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预见性护理及效果分析。方法:将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便秘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人组6个月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便秘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106-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障碍,使肠胃功能紊乱,也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障碍,这些因素致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报道显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有61.1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便秘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血透中心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针对便秘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首次血透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每星期均血液透析2次,每次4小时,具有日常自理能力,排除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52.67±11.34)岁,透析时长3~15年,平均(5.23±3.87)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并发肾病9例,高血压并发肾病7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7~76岁,平均(53.26±10.53)岁,透析时长3~16年,平均(5.49±3.41)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10例,高血压并发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常规,不实施任何针对便秘的防治干预护理。
1.2.2 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便秘预见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综合评估: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需详细了解体重、膳食、营养、睡眠、排便、经济状况、情感支持等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②脱水量的控制:准确了解患者体重后,计算患者的干体重,然后确定病人每次透析时需监控的脱水量;③膳食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告诉其饮食原则,即粗细结合,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可多食用些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如火龙果、蜂蜜水等,禁食辛辣、油炸类食品,同时要注意控制钠、钾的摄入量,如要严格控制腌制品、豆类、橘子等食物的摄入;④自我预见性护理: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按摩腹部手法,即将手掌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点采用顺时针方向进行绕圈按摩,每次持续20min,每日早、晚各做1次。教病人如何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预防便秘的发生;⑤心理疏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心理负担重,情感比较脆弱,往往不愿意多与人接触,更不愿意把内心的苦楚告诉别人,长期情绪无法宣泄,从而加重便秘。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防治便秘的重要前题。告诉患者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与家人沟通,对生活要充满信心与希希望;⑥药物治疗:对于严重便秘的患者,可使用药物进行配合防治,口服果导片,每天1粒。
1.3 评估标准要求两组患者每日观察排便情况并准确记录,观察时间为6个月。便秘诊断标准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为粒状或为坚硬块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血液透析设备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然而,便秘一直以来是困扰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便秘程度更加严重。便秘会导致患者腹部肿胀、无食欲、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为患者带来痛苦,从而降低了生存质量。本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脱水量的控制、膳食辅导、自我护理、心理疏导等,特别是教会患者自我预见性护理,使患者在家中能够做到持续的、长期的便秘护理。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便秘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招芬,许秀君,陈慧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11—913.
[2]马艳,高婕.便秘护理的进展综述[J].天津护理,2008,16(1):57—58.
(收稿日期:2013.07.11)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8-0106-0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消化系统障碍,使肠胃功能紊乱,也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发生不同程度障碍,这些因素致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非常高。有关报道显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有61.17%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便困难,便秘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质量的重要因素。我院血透中心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针对便秘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血透中心行首次血透的维持性血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每星期均血液透析2次,每次4小时,具有日常自理能力,排除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9例,年龄26~75岁,平均(52.67±11.34)岁,透析时长3~15年,平均(5.23±3.87)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并发肾病9例,高血压并发肾病7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囊肾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7~76岁,平均(53.26±10.53)岁,透析时长3~16年,平均(5.49±3.41)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并发肾病10例,高血压并发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常规,不实施任何针对便秘的防治干预护理。
1.2.2 观察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便秘预见性护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综合评估:对首次血液透析患者需详细了解体重、膳食、营养、睡眠、排便、经济状况、情感支持等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②脱水量的控制:准确了解患者体重后,计算患者的干体重,然后确定病人每次透析时需监控的脱水量;③膳食辅导: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告诉其饮食原则,即粗细结合,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可多食用些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如火龙果、蜂蜜水等,禁食辛辣、油炸类食品,同时要注意控制钠、钾的摄入量,如要严格控制腌制品、豆类、橘子等食物的摄入;④自我预见性护理: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按摩腹部手法,即将手掌放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点采用顺时针方向进行绕圈按摩,每次持续20min,每日早、晚各做1次。教病人如何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预防便秘的发生;⑤心理疏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数心理负担重,情感比较脆弱,往往不愿意多与人接触,更不愿意把内心的苦楚告诉别人,长期情绪无法宣泄,从而加重便秘。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防治便秘的重要前题。告诉患者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注意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与家人沟通,对生活要充满信心与希希望;⑥药物治疗:对于严重便秘的患者,可使用药物进行配合防治,口服果导片,每天1粒。
1.3 评估标准要求两组患者每日观察排便情况并准确记录,观察时间为6个月。便秘诊断标准为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大便为粒状或为坚硬块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便秘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国内血液透析设备的发展及经验的积累,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然而,便秘一直以来是困扰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便秘程度更加严重。便秘会导致患者腹部肿胀、无食欲、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症状,为患者带来痛苦,从而降低了生存质量。本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脱水量的控制、膳食辅导、自我护理、心理疏导等,特别是教会患者自我预见性护理,使患者在家中能够做到持续的、长期的便秘护理。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便秘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招芬,许秀君,陈慧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11—913.
[2]马艳,高婕.便秘护理的进展综述[J].天津护理,2008,16(1):57—58.
(收稿日期: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