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带来便利条件,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课育人途径,提高育人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当前新媒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了挑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
1.新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讲解正在发生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社情,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内容涉及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量大面广,课程本身又没有固定的授课内容,因此,教学资料的收集是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在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导的传统媒体环境下,收集信息渠道狭窄,这给教师讲课来了很大的困扰。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高校教师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促进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内容面广量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单纯的说教为主,由于讲解方法单调,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的使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可以把PPT、QQ、博客、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互动研讨法、时事评论法、图文演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3.新媒体提高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对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高校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虽然该课程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往往忽视学生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因而,始终无法使学生主动起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的使用,完全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大学生互动,走进大学生群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并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适应新媒体环境,形势与政策课要进行大胆改革
新媒体的使用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高校教师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
1.转变授课思路,授课内容要全面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是开放的、共享的,人人都可以获得信息,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可能还会远远超过老师。那种在传统教学中仅仅依靠灌输知识、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思路要改变,教学的内容要有所侧重,要更加全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服务的。新媒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讨论法、时事评论法、图文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采用互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必须在课下布置要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互动讨论法可以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能动性。
3.适应新媒体特点,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把半年来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要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解读,短短的8个小时是很难完成的。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教师必须要走出课堂,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在课下的时间,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教师要在网上建立学习平台,发布教学内容,教学信息,让学生提前着手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教师讲起来,不至于没有头绪,学生听起来也有针对性。
三、教师要努力成为运用新媒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践行者
1.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提高分辨能力
网络信息来源途径多种多样,资源非常丰富,然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识别真伪,能正确地驾驭运用网络信息资源。
所谓媒介素养是一个公民能够访问、分析、评估并产生具体成果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判断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具备媒介素养知识,要能够识别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科学地、正确地看待网络信息。教育学生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自觉地抵制负面信息的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本科生每个学期仅仅8个课时,课程自身又没有固定的授课内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系统,学生并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所以,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成了学生课前不了解教材,老师讲课不了解学生的局面。由于上课弄不清楚学生的真实需求,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学生的接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新媒体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沟通的平台,教师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借助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话题讨论,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观点。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课堂上针对学生所思有的放矢,教学效果一定会好。
3.教师应掌握新媒体技术,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
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添色。作为高校教师要时刻跟上科技发展潮流,不仅要学会而且要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学会使用微博、微信、QQ群、飞信群等;学会制作课件、视频剪辑等,教师还要有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由于网络技术更新快,已学的内容很容易老化,教师要不定期进行网络知识培训,经常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
再高明的教学方法,无非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新媒体技术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高校教师要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因为人的动机有需要产生,目标来源于需要,行为来源于根据需要确定的目标。教师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理念来选择授课的内容。课堂上,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自然能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在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形势与政策课“动”起来,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总之,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积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振荣,张云霞.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责编:赵 东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当前新媒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同时也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了挑战。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有效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
1.新媒体提供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通过讲解正在发生的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了解国情、世情、社情,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形势与政策课讲授内容涉及不同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量大面广,课程本身又没有固定的授课内容,因此,教学资料的收集是讲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在以电视、报纸、广播为主导的传统媒体环境下,收集信息渠道狭窄,这给教师讲课来了很大的困扰。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高校教师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促进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形势与政策课授课内容面广量大,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单纯的说教为主,由于讲解方法单调,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媒体的使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可以把PPT、QQ、博客、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技术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去,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互动研讨法、时事评论法、图文演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能增强教学效果。
3.新媒体提高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对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直以来,高校都十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功能。虽然该课程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教学的效果不容乐观。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往往忽视学生的需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因而,始终无法使学生主动起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的使用,完全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授课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与大学生互动,走进大学生群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并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适应新媒体环境,形势与政策课要进行大胆改革
新媒体的使用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高校教师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行改革。
1.转变授课思路,授课内容要全面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是开放的、共享的,人人都可以获得信息,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可能还会远远超过老师。那种在传统教学中仅仅依靠灌输知识、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信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思路要改变,教学的内容要有所侧重,要更加全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服务的。新媒体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互动讨论法、时事评论法、图文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采用互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必须在课下布置要讨论的话题,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互动讨论法可以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能动性。
3.适应新媒体特点,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把半年来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要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解读,短短的8个小时是很难完成的。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教师必须要走出课堂,把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在课下的时间,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教师要在网上建立学习平台,发布教学内容,教学信息,让学生提前着手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教师讲起来,不至于没有头绪,学生听起来也有针对性。
三、教师要努力成为运用新媒体进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践行者
1.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提高分辨能力
网络信息来源途径多种多样,资源非常丰富,然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识别真伪,能正确地驾驭运用网络信息资源。
所谓媒介素养是一个公民能够访问、分析、评估并产生具体成果的信息,也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判断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能力。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要具备媒介素养知识,要能够识别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科学地、正确地看待网络信息。教育学生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自觉地抵制负面信息的影响,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
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本科生每个学期仅仅8个课时,课程自身又没有固定的授课内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缺乏必要的考核、监督系统,学生并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所以,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成了学生课前不了解教材,老师讲课不了解学生的局面。由于上课弄不清楚学生的真实需求,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学生的接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新媒体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沟通的平台,教师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借助网络平台,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开展话题讨论,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观点。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课堂上针对学生所思有的放矢,教学效果一定会好。
3.教师应掌握新媒体技术,提高驾驭网络的能力
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添色。作为高校教师要时刻跟上科技发展潮流,不仅要学会而且要熟练使用新媒体技术,学会使用微博、微信、QQ群、飞信群等;学会制作课件、视频剪辑等,教师还要有整合网络资源的能力。由于网络技术更新快,已学的内容很容易老化,教师要不定期进行网络知识培训,经常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主体性地位
再高明的教学方法,无非是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新媒体技术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高校教师要积极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因为人的动机有需要产生,目标来源于需要,行为来源于根据需要确定的目标。教师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理念来选择授课的内容。课堂上,学生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自然能够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在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要通过讨论、演讲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形势与政策课“动”起来,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总之,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业务能力,积极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探索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振荣,张云霞.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责编:赵 东