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实施至今,已有10年。10年树人,一大批科技新星计划入选人员茁壮成长,脱颖而出,在若干研究领域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可以说科技新星计划群星璀璨、硕果累累。
走出断层10年造星481颗
“八五”初期,为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解决科技人才断档问题,着眼于北京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在1993年北京市科技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跨世纪科技创新重任的青年科技带头人,从而加速我市科技骨干队伍的建设,促进首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截至到目前,新星计划共有11批481名青年科技人员入选,入选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已有5批入选人员完成了计划。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实施,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搭建了舞台,同时也为北京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计划实施10年中,已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他们有的已成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的在国家级行业学会任职;有的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此外还有部分入选人员已经被国际学术界所承认,成为国际学术机构的成员,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崭露头角。
硕果累累
科研成果与科技人才双丰收
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一直是衡量科技计划成功与否的标准,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在科技成果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接了367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863”项目5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2项;另外入选人员还承担了608项部市级项目,88项国际合作项目。入选人员承担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大为提高。与此同时,入选新星计划人员所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据统计,科技新星计划实施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01项,二等奖以上的为52项。获专利115 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作为主要成员编写专著206部,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371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2580篇,有947篇论文被SCI、EI收录。这些成果对北京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在新星计划入选人员的带领下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凝聚了近千名科技骨干,培养了一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
10年树人
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培养年轻科技人员独立工作能力是新星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新星计划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造就了一批复合型科技人才。通过培养与锻炼,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已脱颖而出,成为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有较强科研管理能力的专家。目前入选人员中已有156人担任了本单位研究室副主任以上职务,其中54人担任院所级以上职务;有46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其中有39人次在全国学术团体任理事以上职务,有8人次在国外学术团体任职。入选人员不仅在科研上,而且还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先进的表率作用,一些新星还获得了各级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北京“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五四奖章”、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等。
同时,科技新星计划还吸引了相当一批归国留学人员参与到北京市科技经济建设中来,海外学子是国家一支十分宝贵的科技创新力量,新星计划尽力支持那些立足于国内、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员,目前已有 52名留学归国人员入选,他们非常珍惜回国后获得的第一个资助,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合同任务,这大大提高了北京市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竞争力。
通过新星计划的实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各部门对人才战略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才的选拔上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注重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
管理创新
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
新星计划实施1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成功依托了政策环境、配套条件、选拔机制、管理体制、项目选择等多重因素。
入选人员的健康成长,首先得益于北京市良好的科技环境,科研氛围和有利的科技政策保障体系;其次,得益于新星计划的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委10年来的不断努力;第三还得益于全市入选新星所在单位,包括区、县、局级科研院所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的主管领导等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第四,新星的选拔贯彻了“竞争择优”的原则。新星工作严格地遵循着规范化的选拔程序和管理、考核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逐年完善了对新星计划的管理工作,保证了选拔、考核的公平合理性,入选质量逐年提高。
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市科委加强了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为配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市科委不断探索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新途径,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2年修改出台了新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加大了计划实施力度,增强了资金投入,突出解决了新星计划与北京地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通过科研重大项目吸引稳定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其在培训、国际交流、个人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与国家计划、国际水平和重大产业的三对接,实现了新星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人才的新方式。
新的管理办法将新星计划的实施目标确定为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逐步形成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群体;培养周期从5年调整为3年。根据建立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充分发挥在京科技资源优势,新的管理办法增大了计划的开放程度,资助范围扩大到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青年科技骨干,变面向市属单位为面向北京地区,努力开创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的新局面。
另外入选人员的学历呈现升高趋势,第十批入选人员中博士已达95%;入选新星所在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新星申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与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吻合,个人、单位、区域的发展通过新星培养计划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新星计划的培养人数也由原来每年30名左右扩大到100名。另外为加速科技人才的成长,拓宽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水平,市科委计划充分利用雄厚的中央在京人才资源,为入选人员配备国家级高水平的指导顾问。这些举措营造了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开创了科技新星计划工作的新篇章。
走出断层10年造星481颗
“八五”初期,为培养人才、选拔人才、解决科技人才断档问题,着眼于北京科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需求,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在1993年北京市科技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实施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目的是选拔和培养一批能够担负起跨世纪科技创新重任的青年科技带头人,从而加速我市科技骨干队伍的建设,促进首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截至到目前,新星计划共有11批481名青年科技人员入选,入选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已有5批入选人员完成了计划。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的实施,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他们聪明才智的发挥搭建了舞台,同时也为北京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计划实施10年中,已有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绝大多数已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做出了有特色、有创新的工作,他们有的已成为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承担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的在国家级行业学会任职;有的成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此外还有部分入选人员已经被国际学术界所承认,成为国际学术机构的成员,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崭露头角。
硕果累累
科研成果与科技人才双丰收
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一直是衡量科技计划成功与否的标准,新星计划入选人员在科技成果方面也取得了骄人成绩。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新星计划入选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接了367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863”项目56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02项;另外入选人员还承担了608项部市级项目,88项国际合作项目。入选人员承担项目、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大为提高。与此同时,入选新星计划人员所承担的部分科研项目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据统计,科技新星计划实施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01项,二等奖以上的为52项。获专利115 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作为主要成员编写专著206部,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3371篇,其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2580篇,有947篇论文被SCI、EI收录。这些成果对北京科技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在新星计划入选人员的带领下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凝聚了近千名科技骨干,培养了一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
10年树人
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
培养年轻科技人员独立工作能力是新星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新星计划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造就了一批复合型科技人才。通过培养与锻炼,一批高素质科技人才已脱颖而出,成为既有较高学术造诣又有较强科研管理能力的专家。目前入选人员中已有156人担任了本单位研究室副主任以上职务,其中54人担任院所级以上职务;有46人在国内外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以上职务,其中有39人次在全国学术团体任理事以上职务,有8人次在国外学术团体任职。入选人员不仅在科研上,而且还在各自的岗位上起到了先进的表率作用,一些新星还获得了各级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其中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北京“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五四奖章”、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等。
同时,科技新星计划还吸引了相当一批归国留学人员参与到北京市科技经济建设中来,海外学子是国家一支十分宝贵的科技创新力量,新星计划尽力支持那些立足于国内、勇于开拓创新的人员,目前已有 52名留学归国人员入选,他们非常珍惜回国后获得的第一个资助,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合同任务,这大大提高了北京市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竞争力。
通过新星计划的实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各部门对人才战略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人才队伍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人才的选拔上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注重适应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
管理创新
为人才成长搭建舞台
新星计划实施1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它的成功依托了政策环境、配套条件、选拔机制、管理体制、项目选择等多重因素。
入选人员的健康成长,首先得益于北京市良好的科技环境,科研氛围和有利的科技政策保障体系;其次,得益于新星计划的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委10年来的不断努力;第三还得益于全市入选新星所在单位,包括区、县、局级科研院所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的主管领导等的高度重视与支持;第四,新星的选拔贯彻了“竞争择优”的原则。新星工作严格地遵循着规范化的选拔程序和管理、考核程序,在实施过程中,逐年完善了对新星计划的管理工作,保证了选拔、考核的公平合理性,入选质量逐年提高。
面对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北京市科委加强了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速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为配合“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实施,市科委不断探索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新途径,在总结经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02年修改出台了新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加大了计划实施力度,增强了资金投入,突出解决了新星计划与北京地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通过科研重大项目吸引稳定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其在培训、国际交流、个人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与国家计划、国际水平和重大产业的三对接,实现了新星计划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人才的新方式。
新的管理办法将新星计划的实施目标确定为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逐步形成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群体;培养周期从5年调整为3年。根据建立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充分发挥在京科技资源优势,新的管理办法增大了计划的开放程度,资助范围扩大到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青年科技骨干,变面向市属单位为面向北京地区,努力开创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的新局面。
另外入选人员的学历呈现升高趋势,第十批入选人员中博士已达95%;入选新星所在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新星申报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与北京市重点发展领域,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吻合,个人、单位、区域的发展通过新星培养计划已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新星计划的培养人数也由原来每年30名左右扩大到100名。另外为加速科技人才的成长,拓宽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水平,市科委计划充分利用雄厚的中央在京人才资源,为入选人员配备国家级高水平的指导顾问。这些举措营造了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开创了科技新星计划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