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意指知识和行动的统一.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知”指课程内容,即物理知识;“行”指科学探究,指物理知识的应用实践.从课程标准理念来看,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基于学生生活情境,通过科学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从物理学科素养来看,学习物理课程的目的是形成由概念和规律进阶的物理观念,考虑物理概念建构的层递性,需要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连续性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形成物理观念,同时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意指知识和行动的统一.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知”指课程内容,即物理知识;“行”指科学探究,指物理知识的应用实践.从课程标准理念来看,物理课程的学习需要基于学生生活情境,通过科学探究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从物理学科素养来看,学习物理课程的目的是形成由概念和规律进阶的物理观念,考虑物理概念建构的层递性,需要基于真实情境,开展连续性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形成物理观念,同时培养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其他文献
自杀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全面的理论模型来描述和解释自杀行为的发生过程,从而推进对自杀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的较成熟的模型提供了一个概念性讨论,比较其优缺点.疼痛呼救模型、自杀图式评估模型和自杀行为认知模型作为较早提出的理论模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三者都没有对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进行详细区分;自杀人际理论是第一个关注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引入获得性能力这一新的影响因素;动机-意志整合模型在前者基础上,从自杀行为的生物-心理-社会背景出发更具体地解释自杀行为;自杀三阶段理论整合多方面
班杜拉最先提出了道德推脱理论.道德推脱是个体存有的一套相互关联的认知策略或机制,试图将自身行为与内在价值观分离开来,使行为看起来伤害性更低,个体所负责任更小,避免个体行为因违背价值标准而导致自我制裁.文章探讨了班杜拉提出道德推脱概念的思想由来,介绍了它的内涵及其八个具体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道德推脱理论在娱乐、枪支、企业、死刑、反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等六个领域中的应用.
考虑物理概念建构的层递性、探究能力培养的连续性和程序性、科学思维形成的必要性等因素,基于项目的初中物理探究学习需以大概念为基础,设计物理进阶学习,形成“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的基本链环.其中的关键是教师要注重学习项目的设计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聚焦物理关键能力的循证.
单元设计推动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学习则为学习提供了真实的任务载体.单元设计和项目学习相融合是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可从“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设计”和“基于单元设计的项目学习”两种路径进行融合.
素养导向的单元设计,应打破“大单元”与“小单元”之争,告别“知识单元”与“项目单元”的二元对立,迈向知识与项目的统整.具体实践中,需围绕单元目标设计好关键问题,触及概念本质,以形成物理观念;组织好探究活动,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以发展科学思维;开发出实践项目,打通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以培育关键能力.
《红楼梦》诗词类型多、分布广泛、质量高,是《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内容.互文法在《红楼梦》诗词中广泛运用,利用互文性特征构建阅读任务,是阅读《红楼梦》诗词的重要途径.《红楼梦》诗词的互文性阅读,需要关注作品内部诗词及征引诗词所涉及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坚持运用整合资源、建构联结、设计活动与任务、关注方法、提供策略、形成表达等多种阅读策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实验项目、开展项目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进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联系生活,设置循序渐进的学习项目,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促进多学科融合,帮助学生提升物理观念,培育其综合素养.
实施高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应积极主动地把语文学科资源、跨学科资源以及学生跨界的生活经验资源等引入到学科教学,其中,写作类项目化设计在融合各种资源的特性方面表现突出.但当前的写作类的项目化设计,多呈单篇独立型,缺少整体布局与思考.在遵从教材体系和教学实际的前提下,可分别从文体、活动、主题三个维度进行高中语文写作项目化设计.三个维度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既可做到个体设计的针对性,又可使整体布局具有体系性.
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提高高中生的数学独立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合理引导与扶放.具体而言,教师可在教学中做好目标演示、差异推进、协作互助、独立学习四个环节,在“扶放进阶”中引导高中生学会独立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案例说明,应结合学情选择教学的侧重点:对于基础一般的学情,教学的开展应偏重学生认知,通过直观感知贴近学生认知,通过适时的反思联系兼顾学科特征;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情,教学的开展应偏重学科特征,通过理性探究体现学科特征,通过适时的巩固运用兼顾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