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霜来等十里红枫(外两篇)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xsg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霜来等十里红枫
  深秋时节,一群好友,开车前往千祥古镇,开启了车慈岭古道休闲之旅。
  车慈岭古道,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与磐安县安文街道交界处,是古代连接天台、仙居、磐安、永康、金华的茶盐古道。如今保存完整的有岭东(千祥镇光周村)至岭西(千祥镇王坑村与马鞍山交界点)清水塘泄洪口地段,全长5公里。车慈岭古道因岭中有76棵百年枫树,一千多步石砌台阶而闻名。红枫树高20米以上,胸径大者约80厘米,树龄200年左右。
  车慈岭原名太师岭。据民间记载,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中曾三过太师岭访磐安县安文街道,并在岭上赏景赋诗。有一回,他用独轮车推着老母亲游览太师岭,从山顶往下看到一大片枫树林,深受触动,就坐下休憩、作诗。有感于陆游的拳拳孝心,后人将太师岭改为车慈岭,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秋天的车慈岭景色最为迷人,尤其是霜降以后,到了赏红枫的最佳时期。走进车慈岭,很快就会被蓝天白云、起伏的低丘、葱茏的山林、朴实的古道、美丽的红枫吸引住。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拥有清新的自然。
  我们拾级而上,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一路欢笑,并呼吸着山中的新鲜空气。古道一直呈“之”字型蜿蜒而上,走了二三十分钟,一个转弯,突然就从普通的山景变成人间仙境:几棵巨大的古枫树傲立在古道旁,偶尔飘过的雾气,给古道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个时节,其他树的叶子都开始枯黄凋落,而唯独枫树最为灿烂。沿着古道继续前行一公里,远处的山林里,不时会出现红枫的倩影。从远处看,一棵棵高大的枫树就像一束束巨大的火把,枫叶红得发光,红得发亮。小路边,几棵枫树的枝桠疏密交织,叶子局促地拥抱在一起,好似一团红红的火焰。那一片片枫叶在转凉的秋风中轻轻地摇曳着,酷似一张张微笑的小红脸儿,正享受着华美秋天的滋养。
  拄着登山杖,行走在光滑的石板古道上,脚上踩着一地金黄落叶,发出沙沙声响。不知不觉来到了车慈岭腰的平岩塔亭。这里曾是古代的茶房,行人刚好在此处小憩一番。亭旁有块宽敞平坦的天然岩石,叫平岩托,像大床一样,可供多人或躺或坐。同行的好友告诉我,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传说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进入半山腰,也进入了欣赏红枫的最佳地段。从这里开始,就走进了古枫群,每过几十米就有几棵古枫树,三三两两,或携手,或相望。枫叶从黄到红,就像一幅浓墨水彩画,配以蓝天白云,煞是好看,引来无数游客前来观瞻。古道上,红叶满地,川流不息的游客们在体验“走红毯”的感觉。行走在色彩斑斓的枫林,秋风一阵阵吹来,叶儿飞旋起舞,沙沙作响,如呢喃,似欢歌,一会儿低吟,一会儿浅唱。置身那时缓时急的风中,仿佛听见了古诗词里那些吟颂红枫的梵音。
  枫叶翩翩,我心飞扬。行走在枫叶飘零的小径,诗心萌动。真想腾身一跃,变成一只小鸟,栖息于枫林之间,飞来飞往地欢唱。这如丹如霞的枫叶,把普天下夺目的色彩,把人世间澎湃的激情,都慷慨无私地奉献了出来,全然没有那种“秋风吹过尽萧瑟”的伤感。
  枫不事张扬,总是藏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甘作大地的陪衬。我忍不住采撷一片枫叶,放在手心,仔细端详,那叶、那筋、那骨,越发红润清晰,就像捧着一团火。那团火在这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时日里,在我愁肠百结的心里,慢慢燃烧起来,直至温暖我的整个心灵。
  秋天,到車慈岭去看红枫,是一种陶冶。那红艳艳的一片,一定会让我们在枫叶飘舞的境地思维灵动,心旷神怡,燃烧起无比的热情,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四季,如枫叶一样活出精彩。
  外婆家的年
  我外婆的家在浙江东阳南乡的一个小山村。外婆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十岁那年,我和弟弟在外婆家过年,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双白色运动鞋,至今难以忘怀。
  外婆家的年是隆重的。外公是浙江富阳美术工艺公司的退休工人,外婆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劳能干的生产队长,相对来说家境还算富裕。外公、外婆提早一个月准备过年,并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外公负责做酒,杀鹅,杀鸡,杀鱼,塘里挖藕,集市买肉,写对联,贴春联,挂红灯笼。在外公忙碌的手里,一个个红灯笼飞上屋檐,一副副对联贴上门、糊上墙,营造出热热闹闹的过年氛围。外婆呢,她担负着买新衣服、新鞋、切年糖、做豆腐、煎鱼冻、做皮冻、包饺子、炒下酒菜等等细碎的事情,还要准备压岁钱,并且偷偷为孩子们准备了好几盒鞭炮、好几束烟花。
  外婆家的年是热闹的。农历二十八,在富阳工作的舅舅、舅妈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健力宝汽水和稀罕的五香牛肉。大年初一,姑姑、姑父带着儿女回娘家来拜年了,外婆家瞬间热闹起来。
  外婆家的年,大年初一胜过除夕,家里所有的红灯笼都点亮了,丰盛的年夜饭端上来了。我们二十余人,挤成两桌,团团圆圆地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其乐融融。外公为大人们倒上温好的黄酒。外婆为小孩子分了几罐健力宝汽水,每人一小碗,还美其名曰,“酒”气重,可不能多喝呀!
  酒过三巡,大人们开始划拳,首先是外公与大姨父划拳。划拳猜拳是技术活,手势与声音必须协调,动作必须快速有节奏感。外公是划拳猜拳高手,大姨父输了,二姨父顶上,接着是爸爸,四姨夫,小姨父,舅舅,轮翻作战,两两比拼,输得喝酒,其他人助威。大人们划拳猜拳声音大时,喊得面红耳赤,脸部青筋暴起,引来隔壁邻居小阿公等前来围观助兴,场面好不热闹。
  我们这边也不闲着,外婆会慈爱地摸摸我们的头,给我们每个孩子都夹上我们喜欢的菜,然后给每个孩子发压岁钱,送上新年祝福,我们满心欢喜地接过红包,嘴里齐声喊出:“谢谢外婆,祝外婆新年快乐!"
  这时,小表弟等不急了,缠着外婆说,外婆外婆,我想和表哥表姐一起放鞭炮。别急别急,菜还没上齐呢,吃完外婆做的发糕馒头杨梅馃再放不迟。没等外婆说完,孩子们早已拿着鞭炮一溜烟地跑开了。
  对孩子来说,外婆家的年是欢乐的。
  “过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孩忙着放鞭炮”,过年小孩子最盼望的就是放鞭炮了。   男孩子放鞭炮喜欢玩花样。我们对鞭炮渴望已久,像是久蓄的河水等待着开闸放水。我们兜里装满鞭炮,三五成群,跑到野外空旷处,随意燃放。你看,胆子大的表弟小胖将鞭炮扔到外婆家边上的池塘中,发出一声脆响,溅起层层浪花;你看,爱玩花样的表哥将鞭炮抛向空中,浓烟缕缕,飞红迸裂,高空中传来一声清亮的响声。这样玩还不过瘾,表哥还将鞭炮放在空的易拉罐里燃放,易拉罐被鞭炮炸出半米多高,旁边的我们边捂着耳朵,边发出哈哈的笑声。
  女孩子放鞭炮则文雅多了,表姐们喜欢夜晚放烟花。她们用香火将烟花慢慢点燃,一团火光,在漆黑中闪亮。看着烟花,一簇簇伸向夜空,她们作双手交叉状许愿,仰望星空,脸上也随之绽放出如花的笑脸,新年的幸福都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夜晚,鞭炮声多起来了,噼里啪啦,远近高低,此起彼伏,经久不息。鞭炮营造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味,全村男女老少,穿新衣,戴新帽,笑逐颜开,相互拜年,彼此祝福,幸福回荡在夜空,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里。
  “鞭炮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新年”,外婆家的年,因为鞭炮,把新年的天空打扮得绚丽多彩,我们的快乐也随鞭炮声而升空,炸响,放飞。现在想来,如果没有鞭炮,过年的快乐不知要减去多少?
  时隔多年,很多往事都已淡忘,但儿时在外婆家过年的情景却永远地留在了心中。外婆家的年,留下了我们童年的欢乐时光。
  三美千祥,如画故乡
  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两次旅行让你刻骨铭心。十月中旬,我和我的同事驱车四十公里,离开县城,前往我的老家千祥,去赴一场与山水与美食的约会。
  天意深秋,金风微度,青山绿水,静水山庄。
  我们走在沈岭坑水库的大坝上,凉风徐徐而来,小朋友“多多”,一马当先,如脱缰野马,跑在最前面,欢呼雀跃,仿佛想告诉我们,空气是甜的,山水是甜的。
  放眼远望,山葱葱,水绿绿,沈岭水库如孩童清灵透澈的眼眸,映着蓝天,映着白云,映着故乡的山山水水。我随手拍下横在水库边的木船,散落在水库各个角落的垂钓者,并特写了百米高的水库大坝。
  上午十时许,我们走过大坝,迎着水库内侧小道,开启了古道探险之旅。几个男同胞充当了开路先锋,拿根枯枝,伐竹取道,一路前行,畅通无阻。后面大部队则显得较为悠闲,聊聊天拍拍照,方师母她们发现了树丛中的扁豆荚,小朋友多多则用青蛙吓唬阿媛老师。我和楼皓聊着童年时山林中的种种野果,有野生藤梨、柿子、金樱子、山楂等。我们聊着树林中采蘑菇的有趣经历,旁边的芦苇丛勾起楼皓童年时家里做扫帚的记忆。几棵高大的松柏枫树,黄绿交织,挺拔如旧。秋风乍起,一片枫叶被风卷起,旋转着,飞舞在空中,然后以华丽的转身飘落在地上,留给这世界最后一片倩影。山路弯弯绕绕、曲曲折折,林深风微,眼前突现一片翠竹林。丛林中的竹子,他们傲然守护着这片净土。
  中午,我们折回到静水山庄,享受着美食,有农家土鸡煲、水库大头鱼、千祥羊肉和几样农家小菜。土鸡,最补是鸡汤,一碗黄澄澄的鸡汤,再吃上一块滑顺有弹力的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香味四溢。大头鱼,我吃出了河柽溪江的味道。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千祥羊肉。千祥白切羊肉,召唤我的不仅仅有熟悉的味道,还有那一份乡情,一份记忆。千祥羊肉不腻不膻,肥瘦相宜,柔嫩鲜美,不仅造就美味,还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明朝开始,千祥羊肉,穿越历史,无时无刻不吊起你我的胃口,它伴随着故乡人的勤劳智慧,不断传承,不断创新,成为远近闻名的一道名菜。有诗云,每一场雨都是天空对大地的思念,而我却说每吃一次千祥羊肉,都是我对故乡千祥的一份思念,都是我故乡情结的一次沉淀与放飞。
  桂花飘香板栗黄,林甘山上九重阳。
  午饭过后, 杭笑带领我们开启了林甘板栗采摘体验之旅。杭笑是我的好友,他提醒过我多次,捡板栗要趁早,前一两个星期,外地人像大部队一样浩浩荡荡开进林甘摘板栗,有的还带着手电筒凌晨三四点就进山,一天可摘五六十斤,经过大规模扫荡,板栗所剩不多了。
  到了林甘后山,我们开始摘板栗了,我左手一根木棒,右手一只塑料袋,像小猴子一样,灵巧地爬上了树,随手一摘就是一个浑身长刺的板栗。我跳下树,板栗包在刺猬一样的壳里面。用脚一踩,小小板栗就出来了,用手把它抓出来,它是棕色的,椭圆形的,滑溜滑溜的。皓哥爬上另一棵树,用木棒敲打着,树上板栗散落一地,我们三五成群上去捡板栗,一个两个三个,慢慢地,一小袋装满了。一边采摘,一边想起以前读过的写板栗的一首诗:“不争沃土立坡冈,百花过后独夏香。金杆银枝沐骄阳,栗蓬紫玉闪珠光。”
  板栗采摘体验活动告一段落,我们回到杭笑家中小憩 。
  不一会儿,板栗煮熟了,杭笑爸妈用一只大铁盆,将金黄的香喷喷的板栗端出来招待我们,“来——吃板栗啦——小心烫!”我们吃着香喷喷的板栗,不禁发出“日啖板栗数十颗,不妨长做林甘人”的畅快感叹。
  听说我们喜欢土生姜,杭笑老爸急忙到自家地里拔了一大袋生姜送给我们。杭笑老爸是个老农民,一张普通的脸却有着不普通的神情。他的脸上不论何时都面带微笑,好像不管什么事都令他快乐,哪怕跟我们述说他家的生姜和板栗被外地人偷走时,也是乐着的。他笑的时候,眼睛眯成弯弯的一条缝,鱼尾纹深深的,脸上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在微笑。
  千祥,我的家乡,位于浙江中部,边临“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这里人杰地灵,山清水秀,這里有兵部尚书亲题的“吴宁第一洞天”景区,有十里红枫“车慈岭”景区,有上海杭州客人都慕名而来品尝的千祥羊肉全羊宴,三美千祥,如画故乡,期待您的光临!
  作者简介:黄军阳,笔名牧歌,男,80后,浙江东阳人,市作文十佳教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东阳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曾发表在《鸭绿江》《散文百家》《花溪》《文学欣赏》《名家名作》《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钱江晚报》《金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
其他文献
果园  沟壑的溪流  好像休闲服上的拉链,“哗”地拉开  暮秋的寄语,和气象  背着手徜徉,“哦喂,哦喂”地喊  爷爷一副派头十足的财主模样  梨园,桔园,柿子园……  鸟忙碌着  挂出盏盏形容词的灯笼迎候  明黄,暗紫,深红  柿子熟了  “知道么?  阳乌岭南坡的果林  鸟声在潮动和陈述故事的梗概以及细节了”  他附在姐姐的耳边  披露内心的社稷  一枚枚柿子  亮在日渐稀薄的叶丛间  让成熟
期刊
摘要:锡德尼的《为诗辩护》一文,集欧洲文艺复兴诗学与人文主义思想之大成,在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为诗辩护》中锡德尼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解读与重构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分析锡德尼文艺批评思想的缘起、策略及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柏拉图的诗学思想,把握锡德尼“诗辩”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锡德尼;为诗辩护;柏拉图;诗学  菲利普·锡德尼(Philip Sidney,1554—1586)生活在
期刊
今晚终究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天空仿佛披上轻纱,白雾似的晕笼罩着这座城市,月光从云晕中溜出来,在街道四处穿梭,钻进每一个黑暗的角落,也轻飘飘地游进她的房间,像是在寻找。  房间空荡荡的,只有一张书桌靠在窗边,一把椅子陪着桌子,一张床靠在挨着窗的另一面墙边。床上坐着一个女孩,女孩身穿粉红色的睡衣,半跪在床上,两只手紧紧地抱着头,眉头紧锁,快要拧出一条条裂缝,整张脸已经失去原有的平整,看上去皱巴巴的,
期刊
摘要:文学并不只是现实的反映,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形象”将读者引入对未知世界的想象,而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叙事方式有明显的區别,电影与文本的形象必然因受到各种限制而改编。本文以严歌苓的小说《少女小渔》为对象,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电影与文本中形象的差异以及展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少女小渔;形象学;文化内涵  自《少女小渔》出版,就有不少针对人物形象的研究,在张艾嘉导演翻拍之后,关于电影
期刊
1  一遍一遍地  喊着一个名字  九月,总忆不起  桃花的模样  那个喜欢追梦的人呢  分别时  一地的美景  如影随形  2  秋风刮过  丰满的果实  在蝶影里  将甘甜酿成酒香  心房洞开  烟雨濛濛中  远方的风景,正  撩起无声的眼帘  3  一场  折心摧骨的吟唱  在异彩沉沦的梦里  将自己迷失  云绦烟绕的目光  被一部千年前的童话  缠得  再也挪不动步了  4  浮漾的流光 
期刊
疫情的暴发,加上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接连不断,让刘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女儿当年报考本硕连读临床专业,现在正在第二医院进行硕士阶段住院规培。  早上刘平给女儿发了微信,快中午了还没有看到女儿回复。刘平有些坐立不安,她不停地看表,盼着11点40快点到。但她不能给女儿打电话,只能等待!  一  刘平谨守着两年前女儿和她的约定:如果微信没有及时回复,至少要4个小时以后再打电话,因为不是在手术室就是在查房,不
期刊
岁末感怀  大雪依着冬天的门槛  一年的过往结成细小片段  在火炉以外的空旷里缓慢地飘  零下五度的江南小镇  气温回归正常。水龙头溢出冰挂  的坚硬度,穿透年末心灵骊歌  这是对冬季应有的尊重  光阴不曾断流  几朵梅花碰撞几丁火星,擦亮冰锋犀利  晨光低调向暖,对得起这人间岁末托付  马灯  我的无知,碰落岁月的灯花  烧焦了父亲的眉发  陈年旧事已黒进久远的年代  七零后的阳光照亮牛家岭的早
期刊
一  今夜朔雪。  城外,刀戈声不绝,乌鹊惊飞,长啼南去。  柴门被推开,一位老人走出茅屋,抬头西望,自顾自地摇了摇头,从前总是绰约于云间的明月,今日却不见踪影,恐怕也被这人间的战伐惊吓得藏起来了。说着说着,又不禁吟起苏学士的那首《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词未吟完,仿佛听见不远处传来男子的呵斥,隐约还夹杂着些许哭声,大约是开封府又来搜刮金银了。坐在冰
期刊
摘要:中国以小农经济,儒家文化为本,在万志英先生的《左道》中,出现了最初的财神——五通神,财神是中国信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至于到了后期的赵公明和三国武将关羽,以及合二仙、福禄寿等等。财神信仰到底从何而来,时至今日中国大部分家庭供桌上的财神像十分常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财神信仰的根源。财神从五通神魔的形象缘起到财神善的漫长演变。充分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神灵的邪恶面,及其在道德上的暧昧与矛盾
期刊
摘要:《两个家庭》是冰心叩响文学殿堂的敲门砖,也是“五四”问题小说中体现女子教育的一面旗帜,从这篇短篇小说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家庭的强烈对比,看出女子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女性的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敏感而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这篇小说可以看出冰心乃至时人对女子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两个家庭;冰心;女性教育  一、女性教育的内容和演变历程  自人类进入男权社会开始,女性就一直被排除在政治话语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