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劳技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观点与问题
  观点: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师生中形成了追求升学、追求分数的不良传统和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支配和被支配、控制和被控制的就范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程式下,难免会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人才问题上出现的“第十名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不适应时代需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特别到了初三(九年级),劳技课程早已被移用于其它学科教学(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我在市重点学校任教,学校对各科教学十分重视,本人在几年来劳技课教学实践中,有条件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
  二、方法与实践
  1、转变教学观念,实施劳技创新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代学,重知识、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
  2、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创新潜能。
  例如:在七年级教材中《粉笔雕刻》这节课,本人花了好多时间,事先雕刻了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小动物,十二生肖等)。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小白兔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小猪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笔者就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学生在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追求成功。同样,在学生雕刻成小动物的上色问题上,也不能作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着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我在讲评时,请这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给予肯定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品尝到学习乐趣与成功喜悦,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
  3、提倡自主学习,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了学生。如果我们把每件事都手把手地教学生,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现学习、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又如何培养?只有在课堂内,提倡自主学习,留给学生“自由”,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4、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有一位科学家曾经指出:“创造源于实践。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需要实践,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成更需要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能力的土壤”。技术操作实践活动是劳技课的生命。劳动方法的掌握及技能、能力的提高,则更离不开实践。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分析,形成观察能力。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活动中做必要的启发,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些问题教师口授几次不能解决,学生往往经过实际操作,很快就掌握了。而技能情感的形成,要在战胜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经受失败和考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才逐渐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精编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创造素质。
  5、开展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生怕在提问或作答时出现差错,被同学取笑。此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寻找课堂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个个聪明,创造力人人都有。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个小小思想火花,用意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等身体语言,给予肯定。即使有些是错误的想法、回答,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让创新的学习气氛充满整个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可以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与创造欲望。激励评价的方式有:可以用口头表扬,作业加分,发奖状,评选小能手等各种形式,对学生的参与及时给予肯定,也可以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包括虽然有缺点但有创意的作品)。
  总之,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自己的职业心理;要承认学生兴趣、性格的多样性与接受能力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学教活动,使课堂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出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从学生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做为教师,我认为应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教育的主旨和中心。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是整个环节的主体,所以说如何上好阅读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所期望的。阅读教学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的感悟、理解、欣赏、评价,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既要遵循语文发展性原理、注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又要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等综合性学习。  一、“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期刊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书本知识为重点、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旧教学模式,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开放性,构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要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创设舒畅的课堂环境;深入挖掘课文材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一、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创设舒畅的课堂环境  目前,汉语课堂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灌输现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也就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过思考,概括和发现有关数学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来解决生活问题。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抽象,陌生,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里,历史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获得历史运用能力的主阵地。历史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
期刊
摘要:朗读是人们学习语言、驾驭语言、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通过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朗读中的停顿、重音、语调和语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美;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最终在感悟性朗读中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    一、朗读的定义  所谓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供借鉴,如何开展好课堂教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需要不断去探索,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从六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途径;有效性;发展学生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软件、日益通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好插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插图;培养;能力    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图片、照片、图表、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系统,习惯上称之为“插图”。生物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插图,在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值得探讨。  1观察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期刊
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上课叫“讲课”。教师津津乐道地讲,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时间花得不少,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长期以来,教师习惯了按照既定的教案授课,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学生的思维要往教师事先设定的模式里靠,稍有“出轨”,便被指责为“不专心”甚至是“破坏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天性,使语文课和今天飞速发展的时代脱了节。要提高语文
期刊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科学。现在,数学又作为一种文化被提出来,它在现代科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数学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被认为是一堆由符号公式、定理构成的一门抽象乏味的学科,体会不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如何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实际上,数学与其他很多学科一样,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作为数学教师而言,如果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能够把握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