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生成的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那么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促使学生生成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呢?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有效生成需要精心预设
  
  平时我们所说的备课,就是对教与学的预设,一是对教材的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编、重组和设计,使之更贴近学生。二是对学生的预设,就是全面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比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摩天轮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打算怎样解决?
  生:我提的问题是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 4 4 4 4=20。
  学生的答案跟我的预设一样,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
  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看到一个吊篮里有4人,那么几个吊篮就是把几个4加起来。
  我心里暗自高兴:他不经意间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
  师: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我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写的算式是4×5=20。
  几位学生马上附和:对的,我也是4×5=20。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都看着我,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
  师:你们不明白,是吗?那就请这些同学来告诉你们。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题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4、5、20分别表示什么?”还有的问:“乘号怎么写,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学生一开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学生的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乘法的意义逐渐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得出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可见,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生成!我们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展现学生预设性“生成”的火花。
  
  二、有效生成必须不拘预设
  
  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使学生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下面我以我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的一个片段为例:
  当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数后,老师一一写下,按照预设进行讨论:
  师:这些数有些乱,怎样把这些数整理整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生:我们把单数放在左边,双数放在右边。
  师:不简单,已经看得出哪些数是单数,哪些数是双数了。
  生:我们把小于50的放在一起,大于50的放在一起。
  师:也就是从小到大来分的。
  生:一位数为一类,两位数为一类,100是三位数,也是一类。
  师:一位数我们以前学过了。
  生:写法是一笔的为一类,写法是两笔的为一类。
  师:一种有意思的分法,很新鲜。
  生:个位是0的为一类,个位不是0的为一类。
  师:谁能给这些个位是0的数起个名字?
  生:我给这些数起名,叫“0宝宝”。(众笑)
  师: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在数学上这些数叫“整十数”,挑一个自己喜欢的整十数,说说它的组成。
  生:40是由4个十组成的,还可以说是由40个一组成的。
  生:老师,100是整十数吗?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00是由100个一组成的,所以,100不是整十数。
  生:100是由10个十组成的,所以,100是整十数。
  生:100是由一个百组成的,所以,100是整百数。
  生:100的个位是0,所以,100是整十数。
  师:真不简单,不仅讲出了自己的看法,还讲出了理由。因为,100个一和一个百都可以看做是10个十,所以,100可以看成是整十数,但通常还是把它看成整百数比较好。
  师:余下的数有哪些特点?
  生:读起来都是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师:请每人选一个数把它的组成说给同桌听。
  ……
  虽然孩子的分类有些过于笼统,有些幼稚,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他们自己的发现,甚至是创造,如果老师不放手,就不可能生成出如此丰富的分类结果。可见,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只有以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更加美丽!
  
  三、有效生成源自积极思维
  
  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生成的时间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因为在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中,节奏太快,学生跟不上,生成不充分;节奏太慢,学生容易游离于主流活动之外,也谈不上生成。因此只有等待,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就会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课堂的生成才会丰满、充分、有效。我以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的一个片段来说明:
  师:这里有一个表格(出示表格),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一行是横着的,另外两行是斜着的。
  生: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每个数依次增加11,从右上角到左下角,每个数依次增加9。
  生:竖着看,每一列的个位数字都相同。
  师:你能把这个表格的数填完整吗?试试看。
  师:现在从表格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横着看,个位上的数每次增加1。
  生:我发现第一行有9个一位数,另外几行都是两位数。
  生:我发现最后一列的数都是整十数。
  生:我发现每个数与它左右两个数相差1,与上下两个数相差10。
  生:竖着看,每一列的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都是从l到9轮着的。
  生:我发现有一半是双数,还有一半是单数。
  生:我发现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生:我发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是99。
  生:我发现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只相差1。
  ……
  这个片段中我把一个“大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百数表中只有一横两斜寥寥几行数,其余的格子全是空着的,这给学生进行观察和想象以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尽可以作不同方向的比较和分析。随着表内数据的逐步完善,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他们不仅发现了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而且能讲出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1。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些发现虽在情理之中,却又在老师的意料之外。一张表格在孩子们的眼里,成了一只奇妙的万花筒,总有新的发现在引领着他们。孩子们为自己是新知识的发现者而充满成就感。
  
  四、有效生成要求展开联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联系的诸多事物反映到人们头脑中,会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对眼前事物的联想与思考。联想得越广泛,思考得越细致、越透彻,问题意识就越强烈,发现问题就越深刻,生成的问题才会精彩。比如:我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请说说你喜欢的数。为什么喜欢?
  学生纷纷表示:我喜欢56,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我喜欢100,因为我想考满分;我喜欢12,我知道有12个生肖;我喜欢88,这个数字吉利;我喜欢66,因为六六大顺;我喜欢50,我有50张邮票;我喜欢35,因为妈妈今年35岁;我喜欢300,我有一本《唐诗三百首》;我喜欢900,我有900元的压岁钱……
  教师板书:56,100,12,88,66,
  7,2,35,6,50,300,900,……
  师:我们今天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哪些数不属于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生:300和900都超过100。(擦去)
  这里预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来提供学习材料,由于学生展开了联想,使这些学习材料的背后赋予了一个个鲜活具体的生活场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联想,发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链接,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新组合构建出新的认知结构。
  
  五、有效生成讲究求异质疑
  
  宋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其实在课堂上有时要故意留点疑问,布设陷阱。让学生发现矛盾,能有效激发学生去质疑,促使学生生成有效的数学问题,由质疑而求异,由质疑而生成,在生成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大象伯伯把动物们勤工俭学得来的钱分给大家。小猪、小兔、小猴每人都拿到一个信封,三只动物却有不同的反映:小猴拿着厚厚的信封可开心了,小猪看着薄薄的信封伤心地哭了。小朋友立刻产生疑问:“这是为什么呀?大象伯伯应该是公平的。”这时老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能劝劝小猪吗?”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而然地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质疑生成了要学的新知识1元=10角,把1元=10角的道理由学生对小猪的劝说教会了其他学生。
  再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导入新课,我设计了这样两组题目:
  78×68 32×78=
  78×(68 32)=
  86×34 86×66=
  86×(34 66)=
  56×48 56×52=
  56×(48 52)=
  49×29 49×71=
  49×(29 71)=
  做着做着,一组同学因认为不公平而争吵起来,争吵中不少学生质问自己,为什么结果相同,另一组算得快呢?学生的质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
  由此可见,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的局限,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他们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标则把“生成”当成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标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余地、生成的时间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头活水,是学生学数学的新起点。
其他文献
一、教师角色的认定与教学行为的恰当是实现对话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首席”的谈话,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广泛涉猎语言文字,才能破译、领悟文本,不断提高精神
走进当今的小学生习作课堂,教学所体现的是单一、枯燥的模式和图景。具体地说,习作教学脱离现实生活,远离儿童世界,偏重于科学世界,偏重于成人所理解的世界,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世界的合理构建。这种成人化倾向的存在,也许是缘自我们心灵深处无法摆脱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世界是由成人主导的,因为成人具有先进性与成熟的理性。然而,我们的小学生早已在这种无意识的倾向浸润、濡染下,学说成人话,仿做成人事,导致习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