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运动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篮球运动比起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更受学生喜爱,以篮球运动的魅力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学生更全面而健康地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生 篮球运动 身心健康
  篮球运动是一项同场对抗的集体运动项目,对于高中生来讲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特殊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生的身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据研究,在我国高中生中,在生理上,身体的迅速变化与成熟,大多数年龄在15-18岁的范围内。在这个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在智力发展方面,这一时期,学生智力水平处于高峰状态,但欠缺理智思考问题的能力;情绪体验虽然较初中阶段强烈,但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性格方面,他们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己的义务;社会交往中,对异性的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影响其学习和个性的发展。
  二、篮球运动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促进
  (一)篮球运动对高中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是通过对抗变化的时间、场地、距离、设施条件等,运用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的。从生命学的角度而言,适量参加篮球运动,势必对促进人的生理机能,特别是提高内脏器官、心肺功能和感受器官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提高身体的生命基础水平、增进健康以及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弹跳等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健身、娱乐功能,能够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以及充沛的心肺功能,因为篮球这项运动,要求在场上不停的跑动,不停的关注场上的情况,注意力始终保持集中状态,从而对提高心肺功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篮球运动对高中生心理的影响
  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在篮球运动中能够得到锻炼。在回答问题和考试的时候学生经常出现心理紧张的情况,要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和心理困难,篮球运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因为球场上形式多变,只有冷静沉着应对,才能取得优势,同时在篮球场上人与人的密切沟通联系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从而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使得很多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于人交往,人际交往圈狭窄,缺乏竞争力,这样的学生都从事个性化的运动,多多参加像篮球这类团队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才能增强自身活动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逐渐改变孤僻的性格,在篮球运动获得胜利后,学生自己会成功感、喜悦感和满足感,同时,来自伙伴的赞誉和肯定,又会使他们被受鼓励,进一步增强自信,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
  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已经远远超过了该项运动起源之处的游戏性,它以丰富多彩的实践内容荣辱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养身心,提高素质,开拓人的思想,特殊复杂的情况下去掌握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自身运动规律和支配规律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位健身、娱乐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和文化发在过程中创造并逐渐完善起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篮球运动对高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高中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各个方面都有所变化要想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在生活上,学生要离开家里的优越环境,搬到学校的宿舍和同学们集体生活,很多方面都需要学生们自理,使得学生在生活上需要更加独立。在人际关系上,如今高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教育和单一的学校教育,使他们缺乏独立的社交能力,加之中学生感情丰富,变化快,在人际交往中易于情绪化,对人对事有时过于简单。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的适应困难。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同学关系往往成为他们非常苦恼的事。一旦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认为所处的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引起心理不平衡。和谐融合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中,人人可以由依赖变为自主,并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参与篮球运动有助于学习和理解社会行为规范;有助于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三、结论与建议
  高中生篮球运动,是一项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也是一种快速传递体育知识的载体。从中学生能够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队友,相互协作,重视对手,公平竞争。篮球运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篮球教学在满足现代高中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完善个性特征、促进社会角色的获得、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规范道德行为方式,在强化价值观念和竞争意识等方面也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性格差异,提高学生整体篮球运动学习氛围,经常举办一些多种形式的篮球比赛活动,激发和鼓励学生对篮球和体育运动的热爱。
  参考文献:
  [1] 王俊青,张立光.篮球教学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成功感觉的实证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
  [2] 陈克坚,杨雷.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3.
  [3] 谭红.试论美学在篮球运动中的价值[J].娄底师专学报.200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是提高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达到自我完善的需要。在高校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可以深化体育教育文化的内涵,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讨寻找一种新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呼和浩特市的各大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各大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相对的建议,为呼和浩特市各大高校网球选修课的教学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呼和浩特 高校 网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发现小学阶段体育大课间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小学生对现有条件的满足以及对课间操的不同需求。以求达到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生 体育活动 满意度  一、前言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
目的 分析天峻县2017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 依据2017年“中央转移地方公共卫生资金补助项目青海省人间布病防治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中,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对体育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研究调查法等,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发现各班级学生的相关特点;及时对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从生活方式出发,养成女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通过对武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的行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居多,参加的体育项目主要是以羽毛球、散步、篮球、乒乓球为主,但男女各有偏重,选择体育场所时首先考虑的是就近原则和经济支付能力;影响武汉市大学生参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因素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