不热爱学习的,都想办法努力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上去。初中科学的起始教学,学生们面对新知识,很有信心,都比较用心、努力。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渐渐淡化。随着第一次考试的到来,很快出现了分化,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失败了。按照我们的教育惯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是不可避免的,老师总结是表扬了一批考得好的同学,对考得不好的学生提出了批评、要求和鼓励。于是,他们重新出发,又信心十足地继续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进步明显,受到了表扬,有的略有进步,但老师觉得还不够理想,有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受到批评在所难免。第三次,尽管已经很努力,却被期中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否定。第四次、第五次……一次考试让学生们一次次被区分,不少学生在反复考试中品尝着失败的滋味,无论他怎么努力,始终逃脱不了“失败”的魔掌。
所学习的知识在不断地增加,愈失败,基础愈差,要想赶上,付出的努力显然要愈大。尽管这些屡战屡败的学生很努力了,但老师们面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批评、再批评,让他再也不想努力了。他在心理认识到,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还是上不去,那就干脆算了吧,不如做自己喜欢而又轻松自在的调皮捣蛋。他大脑中给出的信息是努力也是白费,索性偃旗息鼓,他失去了前行的动力。等到他形成这样的认识后,无论老师如何教育,如何鼓励,再也提不起兴趣,彻底放弃了,渐渐形成了科学学习困难生的小群体。这就是初一新生通常在学习时表现出的习得性无助。
这样的事例在初一学生中并不少,许多学生就是被这种习得性无助打败了。非常遗憾,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看不到学生的努力,或者说即使看到了学生的努力,却最终还是被考试成绩的冷酷现实击得粉碎,我们也许对这些学习困难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觉得我再怎么表扬或批评,都无法改变学习不良的现实。因为,我们习惯于用结果评价学生,而不是用过程来评价学生的;习惯于用学生群体的横向比较来评价而不是学生个体纵向比较来评价。我们大多不太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否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关注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品质,仅仅注重最后的结果。这样的评价体系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一次次评价中获得了习得性无助。
二、克服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的实践
1.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1,2008年,我担任初一科学教学。班里有一个男孩小柯,因为好动又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而引起我的注意。深入了解后,为他量身定制了教育对策。我在《曾国藩家训》中有一个观点:“要在众人面前表扬私下里指出不足”获得了教育启示。
我在课堂上表扬他的优点,私下里指出了他的不足。几番接触,渐渐打开他的心扉,获得他的信任。他告诉我,在小学里他基本是被老师否定的,因为成绩与性格。他觉得到了初中,无非也是混日子,无论怎么努力,最终还是被老师否定的份。
面对学生业已形成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我不放弃。多次的关注,发自内心的鼓励,他终于产生了愿意学好向上的想法。于是,我们一起制定了属于他的学习科学计划,并且约好边实施边改进。
我开始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努力寻找他点滴进步。有听课认真的表现,及时鼓励,在课堂活动中、在作业批注中表扬他,哪怕只有丝毫的进步,我也不放过表扬的机会。尽管刚开始成绩依然在中下游,但我们一起分析,把分析的重点落到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从自己是否努力了,一起分析改进的地方。让他在与自己的过去比中获得进步感,在学习态度上获得荣誉感,在学习方法上不断指导,调整计划,制定与调整“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渐渐的,他有了信心,知识在一点一点地积累,成绩在一点一点地提升。与此同时,班级里其他同学也看到了他的进步,别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从而形成了学科学你追我赶的氛围。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他的科学成绩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自信满满,性格也变得开朗,抱怨的话少了,自我否定没了。等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科学家”的绰号时,我们惊喜地发现,他已经是科学考试中屡考屡优的常胜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个案的成功,激励了学习团体,我们班的科学整体水平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我也从中获得成就,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个案成功的涟漪在后续学习中依然荡漾着。八年级科学教学重点难点就是浮力和电学,而大部分同学会栽在这两章上,俗称为“要么溺水而亡”,“要么触电而死”。
但就是这个班级,在这种的学习气氛中,初二的科学课上先后出现了“浮力专家”、“电学专家”。正是在初一时努力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才会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力争上游的班风,才会涌现出这样 “专家”,成了学科学的领头羊。
2.解放自己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2,小董同学,当我接触他时,他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不学习分子了。由于种种原因,他对任何一门功课都没兴趣,每天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到学校里看漫画,放学回家玩游戏。
家长已经毫无办法了,一接到学校电话便紧张不安。只寄希望学校老师能管一管他,再后来,只希望他能到学校平安无事就行,至于学习,不再是奢望,过一天是一天就好了。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也都自嘲地说“我们已经是黔驴技穷了”。只好不捣蛋,就好。
我在想,还能有什么办法帮他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呢。这时,一个契机出现了:科学组活动周有纸飞机比赛,这项竞技活动不需要任何“科学知识”,只要有一定的技巧,谁都有可能获胜。结果他幸运地取得了第一名。
比赛回来的路上,我轻松自然地问他:喜欢玩这一类的游戏?他肯定后,我又问:喜欢高大上一些的航模吗?在他犹豫时,我指出航模的趣味和无人机的一丝关联,他来了兴致。我就因势利导地说:既然如此,你可否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自控力,我有一个较好的方法是你自己制定一个近期的小目标或者写出自己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要做什么。这样做让他感觉到人生有条理、可预测,增加了他的掌控感,能在失败中学习。
在后来的实践活动中,经常称赞他的努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而他在做这项具有挑战的事情时,表现出难得的积极努力,在失败中不断尝试,因为我们在分析总结这件事时让他知道了失败就是一种成长的方式。所以每当他表现较好时,经常称赞他真努力,下次还可以更努力。同样是通过努力,他知道了自己很重要,信心倍增。
到了初二,他对科学渐渐有了兴趣,科学有一个《人的生殖系统》的教学内容,他主动提出这个内容是否可以让他讲解,在我欣赏的眼光中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与信心。我让他先备好课,有新奇的想法、好的点子说给我聽,一起分析修改后,他上了他人生真正的第一堂课,课后同学们的反响很好。
取得了一个小成功,我们再次更新补充了一些,他在另外一个平行班也讲这节内容。课后反馈极佳,同学们都认为,他行我也行,班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当儿童具有成长心态而非固定心态时,他们才能更好地应付逆境。固定心态意味着把能力看成一种与生俱备的东西,而成长心态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他们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解放自己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本能,即使是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他的内心也存在着向上的渴望,都有成长的可能和空间。关键是我们老师要寻找教育的契机,把握教育时机,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潜能,只要努力。
3.读懂学生心理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3,小晋,一个已经读初二的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孩子,为了教育他,家长和老师没少费心思。结果“软硬不吃”的他,让家长和老师选择了放弃。
很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了他的一份美术作业里有一幅图中产生了教育的灵感。学校心理老师在开展学生群体心理辅导时布置了这份作业,让学生在自由画图中发泄不良情绪。在心理老师的解读下,我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他的心理动态。他内心深处充满着对别人理解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回到集体团队的意向。
原来,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所谓学习困难生,他们的内心同样充满着渴望,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尽管不由自主地抵触老师的“教育”,依然还是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心。我们教育效果不好,甚至选择了放弃,很大因素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的心理,没能找到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
既然“读懂”了他的心理图,我决定不放弃,在心里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耐着性子,春风吹暖式地慢慢融化。通过一次次的谈话交流沟通,用放大镜找他的优点、闪光点,分析他自身的优势,帮助他树立信心。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仍不尽人意,但我相信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他会找到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
我认为正确地运用我们老师的优势,利用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习得性无助中解脱出来,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树立科学的育人观防范“习得性无助”
当我把目光关注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时,我深深感到,不少学生之所以产生“习得性无助”,源自教育不当,其中老师的育人观和评价观,甚至是老师本身可能存在的“习得性无助”心理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越来越复杂,教育评价给我们带来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得好表现好,可惜,总是不如愿,上级要求总在不断提高,老师们始终在为“跳起来摘到桃子”的教学目标而奔命。
为此,我们越来越容易失去教育的耐心,面对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而发火,批评多于表扬,看不到学生个体的努力和纵向的发展,只看到横向比较的不足与差距。
我们常说:不考试的学生个个精灵。在考试面前,紧张的何止是学生,老师才是最紧张的一个,与其说是考学生,倒不如是在考老师。在一次次成绩面前,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也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习得性无助”离我们并不远,甚至于我们或多或少已经陷入魔圈。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欣赏到教育的风景,才能看到学生个体的精彩。
我们很难改变教育现状,改变对老师的评价办法。但我们内心可以做得从容些,因为着急无助于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需要我们心里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同样有获得我们赞赏的理由。一个人的成长比成功重要,每个人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有更多的路需要自己走。老师的作用是发展学生的优势而不是培养优势;学生喜欢做,他会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信心。
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老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防范“习得性无助”。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 初中科学教育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22-02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后来,心理学家发现,教育活动中,同样存在着“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现象,不少学生经过多次努力后仍未获得认同,逐渐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心理,放弃努力而甘愿接受失败的痛苦。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剖析
从小学到初中,老師们多么希望学生蓬勃向上,学业个个优秀,多么希望学生们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新的老师,能充满好奇信心满满。
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初一科学的起始阶段,学生们的表现确实让我们感到欣慰。他们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欣喜,许多学生在新老师面前,洋溢着学习热情,特别是在小学里表现得比较差不被小学老师看中的孩子,也都非常希望自己表现得好一些,给新的老师留下好印象。
是啊,他们都有向上生长的愿望,也有向上生长的力量,谁不希望获得初中老师的赞扬和认可呢?没有哪一个孩子不热爱学习的,都想办法努力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上去。初中科学的起始教学,学生们面对新知识,很有信心,都比较用心、努力。
然而,好景不长,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渐渐淡化。随着第一次考试的到来,很快出现了分化,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失败了。按照我们的教育惯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是不可避免的,老师总结是表扬了一批考得好的同学,对考得不好的学生提出了批评、要求和鼓励。于是,他们重新出发,又信心十足地继续努力学习。有的学生进步明显,受到了表扬,有的略有进步,但老师觉得还不够理想,有的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受到批评在所难免。第三次,尽管已经很努力,却被期中考试成绩不及格而否定。第四次、第五次……一次考试让学生们一次次被区分,不少学生在反复考试中品尝着失败的滋味,无论他怎么努力,始终逃脱不了“失败”的魔掌。
所学习的知识在不断地增加,愈失败,基础愈差,要想赶上,付出的努力显然要愈大。尽管这些屡战屡败的学生很努力了,但老师们面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批评、再批评,让他再也不想努力了。他在心理认识到,我已经很努力了,成绩还是上不去,那就干脆算了吧,不如做自己喜欢而又轻松自在的调皮捣蛋。他大脑中给出的信息是努力也是白费,索性偃旗息鼓,他失去了前行的动力。等到他形成这样的认识后,无论老师如何教育,如何鼓励,再也提不起兴趣,彻底放弃了,渐渐形成了科学学习困难生的小群体。这就是初一新生通常在学习时表现出的习得性无助。
这样的事例在初一学生中并不少,许多学生就是被这种习得性无助打败了。非常遗憾,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看不到学生的努力,或者说即使看到了学生的努力,却最终还是被考试成绩的冷酷现实击得粉碎,我们也许对这些学习困难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觉得我再怎么表扬或批评,都无法改变学习不良的现实。因为,我们习惯于用结果评价学生,而不是用过程来评价学生的;习惯于用学生群体的横向比较来评价而不是学生个体纵向比较来评价。我们大多不太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个体所付出的努力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否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关注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品质,仅仅注重最后的结果。这样的评价体系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一次次评价中获得了习得性无助。
二、克服初中科学教学中“习得性无助”的实践
1.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1,2008年,我担任初一科学教学。班里有一个男孩小柯,因为好动又仗义执言,爱打抱不平而引起我的注意。深入了解后,为他量身定制了教育对策。我在《曾国藩家训》中有一个观点:“要在众人面前表扬私下里指出不足”获得了教育启示。
我在课堂上表扬他的优点,私下里指出了他的不足。几番接触,渐渐打开他的心扉,获得他的信任。他告诉我,在小学里他基本是被老师否定的,因为成绩与性格。他觉得到了初中,无非也是混日子,无论怎么努力,最终还是被老师否定的份。
面对学生业已形成的“习得性无助”心理,我不放弃。多次的关注,发自内心的鼓励,他终于产生了愿意学好向上的想法。于是,我们一起制定了属于他的学习科学计划,并且约好边实施边改进。
我开始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努力寻找他点滴进步。有听课认真的表现,及时鼓励,在课堂活动中、在作业批注中表扬他,哪怕只有丝毫的进步,我也不放过表扬的机会。尽管刚开始成绩依然在中下游,但我们一起分析,把分析的重点落到与自己的过去相比,从自己是否努力了,一起分析改进的地方。让他在与自己的过去比中获得进步感,在学习态度上获得荣誉感,在学习方法上不断指导,调整计划,制定与调整“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渐渐的,他有了信心,知识在一点一点地积累,成绩在一点一点地提升。与此同时,班级里其他同学也看到了他的进步,别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从而形成了学科学你追我赶的氛围。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他的科学成绩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自信满满,性格也变得开朗,抱怨的话少了,自我否定没了。等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科学家”的绰号时,我们惊喜地发现,他已经是科学考试中屡考屡优的常胜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个案的成功,激励了学习团体,我们班的科学整体水平在同年级中遥遥领先。我也从中获得成就,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实现了真正的双赢。
个案成功的涟漪在后续学习中依然荡漾着。八年级科学教学重点难点就是浮力和电学,而大部分同学会栽在这两章上,俗称为“要么溺水而亡”,“要么触电而死”。
但就是这个班级,在这种的学习气氛中,初二的科学课上先后出现了“浮力专家”、“电学专家”。正是在初一时努力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才会打下良好基础,形成力争上游的班风,才会涌现出这样 “专家”,成了学科学的领头羊。
2.解放自己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2,小董同学,当我接触他时,他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不学习分子了。由于种种原因,他对任何一门功课都没兴趣,每天他所做的事情就是到学校里看漫画,放学回家玩游戏。
家长已经毫无办法了,一接到学校电话便紧张不安。只寄希望学校老师能管一管他,再后来,只希望他能到学校平安无事就行,至于学习,不再是奢望,过一天是一天就好了。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也都自嘲地说“我们已经是黔驴技穷了”。只好不捣蛋,就好。
我在想,还能有什么办法帮他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呢。这时,一个契机出现了:科学组活动周有纸飞机比赛,这项竞技活动不需要任何“科学知识”,只要有一定的技巧,谁都有可能获胜。结果他幸运地取得了第一名。
比赛回来的路上,我轻松自然地问他:喜欢玩这一类的游戏?他肯定后,我又问:喜欢高大上一些的航模吗?在他犹豫时,我指出航模的趣味和无人机的一丝关联,他来了兴致。我就因势利导地说:既然如此,你可否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自控力,我有一个较好的方法是你自己制定一个近期的小目标或者写出自己的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首先要做什么。这样做让他感觉到人生有条理、可预测,增加了他的掌控感,能在失败中学习。
在后来的实践活动中,经常称赞他的努力,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进步。而他在做这项具有挑战的事情时,表现出难得的积极努力,在失败中不断尝试,因为我们在分析总结这件事时让他知道了失败就是一种成长的方式。所以每当他表现较好时,经常称赞他真努力,下次还可以更努力。同样是通过努力,他知道了自己很重要,信心倍增。
到了初二,他对科学渐渐有了兴趣,科学有一个《人的生殖系统》的教学内容,他主动提出这个内容是否可以让他讲解,在我欣赏的眼光中他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与信心。我让他先备好课,有新奇的想法、好的点子说给我聽,一起分析修改后,他上了他人生真正的第一堂课,课后同学们的反响很好。
取得了一个小成功,我们再次更新补充了一些,他在另外一个平行班也讲这节内容。课后反馈极佳,同学们都认为,他行我也行,班级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当儿童具有成长心态而非固定心态时,他们才能更好地应付逆境。固定心态意味着把能力看成一种与生俱备的东西,而成长心态则认为能力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他们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解放自己才能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本能,即使是已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学生,他的内心也存在着向上的渴望,都有成长的可能和空间。关键是我们老师要寻找教育的契机,把握教育时机,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有潜能,只要努力。
3.读懂学生心理引导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
案例3,小晋,一个已经读初二的学生,沉迷于电脑游戏的孩子,为了教育他,家长和老师没少费心思。结果“软硬不吃”的他,让家长和老师选择了放弃。
很偶然的一次,我发现了他的一份美术作业里有一幅图中产生了教育的灵感。学校心理老师在开展学生群体心理辅导时布置了这份作业,让学生在自由画图中发泄不良情绪。在心理老师的解读下,我们在他的画中“看到了”他的心理动态。他内心深处充满着对别人理解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回到集体团队的意向。
原来,形成“习得性无助”的所谓学习困难生,他们的内心同样充满着渴望,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尽管不由自主地抵触老师的“教育”,依然还是渴望能得到老师的关心。我们教育效果不好,甚至选择了放弃,很大因素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的心理,没能找到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
既然“读懂”了他的心理图,我决定不放弃,在心里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耐着性子,春风吹暖式地慢慢融化。通过一次次的谈话交流沟通,用放大镜找他的优点、闪光点,分析他自身的优势,帮助他树立信心。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仍不尽人意,但我相信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他会找到一条适合他自己的路。
我认为正确地运用我们老师的优势,利用心理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习得性无助中解脱出来,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树立科学的育人观防范“习得性无助”
当我把目光关注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时,我深深感到,不少学生之所以产生“习得性无助”,源自教育不当,其中老师的育人观和评价观,甚至是老师本身可能存在的“习得性无助”心理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越来越复杂,教育评价给我们带来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学得好表现好,可惜,总是不如愿,上级要求总在不断提高,老师们始终在为“跳起来摘到桃子”的教学目标而奔命。
为此,我们越来越容易失去教育的耐心,面对学生不听话、学习成绩差而发火,批评多于表扬,看不到学生个体的努力和纵向的发展,只看到横向比较的不足与差距。
我们常说:不考试的学生个个精灵。在考试面前,紧张的何止是学生,老师才是最紧张的一个,与其说是考学生,倒不如是在考老师。在一次次成绩面前,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也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想法,“习得性无助”离我们并不远,甚至于我们或多或少已经陷入魔圈。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慢下来”我们才能欣赏到教育的风景,才能看到学生个体的精彩。
我们很难改变教育现状,改变对老师的评价办法。但我们内心可以做得从容些,因为着急无助于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需要我们心里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同样有获得我们赞赏的理由。一个人的成长比成功重要,每个人脚下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人生有更多的路需要自己走。老师的作用是发展学生的优势而不是培养优势;学生喜欢做,他会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信心。
帮助学生走出“习得性无助”的魔圈,老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防范“习得性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